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霍构造圈闭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冯琦[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多个构造域交汇的部位,地质构造特征复杂,其中又以西缘中南段最为典型。该地区已开发马家滩、大水坑等中生代油田。近年来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奥陶系、二叠系等多个地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显示其在多个层系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然而,该地区断裂构造特征极其复杂,已发现的油气藏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明显,且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加之前期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探井较少,致使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的认识存疑较多,油气赋存、成藏主控因素仍不甚明确。本文以西缘中南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调研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新采集及重处理的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进行了精细剖析,结合野外露头调查,系统研究了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别发育青铜峡—固原、青龙山—平凉、韦州—安国和惠安堡—沙井子四条分带断裂。在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东部的烟墩山—马家滩地区,以石炭—二叠系煤层及泥岩层为滑脱面,发育多组次级断裂。此外在天环向斜西部还发育多组与西缘构造演化相关的低序级断层。厘定了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并进行了详细讨论。研究区自北向南可划分为石沟驿—马家滩、惠安堡、沙井子三段,呈现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其中,北部的韦州—石沟驿向斜与周边地层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性,分析认为该复向斜为由南向北滑覆形成,叠加在已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之上,分别以奥陶系顶风化剥蚀面、石炭—二叠系及刘家沟组、延安组的煤层及泥岩层和惠安堡—沙井子断裂为滑脱面,并使二叠系砂岩发生脆—韧性变形,由南向北滑移,并在前缘及外缘形成推挤带,该构造形成时间在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沉积前。在上述成果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平衡剖面恢复、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等研究,认为研究区演化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而现今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西缘中南段发生了强烈的自西向东逆冲挤压,并由于挤压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南高北低的格局,形成了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和叠加其上的拆离滑覆构造。而此后研究区及邻区又经历了早白垩世伸展、晚白垩世区域性隆升、始新世反转伸展断陷、中新世晚期差异升降,使断裂构造格局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藏赋存于多个层位、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类型有中生界构造油藏、上古生界构造—岩性油气藏、石炭系羊虎沟组致密气藏、中上奥陶统海相页岩气以及煤层气等。构造活动对油气藏赋存控制明显,如控制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演化,在改善储层物性、提供运移通道等方面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油气藏的重新调整再分配或破坏散失。
薛永安,吕丁友,胡志伟,黄江波,任健[2](2021)在《渤海海域隐性断层构造发育特征与成熟区勘探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应用渤海新连片处理三维地震资料,基于构造解析理论总结渤海海域隐性断层在地震、地质剖面上的特征和构造样式,分析隐性断层的发育过程和构造成因,提出识别的思路与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关于渤海隐性断层成因和分析的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走滑-伸展双动力成盆背景下复杂的走滑断裂格局、多样的地层岩石介质属性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改造是隐性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渤海隐性断层按构造成因和发育部位可划分为走滑断裂主导型、伸展断裂主导型和走滑-伸展复合型3类12种,不同类型隐性断层在渤海发育具有明显分区性。沉积地层厚度不规律变化、地层继承性扭曲甚至产状突变、平面断裂组合的分带特征和同一构造(岩性)油水系统非岩性变化差异是渤海隐性断层识别的重要标志。隐性断层的发现极大地扩大了构造圈闭群规模,其密集发育区多为油气运聚活跃区和有利勘探区带,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明显。隐性断层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直接有效指导了渤海成熟区的勘探,发现了渤中29-6、蓬莱20-2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图15参28
