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农业 别有洞天(论文文献综述)
许雅雅[1](2021)在《现代生活方式视域下中式服饰定制及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刘影[2](2021)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西湖洞景根植于杭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景观。作为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西湖的兴衰变化,并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实现了天然洞穴从自然走向人文的转变。但是大多依附于景点存在,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远不及其他风景资源,对西湖洞景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核心的城市近郊地区洞景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对西湖洞景的形成进行分析。在自然形成方面,西湖洞景受到杭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地质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湖洞景主要受到穴居文化、山岳崇拜、洞天福地、隐逸文化等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组合下,洞穴才能成为“诗化的风景”。结合实地调研,梳理出西湖群山中具有重要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53处洞景,从多角度对西湖洞景进行类型分析,并归纳西湖洞景的主要特性。基于时代背景和历史记载梳理与分析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发现西湖洞景与西湖的兴衰相伴而行。通过有历史遗存的洞景或留存文化意象的洞景,分析其历史风貌和时代特征,并且归纳出宗教活动、园林营建、历史人物以及洞穴审美取向四个重要变迁动因。从西湖洞景的形成和变迁中,也反映了人与洞穴的关系的变化经历了“追求庇护—寻幽探觅—改造利用—保护发展”四个阶段的变化。为探究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从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择选具有典型特性的洞景进行深入挖掘,从个案出发研究其内在的风景营造智慧。此外,从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理洞活动,探究自然洞穴与假山洞室的内在联系。由此,归纳总结西湖洞景中四个重要的地域特色,即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以及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基于以上的研究,得出西湖洞景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梳理近现代对西湖洞景的整治以及与洞景相关的重大事件,针对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对西湖洞景的保护与利用提出意见,以期对日后西湖洞景文化景观保护有借鉴作用。
姚佳逸[3](2021)在《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文中认为圆明园是清朝时期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于一体的大型山水离宫御苑,在中国古典园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万园之园。它的景观与建筑布局无一不体现中央高度集权与皇权至上的理念,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在景观营造和建筑布局上得以彰显。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文化,在我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伴随着道教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延续,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皇家园林的规划造景上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道教思想有关园林营造思想的提炼,如道法自然、虚实相生、神仙思想园林建造手法与蓬莱模式、昆仑模式、壶天模式的原型范式,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圆明园与其他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的营造和艺术表达上的影响。通过对圆明园一些充盈道教思想意境的营造与帝王点题题名的匾额楹联与御制诗的研究,筛析社会上层文化取向与园林艺术追求中所反映的清代帝王的思想境界、政治理念与隐喻思考。
刘星宏[4](2021)在《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苏州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当地营建了大量的传统园林,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代表,其园林营造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挖掘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的营造手法,对于传统园林的研究及生态智慧的挖掘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苏州传统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气候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通过现场实本研究以苏州传统园林为研究对象,从气候适应性特征为切入点,通过现场实测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各类型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冬夏季热环境进行研究,对不同形态园林空间的小气候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以探索园林空间中存在的气候设计方法,挖掘其在园林设计上的借鉴价值。