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子怡诗群看杜甫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_杜甫论文

从郭子怡诗群看杜甫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_杜甫论文

从郭子仪诗歌组看杜甫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经论文,杜甫论文,诗歌论文,郭子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16)02~0121~010

       一、杜诗中的郭子仪形象

       郭子仪(697~781),唐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子仪一生有三大丰功伟绩:第一,平定安史之乱;第二,讨伐仆固怀恩叛乱;第三,联络回纥共击吐蕃叛乱。这三次叛乱,均由破坏国家统一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所发动,对唐帝国安定繁荣、团结和谐的局面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郭子仪在平定这些叛乱的征战中均居功至伟,而尤以平定安史之乱而名留青史。杜甫有许多诗篇直接描写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历史功绩。仇兆鳌《杜诗详注》是通行的杜诗全本之一,在该书卷五、卷六、卷七、卷十二、卷十六和卷十八中,均有直接描写郭子仪的诗篇。为了更好地认识杜甫笔下的郭子仪形象,我们不妨按以下顺序来研读这些诗篇。

       (一)《杜诗详注》卷五《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胡虏潜京县,官军拥贼壕。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帐殿罗玄冕,辕门照白袍。秦山当警跸,汉苑入旌旄。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今日看天意,游魂贷尔曹。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鳌。戈鋋开雪色,弓矢尚秋毫。天步艰方尽,时和运更遭。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睿想丹墀近,神行羽卫牢。花门腾绝漠,拓羯渡临洮。此辈感恩至,羸俘何足操。锋先衣染血,骑突剑吹毛。喜觉都城动,悲怜子女号。家家卖钗钏,只待献春醪。[1](P168)

       此诗作于至德二年(757)秋,杜甫住在羌村。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将家人安置在鄜州的羌村。羌村即今陕西省富县西北十公里处茶坊镇的大申号村。这一年九月,广平王李俶(727~729)任天下兵马元帅,率兵征讨安史叛军。“元帅归龙种”句,称赞广平王,因其乃皇族,故称龙种。广平王率领朔方官军和回纥援军十五万,从凤翔出发东征。大军进至长安城西,在香积寺之北和沣水之东与叛军决战,斩首六万余级,叛军大溃。接着,大军进入京师。不久,捷报传至行在所在地凤翔。当胜利的消息传到羌村的时候,杜甫的心情异常激动振奋,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实际上,广平王只是起挂帅的作用,具体的军事行动由郭子仪指挥。司空,指郭子仪。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进位司空。八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豹韬》为兵书《六韬》中的一篇,此指兵书。《六韬》由《文韬》、《武韬》、《龙韬》、《虎韬》、《犳韬》和《犬韬》共六篇组成。“司空握豹韬”,意思是说郭子仪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花门腾绝漠”谓回纥军队从沙漠飞驰而来,奋勇击杀安史叛军。花门,指花门山,位于居延海北三百里。由于回纥居住在花门一带,因而用花门指代回纥。回纥军队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杜诗详注》卷六《洗兵行》: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1](P207)

       此诗一作《洗兵马》,题下有杜甫自注:“收京后作。”该诗的主旨是,希望收复京师之后,净洗兵马,永不操戈,以致天下太平。乾元元年(758)七月,官军生擒叛军将领安守忠,郭子仪因功勋卓著而进位中书令。九月,朝廷诏九节度包围相州。十月,郭子仪率师渡河,生擒伪郑王安庆和,收复卫州。乾元二年(759)仲春,杜甫写下了这首诗,时居洛阳。在这首诗中,杜甫对郭子仪大军的节节胜利表达了喜悦之情,对国家从此走向复兴之路寄托了希望,同时也对朝廷的种种弊政进行了谴责。“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意谓邺城(今河南安阳)很快就收复了;在九位节度使中,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功劳最大。“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成王即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李俶初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758)改封成王。郭相指郭子仪,时为中书令。在唐朝,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俱为宰相之职。郭子仪深谋远虑,其战略眼光得到了杜甫的称赞。

       (三)《杜诗详注》卷七《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1](P211)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春邺城战役之后,此时杜甫正在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一路上他亲眼目睹了抓丁的惨象。当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所率大军包围邺城之后,由于唐肃宗未在军中设立主帅,致使大军缺少统一指挥,因而攻城不力。这一年三月初,史思明从河北调兵来解邺城之围,唐军遭遇惨败,只得向西溃退。在这种情况下,郭子仪的心情是矛盾而焦灼的。“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尽管为新兵送行的人痛苦泣血,但是爱兵如子的郭子仪还是得将他们带走。郭子仪曾担任左仆射一职,故称他为仆射。一方面,郭子仪爱护士兵;另一方面,为了攻克邺城,他不得不顾全局,通过抓丁来补充部队的严重减员。“壮丁”抓完了,未成丁的“中男”也得抓走。叙写这样的主题,杜甫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

