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良程玉兰
广东市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自制“颈痛贴膏”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贴敷)165例、单纯针刺对照组165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160例,有效率为906%,对照组161例,有效率为708%,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制“颈痛贴膏”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穴位贴敷疗法;颈型颈椎病;针刺疗法;临床观察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elf-made "acupoint neck pain plaster" sticking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165 cases
Huang ShengliangCheng Yulan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elf-made "acupoint neck pain plaster" sticking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33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 sticking)in 165 cases, a simple acupuncture control group of 165 cases,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of 160 cases, efficiency of 906%, control group 161 cases, effective rate was 70 8%, after statistics processing, P<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sults. Conclusion:the self-made "acupoint neck pain plaster" stick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eck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Key words】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cupuncture therapy; clinical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78-02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型颈椎病,主要临床表现是颈痛或头痛、肩胛痛,时轻时重,其发病率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职业化、低龄化等特点,严重困扰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个人生活质量。我院采用针刺配合自制“颈痛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此型颈椎病,并与单纯针刺疗法做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均来自本院骨科2009年5月~2012年2月的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5例,其中男82例,女83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1周~5年。对照组165例,其中男81例,女84例;年龄在22~65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8d~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比较,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治疗步骤:先针刺治疗再颈部穴位贴敷自制“颈痛贴膏”治疗。针刺穴位、时间及疗程同对照组。
212“颈痛贴膏”的配制方法:成分为血竭、透骨草、麻黄、元胡、川芎、桂枝、葛根、干姜,按1:15:1:2:1:1:1:5比例将药物用粉药机共研细末。用75%酒精适量调和药末呈稠糊状,可现用现配,也可配制好后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期间,瞩患者忌饮食生冷。局部起小水泡时可自行吸收,直径超过1cm的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用美宝烫伤膏涂擦患处(3次/d),并用无菌纱布覆盖,3~5d即愈。
213贴敷部位及方法:贴敷部位选择颈项后部,高度选取后正中发际至颈7棘突,宽度选取棘突旁开各15寸,约6cm×6cm。患者取俯卧位,用75%酒精清洁选中皮肤区域,待酒精干后,将“颈痛贴膏”药糊置于8cm×8cm大纱布上,贴于选中区域,最后用胶布固定,贴敷60min后取下。
214治疗时间与疗程:每天治疗1次,15d为1疗程,疗程结束停治5d,再行下1疗程。
22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取穴:颈夹脊、风池、风府、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每次选取4个穴位,有双穴的取双穴,每次针刺30min,间歇行针2次,1次/d,15次一疗程,疗程结束停治5d,再行下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判断。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颈、肢体功能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3治疗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丢失病人5例,其中3例皮肤过敏,退出治疗,另2例家庭住址变动自行停止治疗,故治疗组统计病人160例;对照组丢失病人4例,其中2例皮肤过敏,另2例无故自行终止治疗,故对照组统计病人161例,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4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5%左右,为最早期的颈椎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肩背部沉重及颈部活动受限等。患者常以颈肩背或头疼为常见主诉,其性质为酸疼、困疼,表现方式以颈部劳累时症状出现或加重,适当休息或活动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严重的才出现持续性疼痛。体征主要有头、肩、颈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有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
“颈痛贴膏”的研制是基于以下病理生理因素的认知和治病的机理。首先,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其本为气血不足,正气受损,其标为感受风、寒、湿、热外邪,其主要病机为外邪痹阻经络使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畅、筋肉失于濡养而发生本病。西医认为此病发病机理为肌肉韧带及筋膜的无菌性炎症浸润、血管及神经受挤压和粘连而造成头、颈、肩、背的疼痛和不适。
其次,“颈痛贴膏”基于我国传统的外治疗法理论和经络穴位理论相结合而研制。《黄帝内经》中《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由于颈型颈椎病为最早期的颈椎病,相对于其他型颈椎病来说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故运用经皮外治法,通过腧穴和药物的共同作用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颈痛贴膏”中药物组方有:血竭、透骨草、麻黄、元胡、川芎、葛根、桂枝、干姜。方中川芎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消肿排脓之效;元胡具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之效;桂枝干姜具有温中逐寒、温经通脉之功效,透骨草、麻黄有发汗解肌、除风祛湿之效;血竭甘咸平,具有活血散瘀、止血生肌敛创之功,因其不易溶于水,能溶于酒精,故此药贴用酒精做溶剂更能发挥血竭的功效,从而使该“颈痛贴膏”起到活血化瘀通经、祛风胜湿散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
选择颈夹脊穴处的皮肤做为贴敷给药部位,是由于腧穴本身有近治和局部治疗作用,同时,颈夹脊穴下是颈髓发出的神经根穿出部位[3],而头、颈、肩及背部的肌肉等软组织都由颈部神经支配,药物从皮肤逐层进入颈部各组织,使治疗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增大,不但利于消除组织的瘀血水肿和无菌性炎症,而且为损害组织的修复提供了物质和环境基础。
最后,膏药贴敷又具有独特的优点。因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灭活和破坏,故能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另外,口服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反应的患者,可以采用穴位贴敷疗法,因此种疗法不经过胃肠道,不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
由此可见,“颈痛贴膏”在临床中是可以应用推广的良好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赵定麟.颈椎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10
[3]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7
[4]于秀鹏.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1996,9(2):44
[5]李刚.针刺配合大椎刺络拔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论文作者:黄圣良程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针刺论文; 穴位论文; 颈椎病论文; 疗程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血竭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