针对研究内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部分工作:(1)苏州气候特征分析。通过对气象要素相关指标、人体热舒适的概念指标(1)苏州气候特征分析。通过对气象要素相关指标、人体热舒适的概念指标及评价原理的梳理,分析了本研究中园林空间小气候分析的要素及相关指标。结合苏州气候特征,分析了苏州的气候特点及相关气候问题,为本研究园林空间气候适应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2)典型园林空间类型的分类与提取。通过梳理园林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2)典型园林空间类型的分类与提取。通过梳理园林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确定了本研究园林空间形态的认识方法,对苏州园林进行实地调研和平面图纸分析,基于园林空间的功能使用及影响小气候的因素对苏州园林典型空间进行提取和分类,并对其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3)冬夏季小气候实测与分析。通过使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苏州典型园林(3)冬夏季小气候实测与分析。通过使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苏州典型园林进行冬夏季小气候环境实地测试,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以获得活动场地每小时的气候数据,进而分析不同园林空间热环境的差异;(4)ENVI-met热环境的模拟与分析。通过对四座古典园林冬夏季典型气象日(4)ENVI-met热环境的模拟与分析。通过对四座古典园林冬夏季典型气象日的热环境模拟研究,从园林空间形态的几何特征及参数和园林空间的要素组成等方面对比四座园林同一类型不同形态的园林空间的热环境差异,验证和进一步分析不同园林空间形态的小气候作用效果及机制;(5)典型空间的冬夏季气候适应性分析。结合实测与模拟结果,总结分析苏州传统空间冬夏季气候适应的方式,对影响园林空间热环境重要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变模拟研究,量化分析园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的对应关系,并总结苏州传统园林气候适应的营建手法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谢雨含[5](2021)在《景观原型视角的“洞天福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道教的哲学理念与在人文自然条件的背景下,“洞天福地”理念的产生对于景观园林的营造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洞天福地的理想景观为例,对文化景观的选址,景观模式,布局特征分别进行研究,并以古画及古籍的论着与具有“洞天福地”意向的景观进行对比参照,阐述了其造园布局所传承的营造方法对于当今园林营造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洞天福地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洞天福地的形成最早是源于人们对于自然山川以及神仙思想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于自然景观的改造。施以人工改造的自然景观则以洞穴为主要体现,其中包含了道教对于身心修养的养生观与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生态观而逐渐形成以改造洞穴为行为方式思想的洞穴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理想景观的形式逐渐演化为洞天福地。其次,以理想景观为原型探讨其与当今仍保存完善的洞天福地式景观的契合点,从景观的选址、布局、理想景观的特征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证,并总结出构建洞天福地式景观的时代内涵与其对于神仙居所的氛围营造与自然景观的仿效对于当今生态建设思想的契合性。再而,洞天福地式理想景观所表现出的布局及结构特征与古典园林则有相似之处,文章从历史人文的角度阐述这种相似之处形成的原因,并从古代理想景观的三大模式中追溯这种相似性的根源。最后,分别对于洞天福地式景观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总结出其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对于景观环境的制约影响,并形成较为系统的方法体系,结合造景手法将洞天福地景观与城市公园相结合,打造城市与山水结合,在自然中修复自我,再现山水之意的诗境园林景观。
郑旭[6](2021)在《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步伐逐步加速,城市的迅速发展和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风貌和景观的趋同性与城市近现代公园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淡化等问题愈见显着,同时景观遗产历史功能与现实功能的不统一,以及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不完善也成为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大难题。近年来,重庆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改造和完善历史遗迹,开辟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径,重庆市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拥有着众多历史文化和旅游胜地,同时重庆历史名园管理政策的实施也为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全新要求。