       (四)《杜诗详注》卷十六《夔府书怀四十韵》:

       昔罢河西尉,初兴蓟北师。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迟。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遂阻云台宿,常怀湛露诗。翠华森远矣,白首飒凄其。拙被林泉滞,生逢酒赋欺。文园终寂寞,汉阁自磷缁。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扬镳惊主辱,拔剑拨年衰。社稷经纶地,风云际会期。血流纷在眼,涕洒乱交颐。四渎楼船泛,中原鼓角悲。贼壕连白翟,战瓦落丹墀。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恒山犹突骑,辽海竞张旗。田父嗟胶漆,行人避蒺藜。总戎存大体,降将饰卑词。楚贡何年绝,尧封旧俗疑。长吁翻北寇,一望卷西夷。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凶兵铸农器,讲殿辟书帷。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使者分王命,群公各典司。恐乖均赋敛,不似问疮痍。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绿林宁小患,云梦欲难追。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议堂犹集凤,正观是元龟。处处喧飞檄,家家急竞锥。萧车安不定,蜀使下何之。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地蒸馀破扇,冬暖更纤絺。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大庭终反朴,京观且僵尸。高枕虚眠昼,哀歌欲和谁。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1](P559)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时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夔州时期是杜甫一生漂泊流浪的后期,这时诗人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国家的前途,民生的疾苦,以及个人的归宿,一系列问题如眼前的长江波澜一样经常在杜甫的心中翻腾。在这首诗歌中,杜甫回顾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深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亲眼目睹过玄宗朝天宝年间的繁华,又亲身经历了肃宗和代宗两朝的祸乱,自然也就联想到了这一时期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郭子仪。“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官军收复京师之后,朝廷首先修复寝庙,以昭示唐王朝神圣的统绪。先帝指肃宗,修复寝庙一事发生在肃宗朝。宗臣指郭子仪。上元三年(762)二月,河东绛州诸军剽掠,并大有与太原叛军联合之势。于是朝廷命郭子仪出镇绛州,以镇抚诸军。三月,郭子仪即将出发的时候,肃宗健康状况恶化,群臣不得进见,唯独召郭子仪进入卧内,将河东之事,悉以委之。郭子仪到达绛州之后,很快就平息了叛乱。

       (五)《杜诗详注》卷十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P382)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春天,此时杜甫生活于梓州。这一年正月,史思明长子史朝义在河北兵败自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喜讯传来,杜甫欣喜若狂,兴奋地写下了这首诗。虽然诗中没有提到郭子仪,但是其身影跃然纸上。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卷九该诗题下注云:“宝应元年,官军破贼于洛阳,进收东都,河南平。朝义走河北,李怀仙斩其首以献,河北平。时公在剑外,闻捷书而作。”[2](P609)《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史臣曰:天宝之季,盗起幽陵,万乘播迁,两都覆没。天祚土德,实生汾阳。自河朔班师,关西殄寇,身扞豺虎,手披荆榛。七八年间,其勤至矣,再造王室,勋髙一代。”[3](P2360)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是最大的功臣。

       (六)《杜诗详注》卷十二《江陵望幸》:

       雄都元壮丽,望幸欻威神。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1](P415)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冬天,当时杜甫生活在阆州(今四川阆中)。杜甫听说代宗欲巡幸江陵,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年十月,吐蕃军队进犯,业已逼近京师,朝廷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代宗幸陕州,召郭子仪权京城留守。“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两句所指即此事。宗臣,指郭子仪,因为皇帝把他看成自己的家人。“江陵望幸”意谓江陵人民希望代宗能到江陵来,而实际上代宗并未巡幸江陵。吐蕃军队进犯这一问题,也是后来才解决的。永泰元年(765),朝廷诏郭子仪都统河南道节度行营,官军于灵台西原大破吐蕃十万余兵众。之后,郭子仪还镇河中。

       (七)《杜诗详注》卷十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其一)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其二)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其三)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其四)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其五)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其六)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其七)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其八)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其九)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其十)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其十一)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其十二)[1](P643)

       这十二首绝句作于大历二年(767)三月,当时杜甫生活在夔州。自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和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十五万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以来,至此已经十二年了。虽然安史之乱早已结束,然而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于是杜甫写下了这些诗篇。早在大历元年(766)十月代宗生日的时候,就有诸道节度使进京献金帛祝贺寿诞。大历二年春,淮南、汴宋、凤翔诸道节度使也曾先后入朝祝贺寿诞。然而,安史之乱的策源地河北诸道的节度使们却始终不入朝。杜甫远在僻远的夔州,或许系根据传闻,而误以为河北诸道节度使也已经入朝,也知道效忠朝廷了。杜甫喜不自禁,便一口气写下了这十二首绝句。在这些诗篇中,杜甫大致回忆了安史之乱从爆发到结束的全过程,其中自然也有对于大功臣郭子仪的歌颂。第十二首绝句为总结。十二年来,到处都是平叛的战场,官军仰仗天威,奋勇杀敌。代宗如同汉代中兴之主一样英伟,而郭子仪则凭借卓著的功勋得封汾阳郡王。

