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厦门市口腔医院 修复科;2. 厦门市口腔医学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3)
【摘要】 目的 规范口腔美学修复临床摄影的护理,帮助临床医生收集和记录病历资料,满足患者对口腔美学修复效果的要求。方法 针对纳入临床标准的牙体缺损病例进行美学修复,同期配合医生完成修复前、中、后的医学数码摄影护理;以及修复后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修复后进行复查针对患者进行椅旁满意度评估。 结果 规范口腔美学修复摄影护理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口腔美学参数分析,使修复体与天然牙尽量接近、协调,提高了修复体的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论 规范化口腔美学修复摄影护理对总结临床经验、医患沟通以及提高口腔临床治疗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口腔护理;美学修复;摄影
【Keyword】Oral Nursing; Aesthetic rehabilitation; Photography
在口腔修复工作当中,人们对于美学修复特别是前牙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全瓷修复是目前主要的修复方式之一,不论是全瓷冠或者贴面,对于临床操作的规范化和精细程度均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提倡规范化操作临床路径,强调临床护理的充分配合,越来越受到广泛医师以及护士们的关注[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摄影护理配合要点以及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择对象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修复科,符合牙体缺损修复适应证、口腔卫生条件良好、医从性强,并要求行美学修复者80例。在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其完全知情同意状态下随机分为A(具有护理摄影配合组)、B(常规组比色板比色)两组,分别展开如下修复。
1.2 修复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照全瓷冠操作流程展开牙体预备;A组由护士配合医师完成修复术前照、术中、术后影像,B组利用比色板(Vita,德国)常规比色步骤后传达至技师处。采用CEREC Omnicam CAD/CAM数字化系统(Sirona,德国)进行光学印模并通过自带软件设计、制作、完成全瓷修复体;常规粘接、调、抛光,其临床病例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
1.3 护理摄影配合方法:
修复前、中、后进行规范口腔数码摄影;首先进行相机的基本参数设置:相机Cannon 60D、镜头Cannon EF 100mm f/2.8L IS USM、光圈F22~32、快门1/125、ISO 100~200、白平衡:自动;同时确定好拍摄比例以及拍摄参数,当接近拍摄距离时附近,眼睛从远处观察患者真实水平面和中线,用于校正相机,然后拍摄者眼睛靠近视窗,移动相机至拍摄区域内物体清晰、布局合理,在拍摄中相机的水平面与患者真实的水平面(瞳孔连线)平行[2]。
1.4术后评估
修复后1周进行复查,并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分为以下三个等级:不满意(0度)、较为满意(1度)、非常满意(2度)。
1.5统计学处理
临床数据收集后通过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 > 0.05视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复诊随访患者修复后美学效果,同时检查修复体是否有局部瓷崩裂、松动、脱落等现象,若出现以上情况则视为失败。结果显示,具有护理摄影组别中:除了3.3%的修复失败率,其余94.4% 的患者均对前牙美容修复效果满意,不满意率为2.3%,达到预期效果;而在常规组中:满意率为62.5%,统计学结果显示其与摄影护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3讨论
美容修复是通过修复体修复牙体缺损或者恢复正常的颜色、改善外形和排列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美学修复体例如二氧化锆、玻璃陶瓷均对其临床操作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化的摄影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临床中规范化流程的口腔摄影护理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修复体的美学质量以及改善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3],因此该研究将针对口腔美学修复中的摄影护理配合展开探讨(图1)。
3.1利用闪光灯
闪光灯是口腔数码摄影的重要光源。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环形闪光灯和双头闪光灯两种。其中,环形闪光灯的光线为垂直走向,影像能够充分的表现牙齿表面结构,为口腔技师修复表面形态以及颜色细节提供依据。与之相对应,双头闪光灯所射发出的光线为侧向光,其光斑分布范围较环闪较大,能够呈现出前牙的整体形态。因此,对于修复重点集中在前牙、双尖牙区的拍摄,双头闪光灯能够弱化牙齿表面的缺陷,使牙齿呈现出柔和的特点。而对于口腔本部深在的区域,特别是后牙区等,环形闪光灯其垂直射发的光线体现出优势,避免了侧向光在拍摄同样范围内的目标被口腔内其余组织遮挡而形成盲区的局限[4]。
