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类型及误用的认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四岁论文,类型论文,结构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问题的提出
仅从意义上说,儿童对否定范畴的理解应该是非常早的,在独词句阶段(含独词句阶段)之前,幼儿对自己不喜欢的玩具、食物、人等就学会了拒绝,比如哭叫、摆手、扭身、摇头等,但否定标记的使用则至少是在双词句阶段(本阶段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一般在1岁6个月时出现)之后。在双词句阶段到4周岁期间,受语言输入各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儿童在使用否定标记时出现种种有规律的误用现象,基本正确地使用否定标记大约要在5周岁(含5周岁)以后。
我们选择1;8岁到4周岁(含4周岁)儿童的否定句进行研究,原因有二:(一)4岁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时期和后期语言发展时期的转折点,对4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早期语言发展中的某些关键性特征;(二)我们所收集的语料表明该阶段儿童否定标记的误用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两种情况,即2岁半之前和2岁半之后、第一阶段的位置及分工错误和第二阶段的句式或语气搭配等更为复杂的误用。这样的情况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已有文献对英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否定句的习得顺序、否定词“不”及相关结构的习得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探讨,但是,对否定标记习得中的误用情况注意得不够充分(注:参见周国光《儿童使用否定词“不”及其相关否定结构的考察》,载《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4期。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eccei,J.S.1994.Child Language.Routledg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我们认为,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的误用现象可能恰恰是非常有价值的,从中可以知道儿童在某种语义范畴上还很不成熟,并探究其缺陷在哪里,在语言教育中可以采用哪些相应的策略以尽快提高儿童对该语义范畴的认知水平及处理能力。
本文在研究儿童否定标记时还与成人的否定结构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在确定的参照框架内探讨4岁之前儿童否定结构习得的真实面貌,并从该面貌中了解儿童对否定语义范畴的认知水平。另外,也与英语儿童否定结构的习得情况进行比较,希望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注:参见史锡尧《“不”的否定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诘用区别》(《汉语学习》1995年第1期)和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3期)。)
观察早期儿童否定结构的使用我们发现:与成人语言相比,4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的类型非常少,成人26种,而4岁前儿童只有12种,基本上是该结构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同时,四岁前儿童在使用否定标记时发生很多有规律的误用现象,并且2岁半之前和2岁半之后的误用情况有明显的不同,即第一阶段的位置及分工错误和第二阶段的句式或语气搭配等更为复杂的误用。我们的问题是,(一)导致四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类型数量有限性的原因是什么?(二)否定标记的误用具有类型及年龄上的特征,其制约因素又是什么?(三)汉语儿童否定结构的习得特征是否具有类型学意义?如果有的话,它又具有怎样的启示?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1)四个北京儿童的1;8岁—3;5岁跟踪语料;(2)一个黑龙江儿童3;10-4;10岁的跟踪语料;(3)一个湖南儿童1;8岁-3;5岁跟踪语料;(4)相关文献中的有关语料。语料出现年龄用临界计算法。[1](p.86)
二、四岁前儿童否定结构的类型
以下是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成人否定结构类型(注:参见史锡尧《“不”的否定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诘用区别》(《汉语学习》1995年第1期)和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3期)。)。需要说明的是:类型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因为类型的归纳是为儿童相应的结构类型做参照框架,所以,应该是越细越好。
(一)由“不”构成的否定结构
A.不+动词(+宾语) 不来 不喜欢他
B.不+副词+动词(+宾语) 不太喜欢他
C.不+形容词+动词 不努力学习 不深入讨论
D.不+助动词(+动词) 不能 不行 不愿意说
E.动词+不+补语 打不开 写不好 举不起来
F.不+动词+补语+不+动词 不写完不睡觉
C.不+把字短语+动词 我一定不把自行车骑走
H.不+被字短语+动词 不被社会承认
I.(助)动词+不+(助)动词 他今天来不来?
