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哲学思想的思考暨对武胜县东西关太极图地貌的观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胜县论文,太极论文,太极图论文,哲学思想论文,地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太极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历经变异才由一些理学家画出“太极图”。武胜既具奇特的太极图地貌,又多太极文化积淀,应及早确定它在太极哲学、文化研究热中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太极哲学 太极图 太极图地貌
天造地设,独一无二,用此八字形容四川武胜县东西关因嘉陵江水道在方圆四十余公里内两次极度弯曲而形成酷似多个太极图紧相环扣的奇特地貌(参阅唐友于先生绘制的《东西关太极呈像示意图》附后),那是再恰当不过了。我曾三次去那里参观,故拟出上标题目,以便录下我难忘的印象及有关思考。
(一)
为了介绍东西关独特的太极图地貌,先有谈谈太极图和太极哲学思想的必要。
在我国哲学发展史上,“太极图”或“无极图”正式以图象形态出现,时间是较晚的,大致是孕育于汉魏,生长于唐及五代,流行并完善于两宋。明·黄宗炎《太极图辨》谓:“陈(抟)得先天图(即“先天太极图”,或称“天地自然之图”)于麻衣道者,皆以授钟放。”又谓:“‘太极图’者始于河上公,传自陈图南(抟),名为‘无极图’”。“河上公本图名‘无极图’,(东汉)魏伯阳得之,以著《参同契》;钟离权得之,以授吕洞宾;洞宾后与陈图南同隐华山,而以援陈,陈刻之于华山石壁。”到了两宋,“太极图”或“无极图”传至理学开山学人周敦颐、邵雍,他们又才使之摆脱道家内丹学的约束,重新回归于哲学研究领域,用以进行宇宙本原和万物化生的探索。这正如清·朱彝尊《经义考》所谓:“‘无极图’乃方土修炼之术,……周子(敦颐)取而转易之为图,……更名之曰‘太极图’。”邵雍接过陈抟传授下来的“先天太极图”,使之与伏羲八卦相套合,演化出了十四种图式,主要的有《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等。周敦颐和邵雍改造过的或演化出的图式及其阐述,对宋、明各派理学家影响都很大,成了他们构建其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到此,更应当进一步指明:“太极图”或“无极图”之最终形成、传播,虽然晚到中、近古,可是太极哲学思想却萌生得很早,很可能早在初民的原始神话中就隐隐潜存着了,真可谓源远流长,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原始祖先高度发达的哲学思维和聪明智慧相结合的结晶。当然,太极哲学思想在文字还未生成和使用以前,一代一代的人们只能口耳相传,无法记录下来。直到春秋时代,孔子的老师李耳即老聃才在他的著名哲学论著——《老子》中将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并已臻于成熟的太极哲学思想从不同方面作了解读和论述,使之体系化了。其中,特别是第四十二章的论述,则更为概括而集中。那段文字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就“冲气以为和”以前那半段文字看,显然是未经画出而仅待画出的极为鲜明的先天“太极图”(或无极图)。应知,此处提出的“道”,乃专指“无极”而言。(按:道,在太极哲学及老子哲学中,本为其最高范畴,内涵极深,外延无限。从空间上说,它无处不在,无物不在,无事不在;从时间上看,它存在着一个周期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来,即由无极而太极以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回归于无极而太极。所以,它既是宇宙的本质所在,又体现了宇宙生成发展的规律。如此,此可称作道的“质律结合论”。)作为“无极”的“道”,即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看来,李耳所标举的“道”,从根本上说,的确即“无极”也,实为天地尚未分离而处于混沌状态即地球以至太阳系尚未形成之前那种无以名状的状态之猜测性描绘,揭示出了大自然界万物化生的根元,那就是宇宙本原;同时,又指明其中还“有象”、“有物”,可见是有其物质性的,或者说有转化为物质的潜在功能,绝非想入非非的绝对理念或某种神灵威力,这便和唯心主义的天帝或上帝“创世说”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接下去为“道生一”,“一”是什么呢?