为了缓解重庆城市发展和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突出矛盾,激发城市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的活力,延续景观遗产的生命力,本文以重庆渝中区鹅岭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IPA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梳理鹅岭公园时空变迁特征、分析景观遗产的价值特征、调查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总结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最后提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和改造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探讨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相关理论,包括对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构成的梳理以及价值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构建,价值的构成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生态价值共五类价值,价值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考证以及构建价值评价标准,其中评价标准将公园景观遗产的五类价值中,每一类价值建立3~5个子标准,为后文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价值判断提供理论依据。阐述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包括保护与利用的内容和方法,为后文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改造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重庆近现代公园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分析重庆近现代公园的特征,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背景基础。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分别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时期和市场经济改革后时期进行时代变迁的特征的纵向分析,同时从景观轴线、功能分布、园路分布、植被分布、水体分布、建筑设施和其他共七个方面对公园整体空间变迁的特征进行横向分析,明确鹅岭公园整体空间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梳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资源,分类汇总得到历史性、人文性和自然性景观遗产,依据景观遗产价值评价标准,利用AHP法得到价值指标权重,并结合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价值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公园景观遗产整体空间变迁特征和景观遗产价值的分析,以明确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价值特征。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式对鹅岭公园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IPA四象限分析法进行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分析,分别得到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情况、价值与利用情况的四象限图,然后将两个四象限图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不同价值、不同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景观遗产的八种类型,均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景观遗产以保护现状为主,不用进行过多干预,其他景观遗产中价值较高的景观遗产以重点改进为主,价值较低的景观遗产以次重点改进为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包括四点:第一是系统性;第二是原真性;第三是可持续性;第四是分类性。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改造策略分为规划层面(即公园景观遗产整体)和设计层面(即公园景观遗产个体),规划层面上的改造第一完善和恢复景观轴线;第二是建设和调整功能布局;第三是建设文化主题游线;第四是加强植物艺术观赏布局;第五是加强水体之间的联系;第六是完善灯光夜景系统;设计层面上的改造需要重点改进的景观遗产总体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和恢复,需要次重点改进的景观遗产总体应在以利用为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功能替换和景观的打造。
高莎莎[7](2021)在《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文中认为现代城市人生活、工作、娱乐相对应,居住区以其安静、宜人、清新的环境从而成为那些拘束、吵闹而严肃的工作环境的缓冲带。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35%左右,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是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类型。2019年12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入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首批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至今,关于居住区徽派景观实践项目探索逐步深入,大多数实践项目都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总结。本研究从合肥市新站区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探究徽派景观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方法,为徽派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徽州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案例参考。