李娟 唐剑媚 刘叶妮
(国网博尔塔拉供电公司 新疆博乐市 833400)
摘要:目前在电力生产工作中大量应用的线上管理系统,都存在着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应用率低下、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二维码技术和智能手持设备,建立全自动的线上线下数据联动系统,可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保证数据精确性。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调控一体化集中监控信息管控体系展开详细论述,望给予实践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
1 引言
电力现货市场是整个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推进的现货试点都是由调度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实时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应由调度机构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交易机构负责中长期市场建设和运营,这样的职责界面划分是与电力的商品特性和电力生产特点相适应的,符合我国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而且运行实践证明,这样的分工是协调、高效的。同时,我国电网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结构变化大,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波动性、随机性决定了其消纳问题必须依靠日前和实时调度解决。
2 电网调控一体化优势
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快”。运检一体模式下,其缺陷处理和事故应急响应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在倒闸操作中如遇设备无法操作等异常和紧急缺陷时,可以立即处理。减少了故障的汇报环节,以及到变电站的路程时间。越偏远的变电站,实行运检合一的优势就越明显。人财物资源进行属地的集约化管理。充分整合配置,盘活所有资源,各专业相互补充相互支援,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运检一体实施后,原驻点专业人员将成为变电站设备主人,以更专业的眼光去检查、巡视设备,能更及时发现、处理设备异常。变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员工创新活力。通过对其他专业的知识的补充学习,运行人员及专业驻点人员都可以达到集运继检试技能于一身。提高员工动手能力,转变思维模式,从而使得员工的创新活力被激发出来。
3 存在风险
站长管理责任与管理难度加大。业务增多和管理人数、管辖车辆、工器具、备品备件均相应增加。原来专业班长工作量转移到了各位运检中心的站长身上。实现持多证上岗难度较大。现有驻点人员以40岁以上人多居多,学习能力有所退化,考证取证难度较高。属地缺少足够的培训力量,无法承担足够多的培训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局本部还保留有专家团队的前提下,运检中心人员容易产生依赖情绪,只做一般的业务,疑难杂症全部申请留给本部支援处理。长此以往,运检中心人员专业的水平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后继力量培养困难。一是新来的人员需要同时掌握多个专业的知识,延长了成长周期。二是属地缺少足够的培训力量。
4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4.1 建立独立物资数据库
独立物资信息数据库是整个方案的基础,系统的联动运行基于该数据库中各数据项的管理。在物资采购时对所有采购的物资建立物资信息数据库,每个物资对应一个独立数据库,该数据库由物资的独立编码予以标识,并在数据库中增添该物资型号数据项。预置的各种型号的物资参数信息由招标的物资供应商维护,因而在选定物资型号后即可带出详细的物资参数信息。采购的物资统一粘贴二维码铭牌,该二维码记录了物资的独立编码,施工人员可通过使用具备系统访问权限的智能手持设备读取该二维码,访问该物资对应的数据库。
4.2 专业技能培训
构建“通才+专才+专家”的人员模式:①现有人员应先进行评估,掌握其能力水平,是否能胜任工作。遵循“先易后难,逐个击破”的原则,有计划性安排人员考证。考运行专业岗评及各专业技能证件。充分利用结对片区内废旧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培训,退运变电站的设备可作为简单的设备检修、试验讲解、实操训练的场所,使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各专业的基本技能。②进行全员的多专业风险评估。针对新增的其他专业任务,站长组织本运检中心的各专业人员在本班组开展培训,全面学习、梳理作业风险。每月进行回顾总结,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修订本班组的作业风险库。③人才流动及新鲜血液补充。新员工分配到变电管理所后,全部到各运检中心工作。先系统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跟着现场工作学习检修试验继保的知识。力争通过一年的多专业培训,通过跨专业学习,触类旁通的方式培养出知识和技能较为全面的人才。第二年开始选拔到专业班组进行专业学习,并根据考核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发展方向。开发专业班组人员竞聘运检中心值班长、技术员、站长/副站长岗位,打破专业壁垒,开放竞争。
4.3 监控信息三级管控体系不同岗位的主要职责
为了确保创新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设定三级管控系统的各级岗位的具体岗位职责。信号分析师需要做好全业务告警信息分析工作,其中包括SOE信息、告知信息、暂态信息、过程信息等,对信号传递的电网运行情况和异常进行研究,从而降低信息漏监情况;对当值监控处理情况进行校对,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并核实,确保监控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参与监控信息表审查、变电站现场验收工作;进行深度巡视分析,全面巡视变电所一二次设备信号,使得当值监控员数据巡视压力降低,从而及时发现电网可能存在的问题;缺陷核对、闭环工作,核对每天电网缺陷情况,完善监控是对设备缺陷的掌握情况。设备监控管理主要是做好监控业务的管理工作,及时掌握监控业务情况。当值监控员需要实时监控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和变电运行人员之间的沟通,定期巡视集中监控画面数据等。
4.4 业务管理
①划分业务界面。坚持“专责管业务”和“站长管人员”的原则,明确界面。停电检修计划、停电消缺计划、验收计划、专项工作计划由专业专责安排;不停电专业巡视、消缺工作由运检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安排;设备预试定检检修周期由专业专责负责管理。设备预试定检检修台账由各运检中心自行更新,每月上报本部专业班组进行核查;备品备件由各运检中心自行管理,每月上报本月使用数量、存量及需求,由专业专责负责审核、采购;工器具及日常维护材料需求每季度由各运检中心上报本部专业班组汇总后,由专业专责安排采购。专业专责统筹仪器、工器具及备品备件;运检中心工作票过渡期间由专业专责签发。②坚持运检中心走在应急第一线的原则,充分发挥属地化路程短,响应快的优势。③结对同行,开展联合工作。形成乳源乐昌,始兴南雄,新丰翁源,本部仁化相互结队的模式。
5 结束语
至此,生产人员只需要在施工、出入库的几个节点扫描物资二维码,即可实现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数据变更与联动过程全部由系统自动实现,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的人工成本,并保证了现场情况与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度,从而使线上系统对实际生产工作具备了可靠的指导能力,发挥出了各线上系统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丰瑞,付智宇,冯婉婷,闫琦,袁源艺.电网调控一体化中组建技术的仿真[J].电工技术,2018(20):31-32.
[2] 李蕊,李杰,焦东霄.关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93.
[3] 邝丽.初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J].科技风,2018(22):183.
[4] 董巍,苏东桥,刘申.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3):212.
[5] 朱帅,邝东海,高峰,陈静,赵喜兰.组件技术在电网调控一体化仿真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18(05):36-39.
论文作者:李娟,唐剑媚,刘叶妮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电网论文; 专业论文; 设备论文; 物资论文; 人员论文; 信息论文; 工作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