       以上共有诗七题十八首,从体制上看,多为大篇。《江陵望幸》六韵十二句,稍短一些,但也比五言律诗长。《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虽是绝句体,但它由十二首绝句组成,从而具备了联章的性质,亦是大篇,且具备了叙事的功能。以上这些诗篇,均以郭子仪为叙事中心。它们有的描绘了郭子仪的风采,有的刻画了郭子仪的性格,还有的揭示了郭子仪的内心活动,它们统统都服务于叙写郭子仪这一历史人物平定安史之乱的主题。这些诗篇,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但其内在联系俨然存在。当我们按照以上顺序来阅读这些诗篇的时候,我们所读到的仿佛是一部郭子仪的诗歌体传记。作于不同时地的诗篇,以适当的方式缀合起来,竟然相当于一部大型的组诗。不过,除了《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为联章或曰组诗之外,由于它们原本的文本形态不是组诗,因而我们不妨称这些诗篇为诗歌组,或简称诗组。杜甫的郭子仪诗组,以民族英雄郭子仪为中心,以表现中华民族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主题,其意义是深远的。

       二、《六月》与郭子仪诗歌组

       在《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叫《六月》。笔者认为,《六月》一诗既有助于我们认识杜诗中的郭子仪形象,又有助于我们认识杜甫的诗学思想。为研究方便,兹录《六月》如下: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4](P168)

       关于《六月》一诗的主题,诗小序说得较为全面:“《六月》,宣王北伐也。《鹿鸣》废则和乐缺矣。《四牡》废则君臣缺矣。《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天保》废则福禄缺矣。《采薇》废则征伐缺矣。《出车》废则功力缺矣。《枤杜》废则师众缺矣。《鱼丽》废则法度缺矣。《南陔》废则孝友缺矣。《白华》废则亷耻缺矣。《华黍》废则蓄积缺矣。《由庚》废则阴阳失其道理矣。《南有嘉鱼》废则贤者不安,下不得其所矣。《崇丘》废则万物不遂矣。《南山有台》废则为国之基队矣。《由仪》废则万物失其道理矣。《蓼萧》废则恩泽乖矣。《湛露》废则万国离矣。《彤弓》废则诸夏衰矣。《菁菁者莪》废则无礼仪矣。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5](P631)乍一看,只有第一句话言及《六月》一诗的内容,即周宣王北伐。至于《六月》一诗的主题,小序并没有言说。其实不然,小序在后面列举了二十二首诗的主题,它们间接地说明了《六月》一诗的主题。这些诗篇的主题可以归结为一点,即中华文化的正统,而《六月》的主题就是如何通过讨伐叛乱来恢复中华文化的正统。

       那么,周宣王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呢?这是因为,在此前的周厉王时期,由于文化正统完全废弛,导致四方少数民族中那些持分离主张的贵族势力进攻中原大地,一时之间战乱频仍。在这些少数民族分离势力中,又以北方的玁狁最为凶残强暴。厉王时期,王室衰微;宣王时期,进行北伐,而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复兴中华文化的正统。这与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以及讨伐仆固怀恩的叛乱,十分相似。安禄山,唐营州柳城奚族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后因其母嫁突厥人安延偃而改姓安,更名禄山。史思明,唐宁州人,属突厥族,原名窣干,唐玄宗赐名为思明。仆固怀恩,属我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铁勒部族。他本来曾助力唐王朝平定过安史之乱,功劳甚著,但后来谋反,引回纥和吐蕃兵十万余众入寇。北伐玁狁这一事业由周宣王领导,具体的战争由主帅尹吉甫指挥。这也与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讨伐仆固怀恩叛乱的情形十分相似。尹吉甫文韬武略全备,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其人物形象与郭子仪十分相似。

       具体说来,《六月》六章所叙写的内容,与郭子仪在平定叛乱中的情形颇为类似。《六月》和郭子仪诗组,在不少方面甚至是平行的。下面对比分析两者在内容上相似和平行的部分。

       第一章,描写尹吉甫率领大军北伐玁狁。值得注意的是,尹吉甫北伐玁狁的目的,正与郭子仪平定诸多的叛乱相同。“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玁狁气焰嚣张,来势汹汹,边境告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意谓周宣王命尹吉甫出征讨敌,保邦卫王,尹吉甫自感责无旁贷。尹吉甫如此,郭子仪亦然。《资治通鉴》卷二一九:至德二年(757)八月“戊辰,上劳飨诸将,遣攻长安,谓郭子仪曰:‘事之济否,在此行也。’对曰:‘此行不捷,臣必死之!’”[6](P1497)当时,肃宗召集诸将,准备攻打占据长安的叛军。郭子仪率军先行,屯驻扶风。而广平王所率部队,到九月二十三日才出发。

