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胖,主人也容易胖?
王亚宏
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统计的结果显示,目前体重超标的成年人超过19亿,其中有6.5亿人过度肥胖,约占世界成年人口的13%。儿童肥胖也在增多,据估计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100万超重或过度肥胖。虽然导致肥胖症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但基因也在体态方面发挥了作用。英国剑桥大学和剑桥维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组成的科研小组曾发现,导致一些儿童患肥胖症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基因中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情况下,过度肥胖者表现出多种基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同样的肥胖问题也发生在宠物身上,而且从比例来看问题更加严重。全球宠物的肥胖率在22%到44%之间,而这个比例还在上升。宠物体态走形的原因,大多是太过受宠,比如超重狗的主人会给它们喂很多零食和餐桌上的剩饭,在准备自己的餐食时也会让宠物呆在旁边。超重猫的主人也很少陪猫玩耍。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宠物的主人肥胖,养的宠物也有可能肥胖,双方都存在运动不足的问题。有些宠物自身也可能携带容易发福的基因。剑桥大学兽医及遗传学家埃里诺尔·拉芬说:“在肥胖的狗里面,拉布拉多一直排名首位。”她的研究团队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拉布拉多狗带有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变异,这让它们天生容易过度肥胖。这种变异发生在名为POMC的基因中,一条狗每发生一次变异,就会增重约两公斤。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各种新思潮也随之涌入,大学生的思想易受到迷惑。必须牢牢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正确方向,通过多渠道、多载体的正面引导,让大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新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自觉地把前途与国家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伟大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助推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拉芬称,这些带有基因变异的狗,在主人准备食物的时候,经常呆在厨房里,即使没有得到一口吃的,也会四处转悠寻找食物,或者在外出时捡一些东西吃。它们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饥饿。POMC突变扰乱了它们大脑内管理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的信号,最终影响了体重。有些人由于不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在自己变胖的同时,也带着宠物一起走向滚圆。
二
风湿性心脏病通常是指患者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引起二尖瓣、三尖瓣等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患者容易在寒冷潮湿的冬季发病,临床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会出现心慌、乏力 、肢体水肿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1]。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卡维地洛、依那普利等药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但效果并不显著[2]。有研究发现,氯沙坦钾片能够有效减小左室厚度和重量,改善心功能;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可以非竞争性阻滞肾上腺素受体[3]。本研究旨在探讨氯沙坦钾片与胺碘酮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美国马里兰州塞斯达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家动物医院募集养宠物的人和他们的狗,狗不分年龄、品种、体型,只要超重就能加入研究。研究者观察到,胖狗们的主人大部分也有肥胖问题。
研究者将宠物主人分为两组,一组只提醒他们注意狗的健康状况;另一组则明确指出宠物狗过重,并建议每天至少遛狗30分钟。三个月后,研究团队发现,由兽医提供具体建议的狗主人和狗都变瘦了。但更有趣的是,仅稍微提醒狗健康状况的,主人也因为担心自己的宠物,开始和狗一起运动,所以体重也在减轻。这说明,主人对狗的爱和关心,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
另一项研究也证明,宠物在帮助人们减肥方面能取得不错的成效。美国芝加哥西北医学院的罗伯特·库什纳医生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当人们寻找减肥的动机和外界的支援时,或许家中养的宠物就是最好的选择。参加实验者每天接受研究人员有关节食和运动的辅导,他们每天散步至少20分钟,摄取的热量不超过1400卡路里。研究人员还为参加减肥计划的狗,特别配制了狗粮,并根据“狗脂肪指数”和狗的种类、年龄制定出目标体重。
结果他们发现,和那些只靠散步和节食减肥的志愿者相比,狗主人的减肥成绩更好;而且对于后者来说,不论节食还是带着狗散步都要比没有狗陪伴的一组更有意思,同时狗的减肥成果也不错。
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和宠物的体重变轻和变健康,都是以爱的名义发生的。胖乎乎的宠物确实更容易招人喜欢,但这种体态同时也更容易招来一些疾病,过度肥胖的宠物可能会患上关节炎、癌症、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生殖障碍、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胰腺炎等。现在,越来越多的猫狗被诊断出有糖尿病。英国宠物保险商“动物朋友”对9000只猫狗进行了调查,发现猫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群体,自2011年起患病宠物大幅增加了1161%。同样的时间内,狗罹患糖尿病的比例上涨了850%。英国兽医慈善组织表示,肥胖是造成猫狗罹患糖尿病的主因,其中主人给它们喂人的食品加剧了这个问题。和过胖的主人一样,解决宠物肥胖的问题,办法并不复杂,坚持定期锻炼和均衡饮食即可。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和总有效率,观察组的症状积分为(1.32±0.88)分,总有效率高达91.67%;对照组的症状积分为(2.72±1.03)分,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论文; 英国剑桥大学论文; 儿童肥胖论文; 宠物论文; 主人论文; 基因变异论文; 全球性问题论文; 生活水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