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浪费现象及其成因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现象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社会科学研究要适应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突破传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另一方面也要树立起效益观念和效率意识。目前,许多人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了忽视,甚至面临危机,但同时我们也应认真审视社会科学研究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本文着眼于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浪费问题,对其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行探讨。
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浪费表现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多种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
1.研究活动浪费
社会科学研究的产出表现在其研究成果,而产出的效益表现为成果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当然社会科学研究的效益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但那种脱离社会现实,闭门造车,玩弄文字式的研究无疑是低效益的。
研究活动的浪费,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结构与层次的不合理;另一方面表现在研究内容的重复和低水平。
按一般分类方式,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可分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种研究活动密不可分,相互依赖补充,但又相互区别。三种研究活动的比重也应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要求有所改变。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能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与这种要求形成反差的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还是基础研究占主要地位,应用研究相对次要,开发研究还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而在基础研究中,那种传统思辨哲学和纯理论的研究已极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回避现实,与社会脱节的封闭性研究,无法为社会发展服务,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值得怀疑,却占用了大量的人、财、物,造成很大的浪费,而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又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目前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结构已经开始松动转变,应用开发性研究比例上升,但与社会需求相比仍有一定距离。由于目前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该加强的还无法加强,该压缩的无法压缩,传统式研究的惯性和惰性一时还难以改变。
研究结构不进行合理调整,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便无法吻合,而三类研究间就不能很好协调配合,特别是在目前经费紧张的现实情况下,有限的人、财、物在三类研究中不能合理配置,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效能便无法获得最大发挥。
社会科学研究的封闭,不仅表现在与世隔绝,也表现在研究队伍内部,各研究机构、研究部门和研究者之间缺乏沟通。在社会科学研究界常常可发现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人在做着相似乃至相同的研究,各大研究系统和各级研究机构,都存在研究“多而杂”的问题,自己专长的研究在搞,自己不擅长的研究也在搞,这些都导致目前的研究许多是重复或是泛泛而谈的,研究内容和成果高水平的少,低水平的多;创新者少,重复者多;突破性少,局限性大;资料堆砌多,深入实际少;追逐热门者多,独辟蹊径者少。许多研究成果已成为“信息垃圾”。
2.资金使用上的浪费
目前,困扰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难题是资金不足,这似乎已成为制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瓶颈,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资金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着有限的资金由于使用不当而形成的浪费。
资金投放缺乏系统性不配套,是浪费之一。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要经过课题研究→成果→社会应用(影响)这三个阶段,才能体现和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目前,在资金投放上较为注重第一阶段,即注重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而对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在社会推广应用却未给以应有的重视和投入,造成许多投入大量人财力的研究课题完成之后,便束之高阁,或只在小范围的学术领域内流传,没能产生应有的社会价值。
资金使用的浪费还表现在使用和投放上的平均性。在我国目前存在着几大系统和各个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虽然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都存在着“长线不长、短线不短”的问题,在研究经费投放上也存在着优势学科并未得到侧重照顾,而非优势学科也难以压缩的现象,大家都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一些基础强、人才精、发展前景好的优势学科,并未得到重点扶持,相反一些力量薄弱、社会需求不强烈的学科,却有一定经费维持,强者不盛,弱者不衰,优胜劣汰的法则失去作用,势必影响到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有限的资金没有用在研究活动中,也是一种浪费。社会科学研究应以研究为主体,但目前几乎各个研究机构,非研究人员都占了近半比例,许多以研究名义拨下的经费,真正用在研究活动中的却比例不高。由于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经费短缺,有时研究经费便难免被挪用。
此外,在研究经费上报发放中存在的“名人效应”,“关系效应”等不公平因素,也导致一些好的研究项目未能得到资助,而一些平庸的课题却经费不菲,也造成资金的浪费。
3.研究人才浪费
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应多出成果,要求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更加强大。但是,由于受到经费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形成了目前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少、任务不足的现状。总体而言,合格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数量上还不够,但就某一局部或学科而言,却存在着社会科学人才相对过剩的问题,一些研究人员处于一种在职失业的状态。
据我们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近400 名四川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以上的获奖者中,竟有42.2%的人近三年未能申请到国家、部、省级课题,只申请到一项的占28.3%。当然,没有课题经费资助,并不表明学者们就不进行研究工作。这些无课题经费资助的学者,都是研究队伍中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学术积累丰厚的佼佼者,是研究活动中的中坚骨干。可由于经费匮乏,他们的创造才能未能充分发挥,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经费的短缺,使目前许多科研人员常常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或是拿谁的钱干谁的活,甚至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找钱,拉课题赞助上,自己的专业特长、个人兴趣等都无法发挥。由于课题经费资助来自不同部门,因此,研究课题的内容都受到某些限制,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显得较为杂乱。特别是对研究者而言,缺乏明确和一定的研究方向,直接影响到其发展与成长。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要求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协调合作,发挥多学科融合交叉的优势而形成学术上的新突破,以往单兵作战的研究方式已渐显落后。然而目前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依然是以个体研究为主,缺乏同事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使许多研究者的才能未能纳入群体中,没能发挥出“1+1〉2”的效应。而且研究方式上的封闭与局限, 也导致了研究成果的封闭性和局限性。