J.不……不…… 不打不成器
K.不+形容词 不漂亮 不干净
L.不+比况短语+形容词 不比我高多少 不像我这么傻
M.介词短语+不一样/不同 这个和那个不同 他跟我不一样
N.不+怎么/那么/…… 不怎么便宜 不那么扎眼
O.不+程度副词+形容词 不太好 不十分结实
P.形容词+不+形容词 这个电影好不好 大不大
Q.否定性周遍句 什么都不知道 一点儿也不好
(二)由“没”构成的否定结构
R.没(有)+动词(+宾语) 没走 没吃饭
S.没+动词+补语 没听懂 没吃完 没走进去
T.没+名/副词+形容词 老张没他儿子高 我可没那么好
U.没+把/被字短语 没把人摔着就好 你没被人家轰出来?
V.没(有)+名词 没(有)办法 没人
W.动词+没(有)+动词 想没想我?
动词+没(有) 饭做了没有?
X.没+名词+(不)动词 没人不愿意 没人搭理他 没什么可看的
Y.没+什么+固定用语 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什么了不起的
Z.否定性周遍句 什么也没有 什么都没说
就我们所收集到的儿童语料看,儿童语言的否定结构类型比成人少得多,如:
(1)*WSY:小狗不吃麻花.(1;8)(注:“1;8”是儿童语料出现的年龄,“;”前面的数字表示几岁,“;”后面的数字表示几个月,下同。)
%ort:xia02gou3bu4chilma2hua.
(2)*CQF:不会吓死人.(2;3)
%ort:bu2hui4xia4si3ren2.
(3)*RXZ:我说不好#你说&ba.(3;5)
%ort:w03shuolbu4ha03#ni3shuolba.
(4)*LPC:这个是不是生病的床&ya?(2;5)
%ort:zhe4geshi4bu2shi4shenglbing4delchuang2ya?
(5)*CQF:关上太阳就不热了.(2;1)
%ort:guan1shang4tai4yang2jiu4bu2re41e.
(6)*RXZ:我的手大#看#大不大?(2;5)
%ort:w03deshou3da4#kan4#da4bu2da4?
(7)*SYY:什么都不是.(2;9)
%ort:shen2medou1bu2shi4.
(8)*WSY:这个没露出尾巴#露出头来了.(1:11)
%ort:zhe4gemei2lou4chu1wei3ba#lou4chultou21ai21e.
%exp:WSY is talking about a picture and pointing at a dog on it.
(9)*CQF:眼镜还没洗干净&li.(1;11)
%ort:yan3jing4hai2mei2xi3gan1jing4.
(10)*LPC:没有小娃娃了.(2;5)
%ort:mei2you3xia03wa2wale.
(11)*CQF:我们的电视冒烟没有?(2;3)
%ort:wo3mendedian4shi4mao4yanlmei2you3?
(12)*RXZ:这里什么也没有.(4;10)
%ort:zhe41ishen2meye3mei2you3.(注:此处儿童语料的赋码是按CHILDES(the 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系统下的CHAT(Codes for the Human Analysis of Transcripts)标准进行的。)
我们用下页图表对比成人的否定结构类型与儿童的否定结构类型:
儿童习得的12种类型都是否定结构中内在结构和语义关系比较简单的类型,主要有“否定标记(‘不’或‘没’)+V(含助动词)/A”、((V(含助动词)/A+否定标记(‘不’或‘没’)+V(含助动词)/A”、“V+否定标记(‘不’)+补语”以及“否定标记(‘没’)+V+补语”格式。而较为复杂的格式(包括“与其他副词或状语连用的结构”,如B、C、G、H、N、O等;“比较句”,如L、M、T等;“双重否定结构”,如F、J等;“后接谓词性词语的结构”,如U、X、Y等)还没有使用。当然,我们也发现:L和M两类结构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语料中可以看到,2岁6个月的儿童在尝试着使用这两类结构,但使用得都不正确,如例句(25)。
结构类型 成人 儿童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G + -
H + -
I + +
J + -
K + +
L + ?
M + ?