王柳[3](2020)在《束鹿凹陷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及有利目标预测》文中指出束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南缘,是宁晋凸起和新河凸起之间的一个东断西超的单断箕状凹陷。束鹿凹陷面积小、丰度相对低、资源转化率低,勘探潜力较大。束鹿凹陷古近系地层以砂泥岩互层沉积为主,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以构造油气藏勘探为主,但受到层位解释不准确,部分存在窜轴现象以及缺乏断裂系统划分的影响,制约了其构造油气藏的勘探精度;同时,由于潜山顶面坡积砾岩的存在,一方面有利于潜山油气保存,另一方面增加潜山顶面识别难度,成为制约潜山勘探步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次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解释结果和已知油气藏资料,以地球物理手段和构造地质学为指导,开展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及有利目标预测工作。首先,根据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结果,总结砾岩层和潜山顶面地震响应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特征。依据宁晋凸起带与束鹿深洼区潜山强振幅、高连续特征;束鹿西斜坡构造带上覆地层上超、下覆地层削截特征,对束鹿凹陷潜山顶面进行全区闭合解释。其次,应用三维构造解释技术对古近系主要目的层开展层位解释及断层解释工作,并依据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统计,划分六套断裂系统,其中Ⅱ-Ⅲ型、Ⅰ-Ⅱ-Ⅲ型断裂为油源断裂;Ⅰ型断裂、Ⅰ-Ⅱ型断裂对应遮挡断层;Ⅱ型断裂一般断距较小,但也可对油气的聚集也起到一定作用;Ⅲ型断裂对应晚期调整断层,但在束鹿凹陷并未发现。最后依据构造解释结果划分潜山构造圈闭及浅层构造圈闭类型,并结合其他成藏要素对四个目的层位开展构造圈闭评价,其中I类圈闭5个,II类构造圈闭21个,进而预测出5个有利目标分别为:Tg反射层5号圈闭、6号圈闭、T5反射层10号圈闭、T4反射层5号圈闭和T2反射层10号圈闭。
陈奎[4](2020)在《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高成熟的勘探开发区,面临目标搜索难度大、储量发现难度大、建产周期长、油田储采比低等问题,常规的勘探—开发接力模式无法满足储量和产量增长的要求。为保证油田可持续开采,提出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总结了集目标搜索技术、目标评价技术、井位钻探技术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目标搜索技术是在基础地质规律指导下,与勘探和开发紧密结合,通过新钻井发现及老井复查,利用区带潜力目标搜索、随钻跟踪过程潜力目标搜索、评价过程潜力目标搜索等技术,在油田内部及周边开展潜力目标搜索。目标评价技术集成发展了6项一体化评价技术,大大提高了目标评价的精度及成功率。井位钻探技术的"开发评价井钻探模式"包括开发模式和勘探模式。在井位钻探技术的指导下,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评价井的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已钻井为37口,成功钻井达31口,成功率为84%,实现了增储上产。围绕涠西南凹陷E油田开展技术应用,共搜索出12个潜力目标。在E油田的中1区块、南2区块和南3区块,开发评价井(E-B5井、E-B1S1井、E-A7S2井和E-12d井)的部署和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体系的应用。
张云峰[5](2019)在《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文中认为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作为当今沉积学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其连通程度影响着油气运移路径和区带评价,是控制油气运聚的关键地质因素。齐家地区位于松辽盆地的齐家—古龙凹陷北部,目的层高台子油层地层继承性发育,断裂发育差,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砂岩输导层构成源外斜坡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为大型源外—简单斜坡砂岩输导型输导体系。为明确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油气成藏理论和逾渗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露头数据、现代沉积和三维地震等资料,首先基于高频层序演化开展了单一输导层划分;其次,基于相控三维随机地质建模技术明确了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关键砂地比阈值,形成了一套基于沉积环境、评价尺度、砂体几何学特征和地层砂地比的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最后,总结出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内油气分布有利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以河—浪共控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微相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宽度50~250m,厚度2.5~5m,砂体宽厚比为20~90;河口坝砂体宽度200~5000m,砂体长度250~15000m,厚度2~6m,砂体长宽比1.2~3;席状砂厚度1~5m,面积范围0.05km2~50km2;(2)齐家地区高Ⅲ组~高Ⅳ组垂向发育4套单一输导层,分别为高Ⅲ上输导层(GⅢ1~GⅢ12)、高Ⅲ下输导层(GⅢ13~GⅢ23)、高Ⅳ上输导层(GⅣ1~GⅣ7)和高Ⅳ下输导层(GⅣ8~GⅣ18),各单一输导层以高频层序演化形成的短期湖侵界面为顶底板识别标志;(3)明确了砂体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认识到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主要受砂地比控制,同时还受沉积环境、评价尺度和砂体几何学参数影响,并形成基于上述4种因素的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表征方法,厘定出区带评价尺度下不同沉积环境的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其中三角洲内前缘亚相为0.1和0.5,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为0.05和0.4;(4)明确大型—源外简单斜坡区油气有利区带,指出在单一输导层内油气主要分布于地层砂地比初始连通临界值和完全连通系数之间的区带,预测了各单一输导层油气分布范围,提出4处有利区带。