       第二章,描写尹吉甫忠心耿耿,直接听命于周宣王。与尹吉甫类似,郭子仪直接听命于唐朝皇帝,二人之忠心相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尹吉甫说,周王命我出征,辅佐天子战胜来犯的强敌。郭子仪出征之前是怎么对天子说的呢?《资治通鉴》卷二二二载:“绛州诸军剽掠不已,朝廷忧其与太原乱军合从连贼,非新进诸将所能镇服。辛未,以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发京师绢四万匹,布五万端,米六万石,以给绛军。建辰月庚寅,子仪将行,时上不豫,群臣莫得进见。子仪请曰:‘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6](P1516)

       第三章,描写尹吉甫的风采威武端谨。“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尹吉甫之仪容威严肃穆,尹吉甫之行事恭敬严谨。郭子仪的风采与尹吉甫颇为类似,也是威武谨重的帅才。《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7](P3621)尹吉甫所率部队军威雄壮,纪律严明;郭子仪所率部队亦复如是。

       第四章,写尹吉甫所面对的敌人是破坏华夏国家统一的民族分裂势力。尹吉甫面对的敌人是强大的,战争是残酷的。玁狁各部来势凶猛,迅速占领了周王朝北部的焦获(今陕西泾阳西北)、镐(今宁夏灵武一带)和方(即朔方)等地。玁狁各部不仅将战线拉得很长,并且很快打到了泾阳一带。尹吉甫的北伐玁狁之战,打得相当艰苦。郭子仪面对的敌人也是破坏华夏国家统一的民族分裂势力,其所面对的敌人也是强大的,战争也是残酷的。邺城包围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载,乾元二年(759)二月,“郭子仪承其后,未及布陈,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6](P1506)这是郭子仪在所率诸部死伤过半之后,经历的一场恶战。

       第五章,描写尹吉甫文武兼备的统帅才能。“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写尹吉甫北伐玁狁,能文能武,堪称大家的好榜样。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之乱和吐蕃之进犯,也显示了其能文能武的卓越军事才能。《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幕府之盛,近代无比。”[3](P2355)郭子仪幕府之人,很多是王室成员,而他却能驭之如仆隶,足见其不凡的领导才能。郭子仪不仅擅长军事指挥,亦有文学才华,《全唐文》卷三三二存其文十二篇,《全唐诗》卷一○九存其诗两首。其《享太庙乐章》之一《广运舞》诗云:“于赫皇祖,昭明有融。惟文之徳,惟武之功。河海静谧,车书混同。虔恭孝飨,穆穆玄风。”[8](P262)这是一首歌颂唐王朝祖先的诗,也见于《全唐诗》卷十三“郊庙歌辞”。意思是说,唐朝的列祖列宗,个个文武兼备。其实,这种定位也适用于郭子仪本人。

       第六章,全面总结尹吉甫的性格特征。尹吉甫北伐玁狁的军事行动取得大捷,自然要举行庆功宴会。“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在高朋满座的庆功宴上,为什么还特别指出尹吉甫的好友张仲也出席了呢?张仲,实有其人,他是周宣王时的大臣。《毛传》:“张仲,贤臣也。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使文武之臣征伐,与孝友之臣处内。”[9](P470)在这里,赞扬张仲孝敬父母、亲善兄弟,其实也是在歌颂尹吉甫。郭子仪也具有这样的美德。《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谓其“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3](P2355)。

       以上系从分析《小雅·六月》来审视杜甫的郭子仪诗组。循此思路,我们看到《六月》和郭子仪诗歌组具有史实上的对应关系,这也说明它们具有显著的史传文学的特征。不过,二者的对比研究还可以循着另一思路来进行。《全唐文》卷五三二载有李观的《上宰相安边疏》:

