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衰与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齐芮[1](2021)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让临床运用有据可循。方法:用计算机检索的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资源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日期为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手工检索学位论文,《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检索有关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如发生分歧由导师进行判断。并将筛选出的文章应用改良版的Jadad量表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中的实验指标: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甲状旁腺素浓度、血钙磷乘积、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KT/V、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中,共观察患者1683名,其中服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西医治疗的试验组842名,未使用尿毒清颗粒的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841名。其中有19篇研究对象为血透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腹膜透析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3-4期非血透患者,故先分为3个亚组进行试验数据的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透组:研究血透患者血钙浓度变化的有17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钙浓度的MD=0.22,95%CI(0.13,0.31),Z=4.81(P<0.00001),试验组在升高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钙浓度;研究对血磷浓度的影响有1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降低患者血磷浓度MD=-0.29,95%CI(-0.34,-0.23),Z=10.7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磷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磷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甲状旁腺素浓度变化的17篇,试验组降低血甲状旁腺素浓度SMD=-1.58,95%CI(-1.9,-1.27),Z=9.8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抑制血透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血透患者血钙磷乘积变化的有3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钙磷乘积的M D=-0.35,95%CI(-1.08,-0.37),Z=0.95(P=0.3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浓度变化的有8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肌酐浓度的[MD=-36.09,95%CI(-45.41,-26.76),Z=7.59(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尿素氮浓度变化的有7项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 D=-5.69,95%CI(-6.46,-4.92),Z=14.51(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有2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肌酐清除率MD=2.34,95%CI(1.1,3.58),Z=3.69(P=0.0002),试验组在提高血肌酐清除率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清除率;(2)腹膜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试验组对于提高血钙浓度[MD=0.30,95%CI(0.17,0.43),Z=4.26(P<0.0001)]、降低血磷浓度MD=-0.49,95%CI(-0.66,-0.33),Z=5.75(P<0.00001)、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MD=-2.63,95%CI(-4.2,-1.06),Z=3.29(P=0.001)]、提高白蛋白浓度[MD=6.06,95%CI(2.07,10.05),Z=2.98(P=0.003)],结果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在对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提高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甲状旁腺素、提高白蛋白上有明显疗效;(3)CKD3-4期非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对于降低血磷浓度的[MD=-1.61,95%CI(-2.89,-0.33),Z=2.46(P=0.01<0.05)]、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D=-1.98,95%CI(-2.58,-1.38),Z=6.49(P<0.00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3.47,95%CI(0.82,6.12),Z=2.57(P=0.01<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KD3-4期非透析组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尿素氮浓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适合临床应用;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存在偏倚风险。
秦江南[2](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影响及微观辨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并观察MHD患者透析龄、中医证型与各化验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施治MHD患者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5日至2月28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共收入136名MHD患者,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中医证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透析龄、身高及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电解质、钙磷、甲状旁腺素、铁蛋白等检查结果。并参照《慢性肾衰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中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由专业的中医医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按照既往实验研究依据将MHD患者按透析龄分为A(≤36个月)、B(>36个月)两组。将上述收集信息纳入Excel表格建立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利用频数分析的方法挖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通过频数分析与卡方检验的方法挖掘MHD患者不同透析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使用Kruskal-Wallis H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使用SPSS软件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透析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使用频数分析与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透析龄实验室指标达标率的差异。结果:1.此次研究共收集了136例MHD患者,男性76人,女性60人。平均年龄62.86±12.15岁,平均透析龄41.56±28.91月,透析龄≤36个月为67人,透析龄>36个月为69人。原发病糖尿病肾病共55例,慢性肾炎32例,高血压肾损伤16例,多囊肾13例,高尿酸性肾病6例,狼疮肾4例,不明原因10例。血管通路使用AVF为88例,占64.7%;使用TCC为48例,占35.3%。2.常见中医症状有少尿106例(77.9%)、腰膝酸软72例(52.9%)、倦怠乏力70例(51.5%)、口干口渴66例(48.5%)、畏寒肢冷65例(47.8%)、食少纳呆58例(42.6%)。患者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肝肾阴虚证最多,为47例(34.6%);最少为阴阳两虚证,为16例(11.8%)。标实证以湿浊证最多,为58例(42.6%);最少为热毒证,为5例(3.7%)。3.A、B两组中医证型虚证分布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脾肾气虚证与阴阳两虚证占比上存在差异(P<0.005),A组脾肾气虚证占比高于B组,B组阴阳两虚证占比高于A组。A、B两组中医证型实证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4.中医证型虚证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脾肾阳虚证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证(P<0.05)。其它指标在各证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证型实证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5.A、B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B组阴离子间隙、钙磷乘积、甲旁腺激素水平高于A组(P<0.05),其它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6.患者总体血红蛋白达标率47.1%、铁蛋白达标率61.8%、血钙达标率41.9%、磷达标率35.5%、甲状旁腺激素30.1%、钾达标率92.6%、白蛋白达标率45.6%。A、B两组实验室指标达标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虚证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其次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且阴阳两虚证,随透析龄延长而增加,脾肾气虚证随透析龄延长而减少。而实证以痰浊证为主,且各证型分布不随透析龄增长而变化。2.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衰病人实证有所改善,但对于虚证的疗效并不明显。因此对于MHD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可以主要从虚证方面进行干预,来改善患者症状与各实验室指标的达标率。