陈杰[6](2019)在《束鹿凹陷西斜坡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处于太行山东部拆离带上,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导致凹陷潜山带油气藏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受限于先期旧的地震资料具有品质较低、资料处理技术与地质解释思想缺乏有效结合等问题,导致潜山面的识别存在较大争议;前人基于旧的构造演化研究精度对西斜坡上古近系和新近系的油气藏研究较多,对深部古潜山的形成和演化刻画不够详细;同时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利用新三维大连片地震、钻井、测井、录井以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束鹿凹陷西斜坡潜山的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在地质思想与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采用精细速度场解释、高通滤波以及低频保护井控提频处理技术对西斜坡潜山面和内幕断层进行重新识别;利用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对西斜坡潜山带形成的关键断层进行各期次活动性分析;平衡剖面技术结合西斜古坡潜山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对其构造演化进行新的分析;最终分析束鹿凹陷西斜坡潜山的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今后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改变了对束鹿凹陷西斜坡仅为单斜,斜坡面一马平川较少发育断层和圈闭的认识,并识别出了新的潜山圈闭和断层,诸如:E21、E22等潜山圈闭以及NNE向潜山基岩断层。(2)新河断层作为一期从中生界开始活动的大型边界断层,其在控制凹陷形成的同时持续的活动也控制着西斜坡潜山带的形成和演化。(3)束鹿凹陷由于多期的构造叠加作用、构造运动较为复杂、地层被剥蚀情况相当严重。结果导致凹陷西部斜坡带残留大量寒武-奥陶系,以及少量的石炭-二叠系、蓟县系雾迷山组,主要优质储层在寒武-奥陶系中。(4)早期的构造运动对潜山基岩断层的形成作用较大,为潜山构造圈闭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印支-燕山期南北向挤压作用对潜山带鼻状构造的形成意义重大。(5)西斜坡潜山构造形成演化过程与沙河街组三段主力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匹配关系良好。凹陷西抬东倾的构造特征使西斜坡作为低势区,油气运移至斜坡的潜山圈闭几率较大。(6)西斜坡作为优势的油气指向区,以及多期次构造演化中形成的地层不整合为油气运移提供可能。
任艳[7](2013)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惠州凹陷是珠江口盆地的主要生烃凹陷,而东沙隆起是惠州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汇聚带,是珠江口盆地重要勘探区域之一。研究区具有很多不同的圈闭类型,如构造圈闭、岩性地层圈闭以及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等等。经过30多年的勘探开发,区域内较为明显的构造圈闭基本上已经完成钻探,为提高油气工业产量,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已成为近期油气勘探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单井上通过大型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岩性岩相突变面和准层序叠加样式的转画面来识别层序界面和海泛面;同时在地震上通过分析地震反射结构以及相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起研究区珠江组上部地层的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将研究区珠江组上部地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7个四级层序,并通过连井层序对比和地震层序追踪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各层序的发育状况及展布特点。论文开展了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展布与预测研究,结合珠江组上部地层的沉积演化规律,根据岩心和测井曲线特征,在研究区识别出三角洲前缘砂体、潮汐三角洲潮道-潮砂坝和浅海陆棚潮砂脊三种形成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砂体类型,并根据这些砂体的展布特征优选出4个发育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沉积相带。岩性地层圈闭除了受沉积因素控制外,还受构造因素控制。受研究区珠江组物源方向影响,只有构造线往西凸时,才能与沉积尖灭线相交形成岩性地层圈闭。根据这种可能形成岩性地层圈闭的构造特征我们在研究区识别出四种构造类型,并根据这些构造类型的特征优选出9个发育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构造区带。通过对研究区油气运移方式以及重要构造脊展布特征的分析,我们提出了洼-坡-脊-圈成藏系统的划分方法,将研究区成藏系统划分为控洼断裂形成的逆牵引背斜型、凸起型、洼陷内古潜山型、控洼断裂+古隆起型四种类型,并根据这些成藏系统特征优选出6个发育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成藏区带。综合研究区的沉积充填演化、构造和成藏等方面因素,我们提出3个发育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区带,并运用地球物理手段对这些有利区进行有效性评价,为该区深入勘探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孟苗苗[8](2013)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文中研究表明长期的勘探开发显示塔西南坳陷有着非常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然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烃源岩层和储层的石炭—二叠系,从而限制了整个塔西南坳陷的勘探进度。论文以塔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样品测试分析、地震解释等对塔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石油地质特征、成藏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塔西南坳陷的下一步勘探方向。(1)解决了山前带和坳陷内地层命名系统不一致的问题,在塔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划分了5个三级层序。