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郭孟聪 于保华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郭孟聪 于保华

山东省昌邑市北孟镇塔耳堡小学 26132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精髓,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因此,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使之魅力无穷。近三年来,我经常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多次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并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实践与理解,把对新课程的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运用与体现,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学方法、方式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主动探究,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愉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几年来,效果一直很好。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事例。我们要主动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来,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当学生充分认识了厘米,并会用直尺以厘米为单位测量有关物体的长度以后,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我拿出一张画有大括号的长方形纸条(提前准备,每小组一张。)我提出要求:小刚要做一个如图所示晾衣架,需要多长的铁丝?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第一,把毛线与衣架图完全重合,用剪刀剪齐毛线,然后拉直,量出毛线的长度就是所用铁丝的长度。第二,直接用软尺来测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又交换着方法再次测量。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样,不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使学生从中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好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当作重要的环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画方格,摆面积单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或让学生数出一行有几个,共有几行,用乘法算出这个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鼓励学生猜想:“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学生在动手操作归纳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如教学“角与直角”时,有这样一道题:一张桌子面有4个角,切去1个角,还有几个角?如果仅凭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多数同学认为去掉一个角还有3个角。一部分同学说有4个角、5个角。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每人准备3张正方形纸,分小组剪一剪,试一试,看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道题有三种结果:第一切去1个角还有三个角,第二切去1个角还有4个角,第三切去1个角还有5个角。在此基础上,由于学生的兴趣很高,因此有很多同学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的同学甚至一边比画一边向我提出问题:“老师,我知道剪去2个角后还有几个角。”有的同学说:“老师,我知道剪去3个角还有几个角。”等等。同学们继续创造着新的答案。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但提高了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在自己获得正确答案的基础上,树立了自信心。

三、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强调个性化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有各自不同的思路。所以教学时应该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但大胆设疑,而且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有这样一个练习题: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衣服?学生很快做出答案。这时让学生口述,我板演。在最后一步,也就是结果需要保留整数时,所有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结果“约等于23套”。这时我也不声张,继续写完答语,然后问:“同学们检查一下这道题的结果有没有错误?”这时细心的同学就开始提出疑问:“老师,可以做衣服22.73套, 而我们四舍五入结果是23套,这样不能做成一件完整的衣服。”我便把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约等于23套是错误的,与实际意义不符,正确答案应该是22套。此时我才指出这就是“去尾法”。一个小小的教学设计,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新思维的火花。接着我又让学生做下一个题:每个油桶最多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我要求学生认真考虑,自主探究,大部分同学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并且掌握了什么是“进一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做到把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大胆质疑这几个方面,就能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论文作者:郭孟聪 于保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_郭孟聪 于保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