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需求为目标,优化农技培训的技巧
谢建宏
甘肃省市徽县城关镇人民政府农技站,甘肃 徽县 742300
摘 要: 农技推广工作是一种以农民为对象,促进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改变农民行为,提高其决策能力,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开发农村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技术培训是农业推广中常用的手段与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农民了解学习农业技术对发展生产,经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技;培训;培训技巧
农技推广工作是一种以农民为对象,促进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改变农民行为,提高其决策能力,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开发农村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参加工作一直在基层乡镇农业部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在工作中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类新技术、新农药、新种子、新肥料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推广活动。而农民技术培训是农业推广中常用的手段与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农民了解学习农业技术对,经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时及工作的需要举办各类培训会,除了邀请上级业务部门的专家开展培训以外,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在近年来在我镇发展蔬菜基地建设、精准扶贫、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工作中经常举办培训会。在长期的培训工作中,逐渐体会到,农业推广人员既是知识、信息、技术的传播者,又是政府、专家、农民之间的沟通者。这种独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推广人员在培训中必须具备各种培训技巧,提高培训能力。
一、农业科技培训必须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主开展
以往大家开展的技术推广是从上而下的,培训什么由专家和技术员主观决定,脱离实际,技术陈旧不能因地制宜,培训针对性不强,满堂灌、一言堂,农民不满意,自己也很困惑,但这究竟是不是农民真正需要的,并不清楚,常常是钱花了、力气出了,却不见效;现在培训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一切活动以农民为中心,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并充分挖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他们相互间的传播和拓展能力,尤其是能人的辐射带动。要让农民知道了农技员不是为了“推我手中的技术”,而是要帮助农民决策,为他们解决农业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更多的信息、选择和途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主要“对人”,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帮助农民去发现、分析、解决面临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素质,这才是真正的农技推广。在笔者所参与的西寺村田坝蔬菜基地建设中,在开展工作前,我们在充分了解该村农民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后。在农民技术人员的参与下,制定出详细的培训计划,收集培训时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然后集中一段时间,把参与项目的有关领导、推广人员、农民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有经验的农民组织起来,利用晚上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对农民进行培训,并在培训中及时听取参加培训的农民技术人员和其他群众的意见,增删培训内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蔬菜基地的建设中参与科技示范户用很短的时间建成了100余座温棚,掌握了温棚种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重估与重构具有现实紧迫性。一段时期以来的理论场域,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拥庹者轮番上阵,但只是留下理论表述矫枉过正、情感救赎过犹不及的满地狼藉。围绕人类中心主义去留存废的争论,留下了见微知著的警示:任何怀有偏见的理论批判,终究会在实践彻底性面前踟蹰不前;同样怀有偏见的理论构造,往往会在现实可能性门前撞破头皮。这最终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视。
二、加大农民参与式培训
在培训中,在了解农民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以农民为中心,旨在启发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能力,并最终使农民具备科学决策能力的农技推广培训方法,参与式培训能把农民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在精准扶贫中,我们常常会依据群众关心的问题。参与式培训对农技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懂技术,还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开始培训前,技术员的角色是专家,让农民信任你;培训中,要忘记自己是专家,留给农民充分发言权,让其畅所欲言;点评时还是专家。农民之间相互学习,是农技推广中的重要方式,因为农民之间情况相似,有共同的语言,经常接触,他们之间的学习要比向技术人员学习更容易一些。因此,技术人员在培训的时候,把握培训力度,启发农民很重要,在培训中,提出的有关农业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农民在相互讨论中已经把问题解决了。解决不了的由培训技术员解答,培训技术员也不懂的,再咨询上级业务部门专家。农民在培训中不仅仅只是对参与式方法获得一些要领上的理解,而是亲身有所体验。体验农技的重要性不在于学会种操作技术,获得各种技能,而在于获得对于现实的真实感受,而这种内心体验是参与者形成认识、转化为对推广技术认可的原动力,通过这种方法,农民能较快熟悉所培训的内容,了解自己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方法,掌握必需的种植技能,尽快适应新的种植技术、新种子、农药的方法,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我们开展的培训中,常常会采取这种方式,有时四五十岁的农民也能踊跃上台培训。
