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的人才区域集聚战略研究&以绵阳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_绵阳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的人才区域聚集战略研究——以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产业论文,绵阳论文,为例论文,集群论文,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人才区域聚集

1.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理论首先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ichael E.Poter)提出的,着重论述了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①,该理论的作用和价值或影响性尤其在当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验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德州的奥斯汀,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 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就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基本形式或载体。

在高新开发区或科技园区内,由于在地理位置的优势,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来说,集群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形成高新技术创新的氛围,增强区域创新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主要来源于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技术等)的可获性、“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集群内后进企业学习和模仿先进企业,使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向前、向后、横向传递,导致整个行业受益。产业集群中经济主体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和共同的产业文化,人们相互交流,促进创新知识、信息扩散,降低产业群组织的交易成本等。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群推动了人才、特别是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群之所以能够导致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现象,是因为它的大量形成实际上是得益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是更高级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创新主体的人以及从事知识研究和创新的学校及科研机构成为了区域重要的知识资产,而且这种新型的资源优势正越来越成为各国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应当讲,科技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硅谷作为自发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典范,科技人力资源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是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特征②。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围绕科技人力资源来集聚各种生产要素更加突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效应带来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和产业的集聚,带动着产业的发展与更替。具体而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需要人才集聚的广泛支持,包括:[1] ①人才聚集有利于增强集群的竞争能力和塑造竞争优势。集群中同类企业相互比较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企业必须大力吸引专业化人才,通过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人才互为补充和使用,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来赢得在市场中的地位;②人才聚集有利于集群技术创新。集群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集群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战胜对手,就必须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管理技术和新材料使用等方面有创新。集群可凭人才聚集优势,开发新产品,扩大服务范围;运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产品差异化战略赢得市场;③人才聚集有利于集群区域社会化协作。随着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服务性工种逐步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批专司服务的企业就会出现,并且,产业集群发展还会带动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馆、娱乐、教育、卫生、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相关人才的汇集,为这些行业的社会化协作,提供有效运营的保障;④人才聚集有利于集群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业技术连接,人才的聚集效应得以发挥。产业集群区域往往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中小企业,生产相似产品,大多是专业化生产,势必要求集群区域专业技术人才高度密集。

因此,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速度加快和规模扩大,如何有效集聚高素质人才来适应、推动产业集群,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高新区或各类科技园区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3.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区域聚集及其效应的主要因素。

(1)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区域聚集的影响因素。根据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1986)“生态系统论”思路,[2]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生态系统”的角度加以研究。[3] ①就宏观层面来而言,社会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包括科技政策、制度创新系统等制度因素),以及科技人力资源组成的一些非正式组织等,都是影响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重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侧重于是否可以降低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社会成本,或提高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收益预期,从而促进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②就微观层面来而言,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个体有自发集聚的意愿,他们更愿意到相关专业人员较多、知识更新较快、竞争压力较大、科技成果转化更快、组织承诺效率更好的环境工作,其中,工作满意程度是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个体对工作不满意度越高,产生流动意愿就越强。③就组织层面来而言,组织承诺是影响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主要因素。在现代企业中,知识型组织成为各类组织的追求目标,各类组织都在设法吸引、培养、维系高素质的科技人力资源,并探求如何更好地激励科技人力资源,以期获得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最大效应。企业组织在操作上常把提供令员工满意的工作岗位、薪酬、工作环境等承诺作为吸引员工的条件和砝码,实现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集聚,这表明组织承诺实际上是促进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

(2)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区域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科技人力资源个体素质较高,在一定空间内集聚的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规模足够,并且配置合理,必然会带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然,个体素质、群体数量和整体结构是科技人力资源集聚效应发挥的三个主要因素。个体素质是指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学历、职称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特征,这些指标是科技人力资源绩效发挥的基础;群体数量是特定区域内科技人力资源的构成情况(如平均年龄、平均学历等);整体结构则是指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相关的制度因素。较高的个体素质、满足需求的数量,尤其是合理的整体结构,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集聚具有重大影响。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下人才区域聚集的现状与问题

就绵阳高新区而言,从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区内产业集群迅速,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相应地,也集聚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到区内创业和发展,产生了较强的区域高新技术人才集聚效应,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绵阳高新区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人才集聚,将其放在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一直朝着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的目标努力。[4] 相继出台了《绵阳高新区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绵阳高新区吸引留学归国人员若干政策规定》、《绵阳高新区吸引博士及博士后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构建了有利于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潜能的政策体系。搭建了引进高科技人才的平台,先后创办了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生物专业孵化器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创业服务中心为区内中小型科技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及为科技创业提供技术开发、生产经营、资金筹措、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综合配套服务,通过为在孵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来培育创新科技实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具有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还引进了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投资公司、企业咨询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博士后工作站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现设有西普油化、西磁科技等十个分站。绵阳高新区还斥巨资建了博士别墅,为高级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并为其子女就学提供保障,为其配偶安排合适的工作。我们还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的人文环境,为各级各类的人才安心工作创造尽可能舒适的生活条件。

