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广东 广州 51026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血糖水平对ICU重症患者预后及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273例ICU危重症患者每日晨空腹血糖的平均值,将其分为以下三组:A组20例(≤6.1mmol/L);B组168例(6.1~10.0mmol/L);C组85例(>10.0mmol/L)。比较三组的预后情况和感染率。结果:C组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MODS)发生率、感染率高于A组(P<0.05),但死亡率相差无几(P>0.05)。B组的MODS发生率、感染率与A组相比,P>0.05,但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若要降低ICU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率,就应该避免低血糖与应激高血糖两种极端情况,将患者血糖控制在6.1~10.0mmol/L之间为宜。
【关键词】低血糖;应激高血糖;ICU;预后;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17-01
应激高血糖在ICU患者中非常多见,高血糖可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加之各种侵袭性医疗操作,因此ICU患者的预后效果普遍不乐观,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会引起其它感染。可通过控制ICU患者的血糖水平来降低感染率,但到底应该控制在怎样的范围内,目前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我院根据血糖水平的高低,回顾性分析了273例ICU患者资料,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ICU患者273例,男196例,女77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6个月~8年不等,部分患者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且伴有尖叫,焦躁等。按照血糖水平从低到高将患者分为三组,组间比较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根据ICU患者入院后第一次的晨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6.9mmol/L作为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排除情况:①年龄不足14岁者;②入住ICU时间少于48h者。在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中记录ICU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方式(皮下、静滴、静注)、胰岛素用量,以及入院后ICU患者每日晨6:30空腹血糖水平和低血糖发生例数。
患者预后指标为:入院后感染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MODS)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死亡患者入院后第一个24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
以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的ICU患者血糖控制切点为依据[1],将患者分为:A组血糖≤6.1mmol/L;B组血糖6.1~10.0mmol/L;C组血糖≥10.0mmol/L,若患者血糖≤3mmol/L,即使无症状,也视其为低血糖。
1.3统计学方法
患者资料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展开t与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预后指标分析(见表1)
注:与A组比较,①P<0.05,②P>0.05
A、B、C三组中死亡患者入院后第一个24h的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C两组中死亡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A组要低(P<0.05)。
3讨论
应激高血糖的发生机制为:机体在受到严重创伤与感染后,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各种应激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等的分泌出现异常,多种细胞因子大量增多,肌糖原与肝糖原的分解随之增多,机体组织细胞产生葡萄糖利用障碍,胰岛素抵抗症状非常严重[2]。暂时的早期的高血糖能够使机体产生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倘若血糖水平一直很高,ICU患者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虽然国内外已经得出确切结论: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ICU患者的预后,但具体控制在什么范围之内,目前尚无定论。很长时间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略高于正常水平的血糖(10.0~11.1mmol/L)对ICU患者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血红细胞、神经,免疫系统的能量供给,但这种观点明显缺少理论证据的支撑。
又有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ICU患者,将其血糖控制在7.0~10.9mmol/L之内,死亡率会降低29%[3]。另有研究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积极的院内、门诊治疗,将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0~10.0mmol/L之内,其并发症和死亡率几乎不变。后来又有研究将ICU患者血糖控制在4.4~6.1mmol/L之内,发现和常规治疗相比,并发症死亡率有所降低。本研究中A组与C组的比较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与B组相比,血糖水平良好的A组,虽然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相差无几,但死亡率却高于B组。
因此得出如下结论:积极管理ICU患者血糖水平是可取的,但若过分严格地控制血糖,反而对患者无益,建议最好将目标血糖控制在6.1~10.0mmol/L之间,合理使用胰岛素,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黄镇河,卢君强,黎丽萍,陈立波. 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08,04:587-588.
[2]李秋宇. 不同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及感染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14,01:81-82.
[3]龚建玲. 血糖水平波动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2014,19:3-4.
论文作者:郭瑞莲,钟贵芳,詹丽群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感染率论文; 死亡率论文; 低血糖论文; 发生率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