马倩[3](2021)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慢性肾衰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现代医学治疗上缺乏理想治疗措施,所以结合传统中医药优势,优化综合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综合施治提供经验与参考。方法:本研究拟收集2019年11月0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就诊于芜湖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住院部及门诊的慢性肾衰竭CKD3-4期,证属脾肾气阴两虚证的患者。共筛选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芪地黄加减方组(治疗组)和西医对症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名患者。两组均予西医对症治疗(饮食治疗、降压、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两组均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CKD分期、原发病)及其各项治疗前数据(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积分、实验室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2.临床疗效上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的证候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证候治疗有效率为50%,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症状的积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对患者症状有改善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损伤情况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治疗组对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的水平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参芪地黄汤加减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单一西医对症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疗效更优。2.参芪地黄汤加减方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的水平,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3.参芪地黄汤加减方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安全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4.导师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是传统中医经典方剂在临床的创新运用,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优势。
冯月阳[4](2021)在《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评价该方的安全性、有效性,以期应用该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该方在临床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本次试验纳入标准的CKD3-4脾肾阳虚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与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的同时给予温阳健肾活血方,疗程3月。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并讨论本方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1)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前均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相关生化指标:治疗组在降低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改善肾小球滤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健肾活血方可改善CKD3-4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2)温阳健肾活血方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潘飞翔[5](2020)在《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并探讨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和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理化指标的影响,评价中药结肠透析的临床疗效,为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辨证和临床上选择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对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等情况进行查阅汇总,并进行统计与相关性分析,总结出该阶段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候的发展演变规律。2.通过对188例住院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及骨异常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病历资料的收集,统计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中药结肠透析对患者肾功能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干预作用。结果:1.235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医证型表现为纯虚证35例(包括气虚证19例,气阴两虚证3例,气血两虚证5例,阳虚证6例,阴阳两虚证2例)和虚实夹杂证200例。本虚证中气虚证106例,占45.11%;阳虚证62例,占26.38%;阴虚证43例,占18.30%;血虚证24例,占10.21%。标实证中水湿证74例,占37%;瘀血证61例,占30.5%;湿热证51例,占25.5%;溺毒证14例,占7%。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湿热证和瘀血证在慢性肾脏病3和4期间的分布无显着差异(P>0.05),水湿证和溺毒证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3.阴虚证和瘀血证在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势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4.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在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平均水平存在差异(P<0.05)。5.188例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中进行常规治疗共117例,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共7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指标的平均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6..常规组总有效率64.11%,肠透组总有效率70.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在组间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血钾、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血钙、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有所回升,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有显着差异(P<0.05)。7.慢性肾脏病3期总有效率76.74%,4期总有效率5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并以虚实夹杂证为主。2.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水湿证、湿热证和瘀血证贯穿慢性肾脏病3-4期病程始终。3.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矿物质与骨异常的临床表现形式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4.主要检查化验指标(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的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5.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更好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矿物质与骨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生化指标,其中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方面有优势。6.中药结肠透析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疗效优于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
