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否定表达”的角度看“奥斯维辛无新闻”的教学记录与评论_奥斯维辛论文

从“否定表达”的角度看“奥斯维辛无新闻”的教学记录与评论_奥斯维辛论文

从“否定表述”处品出情味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及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没有什么论文,点评论文,教学实录论文,情味论文,奥斯维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设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史上的佳作,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这篇课文被安排在“新闻”这个单元中,长期以来,大部分老师都是按照新闻的体裁来教。其实,这篇课文仅仅是一个新闻记者写的一篇随笔,或者说是参观访问记,而根本不是什么形式规范的新闻稿。如果仅仅用新闻的方式来教学一篇具有语言鉴赏价值的文本,就窄化了教学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特色何在?在于其主观印象的凸显,在于其突破了“客观报道”和“零度写作”的框架。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否定表述,即以一连串的否定句分布在作品全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思考,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对这些否定判断句的深刻内涵和微妙情味的理解与品味,无疑应该是教学的重点之所在。

【教学实录】

师:让我们把探究的目光投向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文章原题为“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现在的标题是一个否定句,凸显了此篇新闻的呈现方式——否定表述。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具匠心。请大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一、从否定表述中看反讽手法

师: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生:我认为,“不该”之中含有对历史的深刻的记忆——布热金卡曾经没有这一切美好的东西,有的只是暗无天日,有的只是灰暗和沉闷,有的只是恐惧和可怕……这些历史的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奥斯维辛的代名词。“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生:我的理解是,“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呀!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今日的绿树红花,也遮蔽不了曾经的灾难。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不该有”而拥有,让人压抑,让人觉得世界的荒唐。我想起了阿多诺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是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纳粹集中营的恐怖。同样的,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二、从否定表述中看写作角度

师: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生:我认为,起码有三个层面的含义:(1)“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资料,奥斯维辛的一切已经被无数的人所报道,关于它的历史,作者并不想重复;(2)“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作者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生:我觉得,这个“并没有”既为难了作者,同时又激发了作者,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

师:你的这个发现真是了不起!这篇文章把新闻写得不像新闻,“没有新闻”却硬要写新闻,这正是罗森塔尔的别出心裁之处,也正是它成为“名作”的主要原因。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

(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三、从否定表述中看作者情感

师: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生: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师: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于无声处听惊雷”,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

(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四、从否定表述中看思想含量

师: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生:我觉得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从刽子手这一方说,他们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

生: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师:是的,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奠名的压抑。

(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五、从否定表述中看作品主题

师: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这里的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生: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师:我同意你们的看法。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六、从否定表述中看作者理性

师: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连起来看,作者似乎否定了很多东西,比如他似乎要否定美好的阳光和鲜花,似乎要否定上帝和宗教,实际上,在否定姿态的背后,作者有一种并非多余的担心,这种担心是什么?

生:作者担心时间会冲淡人们的记忆,对于纳粹的罪行,人们会淡忘。文章对奥斯维辛的“阳光明媚”“碧绿的草地”“孩子们的嬉笑”“雏菊花在怒放”等等景象的描绘,就透露了这些信息。

师:是啊,“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曾经发生的罪恶,应该进行永远的否定。在否定姿态的背后,作者否定了暴行,否定了罪恶,肯定了人性的真,肯定了人性的善。这就是课文给予读者的非同寻常的启示。

(板书:否定纳粹的暴行,否定纳粹的罪恶——肯定人性的真,肯定人性的善)

点评: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语文教学要深入文本,要深入到文本的词句之中,这已经成为中语界的共识。语文教学需要咬文嚼字,从文字中品出作品丰富的意蕴,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情感密码,完全潜藏在其否定判断句中。从文章的标题,到遍布全文的一系列否定表述,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安排。在一声声的“没有”“不该”“无须”等否定的背后,有太多的情感信息。阅读本文,相信大家都不会忽略上述这个发现。由于工作关系,我听过不同老师上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听课前都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想看看老师们是如何处理课文中的大量否定句的,但听后每每有失望之感。虽然老师们教学思路各有不同,但普遍地忽视了文章的这个最大的亮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析所谓的新闻体式上,或偶有涉及语言赏析,也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看到吴长青老师的这个教学案例,我眼睛一亮,这就是我想看到的咬文嚼字课!它呈现了一个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的语言品味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时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一种引领之功。

细看课例,其主要特色在于,教者别开生面地从品味否定表述切入,由字句内而字句外,由文字而手法,由语言而情感,由阅读而写作,水到渠成地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文章的深邃之意,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角度新颖而富有特色,教学过程简洁而富有张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一是系列赏析,追求整体效应。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走上几个来回”就强调了语言品味的整体性,不能是零零散散的,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吴长青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避免了零碎的句子赏析,他着眼的是过程的最优化,他带领学生赏析的是一系列的同类的句子。他先让学生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从头到尾把所有否定句找出来,不仅让学生对这些句子有了整体的印象,明白了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最大特色,而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思路。这些句子有开头的警句:“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有过渡句:“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有中间的关键句:“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有结尾的收束句:“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吴老师根据这些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不同作用,引导学生一一探究。一节课中,师生一共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赏析了七八个否定句,精心设计了相关的六个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是巧妙切入,追求综合效应。

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者的创作如此,读者的阅读亦然。平日的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句子教学,还仅仅停留在句意的理解和修辞的分析上。其实语言文字直接关乎作者情感,语文的方方面面都与语言相关。吴长青老师这节课,有意识地把语言的品味跟“反讽手法”“写作角度”“作者情感”“思想含量”“作品主题”“作者理性”等巧妙结合起来,以语言为切入点,带动对文章其他方面内容的鉴赏,教学过程的推进显得灵动自然。以第一个教学环节为例,教师先是提示四个“不该”说法的反常,引导学生说出其中蕴涵的意味。教师联系阿多诺的名言,指出其反讽的手法。这样的分析由语言内容到语言形式,已经触及语言的核心。再以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例,在分析完所有的否定句后,吴老师还不忘把它们连起来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否定背后的担心,分析否定背后的肯定,经过一层层的语言赏析,已经深入到对文章主题的领悟。

这节课引发了我的两个联想:

第一,教学需要智慧,这种智慧并非偶然的灵感,它需要坚持不懈的专业学养的积淀。我们大部分老师,只满足于照本宣科,照搬教参内容,缺乏对文本的细读和研究,或只满足于课堂上形式和技巧上的创新,缺乏教学内容的创新。吴长青老师潜心教研,在教学中不满足于重复过去,他追求常教常新,他能返璞归真,回归到品味语言文字的原点,从文本中看到了一般人不易察觉的阅读“生成点”——否定表述的意蕴,由此展开教学,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简化了教学头绪。

第二,教学需要策划。“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的卓有影响的教学原理,它倡导“用最适当的教学时间,通过科学的方法策略,赢取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这个课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选取文本中最有意义的内容,运用最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

标签:;  ;  

从“否定表达”的角度看“奥斯维辛无新闻”的教学记录与评论_奥斯维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