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于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变电站倒闸操作如没有对危险点进行有效控制则很有可能发生误操作事故,造成人身及电能传输故障,对于社会经济建设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使变电站工作水平得到提高,这对于我国电力领域整体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变电站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
关键词:变电;事故;预控措施
1、倒闸操作在电网运行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变电站倒闸操作是整个电力行业的日常工作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变电工作做得如何是衡量一个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准,而电网因其重要的用途又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民生产、生活的安全安定,但是今年随着对供电能力需求的增大和一些相关电力设备的逐渐陈旧,变电工作在很多电力生产单位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给国家电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二,变电站倒闸操作在电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变电站设备维护来说起到重要作用,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变电操作工作,加强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变电风险管控,在维护过程中必须认真辨析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范措施,力争使供电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
2、变电误操作事故原因
2.1、设备原因
变电站运维误操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设备是非常主要的一方面。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讲,质量和技术问题是设备故障的存在根源。从质量上来讲,设备在运进时就不能够保障完整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体现在安装和管理两个阶段。变电运维人员要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变电验收管理规定》及其分册按各项流程对开展设备各项验收工作。
2.2、倒闸操作问题
现阶段,在变电设备倒闸操作过程中,需要为其准备一些实际设备和操作准备,保证倒闸操作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运维人员管理措施不到位引起的习惯性违章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1)模拟预演不规范,随意跳步;2)运维人员不根据设备状况认真填写操作票,审核人员马虎大意,使操作票本身步骤错误;3)操作前不检查核对操作间隔,对设备的名称、编号不认真去检查核对;4)监护人监护不严格,不认真对操作设备进行复核;5)操作前没有认真检查安全用具,从而出现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去操作设备,造成操作隐患;6)简单的操作任务,不带操作票进行操作;操作时不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操作,造成漏项或操作顺序错误;7)装设接地线前不验电,或者验电不按照验电步骤执行。8)没有记录倒闸操作时间、接地线编号等各种操作记录,或者记录不详细;9)交接班嘻嘻哈哈,说话闲聊,出现交接走过场,不清楚;10)不按五防规定进行操作,随意解除开关闭锁,或者强行解除闭锁,致使防误装置退出运行而造成误操作现象。
3、预控措施
3.1、事故预防
3.1.1、倒闸操作前进行预控。倒闸操作前进行预控是防止误操行为出现的关键点。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对值班人员的状态进行检查,确保运维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的调度指令进行执行,并且有能力对自身工作进行整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一些大规模的变电操作,开工前要有开工前作业培训并履行确认程序,以保障操作整体过程的完善。第二,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多级审核和把关制度,操作票填写完毕后要交给监护人审核,如碰到大型复杂操作,操作票需要变电运维班组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同时执行多级把关制度,普通简单操作值长把关。倒闸操作行为要在多人执行的情况完成,填写人员将相关倒闸操作票进行完善后,组内的成员要进行二次核对,将票据报送给值班组长并且审核无误后再实施。第三,在操作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性模拟,如果过程进行的不顺利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将问题汇报。
3.1.2、倒闸操作过程的控制。在对误操作行为进行防控的阶段,倒闸操作中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倒闸操作不能由单人进行管理,要在监护人监护的情况下实行。第二,为了降低误操行为的发生概率,操作人员要将票据内的填写内容复述给对方,在经过监护人确认并发出:“正确、执行”的口令后再实施。第三,养成良好的操作票填写习惯。按照规定在填写完毕的项目后面打钩,以避免错填、漏填。第四,操作人员如果在核对的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立即停止操作,直到核实清楚后再进行。
3.2、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
在变电倒闸操作工作中,人是主力军,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变电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水平,一方面是对专业解决风险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解决故障水平的培养。在具体的操作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并且快速地识别出各种存在风险,然后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的素质提升可以通过办讲座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实地培训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够更加认真和严谨。
3.3、做好风险识控
3.3.1、变电操作工作中,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从专业性角度逐层分析事故风险,通过结合安全原理进行精确分析事故可能发生的关键部位和环节,依据维护任务、设备环境、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周密的环境识别校验,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不同部位的风险都能得到周密的预测和分析。
3.3.2、为了保证电网项目各项作业的规范化和正常运作,必须重视生产环节的风险控制,对现场作业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每种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程度,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得实际作业得到稳妥的安全控制,实现从生产到维护的闭环时衔接。
3.3.3、加强变电运维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使他们能通过掌握风险管理的理念,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改进,对于风险较大作业,要重点分析可能存在的操作隐患,做好各种防护举措、警示牌标识安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改造安全生产环境。
总之,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不仅能影响到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而且关系到每个用电客户及电力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吴耀.变电运维现场安全防护监控平台的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2]吴卓文.基于风险评估的输变电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张斯涵.变电运维过程中危险点防控对策探析[J].科技资讯,2015,33:46+48.
[4]肖玉蓉.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低碳世界,2016,02:59~60.
论文作者:蒋娜,张晨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