形成合理的研究人才结构,是提高研究效率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多存在着高、中、初级研究人才结构失调的问题,在研究任务分配,职责分工上较为模糊,大才小用的情况经常发生。研究员和教授们经常为查资料、借图书、打印复印等科辅工作和其他日常琐事而忙上忙下,浪费许多精力。
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成长有其特殊规律,如果在科研条件和科研管理上不遵循这些规律,也会造成浪费,而人才的浪费无疑是最大的浪费。比如,据研究,总体而言科学创造和发现的最佳年龄区是在25—45岁之间,我国目前科技人才最佳年龄区应在35—55岁之间。与这一理想值相对照的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结构中,高级研究人员年龄大都已在45岁以上,而在最佳年龄区内却又存在着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虽然从个体角度而言科学研究和创造不应受到年龄限制,事实上也有许多已到高龄的学者仍是老骥伏枥,成果不断,但从研究人才队伍整体而言,理应为处于最佳创造年龄区的研究者创造条件,使他们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界还存在着处于最佳年龄区的中青年研究人员得不到很好的工作条件等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创造才能难以全部发挥,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名气和地位逐渐上升,有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可是创造力却已过了巅峰。这种创造力与条件的“错位”无疑也是一种浪费。
4.科研成果浪费
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是靠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推动,也即靠具有一定数量和相当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也决定了某一研究专业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兴衰。
目前,社会科学研究界存在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成果发表难、出版难。不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作用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必须让人了解和接受才能作用于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研究,其成果不能面世,不能推向社会,其作用就没有发挥。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成果的发表和出版,也并不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在成果发表和真正作用于社会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目前许多的研究人员,只要成果得以出版发表,便以为大功告成,最多再希望获几个奖,而对研究成果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不再关注。特别是一些应用性研究,如果能大力宣传推广,会带来很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许多被束之高阁,其潜在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以上就社会科学研究中较为普遍的浪费现象进行了描述,那么这些浪费现象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社会科学研究中浪费原因分析
造成社会科学研究浪费的原因较多,既有宏观、客观和硬性因素,也有微观、主观和软性因素。
1.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基本上依赖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虽然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说不重视,但每年用于社会科学的资金无论绝对而言,还是相对而言都是不足的。
如1991年国家投到自然科学的经费是11.3亿元,而投到社会科学的是3000多万元,只相当于自然科学的零头。这一数字并不意味着自然科学的经费充裕,事实上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同样也面临入不敷出的问题,那就不难想象只拿零头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捉襟见肘的尴尬相。
一个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真正水平,要取决于全社会的实际支持水平。低投入低支持,必然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企业生产讲求规模效益,投入少形不成生产规模,必然成本上升,浪费增大。社会科学研究亦然,资金不足的困扰,必然影响到研究的连续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造成研究的单位成本上升。一些大型的、必须靠系列研究才能完成的课题,有时由于经费所限不能不压缩或中断,课题的水准必然受到影响,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胡子工程”。
短缺的经费,面对众多的支出要求,常常只能是面面俱到,势必造成科研活动缺乏中心,缺乏重点,制约科研中长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
经费的短缺,让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人穷志短,不得不把相当部分的人力、物力放在如何开发找钱上,而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相对放松。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成果数量和质量滑坡就已有所表现。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普遍在改善科研条件、订购图书资料、开展学术交流和交往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仅降低了研究效率,也容易导致重复研究或是从书本到书本的缺乏联系社会现实和低社会价值的研究。
经费短缺,一方面使许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没有课题可做,成为“闲余”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并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机遇,于是很多研究人员或调离,或下海经商,或忙于兼职,离自己的研究领域越来越远,造成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萎缩,专业虚弱,人才断层。
2.研究体制和管理机制上的缺陷
如果说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硬因素”,那么研究体制和管理体制上的欠缺就是制约社科研究的“软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由五大系统组成,即中国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高等院校系统、党校系统、党政部门系统和军事院校系统。这种体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管理和协调社会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类似自然科学方面的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导致各研究系统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与合作,而各研究系统内部也呈松散状,沟通合作也不理想,各研究部门各自为战,信息闭塞,课题重复,力量分散,造成许多浪费。