那是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太极”,亦即“太极图”外面那个象征时空统一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宇宙本体,它在哲人的想象中已初具其形了,此即“道”的始初发展变化的表现形态,甚至正在逐渐形成着成熟的“宇宙卵”。关于“无极”(宇宙本原)和“太极”(宇宙本体)的共同的道的本质及其形态区别,《老子》第一章更作了生动的叙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无”相当于“无极”,即“宇宙本原”,但是“无”不是绝对的“无”,譬如气体或某种功能,只是难见难触而已,本质上是“有象”、“有物”的;“有”相当于“太极”,即“宇宙本体”,它虽已在哲人想象中初具其形,然而还如流体,亦难以具体把握。由于二者都是有共同的“道”的本质,只是其发展变动的阶段性形态不同而已,都是万物化生的根本之所在,故都可以称为“天下”或“万物”之“母”。如上所述,“道生一”的命题,无疑乃是太极哲学对宇宙本质及其变化特征的最为根本的结论,虽然语言表述“玄之又玄”,然而循理思之,仍然能了然于心,甚至感到妙理无穷。再下去是“一生二”,指宇宙本体进一步发展变化,以至发生所谓“宇宙大爆炸”,就会一分为二成为性质相异而又互为依存补充的阴阳二气,这也就是后来“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图示。以上说明了李耳对太极哲学思想的论述,不仅其宇宙本质(本原与本体)论,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就其思维方法而言,也是从发展变化看问题,特别重视其内部的一分为二,即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因而也是辩证的。再下去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三”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指天、地、人三才或阴、中、阳三气;有人解释为“三”即“参”,意即交与参和。我则赞成后一种说法。两句合起来指天地间阴阳二气交与参和便会生化出无穷无尽的物,从而构成复杂多彩的大千世界;而且从宏观到微观的每一物,无不仍然含有阴阳二气之对立统一。那么,其对立统一的形态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文中所说的“负阴而抱阳”,即“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二者的相互负抱,其负抱之姿就是图中那条生动的S线。应当说明, 阴阳二气的负抱之姿,虽然大体为S线,但其曲度不会是凝定的,因为二气常常 互有消长, 便会影响及S线曲度,所以时有变化(不过,再变动也还是S 状,不会成为直线或构成某种角度)。太极哲学“负阴而抱阳”的这一提法,表明其中含有深刻的“合二而一”思想,强调事物内部阴阳两个方面虽然有所区别,有所对立,但又是统一的、互补的,能够谐调一致起来。如果阴阳两个方面总是处于对立矛盾中,而不是在特定时空中相对地谐调一致,物就难识别,事就难把握,社会就乱无宁日。所以对待任何事物,一方面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另方面又应持合二而一的观点,这才是全面的思维辩证法。太极哲学给我们留下这笔哲学遗产,值得我们记取,值得我们玩味,值得我们发扬,能如此国家才能保持长期稳定,世界才能走向永久和平。紧接着是“冲气以为和”一句,我感到尤为重要。它表明人类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客观事物内部不断产生虚灵激荡之气,使其中的阴阳二气调和起来,即从矛盾对立状态转为统一谐调。这实际上就是启迪人们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做好客观存在的各式各样矛盾的转化工作,那才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公众。如果老是强调对立、激化斗争,无疑只能是害群之马,甚至可能成为历史罪人,终为人类所不齿。
从《老子》第四十二章中“人之所教”起下半段几句看来,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精神,天道亦即人道,自然大宇宙和人体小宇宙是一致的、息息相通的,从而引导人们去遵循客观自然的发展法则,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格。至于在这里所强调的则是做人不能如“强梁者”一味逞强好胜、称凶施霸,那样必然“不得其死”。因为那样,便与“冲气以为和”的自然大宇宙法则全相悖逆,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到此,我们看到了《老子》所总结的太极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体用的一致,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毋庸置疑,此种哲学精神也是十分宝贵的,今天亦应予以弘扬光大。