本文首先总结了居住区景观规划、徽州文化及徽派园林、徽派园林符号特征、新徽派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国内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相关案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案例总结与分析、项目实践规划等方法,确定其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设计主题。通过对场地周围交通现状、场地用地现状、用地空间类型、建筑基地概况、服务人群活动需求分析等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为项目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方法与途径。项目景观设计主题为“以徽派的古典意境,致敬千年庐州”,以弘仁创作《隔江山色》图为灵感,提炼总结花木-四季-室庐-书画为景观结构主轴,提取徽州园林“五进制”的园林空间序列,打造“以水构天地,五进显宅府,四季文景浓”的景观空间脉络。在尊重场地现状与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整合区域资源,例如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区位优势及空间格局,对项目景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形成总体规划“一轴、四心、多组团”的结构布局。按地块进行功能分区,花溪苑、澜溪苑、云溪苑小区按照居住人群需求分为街边道路绿地区、宅间绿地区、游憩活动区、健康运动区、水岸景观区、中心景观区、入口景观区、安静休闲区等,澜溪苑游园分为街边道路绿地区、入口景观区、健康运动区、安静休闲区、游憩活动区等,并对每个分区进行详细说明。居住区专项设计以植物配置设计、驳岸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设计、道路及广场铺装设计、互动设计等,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方案。结合徽州园林景观营造手法,将新时代生活方式和传统元素整合重塑,打造生态园林式人居环境,营造意境与情怀共享的社区景观空间。通过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徽派园林为主题,研究居住区景观规划,为新徽派景观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及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韦珊珊[8](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林舒琪[9](2020)在《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历史文献研究和现状植物调查两方面着手,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植物景观原真性展开分析和研究,并为九州景区遗址保护与植物展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6类圆明园相关文档和图档资料,总结其历史盛期时主要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意境、植物配置模式等内容,整理出约有160种或品种的植物圆明园盛期植物种类表,总结出全园历史盛期的基调树种。对《花果树木价值清单》定种中有争议和模糊定种的15种或品种植物如刺松、马英花、千松、柏树、柏松、槟子、沙果树、探春花、黄海棠、欧栗子以及笔者提出疑议的罗汉松、佛梅花、红白丁香、白樱桃、万寿带进行了详细考据和论证定种。在御制诗文方面,与前人研究对比,本文新发现约21种植物种类且对各植物出现频次、种植位置、配景植物等进行了统计。在图档史料研究方面,本文纠正了前人辨析《圆明园四十景图》翻拍绢本中的色差等问题,根据电子版原件开展植物图像辨析研究,辨析出植物55种。对很有可能是表现清帝在圆明园的生活场景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和《清院画十二月令图》首次展开植物种类辨析,识别出43种植物。对圆明园全园现状植被资源展开系统调查,对九州景区的植被展开物种调查,样方调查和特殊调查。全园植被现状调查共统计到743种及品种,比历年普查平均多500种以上,其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沉水植物的调查是几乎是同类普查所没有的,对野生植物的调查也更为详细。九州景区共统计到九州景区共统计到150种和品种的植被。根据该区样方调查统计植被相对重要值等指标,分析景区优势种。从遗址安全、遗址保护方面考虑,统计九州景区死亡乔木和对遗址有威胁乔木并展开相应分析。将全园特别是九州景区现状植被情况与历史盛期植物景观展开对比,得出九州景区木本植物种类原真性为13%-27%。在乔木优势种方面,大部分次级景区具有一定的原真性,但部分树种如刺槐、毛白杨、白蜡、‘紫叶’李等不宜作为优势种出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的原真性展示角度出发,对圆明园全园植物景观提出控制性建议,对九州景区植物景观提出包括历史植物景观展示以及对死亡乔木、威胁遗址乔木处理方案在内的具体建议。
李清扬[10](2020)在《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环境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泰山是道教洞天福地体系中的第二小洞天——蓬玄洞天,在道教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三阳观作为泰山登山中路之外极具特色的道教宫观,是泰山“洞天福地”的重要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三阳观内碑刻和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实地测量并形成测绘图集,对三阳观的演变历史、布局与景观空间营造、景观环境营造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和相关遗产保护理论,对三阳观内外的景观保护与提升进行了设计构想。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对洞天福地、泰山道教景观和三阳观的相关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和基础。第二章论述了三阳观的创建背景,分析了三阳观的选址因素、选址特点和选址意义,根据现有资料理清了三阳观在明朝的营建情况,并推导出了不同时期的布局平面图,最后分析了重要历史人物对三阳观的贡献。第三章分析了三阳观布局与景观空间营造。在布局中概括了整体、院落和建筑布局形式,分析了布局形式的因素,总结出其布局特点。在景观前导空间营造中,分析了其空间组成和营造手法,指出其最大的特点是因借山石。