王洋[6](2020)在《基于Klotho/FGF23轴研究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高继宁教授临床经验方“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CRF)早期大鼠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肾组织Klotho mRNA和肾组织TGF-β1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扩大CRF早期用药选择。方法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模型对照、尿毒清阳性、益肾方低、中、高剂量,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建立CRF早期大鼠模型。在造模4周后,收集大鼠24h尿液,记录尿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24h尿蛋白定量(24hUTP);每组抽取2只,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血生化指标,根据结果筛选。造模成功后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8 g/(kg·d)、1.6 g/(kg·d)、3.2 g/(kg·d)不同剂量益肾方,尿毒清阳性对照组灌胃1.6g/(kg·d)尿毒清颗粒,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周。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同时灌胃200 mg/kg腺嘌呤混悬液,隔日1次,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给药期间,称体重、记录一般情况变化。给药结束后,检测血、尿生化指标,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马松染色法(Masson)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分别用ELISA试剂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肾组织Klotho mRNA和肾组织TGF-β1因子的含量。结果1.一般情况:造模4周后,空白对照组大鼠状态良好,活动敏捷,体质量均匀增加,毛色光泽顺滑,二便正常。其余各组精神不振、活动迟缓,进食摄水减少,体质量下降,身体卷曲,毛发枯黄,大便变稀,尿量增加。给药8周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各组大鼠的精神、饮食、二便等情况均有好转,尤以益肾方的高剂量组恢复最为明显。2.尿生化指标的变化造模4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的24h尿量、UmAlb、24hUTP均与模型对照组无显着差别(P>0.05);给药8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24h尿量、UmAlb、24hUTP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尿肌酐(UCr)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益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尿毒清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除UCr外均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益肾方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更接近标准(P<0.01);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酶)、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各组均无显着差别(P>0.05)。3.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造模4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的SCr、BUN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别(P>0.05);给药8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胱抑素C(CysC)、BUN、SCr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益肾方低、中、高剂量和尿毒清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益肾方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更接近标准(P<0.01);各组血钙(Ca)、血磷(P)无明显差异(P>0.05)。4.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大体解剖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肾脏大小、颜色及形态均正常,皮髓质界限明显。其余各组大鼠的肾脏体积增大、颜色变浅,以模型对照组大鼠外观变化最为显着,呈“大白肾”,且模型对照组部分大鼠出现肾组织包膜积水、充血现象,皮髓质分界模糊。各给药组大鼠肾脏颜色变红、体积变小,皮髓质界线尚清,基本趋于正常。HE染色: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球、小管结构、形态均正常,无炎性细胞浸润,无纤维细胞增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小球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小管代偿性扩张,管内沉积大量的黄色嘌呤代谢产物,可见蛋白尿管型、纤维细胞和大量炎性细胞侵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以益肾方的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病理改变减轻程度依次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尿毒清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Masson染色: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球无明显变化,肾小管管腔无明显代谢物沉积,肾间质中仅有少量蓝色胶原纤维呈条索状沉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小球球囊明显扩张,基底膜明显增厚,有大片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在肾小管间质及上皮;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各组大鼠上述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以益肾方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纤维化减轻程度依次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尿毒清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5.血清FGF23表达量的变化模型对照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给药各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以益肾方高剂量组FGF23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6.肾组织Klotho mRNA表达量的变化模型对照组显着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给药各组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以益肾方高剂量组Klotho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7.肾组织TGF-β1表达量的变化模型对照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益肾方的高剂量和尿毒清阳性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益肾方的低、中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无显着差别(P>0.05)。结论1.益肾方能明显改善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对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肾脏结构与功能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肾组织Klotho mRNA的低表达、血清FGF23和肾组织TGF-β1因子的高表达密切相关,益肾方通过上调肾组织中Klotho mRNA的表达,下调血清FGF23和肾组织TGF-β1因子的表达,从而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张之燕[7](2020)在《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肠-肾轴”角度探讨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发挥对CRF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三七注射液低剂量组(n=10)、三七注射液中剂量组(n=10)、三七注射液高剂量组(n=10)和盐酸贝那普利组(n=10)。