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栗家小学 422300
摘 要:在农村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教育者长期面临的的难题。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这样就应注意研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重视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培养学困生的思维、倾向造成了学生不同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后进生的发光点往往被优秀学生的光环所掩盖。
关键词:学困生培养 思想教育 思维能力
在农村,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一项主要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过去又称“差生”、“后进生”。对于“学困生”的界定,专家学者们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其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中学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相关。
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父母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取向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取向。有些家庭中存在着家长对子女管教的态度和要求存在偏差,对子女管理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本身家庭经济、家庭氛围不和谐等影响因素。
2.老师教育失当,造成后进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有些学校因对升学率的重视而忽略了对学困生的管理和帮助。教师教育观念还不够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3.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使他们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忘记了自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思学习,在思想上、学习上造成了荒废。
综上所述,后进生所受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要教育、转化他们,须遵循教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农村小学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培养
1.学校教育,方法要灵活多样。
现在的青少年,见识广,口齿灵。即使资力所限,判别是非能力弱,但遇到事情总会推脱,他们既会争辩也会诡辨。因此,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正面教育外,针对学生思想的复杂性,还要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教育:
(1)运用沟通方法,感化后进生。
(2)以激励手段,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3)运用弹性教育法,使后进生逐步转化。
2.家庭教育,标本要兼顾。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家庭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儿女的管教,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往往在家教问题上出现了盲目性、随意性、片面性。家庭教育不得法,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为提高家教的成效,必须提高家长的素养。
(1)提高家长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恩格斯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做到爱得科学、爱得合理、爱得智慧、爱得艺术,就绝非易事。针对家教不得法的不同类型的家庭,学校应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家长研讨家教的方法,给他们上家教课,开家长学校。如介绍现行青少年的心理、性格、行为特点、教育方法;介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家教的原则、注意事项等。建议家长在家教中恰如其分,理性对待孩子,要在严格要求中体现公正与宽容。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要有耐心、决心和教育机智,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
(2)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形成有规律的家庭生活。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无论言行,凡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都应避免。这样,既可增强家庭教育的威力,同时也使孩子从家庭成员的身上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要使困难孩子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得到彻底的改变,还需要家庭生活规律化、制度化。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只有学校、家庭携起手来,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论文作者:李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学困生论文; 后进生论文; 家长论文; 家庭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