院落空间依托独特的台地地形,形成了多种空间组成形式,经过空间功能划分和组织,形成了“壶中天地”的形式和“别有洞天”的意境。景观空间序列分为起始、转换、转折和高潮四部分,将院落内外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渐入仙境的主题。第四章分析了三阳观的景观环境营造。三阳观的整地因地制宜,采用了建造台地、开凿山洞、不破石相三种手法。分析了主要单体建筑,建筑装饰,建筑小品及构件,总结了建筑特点。借景通过远借和邻借将徂徕山、金牛山、泰城、石景等远近景观加以利用。植物体现了道士希望长生不老、身心健康的追求,同时优化了院落空间的层次感。石刻、碑刻、铺地、香炉等景观元素的存在,共同丰富了景观环境。第五章主要对了三阳观景观保护与提升做出了构想。分析了其现实意义和三阳观内外现存问题,并以景观特点和相关政策、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保护为本、改造为辅,保持原真、建新如旧,强化原有景观特点三条策略。最后做出了以下构想:(1)碑刻石刻保护,建筑修复,古树名木保护。(2)游览路线调整与功能分区。(3)景观视线优化,四处景观节点设计,景观附属设施设计与改造。(4)景观植物配置优化。
二、生态农业 别有洞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农业 别有洞天(论文提纲范文)
(2)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 |
1.3.1 西湖洞景历史文献整理 |
1.3.2 西湖洞景相关研究 |
1.3.3 洞穴景观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4.1 系统梳理西湖洞景发展过程 |
1.4.2 分析西湖洞景的造景艺术和地域特色 |
1.4.3 总结问题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梳理 |
1.5.2 实地调研 |
1.5.3 多学科交叉 |
1.5.4 归纳总结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6.1 视角独特,科学分析 |
1.6.2 剖析表象,探究内在机制 |
1.6.3 综合研究,多学科理论结合 |
1.7 研究意义 |
1.7.1 从园林到风景,拓展风景园林视野 |
1.7.2 深入认识风景,探索自然地理与人文内涵的内在联系 |
1.7.3 传承传统文化,引导园林史研究新领域 |
1.8 技术路线 |
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形成 |
2.1 自然地貌溯源 |
2.1.1 自然条件溯源 |
2.1.2 地质条件溯源 |
2.2 思想文化溯源 |
2.2.1 穴居文化 |
2.2.2 自然崇拜 |
2.2.3 洞天福地思想 |
2.2.4 隐逸思想 |
2.3 洞景构成要素分析 |
2.3.1 自然要素 |
2.3.2 人文要素 |
3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概况 |
3.1 西湖洞景分布 |
3.2 西湖洞景类型分析 |
3.2.1 不同形成原因下的洞景类型 |
3.2.2 不同自然地形下的洞景类型 |
3.2.3 不同景观内容下的洞景类型 |
3.3 洞景的特性 |
3.3.1 景观脆弱性 |
3.3.2 审美独特性 |
3.3.3 功能多样性 |
4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及动因 |
4.1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变迁 |
4.1.1 时代背景下西湖洞景的历史变迁 |
4.1.2 历史记载中西湖洞景的变化 |
4.2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历史性呈现 |
4.2.1 基于历史遗存的西湖洞景 |
4.2.2 基于文化意象的西湖洞景 |
4.3 西湖洞景历史变迁动因 |
4.3.1 宗教活动 |
4.3.2 园林营建 |
4.3.3 历史人物 |
4.3.4 洞穴审美取向 |
4.4 人与洞穴关系变迁 |
4.4.1 发现洞穴 |
4.4.2 探秘洞穴 |
4.4.3 利用洞穴 |
4.4.4 保护洞穴 |
4.5 小结 |
5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与地域特色 |
5.1 西湖洞景景观特征分析 |
5.1.1 景观层次 |
5.1.2 空间布局 |
5.1.3 山石理水 |
5.2 西湖洞景文化特征分析 |
5.2.1 寓情于景的诗词题咏 |
5.2.2 重现自然的洞穴绘画 |
5.2.3 浑然天成的摩崖石刻 |
5.2.4 形象生动的石窟造像 |
5.3 以自然洞穴为蓝本的园林叠山 |
5.3.1 对自然洞穴的形式写仿 |
5.3.2 对自然洞穴的意境写仿 |
5.4 西湖洞景的地域特色 |
5.4.1 别具一格的景观形态 |
5.4.2 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
5.4.3 人与天调的洞穴造景 |
5.4.4 文景相融的景观特征 |
6 杭州西湖风景区洞景保护与利用 |
6.1 西湖洞景价值评述 |
6.1.1 展现湖山风貌 |
6.1.2 丰富历史断面 |
6.1.3 自然滋养人文 |
6.1.4 改善人地关系 |
6.2 近现代西湖洞景的整治 |
6.2.1 烟霞洞的整治 |
6.2.2 石屋洞的整治 |
6.2.3 黄龙洞的整治 |
6.2.4 紫来洞的整治 |
6.3 当代西湖洞景所面临的问题 |
6.3.1 关注度较低,重视度不足 |
6.3.2 多处古洞湮灭或无觅处 |
6.3.3 现存古洞保护不佳,周边环境荒废 |
6.3.4 古洞意境缺失,洞景特色不显着 |
6.4 西湖洞景的保护开发经验与启示 |
6.4.1 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 |
6.4.2 生态优先,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
6.4.3 科学规划,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
6.4.4 挖掘文化特色,重视洞景文化建设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道教相关理论梳理及解析 |
1.2.2 道观园林概述 |
1.2.3 圆明园已有研究 |
1.2.4 相关哲学研究 |
1.2.5 研究指引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阅法 |
1.3.2 学科交叉法 |
1.3.3 实地调研法 |
1.3.4 图像分析法 |
1.3.5 综合分析法 |
1.4 拟完成工作 |
1.4.1 拟准备工作 |
1.4.2 拟解决问题 |
第二章 道教与园林的耦合 |
2.1 中国园林中水到渠成的仙道底蕴 |
2.1.1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
2.1.2 虚实结合,有无相生 |