各层序的沉积演化有继承性,层序1和层序3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模式,层序2和层序4发育海陆交互相混合沉积模式,层序5发育陆相碎屑岩沉积模式。沉积演化体现旋回性特点,表现出一个有海侵—海退—海侵—海退—海水完全退去的一个过程。(2)层序2和层序4烃源岩发育,分布广,石炭系厚度中心在在昆仑山前,至二叠系沿昆仑山前向南迁移。沉积环境控制了有利烃源岩的发育,优质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海退后期的混积海岸、半咸水湖泊沉积环境。(3)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层有关的储层有石炭—二叠系、白垩系和古近系;主要盖层有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和泥岩、上白垩统—古近系膏岩和古近系泥页岩等;发育7套有利的储盖组合。(4)圈闭十分发育,主要的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不同的地区圈闭类型也不同。塔西南坳陷的运移通道主要有渗透性地层、断层、不整合面三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运移通道组合。(5)通过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具有勘探前景的构造带依次有甫沙—固满构造带、喀什凹陷北缘构造带和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构造带的油气成藏要素和勘探目的层,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李绪涛[9](2013)在《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黑帝庙油层沉积构成特征与地层圈闭分布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西缘黑帝庙油层,综合测井、地震、地质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及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建立了嫩江组等时地层格架,明确了储层砂体分布规律,识别了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成藏模式,提出了有利评价目标。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心观察与地震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在嫩江组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主要目的层嫩三段以稳定水进面为四级层序界面,识别出2个四级层序界面,将嫩三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建立了嫩三段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储层砂体精细刻画与预测提供了可靠基础。通过岩心观察,嫩三段发育三角洲前缘相,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河道间及浅湖相共5种沉积相。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应用地震沉积学方法,采用地层切片技术,井震结合,进行嫩三段3个四级层序的储层砂体刻画,明确了3个四级层序储层砂体的分布规律。嫩三段储层砂体整体以进积特征为主,砂体以条带状与网状为主,砂体厚度5-10米左右。在储层砂体刻画的基础上,在嫩三段归纳了2种地层圈闭,即水下河道与构造斜坡位置相匹配的上倾尖灭地层圈闭与透镜状岩性地层圈闭。综合分析断层与油气、储层与烃源岩的关系,明确了嫩三段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储层为主,总结了3种油气成藏模式,即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和河道侧向封堵油气藏。嫩三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储层砂体发育特征与构造特征,结合试油、试采资料,明确了有利油气评价区,提出了有利勘探评价目标区为工区内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的北部和西北部,形成了以地震属性分析与叠前反演为方法,油气成藏模式为指导进行岩性油气藏勘探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方法,为相似油田的勘探评价提供借鉴。
梁富康[10](2011)在《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文中指出东濮凹陷位于我国渤海湾盆地的南端,历经了30余年以构造圈闭为主的油气勘探历程。截至目前为止,该凹陷的石油探明储量达5.4×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615×108m3,其中96%的石油和93.5%的天然气都分布在凹陷北部约2000km2的盐岩发育区内。东濮凹陷南部的面积大于北部(约3000km2),但已探明油气储量尚不足总储量的10%,主要勘探对象为构造圈闭。然而,经过近五年的勘探实践证明,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前景良好,尤其表现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部深洼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与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岩心、钻测井、地震以及各种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发育状况,采用点(单井)→线(连井)→面(平面)→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构造体系的发育特征,解释了地震层序格架,编制了沉积体系展布图件,体现了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突显了沉积体系的分布与演化对岩性圈闭勘探的指导作用。主要取得以下五点认识:1、在前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调节带的理论,根据断层的组合关系,明确指出了东濮凹陷南部发育的调节带类型,分析与探讨了主要的调节带类型对沉积体系展布及砂体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沉积相图的编制。2、通过研究区古地貌特征的恢复,认识到在沙三段沉积期,兰聊断层南段强烈活动,东南部形成沉积中心;随后,西部斜坡的断层系开始活动,“双断”格局形成,中央隆起带相应出现;最终,整体构造强度北强南弱,前梨园次洼与胡状集-海通集次洼厚度最大。沉积中心总体呈由南向北迁移的特点。