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的建议——关注学习过程(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读懂论文,过程论文,建议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思维过程相比,学习过程是比较宽泛的.学习过程中包含有若干个对学习单元、学习组块的准备、切入和思维分析过程.读懂学生,需要分析学生是把什么作为思维对象的,又对思维对象做了怎样的分析思考.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习过程,要从整体上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显然.一个内容要成为学生的思维对象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含进入情境、纳入视野、成为注意对象、成为思维对象、进入分析过程、呈现处理结果等环节.
一、进入情境
“在现实商场上,重要的是准备一个让别人走过来的空间……然后挑起对方的冲动.”(《一分钟不算短》,《参考消息》2011年9月19日)这是商场上的要求.要先把人引过来,然后再调动顾客的购买欲望.而教育中的进入情境,并不仅仅指把学生这个“人”引过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过来.
下面是一位老师参加公开课时设计的“课前交代”:
(1)教师先介绍一下学具盒里的东西,让学生少点新奇感.
(2)不能玩桌上的学具,如果需要动学具,听到“开始”后再动.摆弄学具和做实验时要保持安静,轻轻地拿放,要爱惜学具,不要自己拆分学具.学具使用过后把它放到学具盘里.学具放好后就不要再看着学具,更不能再玩学具,要进行思考.
(3)发言声音要大.说出一个结论后,还应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发言更棒.
(4)放开一点,大胆思考.
(5)当有同学板演时,其余同学都要认真看.
(6)当有同学表现很好时,我们可以轻轻地鼓掌三次,可以是老师做动作,也可以是大家自发地鼓掌.
这位老师想得很缜密,也很有经验.他希望孩子能较“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中,少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但对于前两条要求,我总感到不舒服: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我们教育的始点与终点,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教学的秩序而想法压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有悖教育初衷的.
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情境标题.开始时老师们不适应,如“小猫钓鱼”,不看内容不知道是讲“0的认识”.其实,这样的标题是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能把孩子吸引到这样的情境中.
课标修订后有人说,2011年版课标是对数学特征的回归,言外之意,数学发展与学生发展是两条线.我也曾向一些专家请教:“学生思维发展”与“数学发展”能不能变为一条线?在我提出问题后,人们大都很诧异:这本来不就是两条线吗?我感叹,如果我们一直把数学发展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当作两条线,而不是想方设法把这两条线变为一致的话,在我们国家将难以出现像荷兰教材那样在国际上公认的先进教材.虽然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致力于体现“四个一致”(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一致),但与国际上先进的教材相比,我们教材的情境、计算内容还显滞后.
二、纳入视野
在一个人自然视野内的物体并不一定就被纳入其主观视野中.视觉有一个特点,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小孩子更是如此,小孩子的视角比成人要小30%,而且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案例】教学“24时计时法”时,老师出示了一个钟表,钟表上的时针正好指向3,还没等老师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说这是3时.
师:说一说,这个时候,你在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1:现在是下午3时,我在学校上课啊.
生2:不对,现在是晚上3时,这个时候我正在睡觉.
生3:现在应该是15时,因为电视就是从15时开始播的.
接着老师追问:“时针都是指向3时,为什么你们所说的时间却不同?”这时学生开始反思了,意识到钟面上的3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表示两个时间.老师再追问:“那你们觉得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呢?”
这是一位老师的稿子中的片段.看到这里,我也茫然:根据这样的叙述,无法去判断哪个答案正确.接着看下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老师让学生看的图片上,小朋友正在看电视.“图上看电视的小朋友”没有被前两个学生纳入视野,当然他们就不会根据这个信息做出推断.
“纳入视野”,并不只是指“看”,还包括“听觉注意”.有时我们给孩子安排事情,你告诉他三件,让他复述一遍时,他会忘记其中的一件,这是正常的.
不要认为有盲区是坏事,更不要责怪孩子.当一个人沉迷、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时,盲区也就同时达到了最大,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忘我”境界.这是我们感官的生理特点.
那么.教学中老师的任务是什么?把核心的内容放在学生的“视线之内”,要让学生和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手牵着手,眼望着眼”才行.上课时让学生读情境图,然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信息、想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让核心的内容成为孩子的注意对象就是教学中必须做的了.
三、成为注意对象
怎样才能将学习内容变成学生的注意对象呢?从本质上说只有一个:诱惑,即当学习内容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诱惑力时,学生才能对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当然,这里说的“诱惑”是广义的.变化是一种诱惑,问题是一种诱惑,美也是一种诱惑,特例也是一种诱惑.
变化或者改变会引起人的注意.“不一样”是变化的同义词,当然,“动”就包含其中了.老师上课愿意用多媒体,这是因为多媒体能“化静为动”.
在一个背景中,如果有一点与众不同,这是在不变之中有变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就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如:
教材把第一次出现的数学概念(“加号”)、符号(“+”)都用红色标识出来,其他文字是黑色.用红色标识,一来很醒目,吸引人们注意;二来透露一个信息,即“这是新的数学概念,要注意哟”.
