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最重要的是公平_社会公平论文

政治上最重要的是公平_社会公平论文

从政贵在公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日益扩大,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社会道德面貌也由单一趋向多样化。在这样的形势下,通过选择和提炼,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准则,以此来加强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作为职业道德之一的从政道德在社会道德中据有重要地位。从政人员大都由共产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组成,他们不但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表率。

从政道德的灵魂与其他职业道德一样,都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从政道德的要求与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从政者毕竟处于公仆的位置,是一支先进的队伍,因而对他们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而务必体现其先进性。

这一先进性,就表现而言,应集中反映在“更公”、“更平”之上。本文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一些讨论。

一、从政道德中“公平”的含义。

从行为表现考察,“公”和“平”是两个概念。公的行为表现,指的是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放在一切之上,与“私”相对立;平的行为表现,指的是处事断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与“偏”相对立。

从政道德中的公和平,与其他职业道德中的公和平,从本质上看,应该说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各以怎样的尺度来对它们提出要求。非从政人员由于身份的限制,在追求公平时,可能往往难以企及“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境界,而社会也不会以这样的尺度去苛求他们。但对从政者,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执行这样的尺度。这是因为,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公仆,“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他们自己提出的宗旨,也是他们赖以团结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最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和旗帜,要是偏失或降低了这一尺度,则不但自食宗旨,也是公仆的变色或降格,使“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形象蜕变成为一部分人乃至为个人谋利益的形象,根本谈不上其先进性了。

因此,从政道德中“公平”,是最严格和最高层次意义上的公平。公是无我无本位无集团下划圈子唯人民利益至上的大公,平是不受任何个人意志左右而只注重事实和法律一切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平。

二、从政道德中坚持“平”原则的现实意义。

从政者对公平原则贯彻的程度,往往与国家、社会、民心状况紧相关攸。大公大平,则政权稳固,天下大治,人心向归;小公小平,则政事不息,争端迭出,人心难安;不公不平,则政权动摇,天下大乱,人心离散。

毋庸讳言,在社会道德取向由单一向多元格局转化的今天,从政者所理应不遗余力地奉行的公平原则,在一部分从政者眼中,已变得不那么神圣了,他们不但心里蔑视大公大平,还以“共产党员、政府官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为口实,以形形色色的手段,反其道而行之。

反映在对待“公”上,大致有五种表现。一是假公以谋私。把公众的权力据为己有,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商品和资本,如权钱交易、权权互益、权力经营、权力投资等等都是。二是假公以行私。以公家的名义,慷国家的资产,办私人的事情,如找一个“为公”的口实,通过公款宴请、公款行贿、公款送礼来为自己拉关系、通路子等等。三是损公以利私。凡以公共财产武装自己,以消耗国有资金来代替个人和家庭支出的,都属此例,如公车私用、公共通信工具私用、公款旅游等等。四是假公以护私。为了遮掩自己种种见不得天日的私情,以“工作需要”、“维护大局”、“照顾影响”、“治病救人”为幌子,不惜姑息养奸,将给过自己好处的违法乱纪分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五是献公以媚私。以出卖公共利益来讨好于己“有用”之人,从中渔利,如“傍大款”,只要款大,不管其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败坏,一律送上“劳模”、“功臣”等等桂冠。以上五者,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私”为“公”主,“公”为“私”奴,“私”是“核心”,“公”围“私”转。

反映在对待“平”上,大致表现有三:一是只求关系平。因为怕伤感情、断关系,处事断事,套用“各打五十大板,各唱五十颂歌”的公式,摆平四面八方。二是只求上峰平。一切看上峰脸色行事,唯上峰之命是从。三是只求自己平,只要谁将我“摆平”了,我的砝码就朝谁的秤盘上放。以上三者,眼里根本没有事实,心里根本没有法律,一切围绕自己转,自己的后路,自己的乌纱帽,自己的口袋,高于一切。

这些丢弃了公平原则的从政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是革命意志衰退了,是走到邪路上去了,是堕落成为社会的蛀虫和罪犯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给“公仆”脸上抹了灰,还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它涣散了党和政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干扰了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是以公平竞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实现,是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的。从政者抛弃了公平的道德原则,就是毁弃了这两个新体制,就会使经济和社会倒退到受权力支配的老路上去。近些年来,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法定权益造成企业破产的例子已不胜枚举。以权力代替法律导致民怨沸腾,社会不稳的事实也屡屡可见。长此以往,将从根本上改变国家性质。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公有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各阶层、各行业、全体国民来共同维护。让身居公仆要位而实际上借公以营私的现象滋生毒化社会,久而久之,总有被蜂起效仿的一天,那时,国有资产就会被更大量地侵吞,落入私人腰包,直至成为“私家天下”;从政天平向有钱有势者倾斜,久而久之,金钱和权力就会更加显耀,直至上升为主宰社会的两个峰顶,可以肆意横行,施虐社会,而“民主法制”只空剩一块招牌。

可见,坚持从政道德中的“公平”原则,与当前一切违背这一原则的恶行作坚决的斗争,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道德建设本身的范畴,而是一件关系到我们的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应引起每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切实重视。

三、从政道德应把“公平”原则贯彻始终。

从政道德中出现的偏离公平原则的问题,与当前其他道德中出现的问题一样,是有其复案而深刻的原因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充满了新旧冲突。这些冲突,在各个领域都有众多表现,但无一不围绕要不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而展开。从政道德中要不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公平原则,正是这一冲突的反映,它的实质内容是:从政者要不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方向;要不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走公平竞争、共同富裕的道路;要不要建立以及如何建立高度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解决从政道德道德中公平原则的贯彻问题,还是要着眼于大是大非,在加强教育和严格管理上下功夫。

在干部管理上,要认真把好三道关。一是干部提拔使用关,要通过更广泛地推行干部公平竞争上岗机制,把那些为最大多数群众所公认的最具有公心、最具有公平处事能力的优秀分子推举到各级领导和关键岗位上来,实行公平者上,不公平者下,以此来加强对干部在从政道德中贯彻公平原则的激励和导向;二是干部监督关。要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干部贯彻公平原则情况的监督,监督中,要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公平不公平,群众最明白,只有把干部严格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眼里只有领导,心里只有自己,唯独没有人民的政客作风;三是业务培训关,通过开展必要的从政专业知识培训,使干部精熟岗位业务,避免由于业务知识的欠缺而造成的不公平。业务培训的重点,当前应放在有关法律法规上。

最后,需要指出的还有,在从政道德的“公”和“平”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公,有公才有平,因而对于公的建设尤要加强。

标签:;  ;  ;  

政治上最重要的是公平_社会公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