以上所述,是我对太极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的肤浅认识。其中定有不当之处,渴望能及时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指教。
我在本段开始,讲太极哲学思想产生自洪荒远古直到李耳才在他所著的《老子》中用文字整理记录下来,至于太极图的绘就则是中近古的事情。这样的论述,绝非我个人的臆测,那是符合其理论思想发展的历史实际和逻辑的。现今,西方许多科学家以及一些新兴学科代表人物,他们接受太极哲学思想,就不完全是从宋明时期流传下来的太极图中获得,而恰恰是在《老子》一书中学到的。这里不妨举一例子吧。丹麦著名科学家玻尔就是从《老子》(译本)中受到太极哲学思想启示而提出量子力学互补原则的, 其中中心理论观点便是“对立即互补”。 他在1958年3月26日给斯文·雨果·于尔根森的信中, 说他青年时就读过《道德经》(即《老子》):
感谢您的来信和《道德经》校样,我很有兴趣地读了这份校样。……在我年轻时,我通过恩斯特·缪勒的《老大师》一书(即《老子》的译名)而对它有了一种美好的印象,而且在二十年前(指1937年)到中国的访问期间,我也了解到关于老子的回忆仍然多么受到重视。
据介绍,青年玻尔读到的《老子》译本,乃恩斯特·缪勒的《基督以前的老大师和他的著作〈道德经〉》,这部书的正文即为《道德经》(即《老子》)译本。根据玻尔后来自己的陈述,《老子》一书给他的“美好的印象”,正是太极哲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理论观点:一是阴阳对立统一的有机辩证观,万事万物都包涵着排斥对立而又互补共存的两个方面;二是我道合一、主客一体的有机整体观。玻尔把这种太极哲学思想称作“中国哲学”,认为它朴素地阐述了一种普遍的互补性原理。正因此,他便在太极哲学思想的启迪下,早在1927年就正式提出了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使中国最为古老的哲学思想在现代西方科学研究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到了1937年,玻尔来我国访问,还特别对《老子》在我国国内的研究情况及影响作了了解,也许他此时才看到宋明时绘制的“太极图”。他回丹麦后,于1947年,还以“太极图”作为丹麦荣誉勋章的纹饰。其他例证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不能错误地认为太极哲学思想产生自太极图的正式绘制过程中,那是倒果为因,不符合历史实际。
(二)
如果太极哲学思想产生自远古洪荒,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哲学的源头,那么它便一定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展,长流下去,直到于今。当然,它不断流动过程的每个阶段,定有不同情况,甚至在形态上还可能呈现出一些变异。
下面,略谈太极哲学思想流变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重要情况吧。
远古太极哲学思想流变的第一站,可能一方面是老庄哲学,另方面就是伏羲(画八卦)及文王、周公(撰写卦辞、爻辞)所代表的易学。在我看来,在这第一站里,前者应是主流,后者仅是侧流罢了。这是由于老庄哲学能全面继承太极哲学思想并予以深化光大,而易学仅从一个或少数几个侧面予以继承甚而有所异化。
为什么作出如此判断?这里且从四点比较言之——
第一,对待阴阳二气的态度不同,这是老庄哲学与易学的根本性分歧。老庄哲学一如太极哲学思想本身一样,等祝阴阳,未尝有所轩轾,当然也承认在特定的时空中彼此每有消长,一时阳大于阴,一时阴大于阳,然而“负阴而抱阳”则是恒定法则。可是易学,虽然也承认阴阳二气的对立调和乃宇宙运动和万物化生的动因或内驱力,然而却尊阳而抑阴,认为在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不管情况怎样,阳都居于主导地位,即总是以阳统阴,阴随阳转。如此看法,既不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悖离了太极哲学思想的基本。后来,儒家更如此推衍于人事,尊阳抑阴,终于导致尚刚鄙柔、贵君贱民、重男轻女等等社会现象的发生,而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全都符合天道,岂不谬哉!