2.1.3 神仙思想 |
2.2 经典原型与范式 |
2.2.1 昆仑模式 |
2.2.2 蓬莱模式 |
2.2.3 壶天模式 |
第三章 从方术到求仙,历代皇家园林的不懈追求 |
3.1 概述 |
3.1.1 秦始皇的蓬莱仙境 |
3.1.2 汉武帝的承露仙盘 |
3.1.3 隋文帝的六爻大兴 |
3.1.4 唐玄宗的梨园故事 |
3.1.5 宋徽宗的寿山艮岳 |
3.1.6 明世宗的治世玄岳 |
3.2 清朝主要帝王对道教的态度 |
3.2.1 雍正的圆明理想 |
3.2.2 乾隆的禊赏山林 |
第四章 圆明园造景布局中体现的道教协从政治理念 |
4.1 圆明园内道教文学艺术 |
4.2 圆明园内道教景观符号 |
4.3 景观布局与道教 |
4.3.1 坦坦荡荡 |
4.3.2 洞天深处 |
4.3.3 蓬岛瑶台 |
4.3.4 别有洞天 |
4.3.5 夹镜鸣琴 |
4.3.6 武陵春色 |
4.3.7 方壶胜境 |
4.3.8 紫碧山房 |
4.3.9 圆明园四十景内通过春季主题体现道教长生的景色 |
4.3.10 圆明园四十景内含有道教元素建筑 |
4.4 造景布局中体现的道教政治理念 |
第五章 迎凉台榭即仙壶:普世的帝王理想与艺术大政治 |
5.1 清代典型皇家园林的宗教政治理念 |
5.1.1 清漪园 |
5.1.2 避暑山庄 |
5.1.3 北海 |
5.2 清代皇家园林与道教文化 |
5.2.1 “鱼乐”思想 |
5.2.2 “洞天”思想 |
5.2.3 诸神的伴随 |
5.3 清代帝王理想与艺术大政治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 |
1.1.2 对地域建筑的关注 |
1.1.3 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性 |
1.1.4 多学科交叉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文献梳理 |
1.4.2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写作框架 |
2 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气候适应性的理论分析 |
2.1 苏州地区气候特征与气候适应的目标 |
2.1.1 苏州地区的气候特征 |
2.1.2 苏州地区气候适应的目标 |
2.2 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小气候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2.2.1 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 |
2.2.2 构成要素与小气候的关联 |
2.3 苏州传统园林及园林空间形态的调研与分类 |
2.3.1 基本概况及调研 |
2.3.2 典型园林空间的调研与分类 |
2.3.3 园林空间形态的几何特征及参数调研与分类 |
2.3.4 典型园林空间类型的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3 苏州典型传统园林冬夏季小气候实测与分析 |
3.1 苏州传统园林实测概况 |
3.1.1 实测目的 |
3.1.2 实测对象 |
3.1.3 实测内容 |
3.1.4 实测方法与仪器 |
3.1.5 实测时间及天气概况 |
3.2 苏州传统园林冬夏季实测结果与分析 |
3.2.1 拙政园实测结果与分析 |
3.2.2 留园实测结果与分析 |
3.2.3 网师园实测结果与分析 |
3.2.4 艺圃实测结果与分析 |
3.3 苏州传统园林实测结果总结 |
3.3.1 实测结果分析 |
3.3.2 各类型空间冬夏季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苏州典型传统园林热环境的模拟与分析 |
4.1 苏州传统园林热环境研究概述 |
4.1.1 研究内容 |
4.1.2 研究方法 |
4.1.3 典型气象日的选择 |
4.2 苏州传统园林日照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1 冬夏季分时段日照分析 |
4.2.2 典型空间分时段日照分析 |
4.3 苏州传统园林空气温度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夏季空气温度模拟与分析 |
4.3.2 苏州传统园林冬季空气温度模拟与分析 |
4.4 苏州传统园林相对湿度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夏季相对湿度模拟与分析 |
4.4.2 冬季相对湿度模拟与分析 |
4.5 苏州传统园林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1 夏季风环境模拟与分析 |
4.5.2 冬季风环境模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苏州传统园林典型空间的冬夏季气候适应性分析 |
5.1 庭院类园林空间冬夏季气候适应性分析 |
5.1.1 冬夏季庭院类园林空间小气候效应与作用机制分析 |
5.1.2 庭院类园林空间形态量变模拟研究 |
5.2 厅堂亭廊类园林空间冬夏季气候适应性分析 |
5.2.1 冬夏季厅堂亭廊类园林空间小气候效应与作用机制分析 |
5.2.2 中心山水空间形态量变模拟研究 |
5.3 苏州传统园林气候适应的营建手法 |
5.3.1 园林空间的分隔 |
5.3.2 园林空间的围合 |
5.3.3 园林空间要素的配置 |
5.4 苏州地区小尺度园林空间设计的启示 |
5.4.1 设计思路 |
5.4.2 设计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苏州古城区域现存古典园林一览表 |
附录-Ⅱ 苏州园林名录姑苏区园林名单 |
附录-Ⅲ 各测点夏季测试温湿度数据 |
附录-Ⅳ 各测点冬季测试温湿度数据 |
附录-Ⅴ 苏州园林测试日模拟气象数据 |
附录-Ⅵ 苏州传统园林测试日模拟结果 |
附录-Ⅶ 图片索引 |
附录-Ⅷ 表格索引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景观原型视角的“洞天福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洞天福地 |
1.2.2 理想景观 |
1.2.3 现状及分布 |
1.3 有关“洞天福地”的文献综述与哲学基础 |
1.3.1 洞天福地的发展缘由 |
1.3.2 洞天福地的理想景观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洞天福地的来源及景观营造 |
2.1 洞天福地的起源与发展 |
2.1.1 洞天福地的概念及来源 |
2.1.2 洞天福地思想的产生 |
2.2 理想仙境模式 |
2.2.1 蓬莱仙境 |
2.2.2 昆仑仙境 |
2.2.3 壶天仙境 |
2.3 洞天福地的选址 |
2.3.1 立山而建 |
2.3.2 依山而建 |
2.3.3 附山而建 |
2.4 洞天福地布局特征 |
2.4.1 壶天模式的围合+豁口 |
2.4.2 豁口+走廊 |
2.4.3 轴线对称式布局 |