3、系统确定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湖盆的演化。确定东濮凹陷南部共发育滨浅湖、深湖、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浊积及滩坝共六种沉积类型,反映了地形坡度、物源体系、构造分区对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与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4、确定了东濮凹陷南部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东陡西缓的地形控制形成了“东扇西曲”的沉积格局。兰聊断层控制的陡坡带处发育毛岗、白庙等扇三角洲;西部的斜坡区地形较缓,发育分布广、粒度细的方里集三角洲和海通集三角洲等。5、系统总结岩性圈闭类型及其有利发育区带。研究区内可识别出五种岩性圈闭,分别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小型砂砾岩扇体、水道化孤立砂体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三春集、东明—习城集、孟岗集深洼带是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部位。
二、对新霍构造圈闭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霍构造圈闭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缘构造属性 |
1.2.2 西缘分段性 |
1.2.3 西缘及邻区构造演化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分布特点 |
2.2.1 中、上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研究区地震地层特征 |
第三章 西缘中南段断裂构造特征 |
3.1 断裂特征 |
3.1.1 边界断裂 |
3.1.2 东西分带断裂 |
3.1.3 南北分段断裂 |
3.1.4 次级断裂 |
3.1.5 低序级断层 |
3.2 构造分段特征 |
3.2.1 马家滩段构造特征 |
3.2.2 甜水堡段构造特征 |
3.2.3 沙井子段构造特征 |
第四章 西缘中南段拆离滑覆构造的发现与厘定 |
4.1 拆离滑覆构造的定义 |
4.2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依据 |
4.2.1 地震反射特征不协调 |
4.2.2 地层厚度与沉积特征不协调 |
4.2.3 构造特征不协调 |
4.3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覆构造特征 |
4.3.1 拆离滑覆构造的展布范围 |
4.3.2 拆离滑覆构造变形系统特征 |
4.4 拆离滑覆构造的滑移方向、距离与形成时间 |
4.4.1 滑移方向 |
4.4.2 滑移距离 |
4.4.3 形成时间 |
第五章 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 |
5.1 前中生代西缘中南段构造演化背景 |
5.1.1 早古生代台地边缘阶段 |
5.1.2 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阶段 |
5.2 西缘中南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1 三叠纪—中侏罗世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 |
5.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坳陷盆地 |
5.2.3 晚白垩世以来后期改造 |
5.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赋存的影响 |
6.1 研究区油气藏主要类型与分布特点 |
6.1.1 油气藏类型 |
6.1.2 油气藏分布 |
6.2 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赋存的影响 |
6.2.1 构造活动对烃源岩演化的控制 |
6.2.2 构造活动对圈闭形成的控制 |
6.2.3 构造活动对油气疏导运聚的控制 |
6.2.4 后期改造对原生油气藏的破坏与调整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渤海海域隐性断层构造发育特征与成熟区勘探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隐性断层成因 |
2.1 复杂的走滑断裂格局 |
2.2 多样的地层岩石介质属性 |
2.3 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改造 |
3 隐性断层识别技术 |
4 渤海海域隐性断层分布规律 |
4.1 走滑断裂体系主导下的隐性断层分布规律 |
4.2 伸展断裂体系主导下的隐性断层分布规律 |
4.3 走滑-伸展复合断裂体系下的隐性断层分布特征 |
4.4 不同类型隐性断层在渤海的分布规律 |
5 渤海海域隐性断层控藏特征 |
5.1 隐性断层控制隐蔽圈闭分布 |
5.2 隐性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6 隐性断层相关油藏勘探实践 |
6.1 黄河口地区勘探基本概况 |
6.2 渤中29-6油田勘探实践 |
6.2.1 勘探历程 |
6.2.2 新构造圈闭与油藏发现 |
6.2.3 隐性断裂运移与浅层油藏发现 |
7 结论 |
(3)束鹿凹陷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地震资料解释研究现状 |
0.2.2 构造特征分析研究现状 |
0.2.3 束鹿凹陷勘探现状 |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对策 |
0.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2 研究的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0.4 已完成的主要工作与取得成果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构造演化特征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2.1 层位标定 |
2.1.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2.1.2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
2.1.3 构造层位标定及其波阻特征 |
2.2 三维资料构造解释 |
2.2.1 潜山顶面层位解释 |
2.2.2 古近系地层层位解释 |
2.2.3 断层解释 |
2.3 各界面等T0图及构造图编制 |
2.3.1 等T0图的绘制 |
2.3.2 时深转换 |
2.3.3 构造成图 |
2.3.4 成图精度分析 |
第三章 构造特征分析 |
3.1 构造带划分及特征 |
3.2 断层几何学分析 |
3.2.1 断裂要素统计 |
