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挑战_农业论文

新农业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挑战_农业论文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科技革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及其发展态势

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一场以生物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孕育和形成,正在对农业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是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克隆牛、克隆羊、猪生长激素、牛生长激素、超级水稻、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物肥料、生物疫苗等生物技术产品不断涌现。美国已在13000 家企业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抗虫棉花、特种玉米、大豆、马铃薯、生物农药等产品已投入生产使用。如美国把生物技术应用于牛奶的生产〈给奶牛注入一定的激素〉后,仅增加6 %的饲料就能使高品质的牛奶产量提高30%。二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未来农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代信息资源的拥有和使用的能力。现在市场经济已全球化,任何国家的任何一个农民或一个农场的农业生产都会受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因此,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当代各国发展农业的共同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些发达国家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极为重视,不惜投入大量的智力与财力,在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作物模拟模型和农用专家系统的研制以及在计算机联网方面开展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将多媒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例如在美国,不仅大的农场主,连一般农户都拥有联网计算机,他们利用现成的农用软件并从网络上直接读取有关资料,可随时进行不同目标的咨询和决策。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的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的生产方式。如欧美早在70年代就发展了工厂化农业,使得欧美经济受益匪浅。日本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从西欧等国大量引进工厂农业生产技术,着力发展农业工厂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日本由工厂化农业提供的农产品已由80年代末的10多种增至100多种,农产品产值达到500亿日元。随着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材料科学等的发展和运用,21世纪工厂化农业生产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设施农业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农业工程设施来控制自然界不利气候条件,使植物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环境得到优化,按照人们的需要,有计划地生产出优质高产高效而无污染的农产品的农业。当今国际上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并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地区出现了电脑全自控甚至装备农用机器人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植物工厂、太空农业,在有限的时空生产出折合每平方米年产新鲜果菜、牧草等50~60公斤,甚至120公斤的产品, 折合亩产不是1~2万公斤,而是4万,甚至8万公斤的超高产水平;1颗不到3mg的蕃茄种子播种后约1年间,结出超过1.6万个果实。另一方面发展速度最快的,还是面广量大、高效节能型的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网、防虫网、简易无土栽培和浮面覆盖等普及型的设施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这种高投入的农业,它所产生的回报效应,在于能够有效增强抗灾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反季节栽培以适应市场需要,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四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技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现代农业大量消耗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现在各国都十分注重保护环境和推广生态农业,以期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之上。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兴起。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综合的、高度知识密集型的、技术密集型的大农业”。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的加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石油、煤、金属、非金属矿产等非再生资源的利用,排除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推动一个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农业的挑战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使传统农业占绝大比重的农业,改造为相对现代化的农业,用占世界7%的耕地, 成功的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举世公认的。但中国农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世纪,经济更趋向国际化、全球化,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的农产品市场是国际大市场,国外低成本、高科技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及加工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看,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负担耕地0.32公顷,年生产粮食1200~1300公斤,只能供养3~4人,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可达100~200公顷,年生产粮食数10万公斤, 可供养80 ~90人。

从农业机械化水平看,现在各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上,从播种、中耕、施肥、灌排、治虫、收获到加工等各个环节,成龙配套,全部机械化,而且畜牧业开始由机械化、电气化,走向工厂化生产。日本80年代连水稻生产也全盘机械化,并发展了农业的工厂化和自动化。我国农民至今仍然是零星分散,独家小型经营,目前农村自主经营的农户达2 亿多人。土地零散造成不能使用系列化农业机械,也难以推广高新技术,难以抗御自然灾害,农业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很低。二是农业机械拥有量少。据统计,我国农业机耕率为53%,机播率27%,机收率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工具原始、落后,先进技术与设备缺乏,就耕地而言,还处在人拉犁、牛拉犁与机耕并存的时代,这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极不适应。

从农业科技投入看,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甚至有下降趋势。世界银行1997年的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长趋势率在过去15年明显下降。据统计,1985年~1996年,政府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拨款年平均增长率为0.8%,低于同期的财政增长。1996年, 农业科研开发经费总额比1985年下降了近1/3。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投入只占农业总收入的0.15%,而发达国家达2%,相差10倍以上。

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看,我国农业科研活动与现实生产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据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仅为30%,而在英、法、德、农技推广率达50%~60%,美国更是高达80%~85%。

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看,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为35%~40%,而发达国家已达70%~80%,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已进入高科技时代,遥感技术、物理、化学、电脑、生物工程等正广泛利用,良种普及率几乎100%, 而我国大多数农民还在从事传统的艰辛劳作。

从农业科研人员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就有4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而我国仅有6名, 且由于科研经费不足和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闲置或流失。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 , 而我国为1 ∶1200,平均1万亩地不足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从农民素质看,发达国家的农民基本上都是知识型的劳动者。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提高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及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成为正式农民。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6%,高中生占75%, 而我国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目前农民中有30%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很低。

