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伟芳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伟芳

广东省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 514500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接受教育,从而逐步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此,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我来阐述下个人的几个观点。

一、手脑并用,探究引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思维是数学的心脏。”思维始于动作,动手操作可以协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柱。动手做一做是儿童心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得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数一数、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或是表演中对数学产生兴趣,把教学中的“要我学”变做“我要学”,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尝到求知的乐趣,促使知识的内化,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二、巧设练习,激发兴趣

重复单调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使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白白浪费时间,所以教师设计练习要力争新颖创新。就其教具来说,我认为习题可用儿童所喜欢的小熊猫、小白兔、小猫等,以动物的眼睛出示数字,在动物的鼻子出示运算符号,也可以把数字卡片或题卡戴在小动物的头上或挂在其脖子上,同时习题也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带点魔术性和童话色彩的图片。我们也可以把本来静的、不会动、会说话的习题“乔装打扮”予以拟人化,变成会说话的事物。如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用语言创设情景:61、62两个数字小朋友在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老大,怎么办呢?这样极富美感,在学生的想象中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要讲究形式多样,可以进行听音、对口令、看谁爬得高、开火车等生动活泼的练习。如教数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边打手势边对口令,再穿插接力赛、小猫凑数等有趣的练习,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微笑教学,拉近距离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除了要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课堂,用和蔼的语言教学时,学生也以同样的微笑回报我,师生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了,紧张的情绪减少了,学生都乐意和我交流、探讨。这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只是一个大哥哥和他们一块学习,一块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教师的微笑能活跃课堂气氛,打开学生心扉,增进师生情谊。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安慰,企盼自然,进而喜欢上你的课。

四、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教师要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积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扩大视野,扩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如:低年级可以组织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猜数学谜语等;中高年级可以组织讲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数学竞赛,建立数学园地,出数学墙报或小报,阅读数学课外读物,举办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会,开设数学专题讲座等,让学生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中,不断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体验愉悦、稳定兴趣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教师应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之后,让每个学生展开想象,用教师提供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拼出各种组合图形,诸如房子、小船、汽车、动物等,并让学生把自己拼好的图案粘贴在纸上,在班上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沉浸在创造的欢乐之中,尽情体验成功的愉悦。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他们经常困难重重、一筹莫展,长此下去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困难,大多发生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为此教师必须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在技能训练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尽可能做到当日的学习内容当日消化。还要注意发现他们的进步与闪光点,及时鼓励、及时表扬。实践证明只有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总之,激发学习兴趣对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会达到入迷入神的状态,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论文作者:张伟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_张伟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