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陇川县迭撒村为例,揭示了该地种植甘蔗的动因是政府引导和农户自主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展现了甘蔗种植引发的生计策略的多样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文化的调试。
关键词:甘蔗种植;生计策略;文化调试
对于生活在中缅边境地区的迭撒村村民而言,甘蔗种植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农业收入来源,笔者于2018年4月到迭撒村进行了调查,试图探析甘蔗种植对当地村民生计策略的多样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文化的调试等方面的影响。
一、田野点概况
田野点迭撒村隶属于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位于章凤镇西边,东邻芒拉村委会,南面和西面分别于缅甸洋人街、屯烘接壤,北靠芒弄村委会。迭撒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全村农户数为915户,总人口3900人,男女人数分别为2026人和1874人。其中,傣族人口2622人,汉族人口1240人,景颇族人口25人,德昂族人口4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9人。该村常用耕地面积为8207亩,其中水田7920亩,旱地287亩,人均耕地面积2.14亩。该村属于坝区,海拔920米,年均气温18.9℃,属南亚热带气候区,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利于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该地以发展水稻种植为主,历史上曾有种一年吃三年之说。在水田种植水稻,在旱地以种植旱稻、罂粟、苞谷为主。新中国建立后,稻谷得到大力发展。随后,在政府的引导下,该地村民陆续种植经济作物。1975年,该村引入小葵子。到20世纪80年代,油菜当家,小葵子逐渐被淘汰。近年来,该地村民相继尝试种植西瓜、土豆、烟草等小春作物,但由于土壤不适宜、雨水较多等制约因素,小春作物产量不高。
二、迭撒村的甘蔗种植
甘蔗种植进入该地区,是国家力量推动的结果。1955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军四十一师和保山边防军分区的108名复原军人来到陇川,建立了陇川军垦农场。1956年,农场始种甘蔗15亩,单产2.5吨,开启了这一地区甘蔗种植的历程。到1961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959亩。1961年2月,隶属于国营陇川农场,始建于1958年的陇把糖厂开始投产,糖厂的建立推进了附近村寨的甘蔗种植,迭撒村的村民们将集体种植的甘蔗送往陇把糖厂。1979年,景罕糖厂开始建厂,政府大力提倡垦荒,发展甘蔗生产。经历了建立国营陇川农场、发展农户甘蔗种植两个阶段后,甘蔗产业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的支柱性产业。2017—2018年度,迭撒村甘蔗种植面积达到6000余亩。
在迭撒村甘蔗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户的自主性选择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3年以来,甘蔗的价格不断上升,由每吨150元上升为每吨450元。随着新台糖10号、粤糖93/159等品种的引进,甘蔗产量不断上升。近年来,每亩单产保持在7-8吨。迭撒村甘蔗种植业发展过程中,景罕糖厂是农户稳定的收购主体。在甘蔗的种植指导方面,糖厂对种植甘蔗的农户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每亩田无偿分发一包价值19元的复合肥、地膜2.5公斤,补助机耕费100元,向农户提供每亩田1000元的担保贷款。在中耕管理方面,每亩田按照农户的需求全额赊销化肥款。甘蔗种植能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风险也较低。农户的选择行为体现了舒尔茨强调的小农的理性动机,农户是追求经济的理性人。[1]同时也体现了美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提出的“道义经济”的命题,农户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安全第一”,在同一共同体中,他们会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以及主客间的互惠关系。[2]
三、甘蔗种植产生的影响
(一)生计策略的多样化
1.土地流转——出租土地
根据笔者的调查,当地采用甘蔗水稻轮耕的模式,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是砍甘蔗的季节,三年的宿根甘蔗在12月份被优先砍完后,田多的农户会在6月份种水稻前的空档,将水田租给田地较少的农户种植小春作物,收取一定的租金。
“我家有20亩田,小春时租给别人,每亩的租金300元,小春过后我再种水稻。”(受访者:牙某,傣族,女,74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17日访谈地点:拉影村民小组)
2.空间利用——出租窝棚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正值甘蔗成熟的季节,缅工被雇佣到迭撒村砍甘蔗,在村里居住的总时长约6个月。当地村民在院子里搭上窝棚再租给缅工,能获取一定的收入。
“自家的后院租给了缅甸人住,他们是12月份过来的,有7-8个人,住得多的时候有10多个人,一个月的房租是300元。他们先联系我,我就在我家后院搭了棚子。他们在这边租了两个多月,每月主动给房租。”(受访者:老德,傣族,男,28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10日访谈地点:姐海村民小组)
3.人力支配——出任工头
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地缘关系与亲缘关系来担任缅工工头,从中获取收益。