N + -
O + -
P + +
Q + +
R + +
S + +
T + -
U + +
V + +
W + +
X + -
Y + -
Z + +
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即一个范畴习得成员的多样化是标志这个范畴是否被习得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已经习得了一个范畴,其习得情况不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或一部分子类(注:参见Tomasello,M 2003.Constructing a Language:a Usage-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 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就我们所收集到的语料看,4周岁前习得的否定结构类型只是该结构的少部分,4周岁以后,否定结构的使用才类型多而且更加复杂。这说明早期儿童对否定结构还正在习得过程中,该过程是伴随着早期语言习得阶段的结束而基本完成的。
另一方面,根据Bowerman的语义为本语法,早期儿童的语法更可能只是一些语义结构,如“施事一动作”、“状态一物体”、“物体一位置”、“指示者一所指示物”等,而不一定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等(注:参见Bowerman,M 1973."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in Children's Utterances:Syntactic or Semantic?",in T.Moore.ed.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New York:Academic Press.)。我们的语料似乎支持了Bowerman的观点。2岁半前儿童习得的否定结构类型按原型范畴理论都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典型成员作为无标记结构往往与该族人对某一关系范畴的认知经验结构(或语义结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2岁半前儿童的否定结构只是与“否定一动作”或“否定一性质”这样的认知经验结构相配的一些类型。另有一些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比如,2岁半前儿童习得结构时会出现语序上的误用:
(13)*GCY:为什么哭呀?(2;0)
%ort:Wei4shen2mekulya?
*SYY:狗咬她哭了.(1;10)
%ort:Gou3ya03talkulle.
(14)*ZYQ:外面是不是有狗呀?
%ort:Wai4mianshi4bushi4you3gou3ya?
*CQF:打狗狗死。(2;1)
%ort:Da3gou3gousi3.
我们可以看到:结构语序安排的策略完全依照词语所代表的语义成分在事件中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从认知发展角度看,上述现象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一)儿童对否定标记的使用是伴随着构成句子词语数量的增多而出现的,在独词句阶段,儿童尽管对否定语义范畴具备了初步的处理能力,但否定标记一般不会出现。否定标记至少要在双词句阶段(含双词句阶段)才能开始使用。如果把早期语法分成前后两个时期的话,2岁半之前和2岁半之后又不完全一样。2岁半之前儿童肯定句的结构也非常简单,相应的否定结构必定也是简单的。(二)在早期语法阶段,除了否定语义范畴外,儿童要习得的语义范畴还有很多,如比较(包括平比和差比)、行为的情状(如“她不学习”、“我不喜欢他”、“不扎眼”等)、假设(如“不写完不睡觉”、“不打不成器”等)、被动和处置(如“不社会重视”、“不自行车骑走”等)。这些语义范畴与否定语义范畴是交叉的,可以被否定,但是,如果这些语义范畴还没有被习得或者习得的不熟练,由此构成的复杂否定结构的习得可能性很小。简单否定结构和复杂否定结构相比,后者不仅包含否定这个语义范畴,其增加的语词及语词之间的关系包含着其他儿童还不熟悉的语义范畴,尤其是主观性较强的比较、情状、假设范畴等(注:我们的语料也证明了主观性较强的成分习得的时间较晚,如4岁之前儿童使用副词时较少出现主观性较强的语气副词和情状副词,情状副词在3岁10个月的语料中偶有出现,如“妈妈,我实在喝不下去了,我喝饱了”、语气副词“简直”在4岁5个月的语料中才出现,如“哥哥在外面掐我的脖子,简直是疯了!”),因此,其认知处理难度更大,正因如此,2岁半之后,复杂否定结构的使用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正像下文(25)例句所显示的那样,即使输入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被试反复输入某种复杂否定结构的框架,儿童的使用仍然是错误的。这说明4岁之前儿童已经具备了对否定语义范畴的认知能力并且也具备了相应的认知处理能力,但是,受其他语义范畴熟悉程度的影响,早期语法时期的儿童还只能理解并使用较为简单的否定结构。
三、四岁前儿童否定标记的误用
四岁前否定标记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和“没”的分工误用(多用“不”代替“没”、“没有”或者“别”,即“不”使用有泛化倾向),如下面例句:
(15)*WZL:瓶子裂开没裂开?