3 洞天福地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
3.1 隐秘山林 |
3.2 壶中天地布局 |
3.3 “别有洞天”的造景手法 |
4 诗境城市——洞天福地设计方案 |
4.1 洞天福地景观设计的基础研究 |
4.1.1 背景区位分析 |
4.1.2 自然环境分析 |
4.1.3 人文环境分析 |
4.2 总体设计规划 |
4.2.1 设计基本思路和定位 |
4.2.2 周边环境与园内路线 |
4.2.3 设计功能分区 |
4.2.4 设计原则与理念 |
4.3 洞天福地布局模式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
4.3.1 蓬莱仙境“一池三山”模式的映射 |
4.3.2 壶天仙境“壶中天地”模式的映射 |
4.4 洞天福地式城市公园景观节点设计 |
4.5 洞天福地景观元素在城市公园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
4.5.1 叠山置石 |
4.5.2 门洞与漏窗 |
4.5.3 植物配置 |
4.5.4 铺装设计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近现代公园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近现代公园 |
2.1.2 景观遗产 |
2.2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遗产价值构成 |
2.2.2 景观遗产价值评价 |
2.3 近现代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容 |
2.3.2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时空变迁与价值研究 |
3.1 重庆近现代公园建设发展与特征 |
3.1.1 重庆近现代公园建设与发展 |
3.1.2 重庆近现代公园特征 |
3.2 鹅岭公园概况与景观遗产资源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历史沿革 |
3.2.3 景观遗产资源 |
3.3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时空变迁研究 |
3.3.1 时代变迁 |
3.3.2 空间变迁 |
3.3.3 小结 |
3.4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价值研究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数据统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4.1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数据统计 |
4.2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分析 |
4.2.1 景观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
4.2.2 景观遗产利用问题分析 |
4.2.3 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及改造策略 |
5.1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 |
5.1.1 系统性 |
5.1.2 原真性 |
5.1.3 可持续性 |
5.1.4 分类性 |
5.2 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改造策略及设计实践 |
5.2.1 规划层面 |
5.2.2 设计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居住区及徽派景观研究 |
2.1 居住区景观 |
2.1.1 居住区 |
2.1.2 居住区景观 |
2.1.3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
2.1.4 居住区景观构成元素 |
2.1.5 居住区景观发展趋势 |
2.1.6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
2.2 徽派景观 |
2.2.1 徽州文化 |
2.2.2 徽派园林 |
2.2.3 新徽派景观设计 |
3 相关实例分析 |
3.1 广州南沙区海语熙岸小区 |
3.1.1 基本概况 |
3.1.2 规划特色 |
3.1.3 借鉴启示 |
3.2 深圳万科第五园 |
3.2.1 基本概况 |
3.2.2 规划特色 |
3.2.3 借鉴启示 |
3.3 合肥新站区见山花园 |
3.3.1 基本概况 |
3.3.2 规划特色 |
3.3.3 借鉴启示 |
3.4 合肥滨湖区紫云别院 |
3.4.1 基本概况 |
3.4.2 规划特色 |
3.4.3 借鉴启示 |
3.5 日本太阳城神户养老社区 |
3.5.1 基本概况 |
3.5.2 规划特色 |
3.5.3 借鉴启示 |
4 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概况 |
4.1.2 场地分析 |
4.1.3 基地建筑分析 |
4.1.4 用地空间结构分析 |
4.1.5 服务人群活动需求分析 |
4.1.6 机遇与挑战 |
4.2 规划设计思路 |
4.2.1 规划设计定位 |
4.2.2 规划设计依据 |
4.2.3 规划设计特色 |
4.3 总体规划设计 |
4.3.1 结构布局规划设计 |
4.3.2 道路系统规划 |
4.3.3 空间序列分析 |
4.3.4 竖向分析 |
4.3.5 理水分析 |
4.4 单元地块规划设计 |
4.4.1 花溪苑 |
4.4.2 澜溪苑 |
4.4.3 云溪苑 |
4.5 专项设计 |
4.5.1 植物种植规划设计 |
4.5.2 配套服务设施设计 |
4.5.3 驳岸设计 |
4.5.4 道路及广场铺装设计 |
4.5.5 互动设计 |
4.6 经济技术指标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的重要性 |
1.1.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
1.1.3 圆明园植物景观现状不容乐观 |
1.1.4 圆明园植物景观亟待调查研究 |
1.1.5 重点研究九州景区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2.2 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考据 |
2.1 相关研究史料 |
2.1.1 文档资料 |
2.1.2 图档资料 |
2.2 文档资料考据 |
2.2.1 内工则例考据 |
2.2.2 御制诗文考据 |
2.3 图档资料考据 |
2.3.1 圆明园四十景图考据 |
2.3.2 圆明园样式房图考据 |
2.3.3 清宫圆明园图档考据 |
2.4 图文考据小结 |
3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3.1 全园普查 |