正常组大鼠正常饲养,三七注射液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模后8周检测大鼠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均予以生理盐水(10m L/kg·d)腹腔注射给药;三七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三七注射液(1、2、3g/kg·d)腹腔注射给药,阳性对照组予以盐酸贝那普利5mg/kg·d腹腔注射给药,药物给药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并通过内毒素检测和D-乳酸、Western blot、ELISA观察血清内毒素(LPS)、肾肠组织TLR-4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TNF-α、IL-6。结果:(1)生化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BUN、Scr水平较正常组上升(P<0.01),而经三七注射液及贝那普利干预后,BUN和Scr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三七注射液具有降低BUN、Scr水平的作用,以三七中剂量组及三七高剂量组作用显着。(2)ELIS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内毒素和D-LA水平较正常组上调(P<0.05),而经三七注射液和贝那普利干预后,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三七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IS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TNF-α、IL-6含量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三七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此两组较三七低剂量组TNF-α、IL-6的含量下降。(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较,肾组织和肠组织TLR4蛋白表达的水平在三七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下降(P<0.01或P<0.05)。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抑制肾、肠炎症反应,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其中三七注射液中剂量和高剂量较低剂量肾脏保护作用更显着,而这一保护机制可能与三七注射液作用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发挥保护作用相关。
黄莉金[8](2020)在《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临床疗效,总结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为临床运用仙芪地黄汤治疗CKD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总结。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标准CKD3-4期脾肾气虚型患者共62例,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仙芪地黄汤治疗后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疗程为1年以上,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尿酸、血脂、中医证候,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研究,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62例CKD3-4期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呈缓慢恢复趋势,治疗前后血肌酐、eGFR、尿素氮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肌酐倒数(1/SCr)与治疗时间的回归斜率b值(0.00004548)>0.2.CKD3期患者疾病总有效率为81.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年后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总胆固醇、LDL-C、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及治疗1年后,CKD3期患者eG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CKD4期患者疾病总有效率为8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年后eGFR、总胆固醇、LDL-C、尿素氮、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CKD4期患者肌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KD3、4期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年后甘油三酯、HDL-C、GLU、尿蛋白、TC02、AS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芪地黄汤可显着改善CKD3-4期患者的肾功能水平,经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呈缓慢恢复趋势,治疗后患者血肌酐、总胆固醇、尿素氮、中医证候积分均能明显下降。治疗后CKD3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尿酸、LDL-C、中医症候积分下降,eGFR升高。CKD4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尿素氮下降,临床症状较前改善。仙芪地黄汤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总有效率为80.1%,在延缓肾功能进展,以及慢性肾脏病治疗方面效果明显。
王凡[9](2020)在《温阳降脂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脂代谢异常(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温阳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治疗CKD G3a-4期合并脂代谢异常(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相关指标和血脂相关指标变化,及其中医症状积分,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更深入探究及推广温阳降脂方在CKD G3a-4期合并脂代谢异常应用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符合条件纳入试验的72例患者采取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温阳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30天为一治疗周期,两个周期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相关指标、血脂相关指标、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试验结束后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1)治疗后两组中医综合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约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约为55.9%,中医综合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中医主次症状比较:在缓解患者畏寒肢冷、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及腰膝酸软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单项症状均较前好转,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畏寒肢冷、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及面肢浮肿较前改善(P<0.05),其余症状未见改善(P>0.05)。(4)肾功相关指标分析:治疗后两组eGFR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在降低Scr、BUN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Scr、eGFR及BUN水平均有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两组CKD G3a-4期有效率分析: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9.4%,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脂相关指标分析:治疗后在降低TC、TG及LDL-C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上述四个指标均有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后两组脂代谢异常有效率分析: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6.5%,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1)温阳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治疗CKD G3a-4期合并脂代谢异常,与单纯基础治疗相比,能较好地缓解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患者中医证候。(2)温阳降脂方联合基础治疗治疗CKD G3a-4期合并脂代谢异常,与单纯基础治疗相比,能更好地改善相关试验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张珊珊[10](2020)在《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对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证属脾肾气虚、瘀血内阻型的干预,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SUA)、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分析中医证候疗效、西医指标变化以及评估其安全性,客观的评价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对于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验证该法治疗CRF的实际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脾肾气虚、瘀血内阻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尿毒清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Scr、BUN)、SUA、Hb、ALB等西医指标变化,然后对治疗前后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共有57名患者完成病例观察。