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研究论文_徐俊龙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研究论文_徐俊龙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防排烟体系是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层民用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建设内容。本文针对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现存问题及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能够为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研究

引言

防排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类型,需要在设计、施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及研究。目前我国已经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设计给出了简单的标准,但尚未对设计细则进行规范,因而仍旧存在一些有待标准化的问题,下面就结合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1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方式

1.1防烟系统设计方式

超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通常会采用机械加压的方式,提升送风排烟能力,为了加强防

烟系统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应在设计当中确保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不同高层建筑的排烟量及送风量进行计算,并采用多次计算及检验的方法来提升获取数据的准确度。在确保送风量的基础上,即可确定机械加压所需的设备及仪器,提升防烟系统在消防防火当中的送风能力,发挥预期效用。其次,使风量处在科学的范围之内,并将防火门、空气泄露情况等因素考虑在内。应注意的是,建筑空间内部的面积、通风口的面积与送风能力成正比,面积越大预示着加压空间的送风量也就越大。在加压面积无法保障正压数值时,就需要在设计当中加大送风量以达到预期的防烟效果。最后,应当对设计完毕的防烟系统进行优化处理,针对高层建筑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火灾情况的烟雾度进行考量,并结合案例及实验等方式,模拟火灾情况,考虑到多种火灾情况下的防烟状况,保证开启着火层前室送风口实现经济实用。

1.2排烟系统设计方式

排烟系统的设计可以采用机械和自然排放烟雾两种方式,在实践中应结合规定及实际情况进行排烟方式的搭配及布局。采用自然排烟方法时,主要依托于烟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火灾发生之后,高层建筑内部的喷淋系统会影响到烟的自然排放,一些烟气当中存在可燃性气体,自然排放可能会导致气体燃烧,进一步加大火灾范围。单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很难实现排烟效果,应辅助以机械排风的方式,提高烟气排放能力。且自然排烟口的高度应当高于蓄烟高度,通常设计在房间高度的一半以上,为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提供保障。为了避免迎风方向的排烟窗出现灌风的情况,可以加设能够移动的窗户或处在天花板等其他方位的排烟窗,但这种设计方法会增加成本,需要在权衡性价比的基础上理性选择。应注意的是,高层建筑受到热压作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在防火当中,应当进行防火及防烟系统的科学分区,争取迅速完成排烟任务,减少烟雾对人的伤害,并抑制火灾程度。

2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

2.1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

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根据开窗位置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消防电梯间、防烟楼梯间、靠墙外楼梯间的前室大于两平米,合用前室则需要大于三平米,内走道部分的可外启开窗面积应大于走道面积的百分之二。

2.2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机械排烟设施,排烟量按前室也应大于六十立方米计算,排气口的位置要临近或处在顶棚上。排烟风量的设计,在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六米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按面积大于六十立方米计算。而负担两个及更多的防烟分区排烟时,要使最大的防烟分区的面积大于一百二十立方米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3.1防排烟系统功能改造不完善

当前的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防排烟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缺乏民用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专门设计模块,对于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而言,其内外部空间、朝向、建筑材料都不尽相同,借鉴同类防排烟系统的同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的特殊性进行改造处理。

3.2防排烟系统的风机安装调试不到位

在当前的一些民用高层建筑当中,新型建筑在施工建设完成之后,通常将工程验收的重点放在建筑质量上,对于防排烟系统的检验及调试常常被忽视,导致防排烟系统的风机安装情况、送风情况、形式设置等具体内容缺乏充分的保障,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3防排烟设施安装位置存在问题

在民用高层建筑当中,由于业主的特殊要求导致设施改装的问题时有出现,其中包括对排烟口、排风口、防排烟机器等的位置调换、改装、私装等情况。造成了防排烟设置安装的位置发生偏移,防排烟系统能够起到的作用减弱,系统的正常及有效运行存在障碍。

3.4系统设计问题

就当前可以借鉴的防排烟经验看来,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当中仍旧存在一些设计本身的问题。造成这些设计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建筑的施工设计、建设单位缺乏安全防火意识,在建设当中出于经济等方面的考虑,私自更换建设材料,导致建筑在出现火情的时候难以排烟且更易燃烧,埋下安全隐患,造成防排烟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难以衔接的问题。其次,一些参与防排烟系统设计的企业及组织,对于民用高层建筑的防排烟方面专业性了解较差,存在概念混淆、设计与实际脱节、设计规范度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消防机构对于民用高层建筑方面的监督与管理的查处力度不足,导致很多消防单位对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在防排风系统的建设当中参与较少,很多问题直到后期检验时方能发现,使得系统还需再次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提高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质量的措施

4.1优化防排烟设计方案

在设计初期,参与民用高程建筑设计、建设及防排烟系统设计的组织机构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及时的沟通与联系,确保建筑内外部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即时有效的共享。在给出相应的防排烟设计方案之后,应当结合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给出相应的施工工序及材料,并在施工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还应将防排风系统部分纳入到审核内容当中,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在建设完成之后结合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质量检测及审核。在初步设计时,消防机构应当与建设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审核,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4.2建立健全消防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就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看来,消防工程中的设计、建设、监理等部分的技术及流程已有相应的标准流程。在进行民用高层建筑的设计及施工建设当中,应当在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对项目工程的质量负责。

结语

高层民用建筑业主数量较多,在出现火情后的影响较大。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布置通常建立在建筑原有的设计布局的基础上,通过自然排烟或机械排风的方式,来预防由于起火等原因所造成的烟气,提升安全保障效果。应当对防排烟的设计予以充分的重视,有针对性的避免当前常见的一些问题,设置合理的防排烟口,并使用质量过关、位置合理的防排烟设备,以起到该系统的预期防排烟效果,减少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蔡小媛.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1):42-44.

[2]陈瑞丽.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浅析[J].福建建材,2011(04):63-65.

[3]冉立君.高层民用建筑排烟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J].黑河科技,2002(01):53-54.

[4]邱照成,糜华,董素霞.某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介绍[J].制冷技术,2000(03):36-38.

论文作者:徐俊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研究论文_徐俊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