       今圣人朝在明堂,维初乾之精、坤之灵,播五行为五常,而中华之人得之;离四气为四方,而蛮夷胡貊得之。五行合而成至和,故宅中;四气偏而为匪人,故在边。是亦太极造世之智、元黄冥成之心者乎?故圣人乘五行而允厘,作九围而外之。五帝三皇禹汤已来,不闻深入之征,不纪薄伐之师,殆由鸿庞之风未甚流,冲漠之泽未甚醨。周秦之间,天下始劳,前有泾阳之侵,踵有长城之徭。周人逐之而已,不常为心。秦人罔知天命,连兵而謷謷。至于逆三灵、掊生人,元元蜩蜋,魁杰骏奔,始图备胡之术,卒覆守邦之人。秦之事,亦万祀镜哉!汉孝武承业之盛,负才之雄,隘函夏,鲜黎蒸,将郛穷荒而寓不邻,扬威四临,霆发电溢,历载五六而功患相俦,誓诎虑殚,兵老舋仍,于时乃交和亲之问,还奔命之勤。然已天下悬罄,君臣与谋,遂有盐铁、车船、搉酤、六畜之租兴。危矣哉!不居之地,不牧之人,何苦如是哉?矧乃乘秋之虏常存,托虏之赋不除,汉之事亦万祀镜哉!噫!惟皇唐操琁玑,驭民而统天,将二百龄,朝更九圣,运开中兴,纵横六合。上下天渊,蜚驰之伦,莫不被仁,独犬戎跳梁,滑我右陲。儒之策曰和亲,武之议曰宿兵。和亲则易携,宿兵则厚亡。九圣之君,前后病之,然属三方乂安,悉力一隅,则右臂可断,六嬴可俘,太宗、元宗之时也。厥后,内寇数动,国家一罢,虏滋新谋,土失旧封。伊顷迄今,有加无瘳,岂负鼎亏折冲之资?推毂无封疆之忠。志士仁人,是以累息而长叹。且周曰猃狁,秦曰胡,汉曰匈奴,然实非二,盖随国而名之。[10](第2393页)

       这是李观(766~794)《上宰相安边疏》的开头部分。李观,李华从子,为太子校书郎。由此我们想到以下几点。第一,中华这一观念渊源甚早。早在五帝三皇时期,中华这一观念就已经产生了。圣人根据五行所启示的哲理来进行国家的治理,在内建立九州,对外区别四夷。在当时,这种将九州和四夷区别对待的治理方式是科学的,因为它注意到了矛盾的特殊性。第二,中华观念产生之后,它一直指导着历代君王施行合理的国家治理方略。周秦之际,针对四夷的战争较少,仅仅在四夷入侵内地的时候,周民族才进行战争以驱逐入侵者,因而在周秦之际民族之间的战争并不是常态。《小雅·六月》所描述的北伐玁狁的战争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是正义的战争。第三,在秦代,秦朝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很多针对四夷的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殃及四夷人民,对秦人也是严重的耗损,生民涂炭,边兵死伤。秦代在处理四夷问题上留下来的教训值得永远记取。第四,汉代国力强盛了许多,处理四夷问题的方式也在进步。比如,和亲之策就是进步之一。不过,汉代所进行的针对四夷的战争也还是较多的。边战耗尽了国家的财力,国力一旦衰退,四夷复又入侵。汉代在处理四夷问题上留下来的教训也值得永远记取。第五,那么,唐代的决策者应该怎么办呢?写到这里,李观感叹万端。在《上宰相安边疏》中,他首先赞颂了唐朝两百年来的基业,后面部分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不过,所有的办法均出于他对中华这一观念的辩证认识。他认为,不仅中华这一观念在发展,而且夷狄这一名称及其内涵也在变化。以此之故,不论朝廷采取和亲还是宿兵的政策,都必须服从中华这一观念所提出来的时代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唐以后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这一观念的确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逐渐丰富,逐渐变得明晰的历史过程。先秦时期的玁狁,唐代的四夷各族,其实都是“中华之人”。“中华之人”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割不断的联系,而战争形态则加快了四夷各族融合进“中华之人”大家庭的步伐。

       让我们再来看尹吉甫和郭子仪。他们两人之间根本的共同点是其形象的整体性。就形象的整体性而言,尹吉甫是维护华夏多民族国家完整统一的民族英雄,郭子仪是维护中华多民族国家完整统一的民族英雄。诚然,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普遍使用较晚,然而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中华”之观念,其产生时间非常早。华夏,亦作诸夏,系汉族先民或中国的古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11](P238)华,本义是荣;夏,本义是中国之人。中国,起初含有中原的意思。居住于四方的其他各族,在绝大多数时候是受惠于中原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固然历史上的确存在过华夷之辨,不过这主要是由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所造成的。由于中原在社会发展史上的进步程度远远高于四方各族,因而四方各族与居住在中原的汉族是常来常往的。四方各族在中原安定繁荣的时候,就来进贡、称臣和欣然受封。他们在中原动荡衰退的时候,就来攻打、侵犯和居高自傲。由于中原安定繁荣的时期远较动荡衰落的时期为长,因而四方各族事实上也自认为是中国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华”作为中国民族的概念从未消失,“夷”仅仅代表中国民族的某些组成部分。尹吉甫和郭子仪都是中华观念的坚定捍卫者,他们一生的作为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因此从广义上说,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三、从杜诗看赋体的本质

       以上研究表明,《诗经·小雅·六月》对杜甫创作郭子仪诗歌组具有启迪作用。这不仅是由《六月》一诗的内容所决定的,也是由它的表现形式所决定的。朱熹《诗集传》对《六月》六章的表现形式逐章做了判别,并在此基础上对六章的内容做了说明。朱熹认为,从诗歌的表现形式上看,《六月》六章统统属于“赋”。至于何谓“赋”,朱熹有过明确的说明。在《六月》第一章之后,朱熹注云:

       赋也。

       六月,建未之月也。栖栖,犹遑遑,不安之貌。戎车,兵车也。饬,整也。骙骙,强貌。常服,戎事之常服,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而素裳白舄也。玁狁,即猃狁北狄也。孔,甚;炽,盛。匡,正也。

       成康既没,周室寖衰,八世而厉王胡暴虐,周人逐之,出居于彘。玁狁内侵,逼近京邑,王崩,子宣王靖即位,命尹吉甫帅师伐之,有功而归。

       诗人作歌,以序其事如此。

       司马法:冬夏不兴师,今乃六月而出师者,以玁狁甚炽,其事危急,故不得已而王命于是出征,以正王国也。[12](P133)

       以上是经过整理的朱熹注,为了条理清晰,我们将其分为五个层次:(一)表现形式。朱熹分别用“赋”、“比”或“兴”来说明每首诗各章的表现形式,或曰具体写法。(二)解释语词。朱熹对难解的语词逐一给予详尽的解释。(三)说明大意。《诗经》每首诗的一章,相当于西方诗歌的一节,朱熹用一段话来归纳其大意。(四)创作缘由。在必要的时候,朱熹还扼要地对创作缘由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有时候针对全诗。(五)补充说明。后人读诗、解诗,因时代久远,有的地方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朱熹便加以补充说明。朱熹注解《诗经》,大致由以上五部分组成,但因各章情形不同,故这五部分内容不一定全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诗人作歌,以序其事如此。”这句话可视为朱熹给出的一个文学理论命题:诗人作歌以序其事。我们不禁要问,这句话后面的“如此”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其意思是说:诗人作歌以序其事,就像《六月》这首诗所体现的一样。朱熹把《六月》一诗看得很高,因为它能生动地说明诗人的责任。诗人可以抒情,诗人可以言志,诗人还必须“序”其应该述说的事情。在这一命题中,“序”是关键词,它向我们传达了朱熹对“赋”的理解。序,叙述,叙说。王逸《离骚经章句第一》:屈原“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13](P2)在这里,“序”和“述”对举,这说明它们的含义是一致的。序,述,单音动词。序述,复音动词。昭明太子《文选序》云:“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14](P2)这里的“序述”,就是“叙述”的意思。序,叙,作为动词来使用,起源都很古老。叙,叙述,陈述。《国语·晋语三》:“纪言以叙之,述意以导之,眀耀以昭之,不至何待?”[15](P305)不过到了后来,人们渐渐使用“叙”了,比如,叙述、叙写、叙事、叙事学,等等。在“诗人作歌以序其事”这一命题中,关键词“序”的含义与现代叙事学是吻合的,因为这个“序”字还可以写作“绪”。《尚书序》孔颖达疏:“《毛传》云:‘序者,绪也。’则绪述其事,使理相胤续,若茧之抽丝也。”[5](P1)蚕结茧的时候,一根一根地抽丝,这与现代叙事学的情节理论很相似。所谓情节,就是不断地回答“What then?”(后来呢?后来怎么样呢?)小孩子们听故事的时候也是这样追问情节的,而小孩子的行为往往反映出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朱熹在解释创作原因时使用的关键词是“序”,而在判定表现形式时用的关键词是“赋”,这种差异说明,在朱熹的思路中,“序”和“赋”几乎是等值的。之所以说它们几乎等值,乃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中,二者毕竟有差别。序,就是叙事,其运思方式是线性的,在作品中则表现为情节线。赋,铺陈排比,侧重横断面的描述,其运思方式并不完全是线性的。不过,当多个横断面排列在一起的时候,也就具有线性的特征了,也能起到情节线的作用。这就好比链条,它由一个个圆环组成,单看一环,不见其线性特征,统观整个链条,其线性特征就出来了。那么,杜甫的郭子仪诗组的情形如何呢?

       关于《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杨伦《杜诗镜铨》揭示其叙事特征云:“[起首]四句就题直起,先作一顿。”“次预言群臣奉车驾还京,是意中极紧要语,故先揭于此。”“‘今日’四句直接首四句便少味,于插入八句下又作一提倡顿宕,方见章法之妙。”“上半幅先在空中极力写一番,以下再用实叙。”“又用空句排宕,与‘今日’四句相应。”[16](P167)由此可知,这首诗在总体上是叙事性的,其间插有若干横断面的描写。

       关于《洗兵行》。杨伦在诗行旁有这样一些批语:“从本事叙起。”“插入四句,尤极抑扬顿宕之致。”“再详叙诸将,品评不苟。”“此更以滥恩宜抑,引起任相需贤。”“承上句,再极其愿望。”“点入实景。”“结,仍应转起处。”[16](P215)可见,这首诗也是叙事性的,其叙事线条明显,即按起承转合的方式来推进,在叙事主线之中还有若干插叙。