三、通俗语言的运用是基层农技培训中提高培训效果重要手段
培训中,与培训农民要在心理上相互沟通,消除陌生感,顺利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要尊重对方,以礼相待,以信任交换信任,要善于心理换位,根据培训的条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善于利用农民在长期的生产中总结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就能更好的培训自己所要推广的新技术。
“坦率他说,我虽然并不了解您,但我觉得您绝不是罗马那些无聊透顶的有钱人可比的,您身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气质吸引我。
其次,要积极构建配电网用电管控维护系统,经由信息网络系统对配电网实际用电管理加以实时性的监管,自动并按时检测用电反常现象,假若出现反常情形,系统即自动做出报警提示,杜绝安全故障问题的蔓延,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同时还可增强配电网每类信息数据的精准性,增强配电网运行的效率。
四、加强和培训对象的相互沟通
在农技培训中,技术人员要将科技术语变成农民的语言,做到大众化、口语化、通俗化,所讲的科技知识应当是少些理论,多一点实用,语言要通俗易懂,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学了就到运用。在长期的培训中,实践证明,技术员熟练运用通俗语言进行培训,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能把科技术语用通俗语言说明白,农民再培训中对所推广的新技术、新品种等就会听得清楚,就不会一头雾水,就会紧跟你所培训的内容一路听下去,积极性自觉不自觉就会被调动起来。农民愿意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有关新技术就会接受,培训目的也就达到了。在培训中,也要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一些俗语,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把一些技术概括成通俗易懂的话运用在培训中,这样可以既能少费口舌,又能使农民理解得透、接受的快,提高培训效果。如我们在培训秸秆还田时使用微生物秸秆腐烂剂的重要性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而秸秆腐烂也要靠微生物分解,就好比青草喂牛,在牛肚里消化,最后成牛粪一样的道理,微生物分解也就是同样。
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农业培训中的必然趋势,在以往的培训中,技术人员只能口头、利用宣传小册子、版图等向农民说明农业新科技的适用性、适用范围、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的描述往往达不到准确的目的。为了增强说服力,让农民更直观的了解所培训的内容,充分利用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技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农民详细了解科技知识,培训工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在培训前,充分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加以培训。曾经我们在精准扶贫科技培训中,就充分利用多媒体对帮忙精心培训。把相关的图片插入到演示文稿中,并用文字进行标注,使讲解更直观、生动。例如,我们在培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时,把害虫、病斑、发病症状等图片插入,用文字注明危害程度、发病原因、防治方法措施等等;在推广新作物或新种植模式时,也可以把各类图片加入,让农民一看就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利用多媒体培训,也能增加培训内容,推广培训效率。
六、要加强学习,掌握多技能
基层工作可以说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基层农技人员来说,也必须掌握农学、蔬菜、林果等基本知识,在培训农民时,能基本掌握当地栽培的主要农作物、蔬菜、林果的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栽培、技术;掌握当地主要作物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也要基本掌握病虫害的测报、配制和适时使用综合防治措施。如我们在建设我镇田坝蔬菜基地时,在田间培训时,温棚的设计、搭建,蔬菜的品种选择、栽培模式、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等,都是我们讲解示范;在春季,小麦的“一喷三防”、测土配方、间作套种等等以及林果冬季管理、嫁接、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必须了解。
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知识老化,加之信息闭塞,开拓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不强,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看见培训班机会偏少,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基层乡镇政府经常抽调从事“中心”工作现象十分普遍,使农技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知识、新科技更新速度很快,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因此,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业务技能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为了增强增加的业务素质,要自觉更新知识库,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学习,也要及时整理、分析、使用新知识,善于发挥新知识的能力。
作者简介: 谢建宏(1973- ),男,甘肃徽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编辑:魏 翔)
标签:农业科技论文; 培训论文; 培训技巧论文; 甘肃省市徽县城关镇人民政府农技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