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张灿君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张灿君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存在着比较多的优势,因此在相关建筑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速度快,并且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太大的影响,最大限度减低人工以及施工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整体造价。然而如何应用这项新的技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建筑工程需要重点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要在全部或者部分构件预制工作完成后,将其构件全部运输到施工的现场,在使用较为合理可靠的方式把这些构件连接在一起,实时的开展组装的工作。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全过程的记录整理下各类施工数据信息内容,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出其施工技术的使用要点,给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提供技术供以支撑,拓展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路径。创新原本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发挥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最早期可以被记录的装配式建筑,应该是16世纪早期美洲移民所采用的简易木质建筑。将人力物力集中起来,集体伐木,将所需的木材准备就绪后,便只需要少量的劳动力即可完成剩余的所有步骤,快速拼装房屋。虽然当时所用的材料及各项工程的复杂度远不如现今建筑发展的程度,但是其原理与宗旨是一致的。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大量房屋被破坏,百姓流离失所,住房荒的问题出现在了大部分被战火蔓延的地区,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建设成为了那时的主要要求,装配式也在那时再一次被推广,延续至今。在此期间各国的建筑学家可谓是百花齐放,例如日本的住宅公团研发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法,以及预应力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研发,美国也在采用柔性连接节点的预制预应力抗震结构体系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并成功应用到预制装配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耳熟能详的“构造逻辑系统”G5软件系统则是在此期间由法国编制而成极大程度上辅助建筑工业化发展。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优势

2.1缩短施工工期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提前将外窗所使用的红砖材料放置到主体外墙板内,这和主体封顶后在进行材料的放置以及运送相比,其会极大程度的减小时间的投入量。并且若其结构封顶之后在进行外围的封闭施工,会给后期内墙的砌筑等工序提供便利条件,减小其施工时间。传统的施工技术都需要在结构封顶一半时施工,但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其不同,其可以同步进行外墙的粉刷等工艺,从根源上提升了总体资金的运转效率,降低了施工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节约资源

在进行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其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及时的来到施工现场,实时的开展施工人员的组织工作。这项施工工艺所损耗的时间比较多,且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此外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干扰,天气气候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需要使用模板,通常其模板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损耗浪费问题。使用装配式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外墙模板的损耗,节省大约35%左右的模板使用量,且其上下浮动不超过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建不仅可以减少其时间层面上的投入,还会提升其施工资金的周转率,这给施工方以及业主们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预制板需要在预制厂提前定制购买,其材料的使用以及拼接等工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同时还会降低噪音的分贝量。其在无形之中加快了施工的进度,对周围居民的干扰以及影响程度也比较小。混凝土浇筑工序所产生出的废水量也会减小,这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产品。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

3.1NPC施工技术

NPC施工技术是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其中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的构件主要是有效的连接混凝土墙板、墙梁的紧密连接。当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连接时,通常在竖向构件上预留钢筋以便于搭接。由于剪力墙是预制安装的,因此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外墙作业的难度,降低施工成本,大大减少材料的浪费,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NPC施工技术还可以避免因材料的不同而造成的裂缝,使不同部位的连接更加可靠、安全。

3.2PC施工技术

PC施工技术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种形式。这种施工技术预制的构件主要有空调板、填充墙、楼梯等,通过PC施工,有效的控制不同材料间的连接,减小施工缝隙,使不同材料粘贴的更加紧密,保证了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保温性能。预制构件的完成是在工厂内进行的,因此,现场施工更加方便,安全性高,材料能有效的利用,而且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PC施工技术尤其能大大减少工程量,如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施工工序等,减少因混凝土强度形成而需要的时间。

3.3剪力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在房屋的阳台上上进行应用,还可以应用到楼梯等一系列位置,由于该结构自身存在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普遍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良好的基础。对于外墙保温而言,通常情况下是在预制的过程中完成的,进一步酱烧对混凝土的单独施工以及保温,致使材料对现实相关要求出现不符合现象,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另外PC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足,在混凝土自身剪力墙自动较大的过程中,就会对吊装机械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因此结合某一方面可知,就会导致实施起来存在难度,因此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对施工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进度以及质量。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正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不断的向标准化、模数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墙体的保温、隔热、防渗漏等性能达到最大。不断的优化装配式混凝土设计,不断改善施工工艺和方法,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更好的为建设工程服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当实现节点的有效连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使建筑物的构件有效的传递受力,从而增加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提升和改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念,实现一体化施工,有力的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运用,不仅能够实施产业化结构施工,还符合现阶段建筑施工在发展过程中的趋势,并且这项施工技术也直接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应用,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目标,使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所以必须要科学地掌握施工特点,有效应用各种施工的方式,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J].建筑技术,2018,49(1):15–21.

[2]刘琼,李向民,许清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J].施工技术,2016(12).

[3]曾在平,胡志明,李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浅析[J].中国标准化,2018(14).

[4]侯文红.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分析及质量监督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24):70-71.

论文作者:张灿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张灿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