3.2 拍摄顺序
拍摄过程当中被拍摄者对于最终得到的影像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遵循由外而内、由易入难、尽量减少拍摄过程中应用辅助工具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紧张以及不适感,以求得最放松、真实的状态体现牙齿细节。主要分别如下步骤:1、首先,患者修复术前,即先拍摄无任何辅助工具的影像,通过术前简单影像的拍摄,让患者放松,对其步骤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口内的精准拍摄打下基础。2、配合各种辅助工具例如开口器、拉钩、黑背景、反光板等进行口内目标区域精准拍摄。精确的口内摄影资料应包括牙体的各种细节例如颜色、形态、表面结构等。一枚良好的美学修复体能够很好复制这些内容。虽然目前随着印模材料的不断改性,其精确度大大提升,然而针对这些能够体现牙齿“质感”的特征,数码摄影体现出绝对优势,是医师将修复“语言”传导给技师的途径。因此,在此过程当中应减少各种辅助工具的反复进出次数,循序渐进使用[5]。
3.3 拍摄中的护理配合
拍摄前应充分告知患者,通过密切的交流与沟通,使患者认识到口腔摄影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针对美学修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拍摄,解除其不安情绪,使其克服短暂的不适感,提升医患、护患间的信任感以及配合度[6]。修复前,首先需要针对口腔微笑进行分析,收集牙体、牙列、咬合等情况,为美学计划提供参考。拍摄正面微笑时,嘱患者端坐位,肌肉放松,取自然微笑状态下进行数码记录;侧面微笑像时,调整患者至协调角度,保持头部平稳,不产生偏斜、晃动等。拍摄口腔内影像时首先应根据口腔大小选择牵拉器。牵拉时先从患者口角前下方置入,后、上旋转至双侧口角处行充分牵拉,可避免直接用力牵拉所造成的不适及疼痛感,同时口角牵拉器需完全离开牙齿,充暴露患者的目标区域。当需要对舌、腭侧情况进行记录时,应利用反光板,根据口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型号,调整进入口腔本部角度,切勿放置过深、过后以免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避免反光板直接与牙尖接触而划伤。同时在摄影过程中,口内汽雾将会使反光板镜面雾化而成像模糊,此时应及时采用三用枪头,通过气流轻吹镜面保证其干燥,使镜面成像清晰、完整[7,8]。
4结论
美学修复流程步骤繁多、操作精细,规范化的护理摄影配合十分重要,其对于临床上医患、医技沟通,提高修复体的质量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将其纳入口腔护理培训内容、制订临床培训机制、严格组织实施等将会成为今后护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峰. 口腔数码摄影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 熊谷崇, 熊谷ふじ子, 鈴木昇一. 新口腔摄影方法与技巧. 包扬, 译.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3 Maal TJ, van Loon B, Plooij JM, et al. Registration of 3-dimen⁃sional facial photographs for clinical use.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0, 68 (10):2391-2401.
4 Olaitan PB, Oseni GO. Clinical photography among African cleft caregivers. Indian J Plast Surg, 2011, 44 (3):484-487.
5 Fernandes L, Pinho T. Esthetic evaluation of dental and gingival asymmetries. Int Orthod, 2015, 13 (2):221-231.
6 Xu H, Han X, Wang Y, et al. Effect of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s of maxillary canines and premolars on perceived smile attractivenes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15, 147 (2): 182-189.
7 Alves PHM, Alves T, Pegoraro TA, et al.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gingival biotype evaluation methods. 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 2018 (20):280-284.
8 Horner K, Shelley AM. Preoperative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issing single teeth: A review. Eur J Oral Implantol, 2016 (9): S69-88.
论文作者:邹雨1、2, 金地1、2,张志升1、2,傅挥1、2,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口腔论文; 美学论文; 患者论文; 闪光灯论文; 统计学论文; 比色论文; 牙齿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