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数据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文,军,李家俊

地质大数据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文,军,李家俊

国网恩施供电公司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 44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变化,认识论本身强调的是地质灾害本身是能够控制的而且可以预防的,发生地质灾害的根源还是由于地质体重的失衡,最终导致地质的初法、初始以及激发条件畸形不同的组合,最终导致地质灾害的出现。而方法论则是从灾害防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工作的展开,最终选择相关问题最为合理的解答,并且最终为以后的防治以及救灾等现骨干工作的展开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相关依据。文章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过程当中的认知轮以及方法论分别来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来提出改善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分析;地质灾害;灾害防治

引言

地质环境,是指地表下的坚硬外壳,它与生物圈、大气圈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同时,拥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在变化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变现象,便会引起地质灾害。以我们现今能力,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地质灾害问题,但可以通过对地理环境中自然灾害时间、频率等的测量、分析,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创设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以下就是对地质灾害防治难点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利参考。

1地质灾害现状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将会损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非常长。基于此种地质形态,导致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极大。从灾害产生规模、强度以及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来看,受灾害的程度和范围都非常严重。一旦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对受灾区域的交通、通信等社会公用事业产生严重影响,对区域性经济发展构成不良影响,同时会降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对此,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无论是人力、技术,还是资金等各方面,政府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针对重大灾害区域,可设置地质灾害防治系统,预测地质灾害发生,以此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地质灾害领域地质大数据的几个典型特点

2.1地质大数据的多样性

地质数据是一个多方面的数据集合,包括地质、矿产、遥感、物探等众多专业,专业之间相互关联,在特定条件下可进行相互转换应用。现阶段,已经有完善的数据库可供参考,例如:区域地质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遥感调查数据库、钻探数据库及水工环灾害数据库等。在这些海量的数据资料面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要对数据的数量进行更新扩充,还要积极地开发已有数据的实用价值。研究人员往往只利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对现有状况进行分析,缺少对地质、气候、地震等专业全面的认识。全面采集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使现有情况得到最为全面的分析结论。

2.2不同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的共性

所谓的地质灾害共性强调的是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后期运动的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相同属性,也就是社会、自然以及资源三个方面的属性。单纯地从地质灾害的事故上看来,泥石流、山体滑坡、山体崩塌、地面塌陷等均属于地质灾害当中,此种地质灾害产生之后会造成岩土破裂以及变形等运动,从而进一步的带来更加具有严重性的相关危害。所谓的地质灾害的共性因素指的是,地质灾害本身所在的区域当中的客观气象环境以及水温条件、地层地貌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质大数据的价值性

“大数据”中包含着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模拟分析,可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对于“大数据”价值性的理解,存在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海量数据中真正有用的信息少之又少;另一种减少投入比重,依赖网络所提供的资料,从中汲取相应的价值。然而通常来说,“价值”的定义是“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如何抓住机遇及收获价值”,地质大数据也不例外,一样适用。

3防治对策与探讨

3.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矿产资源开采带领国家的经济飞速前进,但是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过度的开发直接或间接的对地质生态环境起到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应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科学合理的开发,提高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利用矿业资产的原始资源,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向绿色开发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2浅层地震映像法

浅层地震映像法的核心是反射波最佳偏移技术,而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反射波、折射波、绕射波、有规律的面波、横波以及转换波等等都可以在该方法中进行应用,并且不同波分析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折射波相对适合应用于波阻抗差异较大的地质条件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反射波回传时间的差异对反射界面的深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反射界面的情况进行判定,然后得出发生滑坡的概率;而对于反射波,就比较适合于浅层基岩面的快速探测以及覆盖层速度相对稳定的区域,研究人员可根据同轴数量特征对界面倾角、速度以及上覆介质速度等进行分析。

3.3建立紧急处理机制

就当前发展水平,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地质灾害发生后可及时作出处理。建立灾害紧急处理系统,对于灾害严重的区域,在居民服务方面可选择先进技术,与当前人力、财力与资源进行结合,建立灾害响应机制,并不断的完善。一般情况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有应急处理技术、网络信息平台与应急设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能够应急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相关部门到达灾区,迅速展开救灾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降低地质灾害产生的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3.4做好人为因素防治

首先,对区域范围内的坡体加强滑坡隐患排查工作,严格关注滑坡滑坡风险较大的坡体,必要时可以设置监测点,确保可以及时发现险情。对于风险较低的风险可根据具体情况降低勘查频率。其次,对人类活动予以规划引导。水土流失是滑坡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贯彻退耕还林,打击乱砍滥伐以及栽种绿植等对提高滑坡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要做好施工活动规划和监管。尤其是山体开挖以及炸药爆破两个环节,更要加强把控,做好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尽量消除风险,保证施工安全。最后,设置坡体防滑构筑物。通过外部手段规避滑坡风险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坡体减重、设置支挡以及滑动带岩土层的改造等等。

结语

综上可知,地质灾害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我们正常生活。同时,过度开发资源的行为,也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此时,为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危害性,应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好相应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并完善其监测预警手段,且在地质环境利用过程中,建立一个可行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了解地质资源实际情况,努力降低地质环境利用中灾害危险性,达到最佳的地质环境保护效果,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昭年,张帅,谢经涛.钻孔测斜技术在车集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7,36(5):199-200.

[2]宋亚新,石福龙,李高,等.成县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成因[J].中国矿业,2015,24(s2):96-99.

[3]赵兴权,张迎宾,陈光齐,等.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在灾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51(2):300-312.

[4]徐士申.大红山铁矿工程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36(1):99-105.

[5]王国滨.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商品与质量,2016,14(26):897.

论文作者:文,军,李家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地质大数据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论文_文,军,李家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