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丽华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南 怀化 4194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患者护理优劣情况。方法:将64例胆囊炎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护理,一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采取整体护理方法。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显示,采取整体护理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切口疼痛、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整体护理较一般的护理对于患者减少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08-02
胆囊炎大多由于细菌性感染,或者因为胆汁成分发生变化而导致胆囊病变。急性胆囊炎多在上腹或右季肋持续性钝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发时还会有黄疸、高热、肌肉紧张等现象。慢性胆囊炎则会有消化不良、胃胀、厌油等症状。本文探讨的胆囊炎切除手术,多发生于急性胆囊炎,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报告所选取的患者案例,选取的是本人所在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切除手术患者,选取64例进行观察,并将64例患者随即分配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常规护理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4岁。整体护理组32人,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9岁。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上腹、右季肋部有持续性的钝痛、发热、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具有高热,胆囊区有压痛,肌肉紧张,皮肤感觉有过敏现象。
1.2 方法
经过临床检查诊断和相关辅助检查后确诊,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以上80例患者均采取了腹腔镜胆囊切割手术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如下。
常规组护理措施:胆囊炎切除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的介绍,消化系统疾病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常规,定期巡视等护理措施。
整体护理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采取的是从患者入院开始进行护理指导,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护理疏导,手术后进行跟踪护理。具体措施包括术前的护理:当患者入院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用药情况的概况和个人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的整体评估,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就相关疾病的常识,治疗的一般措施,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介绍,从而让患者在心理上缓解压力,为患者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手术过程的护理措施:主要涉及到手术前患者的检查工作,对手术的禁忌有所了解和确认,对手术区皮肤进行清洗,确保在无菌无损伤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防止病菌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肠道内积气的排除,手术前的禁食禁水,要保证手术前12h禁食,4~6h禁水,以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或者吸入肺部。手术前一天晚上灌肠,防止麻醉后患者括约肌舒张,避免感染。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摆正体位,固定双下肢,做好心电监护仪的连接工作。做好与病房交接的工作。
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手术后帮助患者撤掉枕头,保持仰卧姿势,头侧向一侧,确保呼吸的畅通,防止呕吐物吸入内部,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保持半卧姿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吸氧、心电监护情况。每1h测量脉搏、血压、体温以及呼吸情况。稳定后改为每天两次。手术后6h进行少量流质食物的摄取,24h内密切观察切口,看是否存在渗血、胆汁外溢等情况;固定引流管,观察流液的数量、颜色以及状态,48h后若无液体,方可以撤出;对于部分排尿困难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当对病人排尿进行指导,如有必要,则需要采取导尿手术处理。对并发症的护理措施:针对出现呕吐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增加巡房的频次,密切观察,通过配合医生开出的药物或者物理疗法进行处理,防止病人进一步危险的发生;对于切口出血的护理,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增加巡视的频次,观察切口的敷料,发现异常情况应当马上通知医生;对于肠缺血并发症的护理,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如患者出现昏睡、食欲不振、腹痛、发热或者反映迟钝等,可以判定肠缺血症状,应当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胆漏情况,因为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胆管受伤,胆囊管钛夹闭不全,导致患者腹膜刺激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腹腔感染的护理:由于胆汁漏入腹腔、手术过程中腹脏受损而引发腹腔感染,就会出现持续发热,腹部胀痛等症状,应当配合医生做好处理工作。
心理方面的护理措施:患者手术后1~3天,机体内部的应激期血清儿茶酚胺会升高,容易出现呕吐、恶心,肩背疼痛等,护理人员应当解除患者的心理疑虑,通过疏导,让患者解除心理压力。对于那些手术后不愿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做好督促工作。
1.3 考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肩背疼痛、腹腔疼痛;感染发生率等进行观察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构建数据库,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标示,通过分析,P<0.05,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肩背疼痛、腹腔疼痛;感染发生率等情况如表所示。
3.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病,由于发病急,进展快,且容易出现出血,较多的炎症刺激,还会造成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从而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且胆囊炎患者多在四五十岁期间,多是因为年龄增大导致的胆汁分泌功能减弱,从而诱发炎症。本文的研究探讨,通过对本人所在医院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手术护理模式的探索,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得出整体性护理的可行性。在实际操作当中,应当遵循几点:
入院护理方面:应当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状和自身情状,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匹配相应的患者禁忌和注意事项;对于手术前的护理,应当从患者的体位,手术台的归置,切口的清洗,以及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导等进行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做好医生手术的配合工作,以及与病房交接工作等;术后的护理则需要24h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且在术后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总的来看,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感染率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张育瑜.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06) :2436-2437.
[2] 王茜.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04):343-344.
[3] 张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4.06(18):15-16.
[4] 王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14):193-194.
论文作者:莫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患者论文; 胆囊炎论文; 手术论文; 胆囊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后论文; 情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