%ort:ping2zilie4kailmei21ie4kail?
*WSY:不裂开.(1;10)
%ort:bu2lie4kail.
(16)*WSY:0[=!eating orange]
*WSY:这个不籽.(1;11)
%ort:zhe4gebu4zi3.
(17)*WSY:这个有不有水?(1;11)
%orr:zhe4geyou3bu4you3shui3?
%exp:WSY asked her mother while poiming a water jug.
(18)*WSY:不有电#不有电#妈妈装电池.(2;2)
%ort:bu4you3dian4#bu4you3dian4#a1 mazhuangldian4chi2.
%exp:WSY is catching a toy piano.
(19)*XXX:我不把板蓝根吐出来.(2;6)
%ort:wo3bu4ba3ban31an2genhu3chullai.
%exp:XXX is telling something about his drinking drug.
(20)*WZL:妈妈漂亮&ma?
%ort:malmapiao41iangma?
*WSY:没有漂亮.(2;1)
%ort:mei2you3piao4liang.
(21)*RXZ:天暗了#我没看见东西#我就害怕#天又亮了#我一看见东西了#我就不害怕了.(4;10)
%ort:tian1an41e#wo3mei2kan4jian4dong1xi#w03jiu4hai4pa4#
tian1you41iang41e#wo3yi2kan4jian4donghile#wo3jiu4bu2hai4pale.
%exp:RXZ pretended to sleep while his aunt sitting at the side of the bed.
学术界对“不”和“没”这两个否定标记语义差异的一般认识是:从否定事件的“时”来看,“不”否定的事件具有未然性,“没”否定的事件具有已然性;从否定者自身的态度看,用“不”否定具有一定的意志性,而用“没”否定则没有意志性,只是客观的否定。另外,根据石毓智的研究,“不”和“没”作为否定标记具有“量”的差异:“不”一般否定具有连续量的成分,如形容词;而“没”一般否定具有离散量的成分,如名词;但是,动词既可以用“不”来否定,也可以用“没”来否定,原因是动词既有连续的性质也有离散的性质,如:
山羊吃了一斤草——山羊没吃一斤草
语中含有确定的数量定语,是离散的量,因此,只能用“没”来否定,如果动词前后没有离散量的标志,即具有两种量的性质,则用“不”和“没”否定都可以。如:
山羊吃草——山羊不吃草/山羊没吃草(注:相关研究可参见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8页。)
2岁半前儿童对“不”和“没”分工的误用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事件的时间性、人对事件的态度以及事物在“量”上的性质认识尚不清晰。另外,我们还发现,上述分工误用的语料主要来自两个双语儿童,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保姆说的是与北京话有很大差异的湘方言。我们推测:双语环境下的儿童由于输入标准的多样性对某些语义范畴习得的准确度可能要比单语儿童要低一些。
“不”使用的泛化倾向不是孤立的,与两个否定标记使用的不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在成人语言中,“不”的使用频率也远远高于“没”,石毓智从《动词逆序词典》中收集103个否定性词语形成的否定结构共94例,其中,用“不”构成的为55例,用“没”构成的为19例,其他方式为20例。[2](p.68)何以至此?大概和否定的性质有关。我们以动词性词语的否定为例,尽管“不”和“没”分别表达了否定者对所否定事件的意志性和非意志性,但就否定本身来看,只要否定事件,就不可能不含括一定的主观意志,所以,否定范畴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这一点又和“不”在众多否定标记中的分工很吻合,所以,在实际语篇中“不”出现的频率就高于“没”。儿童语言中“不”的泛化倾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否定范畴的性质以及“不”的语义特征。
四岁前否定标记的误用的另一个表现是:否定标记位置的误用及句式或语气搭配错误,如下面(22)—(25)例句:
(22)*GCY:给我们讲讲#给小叔叔讲讲#&en?