(1)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8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疗效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两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肾功能和血尿酸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肌酐、尿素氮、尿酸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肌酐、尿素氮、尿酸比对照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血红蛋白、白蛋白均较治疗前上升,两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比对照组上升的幅度更加明显,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脾肾亏虚、瘀血内阻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2)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降低血尿酸,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状态,从而延缓CRF进展。(3)在安全性方面,运用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干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脾肾亏虚、瘀血内阻型)患者的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二、慢性肾衰与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衰与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研究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干预措施 |
1.4 研究指标 |
2.排除标准 |
3.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方式 |
3.1 检索范围 |
3.2 检索方式 |
4.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提取 |
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结果: |
1.文献筛选结果 |
2.纳入研究的特征 |
3.文献质量评价 |
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5 Meta分析结果 |
5.1 对于血透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2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3 对于CKD3-4 期非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
5.4 不良反应 |
6.发表偏倚评价 |
讨论 |
1.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1.3 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探究 |
1.4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2.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2.1、病名 |
2.2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
2.3 中医各家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
3.尿毒清颗粒 |
3.1 尿毒清颗粒的药理研究 |
3.2 尿毒清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 |
4、对于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的研究 |
1.1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并发症的研究: |
1.2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
附录二: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的研究 |
2.1 病名渊源 |
2.2 中医对肾性骨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 |
2.3 中医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影响及微观辨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研究资料 |
1.5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MHD中医证型 |
2.3 MHD透析龄与中医证型 |
2.4 本虚证与实验室指标 |
2.5 标实证与实验室指标 |
2.6 MHD透析龄与实验室指标 |
2.7 MHD透析龄与各指标达标率 |
讨论 |
1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的认识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MHD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4 MHD不同透析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5 MHD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
6 MHD透析龄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
7 透析龄与各实验指标达标率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退出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判定标准 |
2.3 统计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 |
3.1.2 两组年龄构成比较 |
3.1.3 两组病程构成比较 |
3.1.4 两组CKD分期比较 |
3.1.5 两组原发病构成比较 |
3.2 观察指标比较 |
3.2.1 临床疗效比较 |
3.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2.3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3.2.4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3.2.5 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
3.2.6 治疗前后Scr、BUN、eGFR的比较 |
3.2.7 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
3.2.8 治疗前后ALB的比较 |
3.3 安全性指标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 |
4.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1.2 流行病学研究 |
4.1.3 CKD的防治 |
4.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
4.2.1 对病名的认识 |
4.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3 治则治法 |
4.3 导师对慢性肾衰脾肾气阴两虚证的认识 |
4.4 观察指标选择及疗效分析 |
4.4.1 观察指标的选择 |
4.4.2 中医综合疗效分析 |
4.4.3 临床综合疗效分析 |
4.5 方药来源及药理分析 |
4.5.1 方药组成 |
4.5.2 方药来源及分析 |
4.5.3 现代药理研究 |
4.6 课题创新点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处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意外情况记录 |
2.5 疗效观察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统计分析 |
2.8 伦理学要求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纳入情况 |
3.2 一般资料比较 |
3.3 治疗结果 |
3.4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4.1.1 对病因的认识 |
4.1.2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3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
4.2 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4.2.1 对病名的认识 |
4.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4.2.3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
4.3 温阳健肾活血方的相关研究 |
4.3.1 温阳健肾活血方的理论依据 |
4.3.2 温阳健肾活血方的方药分析 |
4.3.3 方药组成解析 |
4.4 研究结果分析 |
4.4.1 基线水平分析 |
4.4.2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4.4.3 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 |
4.5 体会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研究完成情况总结 |
附录六 |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
1、论文发表情况 |
2、参与课题 |
3、获奖情况 |