能从静态的文字或现象中看出变化,这就是本事,就是能力了.对同样的一句话,每一位读者、听众注意的地方往往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所关注的这句话中“变化”的点不一样.
如,有老师问:“根据对称轴的定义,对称轴应该是直线,而圆的直径是一条线段,但经常听到‘圆的直径就是圆的对称轴’的说法,这种说法到底是对还是错?”我很赞同人教社丁国忠老师的解释:“我认为,学‘对称轴’这个概念,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对称轴两边图形的关系,而不是关心它到底是直线还是线段(到了无限的情形下,对称轴自然是直线了)……如果从较真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比较严谨,但这样较真的意义有多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有多大帮助?尤其是在口头表述时,一再纠正学生的‘圆的直径是对称轴’这一所谓‘错误’的说法,一定要加上‘(直径)所在的直线’,会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反而找不到重点.这就是在追求数学的科学性吗?我个人不这么认为.”
“圆的对称轴是直线”,重点在“直”而不是在“无限长”上.
思维最容易受问题的诱惑,用问题引领思维方向,把注意力聚焦是教育中常用的方法.
网上就有教育孩子的好经验,现转录于此.
每天只问孩子4个问题: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吗?今天你有什么新收获吗?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的吗?
网上对这几个问题有一个说明:“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含义:第一个问题是在调查孩子的价值观,第二个问题是在激励孩子,第三个问题是确认孩子学到了什么,第四个问题是表达对孩子的关心.”而我认为,这些问题好在问题的指向上.学校一天要发生很多事情,第一句只要他关注好事,然后是自己好的表现、新的收获,遇到的困难是否需要帮助.引向的是“好的”“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有什么需要爸爸帮助的吗”则比前面的现象描述复杂一些,是需要孩子反思的:哪些问题是自己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才要找爸爸帮助.这几句话由现象描述到深入思考——当然,小孩子把现象描述出来同样也会遇到语言表征的困难,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有人说,让孩子向你诉说不好的事或好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让孩子把发生的事分出好坏.关注到坏的事件怎么办?
一个人的成长,心态特别重要.如果你希望孩子生活在阳光中,那就让他面向太阳,不要刻意注意身后的阴影.怎么做到这一点?用问题作导向吧.
美的东西具有天然的诱惑力,风景、艺术品会让我们陶醉.人们为什么特别喜好对称的东西?我认为对称有七大特点:(1)美,美在自然.对称的东西给人以和谐、统一、稳健、庄重之美.(2)妙,妙在全等.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竟然是全等形.(3)新,新在未知.如此美妙的对称竟然与抽象的数学有关,可以用数学去研究、探索对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4)奇,奇在异类.有生命的动植物与无生命的晶体中都有对称.(5)广,广在四野.大至宇宙天体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田野中的花虫草木,诸多自然景观都与对称有关.(6)近,近在身边.衣食住行的设计,书画雕刻的创新,这些人文景观也与对称相关联.(7)深,深在无形.对称不仅仅是生活中一种有形的现象,它还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一种文化,这些无形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数学是美的,它具有和谐美、奇巧美、简练美(沈康身,《数学之美如同西子》,见《科学》2007年3月).有人说:“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徐利治语)这都说明数学具有美的因素,是吸引人们研究数学、关注数学的主要原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数的认识”时,下图中圆圈的排列是经过一定设计的,希望给孩子结构上的美感.
4.名人效应
有些人对名人的大事小事都出奇地关心,甚至明星们的一个不雅动作,一句无意间说出的话,都会成为媒体大肆渲染的报料.
国内外的教材都有引用名人的例子,如美国教材中有长跑名将刘易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姚明,这是当下明星.历史名人进入教材的就更多了,无需再举例.
我想这种心理可能比较复杂,也许有从众心理,也许有“对己熟悉”才能引起关注的原因.
5.与我相关(对己熟悉)
走在大街上,忽然有人叫你的名字,你会怎么样?如果是在异国他乡又会怎样?没有什么会比你的名字更能引起你的注意了.
有的学生上课走神了,老师一叫他的名字,他便会回过神来,集中注意力上课了,这是我们老师常用的方法.
男老师会较多地提问女生,而女老师则会较多地提问男生.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学生常常会关注异性对自己的看法.这方面的书和文章较多,不赘.
上面从六个方面谈到成为注意对象的几个条件.当然,这是外因.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天生有一种好奇心.对大自然充满着强烈的好奇才能使我们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进入我们视野的对象和变化.
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我们希望他们关注的内容产生吸引力?怎样才能让他们把注意力转向我们认为重要的方面来?这需要我们研究能引起孩子注意的因素,这需要从成人世界、成人逻辑转到儿童思维、儿童意识上来,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原标题:学习过程(上)——读懂学生的建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