在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方面,大胆突破了户籍流动的常规做法,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打破人才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对已经在本地工作或有意来高新区工作并落实了接受单位的优秀人才,不论学历、职称,也不论是否在本地落户,其生活、工作、创业及由此带来了相关服务需求,一律不受户口限制,且来去自由,完全享受“市民待遇”;对海外人才,则实行“国民待遇”。对各行各业具有领先水平的精英人才,无论是管委会还是有关企业,都随时掌握其工作和生活状况,特别是福利待遇、子女及配偶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等,给予“包揽式”的跟踪服务。

截至2004年底,全区企业1300余家,人才资源总量(不含长虹)已突破一万人。其中博士150人,硕士300人,有高、中级职称的3120人,已初步形成了较合理的金字塔人才结构;仅2004年,全区就引进了博士40多人,硕士80多人(见图1)。这对西部中等城市的高新区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和不错的业绩。本研究从这组数据看,博士、硕士和高、中级职称人才的数量比例还可以,但从绵阳高新区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要求看,这样的比例并不多,高层次人才集聚并不十分理想。

图1 绵阳高新区人才集聚学历、职称结构

通过对绵阳高新区集聚的高新技术人才的自身条件、主观意愿、所处客观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发现绵阳高新区集聚的高新技术人才流动大多数是同类性质单位间的流动,如国企间的流动、民企间的流动、研究机构间的流动;流动速率也较低,相对稳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换过工作的次数多。

再从绵阳高新区高新技术人才的满意度看,有如下的结果(见表1)。由表中可以看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回答潜藏着流失危机。这使高新技术人才集聚战略面临考验和挑战。

表1 绵阳高新区高新技术人才的满意度状况

总之,绵阳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人才集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高新技术人才集聚及其效应发挥,以及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但绵阳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人才集聚工作还存在一系列不足,主要包括:人才激励机制问题;人才制度和人才政策问题;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人才成长环境问题;人才信息管理系统问题;对九院等人才“柔性集智”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区域聚集战略的基本方向

(1)继续推行高新技术人才区域聚集的成功经验,逐步解决已有问题。

实践证明,绵阳高新区在实施高新技术人才区域聚集工程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形成了鲜明的人才集聚的政策特色:①坚持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区内各企业和管委会机关定期或不定期向大专院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以供双向选择。就业以后,如果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有新的认识,或发现有更理想的就业机会,还可以进行职业流动和工作转换;②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化。就机关而言,“用人”及“管人”主要在机制上下功夫,中层领导实行聘任制,一般人员实行聘用制;就企业而言,主要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形成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用好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③实施人力资源引进的多元化。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不同省、市乃至国际人才市场招聘人才,选人的渠道日益呈现出立体交叉、纵横交错的格局。这样的高新技术人才集聚策略行之有效,值得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尤其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并制定更为合理、科学的高端人才政策,营造高端人才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③。

(2)借鉴国际“硅谷”经验,形成一套完备的创业人才自由流动机制,保证区内创业人才进退自由。

创业人才自由流动,是一切成功科技园区集聚创业人才、开发创业人才功能通行做法,即要形成吸引和促进创业人才区域集聚市场化机制和环境条件,关键在于形成成熟而完善的创业人才流动机制。硅谷人才集聚的巨大成功,在于它建成了面向全球一体化的创业人才流动机制和实现创业人力资本积累和配置全球一体化。包括:①硅谷企业之间人才自由流动机制。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才在硅谷新企业之间的流动已经内化为硅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才配置的主导方式;②硅谷与周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如硅谷与近邻的斯坦福大学人才合作和流动机制。一方面,硅谷新企业发展对斯坦福大学教学和科研模式提出的挑战,要求斯坦福大学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方面适应硅谷新企业发展和管理新要求。另一方面,斯坦福大学为新型创业人才培训提供了新的制度安排,如允许教员和研究人员每周有一天到硅谷公司兼职,甚至允许其有1—2年的时间离职创业,到期返回。学校鼓励他们在校发明创造,获得知识产权及其收益;应用性成果在1年之内未向企业转移的,发明者可自主向企业转让,学校一般不再收取回报;③形成吸引世界其它各国一流创业人才硅谷创业的良好机制。