3.2.2 断裂组合特征 |
3.3 断层运动学分析 |
3.3.1 新河断裂演化分析 |
3.3.2 断裂穿层性分析 |
3.3.3 断裂活动性分析 |
3.3.4 断裂系统划分 |
3.4 构造演化分析 |
3.4.1 平衡剖面编制方法 |
3.4.2 构造演化阶段分析 |
第四章 构造圈闭特征 |
4.1 构造圈闭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 |
4.1.1 古近系构造圈闭分类 |
4.1.2 潜山圈闭分类 |
4.2 圈闭统计及分析 |
4.2.1 构造圈闭要素统计 |
4.2.2 构造圈闭平面分布特征 |
4.2.3 主要圈闭描述 |
第五章 有利目标预测 |
5.1 成藏条件分析 |
5.1.1 烃源岩特征 |
5.1.2 主要储层特征 |
5.1.3 盖层及储盖组合 |
5.1.4 不同类型断层系统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
5.2 有利目标预测 |
5.2.1 圈闭评价 |
5.2.2 有利目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涠西南凹陷地质概况及勘探历程 |
1.1 地质概况 |
1.2 勘探历程 |
2 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体系 |
2.1 目标搜索技术 |
2.1.1 区带潜力目标搜索 |
2.1.2 随钻跟踪过程潜力目标搜索 |
2.1.3 评价过程潜力目标搜索 |
2.2 目标评价技术 |
2.2.1 圈闭精细刻画 |
2.2.2 一体化成藏评价 |
2.2.3 一体化资源潜力评估 |
2.2.4 一体化目标优选评价 |
2.2.5 一体化开发方案编制 |
2.2.6 一体化井位优选评价 |
2.3 井位钻探技术 |
3 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成效 |
3.1 E油田中1区块 |
3.2 E油田南2区块和南3区块 |
4 结论 |
(5)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1 砂体静态连通性相关概念及分类 |
0.2.2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控制因素 |
0.2.3 砂体静态连通性评价方法 |
0.2.4 砂体静态连通性与油气分布 |
0.2.5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0.3 论文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
0.3.1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0.3.2 需要解决关键问题 |
0.3.3 技术路线图 |
0.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 |
1.1.1 区域构造特征 |
1.1.2 构造演化特征 |
1.2 地层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1.4 源-储组合特征 |
1.4.1 源岩基本特征 |
1.4.2 源-储接触关系 |
1.5 油气运聚特征 |
第二章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构型研究 |
2.1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
2.1.1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
2.1.2 三角洲前缘亚相小层精细对比技术 |
2.1.3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
2.2 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构型研究 |
2.2.1 岩相类型及特征 |
2.2.2 微相类型及特征 |
2.2.3 微相组合类型及特征 |
2.2.4 单期朵叶体特征 |
2.2.5 沉积模式探讨 |
第三章 单一输导层划分及发育特征 |
3.1 单一输导层划分 |
3.1.1 单一输导层概念 |
3.1.2 单一输导层划分原则 |
3.1.3 单一输导层划分结果 |
3.2 单一输导层发育特征 |
3.2.1 单一输导层地层统计特征 |
3.2.2 单一输导层剖面特征 |
3.2.3 单一输导层平面特征 |
第四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
4.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三维地质建模 |
4.1.1 模型与框架 |
4.1.2 建模方法及其优选 |
4.1.3 相控随机建模的工作流程 |
4.1.4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制因素分析 |
4.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定量表征 |
4.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 |
4.3.1 资料基础及使用方法 |
4.3.2 单一输导层评价结果 |
第五章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
5.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圈闭类型控制作用 |
5.1.1 圈闭类型划分原则 |
5.1.2 圈闭类型划分结果及验证 |
5.1.3 圈闭特征 |
5.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齐家地区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
5.2.1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对油气运移控制作用 |
5.2.2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概率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 |
5.2.3 单一输导层静态连通性控油模式 |
5.3 油气有利分布区带优选 |
5.3.1 有利区带优选原则 |
5.3.2 有利区优选结果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束鹿凹陷西斜坡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构造演化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构造演化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5 完成工作量及论文的主要认识 |
1.5.1 完成工作量 |
1.5.2 论文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及构造位置 |
2.1.1 区域地理位置 |