“今年我和弟弟带着38个缅工到芒市遮放去砍甘蔗,缅工主要是我在陇把镇的堂哥的缅甸媳妇帮忙找的,缅工有几个是她寨子的,大部分不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缅工们先办理出入境通行证,到了遮放后我们再帮他们到遮放派出所办暂住证。给他们搭好了长20米,宽8米的4个棚子。他们基本上每天都会去砍甘蔗,每天出去三十几个,留两三个做饭。雇主当天会把工钱给我们,一捆甘蔗1元,我们给缅工的一捆甘蔗是7毛,缅工是多劳多得,一天至少能挣70-80元,挣得多的有200-300元。这次在那边待了两个月,从11月底到1月底,我和弟弟一共挣了6万多。”(受访者:岩某,傣族,男,21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10日访谈地点:姐海村民小组)
(二)生产方式的转变
1.牛耕变为机耕
甘蔗的种植引发了迭撒村农业生产工具的变更,在甘蔗引入迭撒村以前,耕牛、犁、锄头、镰刀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耕牛是开地犁田的劳动工具。甘蔗种植业的推广后,逐渐替代了原来的农业种植形式,拖拉机成为迭撒村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农户用拖拉机耕地打沟、运输农药化肥。根据笔者的调查,拖拉机在迭撒村的覆盖率达95%以上。
“在分家之前,我们老家有七八十亩地,总共养了二三十头牛用来耕地,田里面主要种水稻,收完水稻后就把牛放到水田里去。现在你能看到的,没有几家会养牛了,我们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这个拖拉机用处大得很,平时我们用它来运农药化肥,等要耕田的时候就把轮胎换成犁头,这个比以前用牛耕要方便很多。”(受访者:岩某,傣族,男,56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5日访谈地点:姐海村民小组)
2.互助转为雇工
甘蔗的种植也引发了劳动力人口的重新配置。迭撒村的劳动力组合经历了换工、雇请中国零工、雇请缅籍零工三个阶段。迭撒村于1982年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那以后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农户在收到甘蔗的砍票后,需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砍收甘蔗,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装入糖厂指派的车辆,所以仅仅靠农户一家几口的劳动力,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甘蔗的砍收任务。起初,迭撒村砍收甘蔗形式是无偿换工,后来转变为雇请零工。
“我家种甘蔗有30年了,1988年那个时候,田里需要帮忙,采用的是换工的形式,种得多,需要换工的人就多,一般是2-3户换工。我们这边从1997年开始出钱请人帮忙,每天的工钱是20-25元。从2007年砍甘蔗,我们请对面缅甸洋人街那边的人过来帮忙,甘蔗涨价了,工钱也跟着涨了,每天的工钱涨到了40-50
元。最近七八年,就是请缅甸八莫那边的人过来砍甘蔗了,现在按照数量来算工钱,一捆甘蔗8毛钱。”(受访者:戴某,傣族,男,44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18日访谈地点:拉影村民小组)
(三)社会文化的调试
1.本土生态知识的重塑
当地形成了甘蔗与水稻轮耕的本土生态知识,这种生态知识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陇川农场就形成了甘蔗—花生—甘蔗的轮作制度,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又让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从甘蔗推广到迭撒村始,就实行了甘蔗—水稻轮耕的制度,这种轮耕制度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产物,规避了市场风险。
“这边种甘蔗时间长了后产量会变低,需要翻种谷子,三年轮一次。最开始种植甘蔗时是6年翻种一次,现在是3年就要翻种一次,种了水稻后,杂草和病虫害会少,土地会好一点。”(受访者:老列,傣族,男,46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9日访谈地点:姐海小组)
2.社会关系的调整
在甘蔗种植的推广过程中,“甘蔗辅导员”、“糖厂司机”“村长”拥有较好的业缘关系,他们是糖厂和农户间的纽带。甘蔗辅导员作为糖厂的员工,要负责甘蔗的种植指导、中耕管理以及砍运安排,每一个环节都是联系在一起的,糖厂、甘蔗辅导员、司机、农户、缅工日益形成了一个围绕甘蔗种植业彼此相互密切合作的模式。
“在种植指导方面,我要进村宣传糖厂的政策,再由村长统计需要种植甘蔗的农户的信息和种植面积。在中耕管理方面,我要安排司机运输农药、化肥到各个村子。在砍运安排方面,我要发放每个村的砍票,安排司机运输甘蔗。村长要协调村里的砍票发放,组织村里的抽签。农户会根据自己抽到的砍票来组织缅工砍甘蔗。我就在缅甸种了170亩地的甘蔗,我是请当地的缅甸人种甘蔗、砍甘蔗。以前是请缅甸那边土地少、没有土地的人来种,现在是请缅甸八莫以下的人来种。”(受访者:李根才,汉族,男,50岁访谈时间:2018年4月1日访谈地点:拉丙3组)
四、结语
迭撒村甘蔗种植业的全面推广是政府引导和农户自主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迭撒村这一边境地区发展甘蔗种植业,除了能使中国边境的农户受益,也能增加边境缅工的就业渠道,起到了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边疆的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熊祝平(1996年—),女,汉族,湖北省公安县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2016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熊祝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甘蔗论文; 农户论文; 糖厂论文; 傣族论文; 缅甸论文; 水稻论文; 村民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