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修订介绍及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人教版论文,八年级上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已经修订完毕,于2013年秋季使用。此次教材修订保持了原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编写理念,延续了原教材的基本框架。总体而言,本册教材修订后的主要变化是:增加动物类群内容、对部分章节进行调整和整合、对部分探究活动进行修订、更新课外读栏目、更换精美图片等。
一、增加动物类群内容,丰富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1.课程标准增加动物多样性方面的内容要求
与实验稿相比,《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生物多样性一级主题下面的动物多样性部分具体内容变化较大。关于动物多样性,原课程标准有两条具体内容,分别是“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在课程标准修订之后,这两条具体内容则变成了“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不难发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动物多样性方面的内容要求,原来只需掌握5个以上的动物类群,而修订后则要求掌握至少11个动物类群。
课程标准作此修改,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丰富了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可以大致看出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趋势,为后面生物进化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要在教材修订时予以落实。
2.教材按照进化的顺序介绍各动物类群
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变化,教材修订时对动物类群内容进行了调整。动物类群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一章,原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介绍相应的动物类群,即按照“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依次介绍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类群,由于课程标准修订后动物类群的内容增加,考虑到同样的环境中生活着多种动物类群,同一类群的动物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活。
因此,教材修订时改变了编写思路,不再从动物生活环境的角度介绍动物类群,而是按照进化的大致顺序介绍各动物类群。
动物类群较多,教材在章节安排时,根据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相似性,将某些动物类群合并在一节介绍。例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结构上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共同特征;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形态上有些相似,身体都是细长的;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在功能上类似,对身体都具有保护作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很多学生认为龟属于两栖动物),因此这些动物类群都是两个类群合并在一节进行介绍。而其他的动物类群都单独成节。教材修订前后第五单元第一章各节的标题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在很多动物学专业书籍中,对于线形动物采用的是线虫动物门的表述方式,腔肠动物采用的是刺胞动物的表述方式,还有些动物学著作认为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比身体不分节的软体动物要高等。尽管如此,教材修订时仍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为准,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安排各节内容。
教材在动物类群部分未介绍原生动物类群,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课程标准未作此要求,二是生物五界系统或三域系统等都认为原生动物大多是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有些原生动物如眼虫既具有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具有植物的一些特征,因而将之归入原生生物界,而不是动物界,所以,尽管目前有些动物学书籍仍采用林奈两界分类系统的思想,从原生动物开始逐一介绍各动物类群,教材基于以上的两点考虑,从腔肠动物开始介绍各动物类群。
3.以动物的运动和取食为线索贯穿全章
本章七节内容通过动物的运动和取食的线索有机地串连起来,教材作此处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表面上看是绝大部分动物都能自由地运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通过运动获取食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因此,运动和取食是动物与植物相区别的两个重要特征。因而在章引言部分,教材就直接点出了动物的这两个特征,在各节中分别介绍不同动物的运动和获取食物的方式,还在部分章节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动物的取食和运动特点。
例如,“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想一想,议一议”活动,从动物取食的角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想一想,议一议”活动,从运动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观察与思考”安排了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活动,“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实验”安排了观察蚯蚓运动的活动,“第四节鱼”的“观察与思考”安排了观察鱼的运动的活动。另外,在课后练习中,教材也注意从动物取食和运动的角度设计题目,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总结。
教材在第一章的设计思路也和随后的“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内容相衔接呼应,学生通过第一章了解了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和特点后,在第二章认识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本质,从而对动物的运动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4.对动物各类群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关系的处理方式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各个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在归纳总结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时,主要着眼于易于观察到的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将主要特征的数目控制在3条左右,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根据这些特征能将具体的动物归类到正确的类群中,知道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主要区别。
