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论文_高国滨

初探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论文_高国滨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院 165302

【摘 要】随着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增加及造成的后果,医院加强对感染的控制。每年都会有不同相关领域感染控制措施出台。医院感染涉及到医院的每一环节,对于不同科室由于患病人群、原发病种类等不同,医院感染各有特殊性。消化内科是医院内科系统的主要部分,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都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感染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感染

一、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特点

消化内科的平均感染率为9%,对于患者年纪大、住院时间长是消化内科住院感染的主要人群,消化内科感染原发病多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诊断依次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破坏免疫系统均使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肝硬化导致肝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低,胆道、胃十二指肠生理功能障碍。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患者高领、卧床时间长、反流、误吸均会增加呼吸道的感染机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细菌占主要地位,且细菌普遍呈多重耐药。

二、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共有住院患者47例,住院天数5-126天。原发病有: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溃疡伴出血、胆囊炎、胰腺炎、胃肠炎、消化道肿瘤等。

2.方法

(1)诊断标准

严格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001执行。

(2)研究方法

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试验室资料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分析的标准有患者性别、年龄、有无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是否卧床、使用抗生素情况等。并且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数据的统计与核对,数据完成后由所有人员进行统计及分析,提出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可行性措施。

三、感染因素

1.住院时间

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其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时间的住院心理情绪有很大的波动,而心情的变化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运转,尤其是老年患者长时间住院,担心子女带来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情绪消极。还有就是医院环境比较复杂,空气中病原菌很多,而且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手术与否

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发生感染的几率很高,主要是由于手术容易使得消化道产生创伤,如果处理不好,将提高感染的几率。

3.侵入性操作

消化内科患者需要各种检查,像胃镜检查、留置导管检查等都属于侵入性检查,这种操作可破坏胃肠黏膜的完整防御功能,如对所需的医疗器械清洁不到位,会增加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如果医疗器械在使用前不进行消毒,或没有在无菌条件下操作,设备上可能会有病原菌,使得患者发生感染,尤其是免疫力低的老年人。

四、预防管理对策

1.提高感染认知水平

应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感染的认识水平,提高其对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意识到对患者感染预防的重要性,耐心向住院患者及家属讲解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的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基础疾病治疗

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其基础原发病很多,应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及时补充患者的营养,还应注意对呼吸道管理和感染的预防。

3.严格感染患者的管理

临床上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治疗时,应合理选择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对患者所在的病房管理时,应根据年龄、病情进行分区管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隔离,尽量限制探视时间和次数,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的使用是治疗感染、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目前对于抗菌药物滥用情况十分严重,所以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药敏试验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为了控制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治疗成本,对于药敏试验十分必要,使用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更有利于感染控制和疾病的恢复。

5.缩短住院时间

患者住院后应进行合理的安排,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加强对其医院感染等相关健康教育。

6.积极控制治疗合并的其他疾病

应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估,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贫血、营养不良等,安排会诊,控制基础病及合并症。

7.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大感染防控力度

为了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应考虑消化内科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医院感染制度。并组建感染管控小组,加强对重点感染环境的管理,对医院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区域进行监护。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传教育,医生主动讲解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感染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在医院感染。

8.严格规范各项操作流程

应加强对病房进行定期保洁工作,保证患者处于环境清洁无菌的条件中,一旦检查出患者感染细菌时,应及时将患者进行隔离。医生应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注意手的卫生。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其充分意识无菌操作对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性,注意病房开窗通风。

结语

医院感染关系到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涉及患者在医院住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加强管理院内感染,可以保证医疗卫生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患者的健康,使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勤洗手,减少患者的侵入性操作等;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原菌分析的结果选择抗生素,我院发现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同时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应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邓志刚,古丽努尔·沙衣克.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

[2]刘海燕,袁海鸥,龙月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3)

[3]范筱.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0)

[4]张建海.14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8:201-204.

论文作者:高国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初探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论文_高国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