2.1.2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发育情况 |
2.2.2 沉积条件 |
2.2.3 大地构造背景 |
2.2.4 油源条件 |
第三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
3.1 构造层及构造单元划分 |
3.1.1 构造层的划分 |
3.1.2 各构造层地层特征及分布 |
3.1.3 构造单元的划分 |
3.2 主要断裂特征及潜山构造样式 |
3.2.1 断层的分级和分期 |
3.2.2 一级断层特征及形成演化 |
3.2.3 二级断层特征及演化 |
3.2.4 西斜坡潜山面识别及基岩断层的形成和演化 |
3.2.5 西斜坡潜山构造样式 |
3.3 西斜坡古潜山的构造演化 |
3.3.1 几何学 |
3.3.2 运动学及动力学 |
3.3.3 构造演化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演化的油气地质意义 |
4.1 斜坡带潜山与古近系储盖组合 |
4.2 构造演化对潜山储层的影响 |
4.2.1 潜山储层的储集空间及储集类型 |
4.2.2 储层物性改造 |
4.3 构造演化对潜山圈闭的控制作用 |
4.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的控制作用 |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沉积盆地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地层层序地层格架 |
3.1 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2 珠江组上部地层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3.2.1 NSQ2高位体系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3.2.2 NSQ3体系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地层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
4.1 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充填演化 |
4.1.1 NSQ2高位体系域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
4.1.2 NSQ3体系域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
4.2 发育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储集相带 |
4.2.1 形成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砂体类型及其特征 |
4.2.2 不同四级层序内发育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沉积相带 |
第5章 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地层构造特征 |
5.1 构造特征与岩性地层圈闭的关系 |
5.2 发育有利岩性地层圈闭的构造区带 |
第6章 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地层成藏特征 |
6.1 惠州地区成藏特征 |
6.2 已发现的洼-坡-脊-圈成藏系统 |
第7章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7.1 有利勘探区带优选及重点砂体优选原则 |
7.2 重点有利勘探区带综合评价 |
7.2.1 HZ32-3-HZ26-8目标综合评价 |
7.2.2 HZ26-2-HZ26-2东目标综合评价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微量元素分析恢复古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塔西南坳陷油源研究现状 |
1.2.3 塔西南坳陷地质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构造演化特征 |
2.1.2 构造单元划分 |
2.1.3 构造样式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 |
3.1 层序地层格架 |
3.2 沉积环境恢复 |
3.2.1 分析原理 |
3.2.2 分析结果 |
3.2.3 沉积环境分析 |
3.3 沉积演化 |
3.4 沉积模式 |
第4章 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 |
4.1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评价 |
4.1.1 油源对比 |
4.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1.4 热演化史 |
4.1.5 沉积环境与烃源岩 |
4.2 储盖特征 |
4.2.1 储层 |
4.2.2 盖层 |
4.2.3 生储盖组合 |
4.3 圈闭特征 |
4.4 运移通道 |
第5章 勘探前景预测 |
5.1 油气成藏模式 |
5.2 有利勘探区域 |
5.2.1 甫沙—固满构造带 |
5.2.2 喀什凹陷北缘构造带 |
5.2.3 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作者简介 |
(9)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黑帝庙油层沉积构成特征与地层圈闭分布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 |
1.5 创新点 |
2 层序地层学与地层圈闭研究现状 |
2.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地震沉积学研究 |
2.1.1 国外层序地层学发展历程 |
2.1.2 层序地层学的关键界面 |
2.1.3 层序级别的划分 |
2.1.4 地震沉积学技术 |
2.1.5 研究流程及应用 |
2.2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地层圈闭分布预测 |
2.2.1 层序地层等时格架下的地层圈闭分布预测 |
2.2.3 地层圈闭成藏规律研究 |
2.3 新立、新北地区地层圈闭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3 松辽盆地南部区域地质背景 |
3.1 区域构造背景 |
3.2 地层特征 |
3.3 研究区断裂构造特征 |
本章小结 |
4 层序地层格架与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 |
4.1 层序地层格架 |
4.1.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方法的应用 |
4.1.2 嫩江组的主要层序界面特征 |
4.1.3 层序地层格架 |
4.2 层序地层分析 |
4.2.1 单井层序划分 |