教材在介绍各类群中的具体动物时,注意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同时也符合本套教材的设计理念,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编写主线。
关于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有些特征是某动物类群特有的,如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些特征是某几个动物类群都具有的,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有口无肛门”的特征,因此,仅根据其中的一条特征就将动物归入相应的类群可能是不合适的,需要综合考虑几条特征才能进行正确的归类;二是有些特征不是某动物类群中的所有动物都具有的,而是其中的绝大多数动物具有的,如水蛭没有刚毛或疣足,鸭嘴兽不是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动物是丰富多样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逐渐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主要特征的学习,对这些特殊事例无需过于介绍,以免对主要内容的学习造成干扰。
需要解释的是,在介绍腔肠动物时,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中出现了外胚层和内胚层的术语,使用术语主要是考虑表述的科学性,实质上就是指水螅身体外面的一层细胞和内面的一层细胞,教师在教学时简单解释即可,无需当作重点内容教学。
在各动物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部分,教材编写时留有一定的开放性,列举了一些示例,期待学生做出补充,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避免了教材在介绍不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时的重复。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材在其中渗透了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引导学生从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辩证地认识动物的作用,对于有害动物不仅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还应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认识每种生物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时,可利用教材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此外,教材还在多处渗透生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等生物学基本观点。例如,在第六节中,教材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让学生观察几种鸟的喙和足的特征、鸟的食性、生活环境,思考鸟喙的特征与鸟的食性之间有什么联系,鸟足的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认识鸟喙的构造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鸟足的构造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从而认同并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在知识内容上的其他变化
前面介绍了第五单元第一章的变化,教材在其他方面的变化如下: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原教材对哺乳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的运动介绍较少,修订后补充介绍了其他多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的认识,也和第一章内容有所呼应。教材中未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因为课程标准未做要求,但考虑到教学的需求,教材修订时,在这一节以小资料的形式介绍人体的骨骼、肌肉。
第五单元第三章,原教材分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节,因教材修订后在第一章介绍各动物类群时,已经介绍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所以修订时删除了本章第二节,全章不分节。为帮助学生理解本章中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内容,教材增加了一个旁栏思考题,用羊吃干草为例子启发学生思考。原教材第二节动物与仿生内容更新后作为本章“科学·技术·社会”栏目的文章。
原教材将细菌和真菌的内容分在两章进行介绍,考虑到细菌、真菌都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此次修订将两章合并为一章。修订后,教材在细菌和真菌部分出现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术语,但它们不是重要概念,因此未用黑体字的形式呈现。在细菌的生殖部分,芽孢内容调为楷体字,供选学,以避免学生误会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生殖方式。在真菌部分,补充了蘑菇和霉菌的结构图,图中标注了相应的结构名称,克服了原教材信息量不足的问题。
原教材七年级上册“病毒”一节内容移至八年级上册中,作为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部分,增加了禽流感的资料,以联系生活,关注社会。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原教材以马为例介绍马是如何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有些教师认为马科下面只有一个马属,马的例子不具有代表性,不利于学生认识科与属之间的关系,教材修订时换成了犬科动物狼的例子,之所以没有介绍狗,是因为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是狼的亚种,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三、对部分探究活动进行修订,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教育价值
教材修订时在探究活动部分进行了调整,具体变化情况见下页的表2。
原教材动物行为部分的探究活动可操作性不强,在委托北京市海淀区的教研员及一线教师进行研究改进后,新教材呈现出来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可行性较好。
四、更新课外读栏目的文章,反映学科新进展
教材修订后,新增5篇课外阅读文章,分别是“兽医师”、“动物行为学家的新装备”、“动物与仿生”、“‘超级细菌’近在咫尺”、“狂犬病和狂犬病病毒”。“兽医师”是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进行就业选择提供参考;“动物行为学家的新装备”、“动物与仿生”、“‘超级细菌’近在咫尺”、“狂犬病和狂犬病病毒”都反映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是进行STS教育的有力素材。删除了3篇文章,分别是“生物技术与‘蓝色革命’”、“生物防治”、“抗生素今昔”,其中,生物防治的素材经过改造,编成第五单元第三章课后练习第3题。另外,对其他文章也都进行修订和资料更新,以体现学科最新进展。
五、采用新的版式设计,更换精美图片
本册教材沿用了七年级教材新的版式设计。在图片方面,更换了绝大多数照片,插图大多数都重新绘制。修订后的教材图片约240张,其中有210张左右是新换的图片,图片更换率达87%。教材在选用图片时,基本思想是尽量呈现实物照片,以使学生认识真实的生物世界。图片不仅考虑美观精致,而且进行相应的文字标注和说明,以传递足够信息。本册教材还呈现了部分学生作品的照片,以开拓思路,为师生进行相应的活动提供参考。另外,教材对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显微镜照片都标注了放大倍数,既科学严谨,也使学生可以大致了解这些微小生物的实际大小和相对大小,对于不太常见的动物,大多都配上照片,同时给出体长的数据或进行适当的说明,使学生对动物的实际情况有基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