从人均占有资源量看,中国是一个资源约束极为强烈的国家,尤其是耕地、水资源极度短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2亩, 是世界人均水平1/4,为美国的1/9,加拿大的1/20,澳大利亚的1/34。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名列世界88位,而且时空分布不均,有些地方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由于缺水, 导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下降,受旱成灾面积不断扩大,土地沙漠化每年扩大1200万亩。更为严重的是,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与土地、水等资源间的矛盾还会进一步恶化。一方面是全国人口将从目前12.36 亿增加到2010年的14亿;另一方面是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耕地还会继续减少,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到2010年全国耕地至少还要减少2200万亩,届时人均耕地仅有1亩。另据水利部分析,到2010 年全国供水量可达到6673亿立方米,而社会需求总量为6988亿立方米,缺水量为315 亿立方米,缺水率由目前的4.1%上升到4.5%。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压力将严重制约农业的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是用20—30年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农业是基础和关键。在自然、人口、投入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中国农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必须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三、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最大差距在于现代化水平的差距,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世界范围内的这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既给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我国农业进行新的科技革命带来良好的机遇,我们可以在高起点上,实行赶超战略,尽快加入世界农业科技的先进行列,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研是科技进步的源泉,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要针对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把关键性、战略性、普遍性、综合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列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组织协作攻关。对短期内难以突破和赶超的技术领域,有选择、有重点、有计划的组织引进。根据我国农业科研的实际,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三个层次统筹规划,力争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解决农业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增加科技贮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要特别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技推广力度。

农业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并不等于农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将创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几年我国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达25000多项, 但大部分成果停留在完成与获奖阶段。大量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推广应用,这表明我国的农业科研技术体制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应借鉴国外科研与应用、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经验,采取积极可行的政策措施,使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和农业生产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急需的产品,或直接用于改造农业传统产业,或形成新的产业。同时,要加快对我国农技推广队伍的培养。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加快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培养是我国进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发达国家的农业革命都以巨额的科技投入作为支撑。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仅占整个国家科研经费的3—4%(世界平均水平为10%),这与我国农业科技的任务和现状极不相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是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迫切要求。应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首先国家要努力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争取尽快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并在21世纪前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农民和农户也要逐步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还要动员社会财力,广开投资渠道,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一是利用现代融资手段,吸引风险资金,二是吸引外资流向农业领域,三是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政策和制度上,积极采取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新做法,如采用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方式等,切实做到谁参与投入,谁分享收益,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4、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保证。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民人口多、文化技术素质低,因此,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是当务之急。当前,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教育体系,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从目前农村实际出发,要在强化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农民进行普遍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推行“绿色证书”制度,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地提高。只有充分调动9亿农民的聪明才智,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才会结出硕果。

5、 大力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兴建农业科技园区是高科技向农业转化的重要措施,也是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的重要手段。要选择农业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逐步建立起一批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最终形成以市场为龙头的各具特色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并充分发挥这些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带动与幅射作用,以促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

6、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当前,国际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当迅速,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农业大国,推进农业信息化,既要有紧迫感,又要从实际出发,目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顶工作:建立和完善专门为农业提供信息的服务网络;加强与国际间农业信息网的联系和合作;加强我国农业部信息工作,引导和支持非政府农业信息机构的发展;增加对信息工作的国家财政投入;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等。

7、注重发展生态农业。

随着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相互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有12亿人口,长期以来,巨大的农作物需求与原始落后的经营方式之间的缺口导致单纯增加要素投入,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不良循环。土地过度种植、森林过伐、草原过牧,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提出了迫切的课题:以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为目标,发展绿色种植,提高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8、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科技革命,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最重要的科技资源。国家要有计划地加快对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的培养。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对现有科技人员要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尽快培养更多的农业高新技术骨干队伍。同时,应创造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吸引海外留学生、专家学者和外国农业科学家来华工作,此外,还要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9、扩大农业科技的合作与交流

(1)在立足自主研究开发的基础上,针对我国21 世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派出学习吸收。(2 )要充分利用与国外农业研究机构的双边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交流。要积极向国外各种基金会、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申请合作交流项目,进行合作研究。(3 )应在国家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开放实验室研究制度,支持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有计划地进行学术访问和客座研究,通过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研究,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

10、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要革命,体制必须突破。我国现行的农业科研体制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科技与生产脱节,研究与应用分割,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技力量分散,形不成集中优势,科技活动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要积极调整农业科研体制,建立合理的科研层次结构,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合理调整配置人力与资源,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标签:;  ;  ;  ;  ;  ;  ;  ;  ;  

新农业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挑战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