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泽
延寿县基本建设管理站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也开展了现代化建设。其中建筑建设作为维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以从施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技术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等。
关键词: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技术的准备
建筑的设计图纸是整个项目工程进行施工的基础与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对图纸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与交接,确保施工人员对于图纸的设计理念等充分认识并深刻理解。并且在审核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并解决。对于图纸中过于理论化且缺乏合理性的地方,要结合建筑本身的要求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改。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图纸的理解要到位,从而进行有效的组织工作,并制定良好的施工方案等。确保成本、劳动力、资源等的合理配置,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节能降耗。
2.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陆续进场。并在进场前进行相关的技术、施工安全等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施工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切勿不懂装懂以次充好等。将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落实到位,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3.施工材料的准备
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直接因素,所以,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用量要严格控制。在施工开始前,对材料的用量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采购人员应按照相关的要求与规范进行材料的采购,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用量与进场的时间。避免施工中出现材料供应不上的问题。进而保障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成果。
4.施工机具的准备
建筑的工程施工中,除了相关的施工人员外,施工的设备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将是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分为电动设备以及手用设备。其中采购部门对电动机械设备进行供应。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保障机械设备的有序运行。
5.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财务人员、技术人员、材料员、质量检查员、项目经理等都属于施工中的管理人员。其中管理人员的数量以及职能划分要充分考虑整个施工项目的规模大小以及施工的难易度。工程部领导整个项目施工的进行,而项目经理则是责任的落实人,负责带领团队熟悉图纸,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并制定具体的计划等。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使工程可以按期完成。
(二)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
1.施工工艺的控制
施工的工艺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好的施工工艺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控制成本等。反之则会事倍功半。因此,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先进性。既确保施工工艺的专业性又确保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可以很好的满足建筑的要求。因此,对于先进的施工工艺应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确保施工人员对这项工艺有所了解并能实施。对于不具成熟性的工艺,不能盲目的直接应用到施工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等。并且对于工艺的交底工作如相应的设备工具、需要准备的施工材料、如何进行质检等应透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施工材料的控制
装饰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建筑工程所用材料又受到业主的客观影响,因此,装饰施工材料控制比较麻烦。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将业主同意的材料样品一式两份封样保存,一份留项目,一份留业主,在材料进场后,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也要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采购材料一次合格。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将各种材料的检查方法及检验标准编辑成册,采购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全部用同一标准来衡量材料是否合格。
3.施工环境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地极其周围的情况会对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等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的同时也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如某些项目对于温度有特殊要求,对施工环境的湿度干燥度、以及环境的清洁程度等有具体要求,都应尽量使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避免造成因环境的因素导致的质量不达标。并且施工应按照先结构工程,后饰面工程,屋内的施工作业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先隐蔽工程后表面工程等,不易保养的建筑材料应最后弄,如玻璃、壁纸、镜子、地毯之类的。
(三)完工后的内部检验
在工程结束后,应对施工的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还要进行记录,为下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如首次检查时发现过多问题,在解决后,还应进行二次检查。确保交工的工程各项质量都达标。
二、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质量的巡视检查有些质量问题由于操作不当所致。也有些操作不符合规程要求的工程质量虽然表面上似乎影响不大,却隐藏着潜在的危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力日强对操作质量的巡视检查,对违章操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及时纠正,以防患于未然。
隐蔽验收检查隐蔽验收检查,是指将被其它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如基础施工前对地基质量的检查:基坑回填土前对基础质量的检查: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模板工程的质量检查等。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隐蔽工程,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工程施工预检是指工程在未施工前所进行的预先检查。预检是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可能发生差错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有力措施。质量工程师对下列项目要特别进行预检、复核。 建筑工程位置:检查标准轴线桩和水平桩;基础工程:检查轴线、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砌体工程:检查墙身轴线、楼层标高、砂浆配比以及预留孔洞位置尺寸;钢筋混凝土工程:检查模板尺寸、标高、支撑预埋件、预留孔等,检查钢筋型号、规格、数量、锚固长度、保护层等,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养护条件等:主要管线:检查标高、位置、坡度和管线的综合;预制构件安装:检查构件位置、型号、支承长度和标高;电气工程:检查变电、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位置、标高、送电方向。预检后要办理预检手续,未经预检或预检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结语
应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手段的完善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要在施工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中对于图纸的审核技术的交底,电气工程、主要管线以及基础工程等都要进行控制。并且要重视质量监督,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与施工的安全。为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应全员参与并重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最终实现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啸.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 四川水泥, 2017(5):247-247.
[2]高静.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 商品与质量, 2017(25).
[3]晏志青.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 建筑建材装饰, 2017(15).
论文作者:李朋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标高论文; 图纸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