4.2.2 过井地震剖面层序分析 |
4.2.3 联井层序分析 |
4.2.4 四级层序特征 |
4.3 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 |
4.3.1 地层切片技术 |
4.3.2 分频属性解释 |
4.3.3 多属性融合分析 |
4.3.4 属性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研究 |
5.1 沉积相分析 |
5.1.1 水下分流河道 |
5.1.2 河口坝 |
5.1.3 远沙坝 |
5.1.4 席状砂 |
5.1.5 前三角洲与分流河道间湾 |
5.2 沉积相分布 |
5.2.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5.2.2 地震沉积学分析 |
5.2.3 砂体平面展布 |
5.2.4 沉积相平面分布 |
本章小结 |
6 叠前反演预测油气区 |
6.1 叠前反演的技术思路 |
6.2 横波资料拟合与 CRP 道集分析 |
6.2.1 井的横波资料拟合 |
6.2.2 CRP 道集分析 |
6.3 AVO 特征分析与叠加剖面分析 |
6.4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
6.5 含油气有利区平面预测 |
6.5.1 叠前反演不同参数结果 |
6.5.2 有利的含油气区分布 |
本章小结 |
7 地层圈闭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评价目标 |
7.1 地层圈闭成藏条件 |
7.1.1 烃源岩分布 |
7.1.2 储层条件 |
7.1.3 盖层条件 |
7.2 构造断层与油藏关系 |
7.2.1 构造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 |
7.2.2 断层发育期次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
7.3 地层圈闭油藏主控因素 |
7.4 黑帝庙油层地层圈闭成藏模式 |
7.5 有利评价目标 |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目前的研究进展 |
1.2.1 油气勘探历程 |
1.2.2 目前研究进展 |
1.2.3 当前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资料基础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特点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构造发育特征 |
2.2.1 断层体系分布 |
2.2.2 构造单元划分 |
2.2.3 构造演化规律 |
2.3 新生界地层特征 |
2.3.1 古近系 |
2.3.2 新近系 |
2.3.3 第四系 |
3 层序划分方案 |
3.1 层序地层学简述 |
3.2 层序划分依据 |
3.2.1 测井响应特征 |
3.2.2 钻井界面识别 |
3.2.3 地震地层特征 |
3.3 层序地层格架 |
3.3.1 标志层的选取 |
3.3.2 单井旋回划分 |
3.3.3 连井层序格架 |
3.3.4 地震层序格架 |
4 沉积体系展布 |
4.1 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 |
4.1.1 构造调节带 |
4.1.2 古地貌 |
4.1.3 古气候及物源 |
4.2 物源分析 |
4.2.1 重矿物分析 |
4.2.2 砂岩成分成熟度 |
4.2.3 地震反射结构 |
4.3 沉积体系的证据 |
4.3.1 岩心观察与描述 |
4.3.2 测井相的确定 |
4.3.3 地震反射结构 |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4.1 扇三角洲 |
4.4.2 曲流河三角洲 |
4.4.3 湖泊 |
4.4.4 滩坝 |
4.4.5 浊积 |
4.5 沉积体系展布 |
4.5.1 连井沉积相 |
4.5.2 沉积充填模式 |
4.5.3 沉积体系展布 |
5 岩性圈闭预测 |
5.1 岩性圈闭的类型 |
5.2 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 |
5.3 有利岩性圈闭的分布 |
5.3.1 三春集洼陷带 |
5.3.2 东明—习城集洼陷带 |
5.3.3 孟岗集洼陷带 |
5.3.4 南湖洼陷带 |
6 结论与创新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 |
获奖情况 |
四、对新霍构造圈闭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与油气赋存[D]. 冯琦. 西北大学, 2021(12)
- [2]渤海海域隐性断层构造发育特征与成熟区勘探实践[J]. 薛永安,吕丁友,胡志伟,黄江波,任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2)
- [3]束鹿凹陷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及有利目标预测[D]. 王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海上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为例[J]. 陈奎. 石油学报, 2020(01)
- [5]齐家地区高台子油层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性评价及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D]. 张云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6]束鹿凹陷西斜坡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陈杰. 西北大学, 2019(01)
- [7]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东沙隆起珠江组上部岩性地层油气藏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D]. 任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 [8]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石炭—二叠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D]. 孟苗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9]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黑帝庙油层沉积构成特征与地层圈闭分布预测[D]. 李绪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10]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D]. 梁富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