(5)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CKD3-4 期合并MB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研究二 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展的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CKD3-4 期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KD3-4 期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Klotho/FGF23轴研究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的肾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早期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1.1 CRF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 CRF患者的临床表现 |
1.3 CRF患者的治疗手段 |
1.4 FGF23、Klotho和 TGF-β1 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
2 传统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治疗原则 |
2.4 分型论治 |
2.5 多种治疗手段合用 |
2.6 高继宁教授的用药和治则特色 |
2.7 益肾方组方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的肾保护作用 |
1 材料 |
1.1 药物 |
1.2 试剂 |
1.3 动物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建立 CRF 早期大鼠模型 |
2.3 给药 |
2.4 取材 |
2.5 指标检测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益肾方对CRF早期大鼠血、尿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益肾方对CRF早期大鼠肾组织的影响 |
3.4 益肾方对CRF早期大鼠血清FGF23 表达的影响 |
3.5 益肾方对CRF早期大鼠肾组织Klotho mRNA表达的影响 |
3.6 益肾方对CRF早期大鼠肾组织TGF-β1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造模方法的选择 |
4.2 CRF早期大鼠造模评价 |
4.3 大鼠死亡原因的分析 |
4.4 益肾方和尿毒清颗粒对CRF早期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
4.5 CRF与 Klotho的关系 |
4.6 CRF与 FGF23 的关系 |
4.7 CRF与 TGF-β1 的关系 |
4.8 益肾方的整体疗效 |
4.9 对照药选取尿毒清颗粒的原因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Klotho/FGF23 轴在慢性肾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CKD的概念 |
2 CKD的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
3 影响CKD的危险因素 |
4 肾纤维化与炎症反应 |
5 肠道菌群的概念及功能 |
6 肠道菌群微生态(肠黏膜生物屏障)与肾脏病关系概述 |
7 肠道微生态与肾脏病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
8 炎症反应及肠道微生态在CRF进展中的作用 |
9 CKD的中医病因病机 |
10 中医对“肠肾轴”理论的认识 |
11 基于“肠-肾轴”,探讨三七治疗CRF的作用机制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道微生态调控与慢性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肾脏病的现代研究概况 |
一、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
三、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
四、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一、慢性肾脏病的定义 |
二、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三、中医辨证分型 |
四、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由来 |
第二节 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病例来源 |
三、研究方法 |
四、临床研究结果 |
五、结论 |
六、讨论 |
七、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温阳降脂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脂代谢异常(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病例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化分组 |
2.3 治疗方案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临床疗效评定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 |
2.8 伦理学要求 |
3 结果 |
3.1 基数资料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指标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两组CKD G3a-4 期有效率比较 |
3.5 治疗前后两组脂代谢异常有效率比较 |
3.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7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主次症状积分比较 |
3.8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综合证候疗效比较 |
3.9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导师经验 |
4.2 温阳降脂方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研究 |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 |
1.2 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治疗进展 |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脏病合并脂代谢异常探究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认识 |
2.3 治则方药论述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点 |
2. 病因 |
3. 发病机制 |
4. 分期和临床表现 |
5. 治疗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以及三焦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对三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终止标准 |
1.6 脱落和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观察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随访计划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西医指标变化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与分析 |
4.1 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的立论依据 |
4.2 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义分析 |
4.3 药味分析及其现代药理学研究 |
4.4 指标和疗效分析 |
4.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
附录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慢性肾衰与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D]. 齐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对中医证型影响及微观辨证[D]. 秦江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衰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温阳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月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CKD3-4期合并MB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药结肠透析延缓肾衰进程的临床研究[D]. 潘飞翔.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基于Klotho/FGF23轴研究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早期大鼠的肾保护作用[D]. 王洋.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三七注射液作用于肠道黏膜屏障调节LPS/TLR4通路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张之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
- [8]仙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回顾性分析[D]. 黄莉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温阳降脂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脂代谢异常(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 王凡.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疏利三焦、益气活血方治疗非透析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D]. 张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