第二,老庄哲学与易学,在思维方法上也有差异。应知,太极哲学思想乃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始哲学,其思维方法也必然有其原始性的特点,那就是整体浑一、直觉辩证、宏观周备,对于具体事物一般不作细密的条分缕析。我以为老庄哲学是一直坚持并发扬了如是思惟方法的,当然已去掉了原始性的粗朴一面,因此读老庄文章总觉像天马行空,广无涯际,妙不可言。至于易学的思想方法,其着眼点则在向微观细密转化,不仅重视太极生“两仪”,更进一步还研讨“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六十四重卦和三百六十四爻。这与太极哲学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表述的对宇宙运动和万物生化的整体观察和宏观把握,是颇异其趣的。在此应当说明,这里仅是指明老庄哲学和易学的思维方法有所差异而已,并未对两种思维方法进行优劣评价。到现今,也许二者的结合运用在科学研究中更为恰当的;至于老庄哲学的思维方法亦即太极哲学的思维方法,则较适合于文艺创作和作品鉴赏。
第三,对理论探索和实践运用,老庄哲学和易学亦各有侧重。老庄哲学继续偏重于宇宙运动、万物生化原理及天人合一原则的理论探索,显而易见,这是更为符合太极哲学的研究精神的。至于易学则较重视实践运用,即将理论探讨服从于占卜具体人事的休咎,以便引导问卜者趋吉避凶。其中尽管亦有理论阐释,不过那仅仅附丽于占卜巫术而已,因而也就缺乏严密系统和高度概括,多是吉光片羽。
第四,从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之终极推想看,老庄哲学和易学也有其迥相对立的认识。从上面引出的《老子》有关论述看,明确显示了从无极到太极之后可以不断地一分为二,仅提及“二生三,三生万物”,那就意味着宇宙及万物之一分为二不是没有穷尽的,分到了一定阶段就会从量变引起质变,发生质的飞跃,就宇宙范围而论,就将回归于无极——太极的混沌状态,此即如《老子》二十八章讲的:“帝德不武,复归于无报。”又如四十章说的:“反(返)者道之动。”还如二十五章涉及“道”的运行规律所述:“周行而不殆”,“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返)。”等等。于是,又会重新开始再一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周期性发展变化。如此否定之否定的循环,正是太极图的那个外圆所包容或象征的宇宙及万物发展变化的真理和规律。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当物质被分解或“还原”到似乎不可再分割的“粒子”状态时,或者说,“在亚原子的水平上,物质并不是存在于确定的地点而显示出某种‘存在的倾向性’——‘湛兮,似或存’——原子事件也不是在确定的时间以确定的方式发生,而是具有某种‘发生的倾向性’”(见《老子的文化解读》,第385页,转述[美]卡普拉《物理学之道》中的观点)。这就证明了,物质分割到“粒子”或“亚原子”之后,似乎就难以再行一分为二地分割下去了,其存在形态正在逐渐失去空间的规定性和时间的有序性,即出现了复归于混沌状态的征兆。老子及太极哲学早就直感到这一点,真是了不起。至于易学,就其“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六十四重卦和三百六十四爻的论述趋向看,意即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必将无穷地一分为二下去,永无止息。如此哲学观点,虽然符合于事物发展变化一定阶段的实际,然而从其根本而言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它忽视了量变到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辩证法规律的存在,亦即忽视了太极图外圆之深刻哲学内蕴。
就上述四方面看来,老庄哲学的确更能全面地体现太极哲学思想的传统。当然,对之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绝非照搬。
太极哲学思想的发展流动到了第二站,其情况在这里仅能概括地作点说明,难以详叙。在这一站里,一方面,在东汉及魏晋时期,积淀着深厚的太极哲学思想的老庄哲学,开始了道教化及玄学化的异变过程。道教中的丹鼎派更用来作修炼外丹(将药石配方后炼成金丹)或内丹(即气功)的理论指导。东汉魏伯阳炼成内丹后,内省到它初结的形态为:“类如鸡子,黑白相符,纵广一寸。”(参阅他所著《参同契》)其实,这便是他对他的丹田初步成形的小太极图的自我描绘,也许它还是以后正式太极图绘出的雏形。另方面,含有太极哲学根本原理原则的易学,在春秋后期及战国时期,开始呈现出儒学化的倾向。孔子及其后学们为《周易》先后写成的“十翼”(《缘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封传》、《序卦传》、《杂卦传》),更为典型地体现了儒家精神,将儒家伦理观念和政治思想灌注了进去,用以解释卦爻。
太极哲学思想演进到宋明,可以说它的发展流变已到了第三站。在这一站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些理学家先后正式画出了多种“太极图”,影响深远。同时,他们大都有着各自的理论阐释,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太极学说。其中周敦颐和邵雍作为宋代理学家的开山学人,各自代表一派,前者以太极哲学思想(含老庄哲学)为主而采取八卦五行说,后者以八卦说为主而又吸收了太极哲学思想。再者,明清理学家对太极哲学中“道”的解释亦莫衷一是,但大都以“理”代“道”,使之为其所主张的伦理思想服务,同时对之或作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明,或作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论证,可见此时太极哲学思想阐释上的唯心化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至于太极哲学思想以后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这里就暂时从略了。
(三)
武胜东西关方圆几十公里内为何出现天下无双的太极图奇异地貌呢?要作出科学解释,那就只能请地质学家们去观察和思考了。如从文艺家、美学家眼光去看,则可充分调动想象力去尽力想象,也许那是洪荒年代宇宙精神特别加以钟毓的结晶吧!武胜人如此得天独厚,真是多么幸运啊!
