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唐斌,韩会锋

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均进行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测定两组对象血糖水平(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肽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差异,可作为糖尿病鉴别诊断指标。

【关键词】糖尿病;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诊断价值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影响,需加强重视。及时确诊与采取积极的措施处理是改善本病患者预后的关键,过去在诊断糖尿病上多以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检测为主,但大量研究显示这两种指标在诊断糖尿病上存有局限[1]。随着诊疗不断完善,目前临床研究指出采取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有一定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我院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100例,其中50例为我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50例为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时间2013年5月-2015年12月。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的确诊均确诊符合WHO有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两组对象均自愿接受本研究。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5-74岁,均值56.9±5.5岁。研究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8-76岁,均值57.2±5.8岁;病程1-20年,均值9.7±1.4年。两组对象在年龄与性别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对象均采取真空负压管(含枸橼酸钠)采集晨空腹静脉血2m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利用含促凝胶付亚冠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ml,进行空腹血糖与空腹血清C肽检测;早餐后2h收集两组对象静脉血3ml,进行餐后2h血糖检测。其中血清C肽采取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则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对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便于回顾性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肽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在国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尽早诊断与处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甚至对于预防糖尿病肾病也有不错效果。空腹血糖可反应患者某时间点血糖值,在糖尿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但因受到进食、糖代谢等影响[3],无法反应某时间段病情变化,更不能有效监测血糖水平,只是在糖尿病诊断、住院治疗中血糖监测时有不错效果。随着近几年对糖尿病诊断研究逐渐深入,我院结合相关文献与研究,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诊断应用在糖尿病诊断中,显示取得了不错的价值。

本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与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检测血糖水平,以便作为参考,从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C肽研究组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在同类研究中还针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上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同时相比单纯糖尿病患者而言也要更高,而血清C肽则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4]。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普遍存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与血清C肽下降现象,而且病情越重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而血清C肽则越低,显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与血清C肽之间存有负相关。

过去在诊断糖尿病上以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等诊断为主,尽管这些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判断,但诊断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分析原因在于血糖反应的是即时葡萄糖代谢水平,当患者进食或机体受到应激刺激后,单纯依靠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会导致部分餐后2h血糖高于11.1mmol/L但空腹血糖低于7.0mmol/L的患者发生漏诊,并且血糖受到患者自身机体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巨大。为此,在2007年开始,美国糖尿病协会正式将糖化血红蛋白≥6.5%增加到糖尿病诊断中[5]。糖化血红蛋白属于葡萄糖和红细胞结合的产物,可反应机体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大量的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能作为慢性血糖水平的反应指标,不一定非得空腹才能检测,加上个体生物变异小,可重复性良好,甚至能明确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情况,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检测中有不错效果。血清C肽属于胰岛β细胞分泌的产物,当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前体-胰岛素原受到特殊蛋白酶作用后裂解,进而分解为胰岛素和血清C肽,并等分子入血,在测定血清C肽的同时也能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正接受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而言,其体内受到胰岛素抗体干扰,单纯测定胰岛素,其水平难以反应β细胞功能,但血清C肽则不会受到影响,为此可作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监测指标。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关功能缺陷,为此胰岛β细胞功能也相应受损,为此患者体内血清C肽有明显降低,可作为诊断指标。

综上,糖尿病诊断中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有统计学价值,可作为糖尿病鉴别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马妍艳.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15(12):163-165.

[2]闫东,王霞.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5,20(11):245-246.

[3]陈思.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5(6):1-2.

[4]黄彩云,郑瑞春.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4,18(6):666-668.

[5]孟晓东.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 C 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1(9):142-142.

论文作者:唐斌,韩会锋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唐斌,韩会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