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现状分析论文,外贸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位居世界第35位一跃成为如今的世界第3,由此确立了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面临着顺差过大、摩擦加剧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等诸多问题。下一阶段,如何把握我国的贸易发展方向,如何调整则显得尤为关键,那么究竟当前我国的外贸国际竞争力如何?相信这对分析时下十分热门的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课题会有所帮助。
一、近年我国外贸发展总体概况
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世界第35位,198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9%,位次上升至26。1984~1991年间,我国外贸地位在世界第15和16位间徘徊,1992~1998年间,我国外贸地位则在世界第10和11位间徘徊。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2003年达到8512.1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更是高达1.4221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3位,2007年再创高峰,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由原来的初级产品为主转变成了制成品,可以说也实现了一定的结构优化。
二、当前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分析
判别一国的外贸国际竞争力如何,可以从贸易效益、贸易环境和贸易结构三个方面来判别,而影响贸易效益指标的因素有:一国的贸易品牌、贸易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等;影响贸易环境指标的因素有:价格贸易条件和贸易分散度等;影响贸易结构指标的因素则有:出口额占本国进出口和世界出口的比重的指标以及产业升级等。出于篇幅的考虑,本文只选取四项主要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出口商品结构以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贸易竞争力指数
所谓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对外贸易商品的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即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若该指数为正值,表明该类商品为净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该指数为负值,表明该类商品为净进口,不具国际竞争力;若该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对于贸易商品的分类,国际上通常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这里,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台湾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笔者想借鉴王新奎在分析台湾当时的生产和贸易结构所采取的方法,即:
L-L型(劳动密集、低技术)产品:SITC6(制成品,按原料分类)
L-H型(劳动密集、高技术)产品:SITC8(其他制成品)
K-L型(资本密集、低技术)产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
K-H型(资本密集、高技术)产品:SITC3+5(矿物性燃料、润滑油及有关产品、化学品及未列名有关产品)
下面,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商务部统计的有关资料,计算了1980~2006年中国贸易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具体如表1。
由表1看出,我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主要集中在以SITC6和SITC8的大部分商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开始,我国劳动密集且高技术型的产业其传统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竞争力不断下降,同时,资本密集型且低技术的产业其竞争力在不断增强,这显示出我国在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国际贸易中开始具有微弱的竞争能力,并且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中国对外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过渡。然而,资本密集型中高技术类型的产品其竞争力指数却在一直大步下滑,这究竟是SITC3类产品还是SITC5类产品所致?为进一步明确,笔者再次分别列出了SITC3和SITC5的竞争力指数:
表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3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一个大幅度下跌的过程。1980、1985年,我国此类商品的TC指数均在0.9以上,显示出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是当时中国具有高比较优势或强竞争力的产品。1995年之后,此类商品的TC指数便开始转变为负值,并迅速下降,2006年,此类商品的TC指数降低到-0.69,属于低比较劣势产品。而我国的5类商品的TC指数一直为负数,并基本上保持在-0.3~-0.4左右徘徊。这说明我国的化工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一直具有较大的差距,其国际竞争力仍较弱。这几年我国较重视发展化工产业,其产量也不断提高,由此国际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综合来看,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产品的外贸比较优势仍然比较强,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技术的产业其竞争力一直在减弱,其TC指数已经由1980年前的0.27下降至2006年的-0.98,显示出中国的资本密集型而又高技术的产品其比较优势已经完全丧失。
2.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一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例,可以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其计算公式为:MPRij=Xij/Xwj,式中,MPRij是i国第j种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是i国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Xwj是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一般而言,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弱。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院2007年发布报告称,2005年中国有958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一,是拥有占有率位居第一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是日本的近5倍、英国的近8倍。然而,在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中,中国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服装类、鞋类等轻工业产品和鼠标、键盘等计算机外围产品上。下面以服装具体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服装市场占有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994年我国的市场份额从世界第三位上升到了第一位,成为世界服装生产第一大国,并从此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2000年以来我国的服装产业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5年占有率甚至突破了25%。而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等国的资源成本逐渐上升,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也逐渐减少,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等国的市场占有率虽有上升势头,但总份额依然不高。
3.出口商品结构
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更加强调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等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这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然而,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结构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出口依旧以依靠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真正高附加值、精加工、深加工的商品很少。如果用“微笑曲线”来考察一个国家在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生产价值分工链条的最低端,所获取的利润也最为微薄。以国际分工体系中最为活跃的电子产品生产为例,第一层次是美国,他们生产的是高附加值的芯片和软件,在全世界电子行业中所获取的利润要占60%左右;第二层次是类似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他们生产关键性的电子器件,其利润也要占到20%左右;第三层次才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只是进行终端产品的加工组装或者一般性零部件的生产,所获利润只有区区10%左右。①
其次,我国的技术密集型高端产品出口规模小。如2004年1~10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8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为27.4%,而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以上,其中,美国为44%,新加坡最高,为72%②,与它们相比,我们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滞后。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世界排名进口和出口均为第三,而服务贸易出口仅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32%,位居世界第八,进口仅占世界服务贸易总进口的3.79%,位居世界第六③,这与美国、日本等贸易强国也存在较大差距。
4.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按销售额(营业额)评选上一年度世界500强企业,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性的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评选排名。中国内地企业从1995年开始入选世界500强,入选数1995年为2家,后逐年递增,2004年为14家,2005年15家,2006年增至19家。
然而,与世界知名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品牌竞争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营业收入为世界企业500强的9.3%,资产规模相当于后者的7.1%,利润总额也仅相当于后者的6.6%。④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中国出口产品的80%以上依靠“贴牌”,越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越被外企品牌垄断,中国受益越少。其中,34个(国内)名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只占6%。出口产品占全国出口1/3强的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额的3%左右,上海市、浙江省自主品牌出口额所占比例也不到10%。⑤再加上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当前我国95%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左右,很多企业都处在有“制造”无“创造”的状态。
此外,我们有世界级的产品产量,却没有世界级的品牌。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集团Interbrand与美国《商业周刊》联合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显示,2006年,美国以51个席位一人独占半壁江山,德国9个,日本8个,而中国却榜上无名。更令人失望的是,该排行榜2004年和2005年的榜单中,中国也无任一品牌上榜。这样“有品无牌”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企业很难在国际竞争中获益。长此以往,即使我国的外贸总额从世界第三位跃居到第一位,但由于缺乏专利及国际知名品牌,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只能充当国际打工仔的角色,而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的多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尽管我国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其加工装配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从人均贸易额、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商品结构、品牌竞争力、国际分工地位等诸多方面都表明我国外贸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还相对落后,尤其是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及其价值链环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离贸易强国还有相当的距离。
为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根本转变,笔者以为,我国迫切需要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培育国际化品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国际营销能力的提升,培养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重视“微笑曲线”的后端等一系列措施以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
注释:
①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
②张宏:《大力推动外贸体制创新》,《国际金融报》,2004年12月10日第7版。
③http://stat.wto.org/
④黄锦明:《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常志鹏:《出口坐三望二,何以仍难称贸易强国》,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6月14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