观看唐友于先生绘制的《武胜县东西关太极呈像示意图》,可知此地由于嘉陵江水道两次极度弯曲,所造成的太极图竟有三个,也许还将有所发现。最主要的一个,是东关寨正向的那一个,外圆的直径从东关寨到西关岩墓群,约有十公里;春阳鱼为西关付家坝的尾部,鱼眼为汉初县城遗址;阳鱼为东关岛的尾部,鱼眼为汉王墓群;至于此段水道构成的S形曲线,那就是阴阳鱼相互负抱的象征。不久的将来, 东关寨顶端修建起了耸入云宵的太极楼,游人登上顶楼,向西南纵目望去,一个硕大的太极图形便呈现于眼前,仿佛自己一下也回到了洪荒年代,正在接受我们中华民族原始祖先所提出并完善化的太极哲学思想的无比神秘古奥气氛的熏陶哩!从而,我们不禁对我们原始祖先的聪明、智慧便油然地产生了无比敬仰之情,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怎不感到无比自豪呢?!另一个太极图,是与前述太极图连环相扣的,西关付家坝尾部作为阳鱼为两个太极图共有,而隔江相望的油榨溪乡场则为此—太极图阴鱼的鱼眼。如果站在东关寨上再掉头向东望去,又能看到一个或许还要大一些的太极图,《示意图》对此—太极图已经标明,这里就不叙说了,请细细审视吧!
关于东西关的独特的太极图地貌,实际上武胜人早就发现,只是不为外人所知罢了。民国十九年《新修武胜县志》载:
三角沱西岸为西关砦,沱上为西砦门,依山岭砌石堞,宽丈余,高二三丈,由北而南,长一里有奇;达鹞子沱为东砦门,砦形如葫芦,细颈便腹;大江弯环围绕,纵横二十里。与岳池东关砦(今属武胜),至为犄角,双岛雄峙,如二太极图。居民患匪,多避其中,近达千户,凭山倚水,耕稼自乐。……
其中,对于太极图位置及其数量的认定,与我们上述的确认并不完全相同,但大体方位则是一致的。还应指明,记录上面所引材料的《县志》标有“新修”二字,这就表示所述情况多从旧本县志转录而来,由此可以推知武胜人之发现东西类太极图地貌,早在民国十九年以前很久了。
由于东西关太极图地貌的独特,甚至有点神秘色彩,这就不能不对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产生影响。有的以之作为图腾来崇拜,有的以之作为祥瑞的标志,更有不少与之有关的感人的神仙故事被编织出来并流播开去……如此等等,便可称作东西关地方因独特地貌而化生的太极文化现象吧!
至今还留存的东西关越江村女儿井石碑,碑身正面刻着捐款打井人的姓名,而碑额正中则镌上太极图。此井开凿于清朝咸丰年间,为该地沈姓家族女人们集资开凿,故名女儿井。她们之所以要石工在碑额上镌刻太极图,固然首先是受到此处太极图地貌的启迪,同时也表明她们是以之作为神的象征来加以崇拜,希望能保佑她们家和事顺,庄稼丰收,六畜兴旺。
此地流行的与太极图地貌有关的神仙故事,更是异彩纷呈,激动人心。就连如此独特地貌形成之因,群众也编出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仙女石的传说》来作出回答的。故事讲,原来东西关一带的嘉陵江水道并不像现在这样曲曲弯弯,也是直来直去地顺流而下。一年,一位石匠带着她女儿,人称石姑娘,随着一群难民来到东西关群山中一个坝子上,开荒种地过活。石姑娘手巧心灵,常协助村民纺麻织布裁衣,人们穿着都感到既合体又漂亮;平时,她还为大家唱歌、弹琴、讲故事。因此,深受全村老幼爱戴。后来,该村由于大家勤耕苦作,年年收成不错,家家生活也好了起来。这时,隔江一位外号山霸王的财主,带着人马过来,硬要此村居民缴纳租税,石姑娘挺身而出,据理批驳,说开荒种地,自种自收,天经地义,还要向哪个缴什么租税呢?山霸王眼看仅仅威吓不成,便回到庄上,勾结官兵,准备次日前去硬抢钱粮。村民闻之无计可施,石姑娘更是怒火中烧。下面是故事的高潮,写得惊心动魄,请读该故事的本文吧:
……只见她(石姑娘),不动声色地说:“不要急嘛,天垮下来,有着这高山顶着嘛!官兵要来,就让他们来!山霸王来,欢迎,你们不要怕,先搬到深山躲一躲,我自有办法。”