       关于《新安吏》。浦起龙《读杜心解》云:“分三段。首叙其事,中述其苦,末原其由。先以恻隐动其君上,后以恩谊劝其丁男。义行于人之中,此岂寻常家数?”[17](P53)犹如一部小话剧,叙事中夹带问答语。该诗属于叙事作品是毫无疑问的,“三吏”“三别”中的其他诗篇也是如此。

       关于《夔府书怀四十韵》。此诗系抒发怀抱之作,情志的成分自然会多,但同样具有叙事性。仇兆鳌《杜诗详注》将《夔府书怀四十韵》分为四段,首十韵为第一段,次十韵为第二段,再四韵为第三段,末十六韵为第四段。浦起龙赞同这样的分段法:“仇本分段却妥。首末两段,著自身说,所怀在己。居中两段,著时事说,所怀在国。而适中处八句,写出属望难必之想,以为上下关捩。大概局段如此。”[17](P765)这首诗的叙事性是明显的。虽然此诗是言志抒情之作,但其言志抒情是与叙写时事相结合的,也就是说,诗人的言志抒情是在叙事线条中展开的。浦起龙还特别关注首段之自叙和末端之自叙,详细地讲述了这两段的内容,并认为“首二句,直为全篇引端”[17](P766),“末二句,统为全篇煞拍”[17](P766)。换言之,全诗大体为叙事性的,而其首二句和末二句则具有特殊的叙事功能。

       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典型的抒情诗篇,而不是叙事作品。浦起龙分析说:“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得力全在次句,于神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三、四,以转作承。第五,仍能缓受。第六,上下引脉。七、八,紧申‘还乡’。生平第一首快诗也。”[17](P628)浦起龙从结构上逐句分析了这首诗,指出这首抒情诗中依然有叙事的成分,那就是第一句。如果没有第一句的叙事,那么其他各句所抒发的情感都将失去依托。

       关于《江陵望幸》。浦起龙分析云:“前叙形势极简要,后述望幸极委悉。”[17](P736)在这两句话中,“叙”和“述”处于句子的同一位置,从而相互训释,皆为“叙述”之意,其互补关系至为明显。不过,这部诗的前半部分,其实是铺张排比,作横断面的扫描,属于“赋”的表现形式,后半部分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叙事。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关于《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仇兆鳌对十二首绝句逐一做了归纳:

       首章,喜河北寇平。天宝之乱,起于安史,今元恶并除,小丑复何观乎?(其一)

       次章,喜边境初静。(其二)

       此闻诸镇入朝而喜之也。(其三)

       此溯往时不朝而惜之也。(其四)

       此喜其入朝,而颂美君身也。(其五)

       此因其朝献,而规讽君心也。(其六)

       此遥闻入朝之事,叹不能身见也。(其七)

       此言节镇朝而贡赋至也。(其八)

       此言疆域广而人才盛也。(其九)

       此言主将归心而士卒效力也。(其十)

       此言河北入朝而归功李光弼也。(其十一)

       此以戡乱致治推崇郭子仪也。自天宝十四载至大历二年,首尾十二年。其间讨安、史父子,却回纥、吐蕃,平仆固怀恩,斩周智光等,皆子仪百战而后息兵。独以异姓王配中兴主,见其君臣一德,始终无间也。(其十二)[1](P643)

       一般说来,因为篇幅短小,单独的一首绝句是难于叙事的。不过,当绝句以联章体的形式存在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即使本身写景或抒情的绝句,连在一起的时候,也会产生蒙太奇的效果,从而实现叙事的功能。比如,当我们把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一气灌注地读下去的时候,其叙事线索便立即浮现出来:它们扼要地叙述了安史之乱以来的重大事件,而这些事件正好构成郭子仪军旅生涯的主体。浦起龙云:“十二首竟是一大篇议论夹叙事之文,与纪传论赞相表里,钱氏所谓敦厚隽永,来龙透而结脉深也。若章章而求,句句而摘,半为土饭尘羹矣。”[17](P857)这就告诉我们,这十二首诗不能孤立地阅读,因为它们是构成叙事链的圆环,或曰叙事线的纽结,只有将这十二首诗串起来读,才能体会到其整体性叙事脉络。这些组合在一起的夹叙夹议的绝句,就其本质而言,相当于一部郭子仪评传。这种诗歌体的传记,类似于西方文学中的罗曼司这一文类,但西方的罗曼司的虚构性强一些,而杜甫的郭子仪诗歌组的史实性强一些。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杜甫的郭子仪诗歌组具有传记文学的性质。杜甫的其他诗篇,如果按照以人相从的原则来加以组织,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也大都具有传记文学的性质。这就为我们理解杜诗的诗史特征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在概述《六月》各章内容的时候,也以简练的方式对各章做了评析。从其评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将《六月》各章判定为赋体的理由:赋即序。从中国诗歌的源头上说,赋是诗的六义之一。《毛诗序》云: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性情,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18](P271)

