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考语文命题总结及试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年中论文,试卷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中考试卷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5年中考语文命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稳定、调整、发展。
1.稳定。首先命题以《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1995年北京市初中三年级使用两个《大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三套教材(现行教材、北京版初中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社版初中义务教育教材),其中只有崇文区使用人教社版初中义务教育教材,而崇文区和海淀区分别单独命题。这样,全市的中考语文命题要兼顾两个大纲和两套教材(现行教材、北京版义务教育教材),因此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能力考查,都需照顾到两个《大纲》和两套教材的共同点,以保证在平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并完成使用现行大纲到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平稳过渡。
其次,从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正常发挥考试的两种功能——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为了实现这一点,命题前曾大面积调查了教学现状,并先后召开关于“初三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意见”、“初中阅读教学的任务”、“初中写作教学的任务”等报告会和研讨会,以达到教与考在认识上、要求上的统一。
再次,继承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合理、有效的测试内容和题型,以体现连续性,体现考试对于教学的相对稳定的导向作用。
2.调整。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为此,1995年命题加强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调整了近三年试题中停留于语言概念考查的内容。
面对语文学科阅卷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为方便阅卷,在保证《考试说明》规定的题型比例的前提下,增加机读试题量和试题内容(近三年机读题只含基础知识),将阅读中关于文言文和记叙文的阅读试题列入机读题。
3.发展。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在于养成习惯。而当前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对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习惯养成重视不够。学生只以为上语文课是学语文,而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则缺乏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意识,在平日的读书看报、听话说话等活动中更是没有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讲究和习惯。读书不求甚解、说话语无伦次等现象,都从不同方面反映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1995年命题试图在正常发挥试卷的两种功能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发挥中考对于教学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教授语文,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并养成习惯。为此,命题增加了课外阅读量。
另外,1995年命题试图以试题的层次导之以法,给学生以读的方法、写的方法,给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具体操作方法。比如阅读试题,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从语言到内容再到整体把握的全过程。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活而不羼。所谓“活”,是说试题不囿于课内,部分试题的素材选自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材料。第Ⅰ卷中的第9、12、13等题,第Ⅱ卷的两道大题都属这类试题。所谓“不羼”,是说试题并不因为活,因为素材来自学生的实际应用而超纲、脱纲,搀杂其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它是以课外的材料考查课内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考查《大纲》的一般要求。如第9题是这样的:
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语句填空。
现在国内外风行快餐,它的特点就在一个“快”字。武汉钢铁公司开办了快餐食堂,( ),职工们非常赞赏地说:“这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快节奏啊!”
A.用餐的时间被职工们极大地缩短了。
B.职工们用餐的时间能极大地缩短吗?
C.使职工们用餐时间不能不极大地缩短。
D.使职工们用餐的时间极大地缩短了。
这道题的素材选自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它考查的是学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句式,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2.死而不滞。所谓“死”,是试卷中有一部分试题的素材选自课内,选自《大纲》中的基本篇目,选自平日的训练内容。所谓“不滞”,即不呆滞,是说这部分试题尽可能考查学生对于动态语言的分析、理解、判断的能力。例如第Ⅰ卷中的第11题:
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常用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不同意义的理解、比较和判断,而不是孤立的、脱离实际的考词义。
三、考试成绩及其分析
1995年全市中考语文及格率为98.50%,比1994年的及格率(93.93%)提高了4个百分点,其中城近郊区的及格率(98.80%)较1994年(95.71%)提高3个百分点,远郊区县的及格率(98.23%)较1994年(91.63%)提高6个百分点。