%ort:gei3wo3menjiang3jiang#gei3xiao3shu1shujiang#jang#en?
*SYY:不讲讲.(1;10)
%ort:bu4jiang3jiang.
(23)*WZL:圆圆自己看.
%ort:yuan2yuanzi4ji3kan4.
%exp:"yuan2yuan"is the nannie of WSY.
*WSY:圆圆不看懂.(1;9)
%ort:yuan2yuanbu2kan4dong3.
(24)*XYH:快喝#看警察抓你.
%ort:kuai4he1#kan4jing3cha2zhua1ni3.
*CQF:喝了#不警察抓了.(2;0)
%ort:helle#bu4jing3cha2zhualle.
(25)*CHU:这车跟壮壮的车一样&ma?
%ort:zhei4chegen1zhuang1zhuangdechelyi2yang4ma?
*LPC:壮壮那个车是小的#不一样.
%ort:zhuang4zhuangnei4geche1shi4xiao3de#bu4yi2yang4.
*CHU:&eng.
*LPC:就这个灯一样.
%ort:jiu4zhei4gedenglyi2yang4.
*CHU:&a就这个灯一样&ou.
%ort:ajiu4zhei4gedeng1yi2yang4ou.
*LPC:灯#这边儿这灯##也不一样##就##这边灯也不##这个也不一样#就这个—样.
%ort:deng1#zhei4bianrlzhei4deng1##ye3bu4yi2yang4##jiu4##zhei4bianr1deng1ye3b##zhei4geye3bu4#yi2yang4#jiu4zhei4gelyi2yang4.New episode
*CHU:这个车#哪个车跑得快&a?
%ort:zhe4ge4che1#na3ge4chelpao3dekum4?
*LPC:这个车跑得#快.
%ort:zhe4ge4chepao3de#kuai4.
*CHU:&en.
*CHU:比壮壮那个&ne?
%ort:bi3zhuang4zhuang4na4ge4ne?
*LPC:比壮壮那个##不跑得快.
%ort:bi3zhuang4zhuang4na4ge4##bu4pa03dekuai4.
*LPC:都我的跑得##快.
%ort:dou1wo3depao3de2##kuai4.
*CHU:&en#壮壮那个跑得不快.
%ort:en#zhuang4zhuang4na4ge4pao3de2bu2kuai4.@ New episode
*CHU:这个是什么车—?
%ort:zhe4ge4shi4shen2mechel?
*LPC:警车.
%ort:jing3chel.
*CHU:&en#跟这个一样&ma?
%ort:en#gen1zhe4ge4yi2yang4ma?
*LPC:不一样.
%ort:bu4yi2yanS4.
*CHU:&en#哪儿不一样&a?
%ort:na3erbu4yi2yang4?
*LPC:这儿##比这头不一样.
%ort:zhe4er##bi3zhe4tou2bu4yi2yang4.
*LPC:这个车比#这个车不一样.
%ort:zhe4ge4che1bi3#zhe4ge4che1bu4yi2yang4.
*LPC:这个车是白的车.
%ort:zhe4ge4che1shi4bai2dechel.(2;6)
两岁半以前否定标记位置的误用多与结构的复杂度及否定范围有关,对误用的改正也只需把否定标记移到正确的位置即可。通过对本年龄段儿童句法结构习得顺序的观察我们发现,动补结构的习得晚于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而否定性动补结构比相应的肯定性动补结构更复杂,因此,2岁半之前的儿童误用情况比较普遍。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此时,儿童实际上是把动补结构往往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对其进行否定时就把否定标记简单地置于动补结构之前,这样就导致了否定范围的扩大,由焦点否定(只否定补语)变为命题否定(否定谓词),如例句(23)、(24)。
2岁半以后的误用往往不是简单的位置误用,情况比较复杂,往往和句子中其它词语的搭配、句式要求以及语气等语用因素有关。如:
(26)我刚才没差点儿跌到。(3;6)
这句话表面看是位置的误用,其实不然,“没”和“差点儿”搭配时,一般要求“没”居于“差点儿”之后。
下面的例句发生在3岁10个月,4岁10个月时再做同样的测试,被试的回答竟与一年前完全相同,说明早期儿童对与句式相关的否定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如:
(27)a.ZYQ:你想没想姥爷?