由于国家和地方都未成立能把五大研究系统统一管理的实体性机构,缺少对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协调职能,因此,在社会科学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者关系、长远规划、战略布局、研究经费和人才配置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完善之处。这也导致在资金投入和拨款数额上同研究机构的产出——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缺乏紧密联系,这种资金“大锅饭”,使一些研究机构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发展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管理机制上,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方法还较落后,特别是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研究者的积极性,造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较大浪费。比如在课题申请立项、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成果评奖等方面,还缺少公平竞争的制度,研究中一些凭名气、凭职位、拉关系的现象还时有所见。在课题的管理上,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重视课题审批立项,而忽视了课题研究中的监督检查,也忽视了对研究成果的考核,不利于研究成果质量的提高。在研究人员管理上,人才竞争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使用机制都还有不完善之处,且相互间还有脱节之处,导致人不适事和人浮于事。
在管理中对科研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也是造成浪费的一大原因。一个研究机构和一个学科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一个后继有人的学术梯队,这样才能保持学术优势。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普遍面临人才断层,有些管理部门对此却并不重视,满足于现有骨干研究人员一时的成就,忽视对他们的“充电”和年青研究者的培养,“坐吃山空”一段时间后,数十年乃至数代研究者积累的学术优势便不再明显甚至就此衰亡。
3.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滞后
社会科学研究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要求精确的数字和严格的实验条件,但对研究手段和方法更科学更先进的要求是一致的。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社会科学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性,没有现代的、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社会科学就无法走向现代化。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科学的定量化研究显得愈加重要。据美国学者D·贝尔的统计,从本世纪初到60年代中, 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的重大研究,定量化的占了2/3, 定量化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定量化研究靠传统的资料堆砌、论著引用是无法完成的,它要研究者能熟练掌握数学方法,掌握数理统计和大型社会调查技术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处理。无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从而使研究成果具有可信性,研究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
不能否认,目前我国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相当的局限性,社会科学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一原因造成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的落后,使一些研究者或无法进入新领域,或在原有研究领域难以创新,或是研究质量不能提高,在研究上表现为视野狭窄、缺乏新意,难有大的建树,造成研究中的低效率与低效益。
4.研究人员素质尚有不足
研究者是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主体,其素质不仅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影响着研究活动的效率。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浪费现象,也与研究人员素质不高有关。
据我们的调查,被调查的优秀社会科学研究学者中,有84.3%的人认为,目前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素质与社会发展要求不太适应。
责任心与敬业精神不强。在我们的调查中,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都几乎把责任感排为成功的首要因素。有关研究也已表明,当人的知识、能力达到一定(并非很高)程度后,决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便是一个人的个性品质。
虽然我们呼吁增加对社会科学的投入,呼吁改善研究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我们也呼唤那种“皓首穷经”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敬业精神。在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下,谁对研究负责,谁就能获得成功。
现在有部分研究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又想下海又怕风险,又想出去闯荡,又怕失去已有的安定,心态矛盾,一段时间内一事无成。
也有的研究人员钻管理漏洞,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工作懒散,以种种客观原因为遁词,为自己不出成果寻救解脱。
还有一些研究人员看似为研究而忙碌,但由于责任感不强,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跟着社会热点走,好做表面文章,而不愿脚踏实地深入实际,研究缺乏个性和创造,研究价值不高。
研究功力不够。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创造性劳动,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学术拓展能力,同时也要求具备对社会变化作出反应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目前,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思辨和纯理论研究方式,而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方面所需的调查研究、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能力上显得不足。
心理品质也是影响研究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成功的科学工作者一般都具有执著追求、锐意进取、专心致志、不屈不挠等心理特征,而患得患失、守旧保守、安于现状、萎靡懒散等不良心理特征却使人难有作为。
此外,一些研究者知识陈旧狭窄,缺乏多学科的交叉综合,致使研究范围狭小,也会产生研究中的浪费。
5.社会因素干扰
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究者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来自社会环境中对研究的干扰,也不可忽视。
比如,长期以来的极“左”思潮和政治风云变化,不仅阻碍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使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受到冲击,有的至今仍心有余悸,在研究中缩手缩脚,影响到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变革初期体制与政策不完善,社会科学研究者感到一种失落和痛苦,他们觉得自己的专业无人看重,知识正在贬值,于是心态浮躁矛盾,研究效率降低,也带来相当大的浪费。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求效益的时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完善和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克服了浪费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必将更加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