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法;状态检修法
引言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能需求量逐渐增加,电力行业面临较多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变电站运行质量会对供电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必须加强变电检修,明确变电检修要点。
1应用状态检修的意义
状态检修是以安全、可靠、成本、环境为基础,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变电设备的历史档案、变电设备的基本情况、设备的运行情况,能够对变电设备的状态尽心评价,进行风险管控评价,做出检修决策等,通过以上的分析,进行变电设备的维修监测,使变电设备能在安全、可靠、合理的检修成本下,正常的运转。状态检修技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电力安全生产中的管理和技术部分,可以大大的提升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减少了停电时间,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该社会发展趋势下,变电检修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变电检修技术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促使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保护更加全面、完善。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做好事后变电检修和预防变电检修工作。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视乎,往往会采取事后变电检修技术,但是该技术不仅被动,还可能会增加检修成本,但是该技术很有可能导致电力系提供无法正常运行。预防检修技术则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对电力系统采取有效的检测与维修措施,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就解决其中的存在隐患与故障。
3状态检修法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3.1监测设备状态技术
变电站检修内容复杂,涉及到的设备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且不同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环境有一定区别,因此设备状态监测工作难度较大。设备状态监测中,不同电气设备的监测要点有所不同,通过传感器、可抽取结构以及有效转换信号,然后由检测仪接收并识别电缆传输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即可形成可传输且可识别的有效监测信号。现阶段,智能化、自动化变电站建设水平逐渐提升,电气监测设备可将数字滤波技术作为依托,同时采用云处理技术,构建数字测量系统,能够保证设备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
3.2隔离开关的检修
触头部位与回路温度过高是隔离开关的两种异常现象。触头部位出现温度过高问题,主要是因为触头部位的零部件老化、触指夹存在锈蚀问题等。回路出现温度过高问题,是因为在设计隔离开关过程中,载流接触面积过小,而流动性接触面积较大,导致触电问题,造成回路温度过高现象。在隔离开关检修过程中,发现接线头与触头臂之间的紧固螺母松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接线头本身的质量不合格,使引线设备的线夹与接线座之间接触不良。此外,因为隔离开关的制造工艺不符合要求,或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对隔离开关进行检修,造成导电带接触不良,使隔离开关发生异常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带电作业
在应用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技术中,其中最基础技术就是带电作业,检修人员指导带电作业是变电检修工作中危险性很高的工作,所以带电检修作业中,检修人员必须要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同进行,保证相互协作和监护的作用,除此之外,需要保证检修人员使用的工具质量都必须过关,同时,检修人员必须是检修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并且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流程才可以进行。
3.4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验方面的技术应用
①将检测、验收等工作切实做到位,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样方可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安全。②按照既定的计划对继电保护装置呈现出的运行状况展开检修,保证所有组成结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进而确保电力系统保持安全运行。③将补充检验落实到位,对继电保护装置呈现出的动态运行状态有切实的了解,如此方可使得重大故障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3.5采取有效的热故障处理技术
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热能,如果及时的排解热能就不会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的排解变电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热能,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在变电设备检修中也必须要做好热故障处理。因此,在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的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性能、作用等来选择更加适合电力系统运行、抗热性能较更好的材料来服务整个系统与设备。而不是单纯考虑设备、材料的成本,一些价格低廉品质不好的材料与设备,不仅会导致整个设备的抗氧化性降低,在实际使用中还容易出现热故障,技术人员在检修中的风险因素也会增加。因此,就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在其实际的采购与设备配备上能够选择优质且抗氧化性强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设备的抗氧化性能,还能提升设备的散热性,这样热故障的发生概率就会减少,电力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增强。
4变电站变电检修优化对策
4.1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对变电站项目进行有计划地控制。网络计划技术实际应用中,需采用网络图对各个检修工序与检修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检修工序的时间参数做出计划,确定关键路线,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检修工作实际情况;对网络计划进行分析,并对其不断优化。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可掌握检修工作的进度情况。为缩短变电检修工期,优化检修时间,对于关键线路,可将串联工作改为交叉工作或者平行工作。各个关键工序在网络计划图上都有一定时差,检修工作开工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一定弹性。
4.2加强设备监控与维护
在电力系统的检修工作中状态检修是在设备正常运行中展开作业的,为了保证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监控与维护,从实时监测的数据中了解设备运行的状态。一旦监测到其中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解决处理措施。因此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在其日常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状态检修监测变电设备。在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中,要求对预防性实验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检修设备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在线的监测对电气设备进行诊断,然后再应用针对性的技术与措施进行维修。为了能够保证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顺利开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对电气设备的故障模式入电气设备当前运行的参数情况、电气设备历史检修状况和运行情况、在线监测的特征数据以及预防形式试验的结果依据等都进行探究。
结束语
在变电检修中使用状态检修法,不仅使检修工作的开展井然有序,还能够提高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运营维修成本。所以,状态检修法已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设备检修与维护的主要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状态检修将成为检修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文杰.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236.
[2]罗绍飞.变电检修中的状态检修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5):233-234.
[3]刘少华.变电检修中的状态检修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222.
[4]赵伟丞,刘日昇.基于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J].科技风,2018(28):173.
[5]陈威.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相关探究[J].低碳世界,2018(08):95-96.
论文作者:杜文 杜沛然 王亮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计划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