全市的优秀率为38.45%,比1994年优秀率(25.59%)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近郊区的优秀率较1994年(21.20%)提高23个百分点,远郊区县的优秀率(31.16%)较1994年(18.33%)提高13.5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1995年全市无论是及格率还是优秀率都较1994年有所提高。怎样分析、看待这一成绩呢?这一成绩引出我们对于教学及中考工作的哪些思考呢:
首先,教学质量确实有所提高。例如:
1.教师日益明确语文的基础性,重视词语教学,使学生的词语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试卷的第Ⅰ卷第1至5题都是有关词语的。基础测试题(选择注音都正确的字;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选出解释词语中加点字有误的项;根据句意,填一组恰当的词;选出在句中没有反义词的词等),其得分率依次为74.13%、78.91%、92.55%、89.39%、98.61%,比1994年相应试题的得分率提高10-12个百分点。
2.教师日益明确语文的工具性,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日渐接近生活的实际,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试卷的第Ⅰ卷中第9题(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语句填空)、第12题(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第13题(选择语序最顺当的项)、第14题(选择话说得比较得体的项)等题,都是考查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试题。其失分率依次是5.44%、14.21%、1.34%、12.56%,比预计失分率要低,反映出学生语言学习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学生和教师都欢迎这样的试题,认为这样的试题既不超纲,又能考查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可见,师生教与学的观念有所转变,这是今后加强教学改革力度的极为有利的认识基础。
其次,教学的深层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例如:
1.教师在语言理解的教学中统得过死,致使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未能得以发展。
试卷第Ⅰ卷中的第21-23题,是课内文言文选段的阅读测试题。其具体内容依次为:选出正确概括选段第一句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的项,选出正确陈述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的项;选出正确陈述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的项。这三道试题的失分率依次是64.49%、3.72%、5.30%。第21题和22题、23题的失分率形成鲜明的反差。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第21题的特点是需要学生在熟悉全文、统观全文、正确理解作者的襟怀和志向的基础上去把握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能仅局限于字面,局限于一句话、一个段落来理解,是一道测试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的试题。失分率如此高,可见平日教学指导学生结合语境深入理解语意的不足。
同样,第Ⅰ卷中的第24至27题是对课内记叙文阅读的考查,其题目内容依次是:选出正确分析文中变换人称的作用的项;选出正确分析文中“默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项;选出表达方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项;选出正确概括选段详细叙述的事件的项。其失分率依次是:8.48%、3.49%、5.45%、10.83%。同样是考查概括能力的第24题、27题的失分率较高。
2.作文训练脱离学生生活,忽视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因而作文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语言乏味。
本试卷的作文题是《我有这样一个好__》(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这个题目是依据教学大纲中关于“能运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些特点”拟定的。其中“我有”要求学生所写的人与学生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是长期交往、深入接触的人。应该说,每个学生身边都有这样的人,选材应该是不难的。“这样”,一方面强调要写得具体、可感,要给读者以切身的感受,一方面要求要写自己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人,要写从内心敬佩的人。“一个”,则强调特点突出、形象鲜明,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好”即直接反映作文的立意,学生对于生活、对于人理解得深刻,感受得具体,有辨别力,“好”就有新意;对于生活、对于人的认识一般,“好”的含义就往往落俗套。所以,题目中“这样”、“一个”、“好”明显是对学生应试作文的不同层次要求。从试卷看,大多数学生对这样一道并不陌生的题目并没有写出完全符合要求的作文来,写不出“这样”和“一个”,“好”也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对身边人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缺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得没血没肉、脸谱化。如果学生学过作文后,仍然不会写自己想写的人,不会记自己应该记的事,不会抒自己内心涌动的情,那么这样的作文教学岂不是劳而无功吗?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再次,语文考试作为母语的考试可加大语言实际运用的测试量和测试强度。1995年的试题在量上有所增加,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但强度不够。当然,这其中有“求稳”的束缚。但是,由于强度不够,便影响测试的强度。为此建议今后的语文试卷适当控制选择题型的试题量,适当增加课外素材试题量,并控制这类试题题目中的提示因素。
最后,语文教学的研究要在“掌握方法、培养习惯”上下功夫。语文是工具,是人的生命行为中须臾不可或离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它是人的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是行为,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有其一定规律、一定的行为方法。所以,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要授之以法,增其智慧,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去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