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心内科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心内科疾病患者的数量出于逐渐上升中。心内科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存在发生心源性促使的可能,导致心内科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提升。为了对该情况进行抑制,我们将80例在进行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疾病的原因以及既往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并根据此对其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中选取80例在实施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的时间选择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些患者都能符合心内科的有关临床诊断标准,而且所有患者家属都已对知情同意书所签署。在80例患者中有41例男,有39例女;年龄在62-74岁,平均(67.4±3.2)岁;其中有30例冠心病患者, 2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6例患有原发性心肌病的患者,12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没有因心脏意外发生猝死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 研究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向患者家属发放我院自制病情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进行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明确患者是否具有酗酒或是吸烟等不良嗜好,并了解患者在发生猝死之前是否存在情绪激动或是进行剧烈运动的情况。1.3 观察项目及标准。对全部80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及生活因素进行分析。1.4 统计学分析。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χ2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结果2.1 全部80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分析。调查研究显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为30(37.50%)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为22(27.50%)例,患有原发性心肌病的患者为16(20.00%)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为12(15.00%)例。2.2 全部80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分析。调查研究显示,发生心源性猝死前情绪激动的患者为31(38.75%)例,发生心源性猝死前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为25(31.25%)例,发生心源性猝死前便秘用力的患者为13(16.25%)例,具有酗酒习惯的患者为9(11.25%)例,具有吸烟习惯的患者为1(1.25%)例,无显著原因的患者为1(1.25%)例。3 讨论心内科患者普遍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发生意外情况的机率相对较高。一般来说,心内科老年患者在发生心源性猝死时病情较为紧急,且病情能够迅速进行发展,导致患者受到严重的、不可逆的伤害,同时也导致患者家属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心理上的伤害,为了避免心内科老年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心源性猝死引起诸多的伤害,我们需要尽量降低该情况的发生率,也就需要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在患者猝死的因素分析中,心脏病是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对于心内科临床上患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其密切的观察和重视,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在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分析中,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情绪激动,其次是进行剧烈运动,再次是便秘用力,最后是酗酒习惯,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吸烟习惯以及无显著生活因素的患者比例较低,情绪激动能够导致患者的血管发生积聚的收缩,使患者的心脏供血出现障碍,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患者进行剧烈运动能够促进血流速度加快,导致心脏的负担增加,形成心肌缺血的症状,从而引起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研究显示,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疾病因素主要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生活因素主要为情绪激动和进行剧烈运动。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大多数是由共同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因此针对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应加大预防力度。(1)加大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情况,增加老年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培养患者的良好生活习惯,帮助其戒烟戒酒,同时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不要强烈的进行体育运动,予以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2)饮食防范,告知患者应多吃纤维较高的食物,同时多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另外,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帮助肠胃进行运动,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应实施开塞露等药物进行治疗。(3)情绪干预,由于情绪波动是主要引发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同时不要让患者出现情绪波动,降低外界的刺激,另外对老年患者的家人和子女进行健康教育,予以老年患者的关心,让其放松。(4)并发症干预,由于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告知患者常见并发症,同时告知其解决方案,因此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措施干预。(5)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发病因素也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医院应对患者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同时完善相关急救设备,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如何掌握自救技能。通过上文我们可以认为,在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对酗酒、吸烟、情绪以及运动等可控因素进行良好的控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以尽量降低患者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参考文献[1]周隽,王慧群.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浅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7):235.[2]朱大勇.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32):46.[3]康晓洁.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120.[4]蒙应写.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106-107.[5]贺延奇.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126-127.[6]王明太,白蔷薇,李欢,等.社区“第一目击者”培训对心源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意义[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03):156-158.
论文作者:李佳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患者论文; 心源性论文; 因素论文; 老年论文; 发生论文; 心内科论文; 情绪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