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 探究腹部高频B超对小儿阑尾炎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1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给予高频B超进行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利用高频B超诊断为小儿阑尾炎的有127例,符合率为84.7%;所有患儿中58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占38.7%,65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占43.3%,15例为坏疽性阑尾炎,占10.0%,1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占8.0%。结论 对阑尾炎患儿给予高频B超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频B超;腹部;小儿阑尾炎;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一类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其中小儿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易发作、易化脓等,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引发阑尾穿孔,出现急性的腹膜炎[1]。为了探究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诊断方案,本次研究采用高频B超的诊断方式对小儿阑尾炎进行临床诊断,并收到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阑尾炎患儿1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男92例,女58例,年龄4-12岁,平均(7.8±1.6)岁,均出现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行B超检查。
1.2 诊断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使其腹部暴露,在患儿右腹部显示出升结肠与回盲肠,且肠腔内部出现气体回声,判定为液气泡破裂[2]。将探头缓慢移动至盲肠末端处,并平放在患儿阑尾区域,对其两端进行缓慢施压,将周围组织推开观察。后发现患儿腹壁、腰大肌、髂内动静脉间存在阑尾与盲肠连接[3],后仔细观察患儿阑尾情况,对阑尾外径、肠壁的厚度等仔细记录。若在其右下腹部位未观察到阑尾,可以适当扩大探查范围,直至患儿盆腔、右上腹和腹膜等部位,排除异位阑尾炎发生概率。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所有患儿中58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占38.7%,65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占43.3%,15例为坏疽性阑尾炎,占10.0%,12例为阑尾周围脓肿,占8.0%;利用高频B超诊断为小儿阑尾炎的有127例,符合率为84.7%。
2.2阑尾炎声像图表现
正常的声像图显示为阑尾呈蚯蚓状或是腊肠状,直径为0.6cm以下,多为三层结构,且结构较为清晰,腔小,内部回声低或者是气体回声高。
3 讨论
各类型阑尾炎诊断特征
(1)单纯性阑尾炎 阑尾为腊肠结构,直径多小于0.8cm,且形态较为肿胀,管壁出现低回声,三层结构较为清晰,腔内出现少量渗液或者渗液不明显,经检查后判定为阑尾壁和四周肠系膜的血流较为丰富[4]。
(2)化脓性阑尾炎 切面为长管状,形态明显肿胀,直径在1.0cm以上,且为双层管壁,阑尾腔内部无回声区,横切面结构为“靶环征”,患儿右下腹部出现游离液体,且体积较大,在患儿阑尾根部出现明显的强烈回声,且伴有声影,四周肠系膜淋巴结肿胀[5]。
(3)坏疽性阑尾炎 患儿阑尾形态明显发生肿胀,管壁层次错乱不清,同四周组织粘连情况不够清晰。若阑尾壁出现连续性的中断,四周游离液体较多,则可能为阑尾穿孔,主要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声像图出现。
(4)阑尾周围脓肿 出现杂乱的回声包块,回声强弱不等,出现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且为包裹性。
(5)阑尾血流特点分析
常规阑尾动脉收缩期的最大峰速(PSV)与阻力均较低,且阑尾壁的血流不容易显示。出现急性炎症时,患儿阑尾处出现充血状态,血液流量加大,PSV值增高。除此之外,患儿阑尾与四周组织出现充血性水肿,导致血管受到压力,使得RI值升高,更有甚者出现反向动脉血流现象。本次研究中还发现,阑尾引发炎症疾病时,发病区域与炎症病变程度的不同,使得PSV与RI值的水平也不同。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7-12岁为其普遍的发病年龄,且男性发病率一般多于女性,约为女性的1-3.5倍之间[6]。小儿腹壁通常较为薄弱,在高频B超的诊断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患儿阑尾的形态、大小、系膜情况、腹腔内脓肿情况等,在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通常认为阑尾直径为0.6cm以上且四周出现局限性的积液,经CD-FI诊断时血流信号较为丰富,则可判定为急性阑尾炎[7]。若阑尾无明显增粗现象,且对阑尾声像无法进行常规识别时,可判定是否患有肠梗阻与肠套叠,或者是泌尿系结石等一系列急腹症。
因此,对阑尾炎患儿采用高频B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诊断方式简单有效,可以快速将阑尾炎患儿疾病特征诊断出来,且诊断所需费用低,检测过程中无损伤现象,可以进行多次检查,对发生阑尾炎的具体部位与病情严重程度能够详细地观察,并做出判断,及时对症治疗,利于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国江,林萍,丁辉等.高频彩超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1):2635-2637.
[2]陈隆霞.高频及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21):4330-4331.
[3]明文剑.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06.
[4]顾秀文,金先庆,李晓庆等.1179例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7):2357-2358,2361.
[5]刘俊国,陈玉琢,孟祥朝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1):1088-1092.
[6]金先庆,李晓庆,周德凯等.小儿阑尾炎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30年10256例小儿阑尾炎经验总结[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3,12(4):259-262.
[7]汪河,谷野,孙莉莉等.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于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942-943.
论文作者:刘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阑尾炎论文; 阑尾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回声论文; 腹部论文; 脓肿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