绵阳高新区要针对自身实施,借鉴硅谷经验建立自己的创业人才的流动机制。其一,建立创业人才的“退出机制”,完善创业人才的“进入机制”。形成科技园区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其二,政府要协调产、学、研相结合工作,充分利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长虹公司、九洲公司、东材公司)以及2个省级技术创新企业(湖山音响和东方绝缘材料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促成集群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发人力资源。集群企业可与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协议,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集群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和研究机构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为产业集群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的来源。这要求政府部门应立足于集群人才的培养,建立与这些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培训人才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要运用人才弹性机制,广泛开辟“柔性流动”的绿色通道,吸引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如以较高的报酬或“第二住宅”之类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技术人员兼职。其三,在进一步建好留学生创业园基础上,要逐渐建立吸引国外一流创业人才到高新区来创业的有效机制。

(3)利用绵阳科技城建设条件及创建绵阳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市等机遇,提高绵阳开发区对跨国公司的集聚吸引力。

绵阳科技城专项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基金已划出1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专项资助绵阳科技城的创新基金项目。四川省和绵阳市财政以2亿元组建“绵阳科技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和“绵阳科技城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简称:绵阳“两金”),配套支持绵阳科技城的创新基金项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产业、光机电一体化化产业、环保产业等。围绕科技城建设,绵阳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绵阳科技城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反响,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同时,创建绵阳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市的工作也已全面铺开。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释放绵阳现有科技和人才潜能,突出优势,弥补不足,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技术、信息、人才、资金和科技项目,到2010年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绵阳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格局,发展环境、创新能力、孵化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把科技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和“全国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重点中心城市”,成为全球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网络构建的关键点和国际重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互动城市,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打造“世界知名特色城市”。今后5年时间里,力争平均每年有3次以上的大型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在绵阳举行,包括大型的国际合作研究、大型的国际科技研讨会、大型国际科技展览会、交易会和合作开展科教等,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有量上的大突破,质上的大飞跃。

这些都是绵阳高新开发区吸引跨国公司、集聚跨国公司人才非常有利的条件条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或其它行业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大型跨国企业,如美国杜邦、雪佛龙、韩国浦项、英国壳牌、日本三菱、法国罗地亚、德国博泽等,已经在国内其他高新区或城市集聚。绵阳高新区只要善于利用科技城建设条件及创建绵阳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市等机遇,在5年时间左右吸引10家左右跨国公司或国外企业入驻高新区、集聚一批跨国高新技术人才,应当说不是没有可能。为此,绵阳高新区需要强化对跨国公司及人才的吸引力:一是建立科技城及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试点市吸引跨国公司或国外企业、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人才的集聚机制;二是塑造具有相对充裕的研究与开发人才优势;三是创造优惠的鼓励研究与开发的政策条件;四是建立灵活的人才培训、开发和利用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与开发人才的效率,提高创业人才研究与开发产出水平;五是建立充分的研究与开发信息沟通渠道。

(4)建立区域性创业条件网络,强化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孵化功能,使绵阳高新开发区首先成为科技创业人才和科技型小企业创业的孵化器。

科技园区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孵化功能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创业人才集聚能力的大小。科技园区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孵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行为主体提供系列化服务上。这既包括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创办程序、科技型小企业管理咨询、科技型小企业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诸如会计、律师、审计、保险、公证、教育培训、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等中介内容。在美国,各级政府出资组建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者提供低租金办公场所、秘书、通信设施、计算机和技术、法律、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科技园区孵化功能开发的关键是改善和提高小企业或创业人才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这些科技创新资源主要包括新型人才资源、新型金融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创业人才资源、风险投资资源。孵化功能供给使科技型小企业成为创业人才价值实现的最佳载体。

因此,绵阳高新区区域性创业条件网络建设必须考虑到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从五个方面积极做好工作:A、充足的风险投资供给或积极的风险投资担保。B、塑造别具匠心的创业文化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创业价值观、创业成败观及创新文化和冒险文化等方面。这种创业文化环境既要有利于创业人才集聚规模效应,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并在更大范围地推动创业文化的扩散。C、搞好企业家激励机制建设,如对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 风险投资家实施的股票期权奖励制度和对员工公司认股权激励等。D、科技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全球一体化配置机制。E、建立研究与开发投入供给的社会化机制。

(5)政府引导、强化集群企业员工内部培训机制建设;同时,以长虹和科技大学等为依托,建立集群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体系。

强化培训也是集聚员工、留住员工的重要手段。高新区政府要引导、强化集群企业员工内部培训机制建设;同时,以长虹和科技大学等为依托,建立集群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体系。①打造“学习型企业”,使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有计划地进行;②建立培训赔偿制度。企业可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在记录员工培训实况的基础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确定员工离职时所造成的损失,并要求赔偿。避免企业花费大量培训费却留不住人才的情况,更可纠正集群企业因此不敢花钱培训员工的误区;③加大人才在职培训成本的投入,规范培训成本投入机制。改变目前集群企业人才培训方面参训人员少、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对企业领导层或有关员工的培训或者某些有针对性的学术性报告,可以由政府投入;④集群企业要健全在职培训机构。企业可以办职业技术学校,也可以由政府引导成立行业协会,负责同行业的职工培训,这是发达国家员工培训的成功经验。在外部方面,可以以长虹和科技大学等为依托,政府积极引导并亲自参与建立集群企业员工在职培训体系,某些培训需要政府组织实施。