       这里所引《毛诗序》,又称《诗大序》,相当于整部《诗经》的总论,其中论述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诗学问题。这里所引仅为《诗大序》的一部分,它阐述了“六义”学说,即中国诗学的六条根本原理。六义之说源于《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三:“大师……敎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19](P610)《周礼》文字简古,六义所指未详。到了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作了解释:“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18](P271)六义所指,包括诗歌的分类和表现手法,前者属于文类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到了宋代,朱熹作了进一步的申说。《朱子语类》卷八十:“或问诗六义,注‘三经’、‘三纬’之说。曰:‘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无诗不有,才无,则不成诗。盖不是赋,便是比;不是比,便是兴。如风、雅、颂,却是里面横串底,都有赋、比、兴,故谓之‘三纬’。”[20](P368)朱熹更加清晰地将六义区分为两类,称赋、比、兴为诗之‘三经’,而称风、雅、颂为诗之‘三纬’。在中国诗学界,赋比兴至今仍是聚讼纷纭的论题。赋比兴三者之中,比和兴,显然是诗歌的表现手法。至于赋,则既是手法又是文类。赋,作为文类,容易看得分明,而作为表现手法,则较难加以界说。赋,究竟是横断面的描述,还是线性的叙述呢?朱熹说得相当分明,《朱子语类》卷八十:“直叙其事者,赋也。”[20](P366)显然,在朱熹看来,赋,就是叙事;“直叙”的“直”,意为“线性的”(linear)。“横断面描述”意义上的赋,属于旧说,而“线性叙述”意义上的赋,在朱熹之前似未见有明确的言说。

       那么,朱熹对“赋”的这一认识,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我们认为,杜诗是朱熹“赋即序(叙)”这一理论的触媒。朱熹是深爱杜诗的。《晦庵集》卷三五《答刘子澄书》:“文章尤不可泛。如《离骚》忠洁之志,固亦可尚,然只正经一编,已自多了。此须更子细决择。叙古《蒙求》亦太多,兼奥涩难读,恐非启蒙之具。却是古乐府及杜子美诗,意思好,可取者多。令其喜讽咏,易入心,最为有益也。”[21](P1545)就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强,抒情诗所占比例大,有不少诗篇很难看出其叙事性。然而,在朱熹看来,通过仔细体味,仍可发现其中的叙事因素。《晦庵集》卷八四《跋章国华所集注杜诗》:“杜诗佳处,有在用事造语之外者,唯其虚心讽咏,乃能见之。国华更以予言求之,虽以读《三百篇》可也。”[21](P4354)所谓“用事造语之外者”,我们以为指的就是叙事性。在看似抒情言志的诗篇中寻觅出叙事线条来,需要“虚心讽咏,乃能见之”。

       《六月》六章,纯为赋体,其叙事性质,至为明显。由《诗经》而杜诗,此为由上而下的研究理路,遵循的事历史演进的轨迹;由杜诗而《诗经》,此为由下而上之研究理路,遵守的是观念溯源的逻辑。此两条研究理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较诸黑格尔的研究法,前者为观念在历史中的具体展开,后者为事物在历史中的观念回溯。《六月》出于《雅》诗,而《小雅》和《大雅》俱为文人史诗。整个《诗经》,从本质上说,也具有史诗的性质。只不过,这样一部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在流传的过程中丢落了一些链接的符号罢了。由于没有了连接的符号,《诗经》中的各篇,其史诗性质就被遮蔽起来了。《诗经》中的作品,单独呈现的时候,或为抒情诗,或为叙事诗,或有民歌风,或有庙堂气。这些东西,都是史诗的构成要素。我们不能够因为链接符号的丢失,就否认链条的曾经存在。史诗是人类早期的叙事文类。各民族的各种诗歌体裁均由此发源,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杜诗也不能例外。当然,杜诗是诗史而不是史诗。这是因为,作为文类的史诗,其原始思维性较强,因而它只能产生在一个民族的早期。以中国而论,史诗只能产生在夏商周时期。杜甫生活的唐代已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史诗产生的环境已不复存在。尽管杜诗不是史诗,但它却是具备某些史诗性质的一部宏大的作品集。尤其是杜诗中那些叙写战争的诗篇,更是如此。我们的先辈文学理论家称杜诗为诗史,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郭子仪诗歌组与《诗经》之间的联系,就说明了杜诗系由史诗经由史传发展而成为诗史,而杜甫则是这一发展的积极施动者之一,而且在杜诗中具有如斯联系的诗篇在在不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诗经》是杜诗的血亲初祖,杜诗是《诗经》的嫡系衍生。

标签:;  ;  ;  ;  ;  ;  ;  ;  

从郭子怡诗群看杜甫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_杜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