如果“还没想呢”的问句是“想XXX了吧”,此答句是正确的,因为问句是是非问,RXZ对此进行委婉的否定。但问句是“正反问”,其正确的回答形式应该是“想”或者“没想”,而RXZ的回答形式却是是非问的形式,这就有些意味了。两次测试的背景大体相同,RXZ随妈妈从哈尔滨到北京的姥爷、姥姥家过春节,在包括爷爷、奶奶在内的四位老人中,RXZ最喜欢姥姥,另外,RXZ是个感情丰富、语言表述能力比较强的儿童,善于体察成人的心思。我们推想:RXZ用“还没想呢”是一种委婉用法,其会话隐含是“现在没想,将来会想的”,这样的回答与“没想”相比能较少伤害问话者的感情,同时又说出了自己现在的真实想法。
四、总结
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注:参见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尽管汉语否定句的特点与英语不尽相同,但是,汉语儿童否定结构的习得顺序与英语儿童否定句习得顺序基本一致,表现为:(一)都存在早期的某一否定标记的泛化使用。2岁半前汉语儿童存在“不”的泛化倾向,而英语儿童则存在“no”的泛化倾向,如:
*No singing song.
*I no want envelop.
(二)也都经历了早期否定标记位置的误用阶段。2岁半汉语儿童存在否定性动补结构中否定标记的前移及主谓结构中否定标记前置的错误,如:
*喝了,不警察抓了。(2;0)
英语儿童把否定标记用在句外,即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如:
*Wear mitten no.
*No wipe finger.
(三)并且都经历了否定标记与动作行为的时态、句式、与其它词语的配合等问题。汉语儿童此类误用见上文,英语儿童误用情况见下例:
*You didn't caught me.
*I don't never do that.[3](pp.38~39)
这说明我们上文对汉族儿童否定结构类型较少及否定标记误用情况的分析应该适用于英语儿童,我们的结论也是可靠的。
我们再用数量范畴说明比较研究的意义。数量范畴是人类语言中非常普遍的语义或语法范畴,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儿童在早期语法时期对数量范畴的理解及表达比较模糊。汉语名词没有印欧语意义上的“数”的形态变化,汉语儿童对数量范畴把握的不准确性主要体现在量词的使用上,我们对4周岁汉语儿童进行相关的测试,发现他们一般多用典型量词“个”、“只”、“支”来代替其他量词,如“一个衣服”、“一个电视机”、“一个树”、“一只剪子”等,即典型量词的扩大化。英语儿童对名词进行“数”变化时多用规则形式“—s”代替不规则形式,如“two sheeps”、“three childs”等。我们认为:汉英儿童上述习得中的误用现象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数量范畴的理解与表达问题,只不过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因此,对数量范畴的错误表达就表现在量词上,而英语词类中没有量词,名词有“数”的变化,这样,对数量范畴的错误表达就表现在“数”的变化规则上。
这说明不同语言儿童有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的语言习得现象,其内在的本质可能恰恰是相同的。
我们有理由认为:(一)早期儿童否定结构的习得存在很多错误,儿童在这个时期对事件的时间性、人对事件的主观反映以及事物在“量”上的性质认识尚不清晰,语用及交际能力相当不完整;(二)早期儿童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否定范畴的认知能力,但作为一个范畴来讲,还没有完全的获得,只能掌握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类型;(三)否定结构习得的成熟与否是儿童早期语言习得阶段结束的一个标志,也是儿童从早期的语义结构习得策略进入语法结构习得策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