(6)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团队,以强化高新区的人才集聚功能。

高新区的发展阶段以及产业发展现实都表明,绵阳高新区适合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团队,从而使高新区的人才集聚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根据组织特征和实际运行,绵阳高新区现在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尽管成立了绵阳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及相关子公司),但绵阳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并没有具体参与高新区管委会的管理和决策。虽然它在管理方面具有管委会职能延伸的特征,但它的主要职能还是在于执行管委会的决策,它自身并没有真正进入管委会的决策层和决策体系。所以,政府管理团队成为管委会的核心管理团队。而绵阳高新区实际运行优势经过最初几年后现在已经在逐渐下降,相对封闭的管理团队由于几乎没有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管理力量的广泛参与,使得团队整合信息资源的力量较差,知识结构陈旧、老化、管理团队缺乏活力以及进取、开拓的精神和能力等。因此,绵阳高新区必须面对知识、技术、信息、市场等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单凭政府的管理力量已经不适应高新区及产业发展要求,还必须吸收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进入管理层,形成高新区管理的一种合力,这样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提高管理者素质,有效塑造高新区的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而保证人才区域集聚优势的不断增强。毋庸讳言,绵阳高新区在这方面的认识已经有所滞后了。

但在目前还难以改变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情况下,以绵阳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为主导,吸收长虹、九洲等几大核心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以及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等高等院校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实质性参与,构成一个三方督促、制衡的紧密型结构的新型管理队伍,还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其一,管理队伍的运行机制还是按权、责、利构建;采取集体决策、集体管理、利益共享的运行模式。

其二,参与管理的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可以有条件地有限分享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政策利益。但需三方会同建立一套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

其三,参与管理的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原则上应同管委会按一定比例投资,建立一家高新技术开发管理公司,作为新管理团队实施运行的载体,共同管理经营,所得利益依照出资比例和管理绩效分配。

其四,参与管理的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有义务向高新区高新所在区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条件地提供有关资源,例如机械、仪器设备、技术指导、培训以及向这些企业提供具体的管理指导等。

其五,成立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将长虹、九州、西科大、九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织起来,对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予以指导和建议,使他们变相参加管理。尤其是九院等单位的院士更是一块国际性金字招牌和无形资产,过去长期没有注意充分利用,实在可惜。

其六,参与管理的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与管委会形成战略联盟,共同研究、制定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政策,并且参与实施或对实施全过程加以监控。

四、简短的结语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相应,区域集群的结果往往可以带动人才、特别是科技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区域集聚,而人才的区域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和重大意义。但产业集群与人才区域集聚并非一定就是亦步亦趋的关系,这可以从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区域集聚程度、规模的差异性得到反映。因此,怎样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才的区域集聚,并从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制度和人才政策、人力资本投资、人才成长软环境和硬环境、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保证人才区域集聚的持续性和集聚力度的递增性,成为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注释:

① 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引入了“产业集群”概念,并将产业集群与国家竞争优势相联系。1998年,波特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认为,国家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表现为生产力的高低,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特定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升级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以三种形式影响竞争:a.增强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生产力;b.增加创新的能力;c.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大整个集群。此外,波特还论述了影响产业集群诞生、发展和衰亡的因素,以及政府在这其中的作用。参见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Po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1998.

② 2004年统计显示,53个国家高新区内企业达到38565家,从业人员达到448.4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3万人,增长了13%。其中,各类科技人员123万人,包括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万人,研究生毕业者7.4万人。2004年国家高新区共吸纳应届毕业生14万人,占新增从业人员的1/4强;共吸引留学归国人员1.59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4%。2004年高新区38565家企业中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72.5万人,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6.2%。参见科技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EB].http://www.most.gov.cn/t20050620.

③ 在此方面,西安国家级高新区“推广一个制度,做大两个产业,完善三个体系,加强四方面建设,吸引五类人才”的人力资源区域集聚政策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具体讲就是要推广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大人才中介服务和培训两大产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和国际化三大体系,加强优惠政策、人文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四方面的建设,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含两院院士和博士后人才)、海外高级人才、本地科研技术人才、大学毕业生、高级技工等五类人才。参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建设全国一流的高科技园区[EB].http://www.most.gov.cn//t2005082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的人才区域集聚战略研究&以绵阳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_绵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