3.2 九州详查 |
3.2.1 九州全景区物种调查 |
3.2.2 各次级景区物种调查 |
3.2.3 遗址内乔木调查 |
3.2.4 乔木生长势调查 |
4 圆明园植物原真性评价 |
4.1 全园植物原真性 |
4.2 九州植物原真性 |
4.2.1 植物种类原真性 |
4.2.2 植物景观原真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圆明园盛期植物总结 |
5.2 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 |
5.3 圆明园植物景观原真性评估 |
5.4 圆明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议 |
5.4.1 遗址保护层面 |
5.4.2 遗址安全层面 |
5.4.3 植物景观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圆明园工程则例·花果树木价值》清单抄本 |
附录B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植物统计表 |
附录C 《圆明园四十景》植物考据表 |
附录D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及《清院画十二月令图》植物考据表 |
附录E 圆明园盛期植物材料表 |
附录F 2019年圆明园植被调查名录 |
附录G 九州景区植物种类调查表 |
附录H 九州景区威胁遗址乔木统计 |
附录I 九州景区死亡或濒死乔木统计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环境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与其范围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洞天福地景观研究 |
1.4.2 泰山道教景观研究 |
1.4.3 泰山三阳观研究 |
1.5 研究重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三阳观演变历史概述 |
2.1 创建背景 |
2.1.1 道教对泰山的统治 |
2.1.2 全真教是泰山道教的主流 |
2.1.3 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 |
2.2 选址 |
2.2.1 选址因素 |
2.2.2 选址特点 |
2.2.3 选址意义 |
2.3 营建历史 |
2.3.1 明嘉靖年间(1551——1555) |
2.3.2 明嘉靖至隆庆年间(1556—1570) |
2.3.3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1571—1595) |
2.3.4 清雍正至民国年间(1734—1923) |
2.3.5 民国至六十年代(1923—1965) |
2.3.6 九十年代至今(1999—) |
2.4 重要历史人物 |
2.4.1 王三阳 |
2.4.2 昝复明 |
2.4.3 萧大亨 |
2.4.4 于慎行 |
2.4.5 满贵祥 |
2.5 小结 |
3 三阳观布局与景观空间营造 |
3.1 布局 |
3.1.1 布局形式 |
3.1.2 布局特点 |
3.2 景观前导空间营造——因借山石 |
3.2.1 空间组成 |
3.2.2 空间营造手法 |
3.3 院落空间营造——壶中天地、别有洞天 |
3.3.1 空间构成形式 |
3.3.2 空间功能划分 |
3.3.3 空间组织 |
3.3.4 空间意境营造 |
3.4 景观空间序列组织——渐入仙境 |
3.4.1 景观路线分析 |
3.4.2 景观空间序列形式 |
3.5 小结 |
4 三阳观景观环境营造 |
4.1 整地——因地制宜 |
4.1.1 建造台地 |
4.1.2 开凿山洞 |
4.1.3 不破石相 |
4.2 建筑营造——天人合一 |
4.2.1 建筑单体概述与意境 |
4.2.2 建筑装饰 |
4.2.3 建筑小品及构件 |
4.2.4 建筑特点 |
4.3 借景——景尽其用 |
4.3.1 远借 |
4.3.2 邻借 |
4.4 理水——道法自然 |
4.4.1 汇水为池 |
4.4.2 引水入殿 |
4.5 植物栽植——古色古香 |
4.5.1 古树名木 |
4.5.2 新栽植物 |
4.6 其他景观元素处理——锦上添花 |
4.6.1 石刻 |
4.6.2 碑刻 |
4.6.3 铺地 |
4.6.4 香炉 |
4.6.5 石磨石碾 |
4.7 小结 |
5 三阳观及周边环境景观保护与提升 |
5.1 现实意义 |
5.1.1 顺应时代的发展 |
5.1.2 保持泰山洞天福地体系的完整性 |
5.1.3 便于“洞天福地”文化的传播 |
5.2 现存问题 |
5.2.1 道观内外缺乏维护 |
5.2.2 景观道路指示不清晰 |
5.2.3 景观资源未被良好利用 |
5.2.4 植物配置单调 |
5.3 景观保护与提升策略 |
5.3.1 保护为本,改造为辅 |
5.3.2 保持原真,建新如旧 |
5.3.3 遵循意匠,强化特点 |
5.4 景观保护与提升设计构想 |
5.4.1 景观保护与修复 |
5.4.2 游览空间组织设计 |
5.4.3 景观资源优化与利用设计 |
5.4.4 景观植物配置优化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 |
诗文 |
碑刻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主要实践情况 |
四、生态农业 别有洞天(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生活方式视域下中式服饰定制及设计实践[D]. 许雅雅. 江南大学, 2021
- [2]杭州西湖风景区洞穴造景艺术研究[D]. 刘影.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D]. 姚佳逸.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 刘星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5]景观原型视角的“洞天福地”研究[D]. 谢雨含. 海南大学, 2021(02)
- [6]重庆鹅岭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郑旭. 西南大学, 2021(01)
- [7]合肥市磨店家园二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D]. 高莎莎.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8]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9]圆明园现状植被调查与九州景区植物原真性研究[D]. 林舒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环境营造研究[D]. 李清扬.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