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知新解农业产业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安市论文,新知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新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峡江的蒿菜上了日本的餐桌,青原丛玉、井冈山侨益、万安鸿西的蔬菜远供香港,吉安县横江葡萄、吉水萧翔鲜土鸡蛋打进了麦德龙超市,遂川的狗牯脑茶出口欧盟并列入联合国采购目录……从“会什么种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从卖产品到卖商品,江西省吉安市农业呈现着脱胎换骨的嬗变。
作为农业大市的吉安,经历过“卖一车猪,换一车水(饮料)”的尴尬。一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多年探索,认识一直刻在吉安人心头。
培育大龙头,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吉安市以工业代理念抓农业,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达到12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9元,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
强化政策、财政两项支持。吉安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各县(市、区)专项资金每年都在300万元以上,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共计安排6050万元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施招大引强、规模提升、产业整合、百村推进、百社示范五大行动。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改扩建、建设大型农产品基地,一个个难题得到重点突破……
大项目的引入、培育和壮大,催生出农业的裂变式扩张效应。到目前,吉安市拥有龙头企业246家,其中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45家。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25家,超5亿元龙头企业4家。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吉安县凤凰镇九龙村的肖忠文本是一个在外务工的农民,在外闯荡10多年的他辞工回家养鸡,与吉安温氏公司合作养了12000羽鸡,当年纯收入2万多元。而来自永和镇的周文峰合作养鸡两个月就获利8000元,周文峰说,种田十几年,还是养鸡挣钱最省心最轻松。在吉安县,这样的养鸡户已发展到3200户,“不担市场风险,却尝经营甜头”是他们对合作养鸡的深切体会。
“不担风险却尝甜头”,纽带的核心在于这样一批种养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与农户签订放养合同,由企业向养殖户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加工。这样一来,像肖忠文、周文峰这样的养殖户的养殖风险大大降低,而企业把养殖户的鸡棚变成自己的生产车间,运营成本也降了下来。
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农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近年来,一大批名牌龙头企业和名牌农产品迅速崛起,全市农产品有425件已注册商标,有116个获绿色食品标识,68个获无公害农产品标识,53个获“江西省著名商标”,4个获“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4个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论证。这些名牌企业和产品,带着“身份证”闯市场,通过自身扩张,整合链条,实现了农民致富和产业升级。
与农产品基地“产加销互动、延长产业链”相辉映,吉安市一些地方依托地域优势,突出抓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块状经济”格局,以特色产业带动产业化跃进。高产油茶近年来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种植面积达230万亩;“井冈蜜柚”面积达2.5万亩,5年内将达30万亩;遂川金橘种植面积11.2万亩,年总产量4.6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金橘生产基地……目前,吉安市已建立省市级示范点26个,示范带动“一村一品”专业村899个,建立特色产业乡镇109个。
(联系电话:010-85815522转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