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论文_查明辉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 157300

摘要:目的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将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73.53%和94.1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17.56±4.58),研究组患者是(10.23±3.65),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脑梗塞疾病的过程中,应用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塞;血逐府瘀汤;

脑梗塞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与此同时产生缺氧以及缺血等一系列疾病,导致患者脑部功能造成障碍。此类疾病以老年人为主,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现阶段,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依据改善患者脑部循环原则开展治疗,以此恢复患者受损组织。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接收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入下报告形式呈现。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是20:14,最大年龄值是84岁,最小年龄值是60岁,均龄值数是(68.56±9.56)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是19:15,最大年龄值是83岁,最小年龄值是63岁,均龄值数是(69.03±9.36)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入组标准:①经过诊断之后被明确诊断为脑梗塞患者;②本次研究所选人员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③本次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重大心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②中途退出患者;③拒绝参与本次试验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控制血压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与此同时,对于存在并发症的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案,药物组成成分包括15g合欢花、10g枳壳、6g甘草、10g柴胡、20g牛膝、20g生地黄、15g甘松、10g赤芍、15g当归、10g桃仁、15g红花,温水煎熬,每日2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并记录具体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整理和分析本次试验数据,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检验值为t,计数资料应用%表示,检验值为x2,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3.53%,同研究组的94.12%相比较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17.56±4.58),研究组患者是(10.23±3.65),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我国脑梗死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每年脑梗塞发病人数大于在120-150万之间,死亡人数处于80-100万人之间,其中75%的患者可能存活,但是伴有残疾,与此同时,5年内疾病复发率达到41%,脑梗塞疾病临床症状包括口斜眼歪、语言表述不清、昏迷以及半身不遂等[2],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现阶段,主要通过西药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

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其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脂代谢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可利用降脂以及血管调节药物进行治疗。而他汀类药物属于其中的一种,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合理控制动脉粥样硬化,但是其严重损伤患者肝功能,而且伴有较多的副作用。而中医将脑梗塞归于“卒中”以及“中风”等范围之内,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药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进行分析,其药物组成成分包括桃仁、川芎、赤芍、当归、红花等,枳壳以及柴胡具有解郁、疏肝以及理气等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枳壳具有舒筋活血、引气的作用;合欢花的作用是疏肝解郁;甘草具有缓气的功效,将所有药物联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脂。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73.53%和94.12%,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17.56±4.58)和(10.23±3.6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可见,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效果要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状况。

总而言之,将血逐府瘀汤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疾病治疗之中,在改善患者自身疾病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神经缺损状况,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柏青.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1):251-252.

[2] 静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4):43-44.

[3] 张汉煜.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2):2387-2387.

论文作者:查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血逐府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论文_查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