当晚,雷雨交加,飞沙走石。山爆炸了,河水改道了,村里房屋也无影无踪了。一座很像石姑娘的山峰直耸云端,而山岩却挡住了江流,嘉陵江突然在这里拐了两个大弯,于是那奔腾咆哮的江水便象一条愤怒的巨龙,直冲山霸的庄园。山霸王以及庄丁、官兵们,还在睡梦里,就被大浪卷入江中,葬身鱼腹。
至今,作为石姑娘化身的仙女石,还矗立在东西关水电站所在地东关岛上的一座山峰上,高数十丈,好像已成了水电站的守护神。这一民间故事,一方面表明了武胜人对东西关形成独特的太极图地貌奇观的原因有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也借此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恶势力的仇恨是难以泯灭的。
如果说上一故事是十分悲壮的,那么《龙女迷太极》便显得格外优美动人了。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出轻喜剧。剧中情节梗概是:东海龙王的女儿三公主,沿长江闲游进入四川,又转到嘉陵江。一天,游进左弯右曲的东西关太极图中,东游西游,再也游不出去,迷失了方向。正在此时,被鱼网网住。后来一位青年樵夫,从渔人手中买来一尾鲤鱼放生,此鱼正是三公主龙女。她终于与那位樵夫结为伉俪,安住于东西关太极图区域。看来,此故事,借传奇情节,赞美东西关太极图地貌之迷人,叫人不能不流连忘返。
东西关太极图地貌的优美景色,不仅迷住了龙三公主,还有故事讲也迷住了另一龙王的三公子和齐天大圣孙悟空哩。那一故事讲,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作为龙三公子化身的白龙马,也是有苦劳和功劳的。可取经成功之后,人间天上都冷落他,不理睬他。于是,他断僵出枥,恢复龙身,腾云自由畅游,以解烦闷。当他腾云到武胜东西关太极图形的江流之上,纵身俯瞰,不禁惊讶之至,心想此处如此奇特优美,不正是我小龙屏世安身之所么!于是潜入水底,新建龙宫,乐其所哉!后来孙悟空奉命到此寻他归队,不想反被龙三公子劝服,留居江岸山头(此即猴子石是也),永成芳邻,时相往来。显然这一故事反对《西游记》结尾稍作了一点变动,便恰切地赞扬了武胜东西关太极图地貌的奇绝妙绝,其想像力当然也是奇绝妙绝的。
如果扩大一点看,将道教气息较浓的流行于此地的民间故事,也划入太极文化现象范围之内的话,那就更多了,如定远道士收捕妖马,二龙决斗夺巨宝,地脉龙神打通穿岩、淘金东西关,等等都是。
武胜东西关不仅有奇妙的太极图地貌,更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太极文化积淀。在此国内国际重视和研究太极哲学、太极文化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更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及大倡精神文明的政策方针指引下,作为具有独特太极图地貌及丰厚太极文化遗产的武胜县东西关这一风水宝地,应当在上述研究热潮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作出怎样的奉献,武胜人以至全川人,特别是有关领导及文化部门、学术机构都有义务和责任认真思考、积极研究,早日作出决断并付诸实施,不可错失良机而使东西关这块文化旅游胜地永被淹没。
附图:武胜县东西关太极呈象示意图
1.汉初县遗址;2.汉王坟;3.油榨溪;4.马鞍山;5.越江;6.水电站;7.船闸;8.大坝;9.太极楼;10.东关寨;11.狮子山;12.书岩; 13.大桥;14.烈面镇;15.猴子石;16.石铜滩;17.凤凰抱蛋;18.竹溪泛舟;19.沙燕闹春;20.西关寨;21.桃竹寺;22.猫儿山;23.石锤打石鼓;24.松林玉带;25.唐窑遗址;26.江陵古刹(仙人洞);27.岩墓群;28—29.三滩三潭。
(唐友于 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