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水务局 甘肃定西 7482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对民生工程的重视,水利部门也加大了防洪工程建设的力度。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其施工过程中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提高堤防防渗技术又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水利工程堤坝防渗过程中,更是需要结合实际,运用有效的防渗技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在技术的合理运用时,要重视施工实践,从而确保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1 水利工程堤防简述
1.1 水利工程中堤防的作用
堤防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其一般都建设在江、河、湖、渠、海等区域中达到防洪、防涝等重要的目的,也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早、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防洪防涝基础设施。堤防的修建能够有效地抵御洪水的侵袭,避免出现洪涝灾害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堤防主要作用是用来防御洪水的侵袭,一方面可以将洪水限制到通道内部,从而可以更好的建立洪水通道,更好地疏通河道,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围垦造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产,增加农田数量,避免受到侵袭而减产。
1.2 我国堤防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水利工程数量庞大,堤防的总长度已经超过了26 万公里,我国水资源更好的应用是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由于存在很多的外在因素,而导致我国早期建设的堤防工程出现了严重的渗漏现象:①大坝因为渗漏管的损坏而出现问题,该情况占到了堤防总量的31.7%,是发生情况最多的;②堤坝部分由于开裂而出现的渗漏占到了总量的25.3%;③由于建设时间比较长,维护保养工作也不到位,从而导致的渗漏占到了14.2%;④大坝由于护坡破坏或者是塌陷等引发的渗漏占到了6.5% 左右;⑤其他外部因素而造成的渗漏所占比例22.3%。
1.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力资源,可通过水利工程充分进行资源的循环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水力发电,更可以实现对洪涝灾害的预防。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地方均有水利工程建设,其应用广泛,常修筑在江河外围沿岸或是已开垦区域的周边,以实现对此类型地区的有效自然灾害预防。通过对流经的洪水进行线路和范围的改变,使其在泄洪通道内进行水利输送,实现对人们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保护。而对于水域流经区域下游的人们来说,做好水利工作完备的堤防防渗,可大大提升其生命财产的安全度,并且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不仅如此,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堤防防渗施工,可促进围垦造田的实现,有效提升农作物生产质量,为其提供生长所需的充沛水资源,促进其生长发育,保证农业生产如期进行,进而提升粮食的质量与产量。
2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2.1 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此类堤防防渗技术是通过规范性、合理性的配置浆液实现对水利工程的有效防渗,因浆液的质量较高,施工具有较好的胶凝性与流动性。以严格的施工工艺实现利用钻孔,将浆液送入岩层裂缝,经过长时间的固化凝结,增加基岩的整体性与强韧度,保证其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增强基岩的抗渗透性能。一般施工中常用的灌浆技术为GIN 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纯压式灌浆法等,具体使用情况需根据施工中实际情况而合理选择,但要注意对钻孔、灌浆等工艺流程细节进行把控,提升防渗的高效性。此类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将堤身通过浆液的压力劈为裂缝,并将高浓度的浆液注入裂缝内部,使其在裂缝内部形成纵向垂直堤内防渗帷幕,以此实现对堤坝渗漏隐患的预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需要使用设备将浆液以高压的形式喷射出来冲入土层,然后与土层颗粒实现充分的混合,凝结硬化之后就能够形成稳定的防渗墙结构,此时的强度性能也比较高,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使用钻孔机来实施钻孔施工,然后将灌浆管直接插入到灌浆位置上,通过管路上的喷头将浆液以高压的形式喷射出去,从而可以实现与土层的混合、搅拌,此时的土层结构就可以重新形成了凝结体。
高压喷射防渗技术的主要特性,施工工艺相对来说简单,可以使用在更加广泛的范围,且施工效率非常高、成本低,最终的工程性能也非常好。
目前我国最常使用的高压喷射防渗施工技术主要是旋转喷射、定向喷射、摆动喷射三种形式。旋转喷射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土层的加固处理,从而可以使其具备较强的抗变形能力,避免造成土层出现大范围的变形、损坏等问题,从而可以使得边坡更具稳定性。
2.3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种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垂直防渗技术,也是在20 世纪60年代左右逐渐兴起的,经过了几十年的应用、改进和提升,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防渗施工技术,是堤防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防渗墙厚度的监督和管理,由于墙段位置较为紧凑和密实,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实施永久性防渗施工,还能够对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封堵。
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浅薄型与深厚型两种基本形式。浅薄型施工技术的墙体深度基本上处于10 ~ 20m之间,但是只有少数的深度能够达到30m,而厚度尺寸一般为100 ~ 250mm 之间,最厚能够达到300m,目前多应用在江、河等大型水体工程中,或者是使用在坝基厚度不超过30m 的水头较小土石坝堤防工程中的防渗结构。深厚型的施工技术其防渗墙厚度可以达到600mm,甚至更高,最厚可以达到1300mm,该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应用到水头在20m 以上、墙深30m 以上的大坝或者是重要地区中的防渗工程。
2.4 劈裂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该施工技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浆液的压力将堤身直接地劈裂成裂缝的形式,然后再通过设备给缝隙内灌入浓度达到要求的间隔,从而使得堤身内部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防渗帷幕,进而可以使得该结构具备较强的防渗性能。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先沿着堤坝的轴线来进行孔位的设置,然后通过灌浆的压力之后进行劈坝体,通过采用强度较高的注浆压力,从而可以使得该结构成为更具性能的防渗结构体。劈裂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的浆液注入过程中,能够完全地消除坝体内部以及孔洞位置所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提升坝体的性能,防渗性也有所提升。
劈裂灌浆施工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且成本非常高,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施工效率高、工期短。一方面,劈裂灌浆防渗施工对于材料的要求也比较低,基本可以在当地进行施工材料的获取,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难度也有所下降,还能够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该技术的施工只是可以进行坝体的防渗体恢复和改造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小且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结束语
水利工程不但能够蓄水灌溉,实现抗洪救灾的作用,同时能够完成水利发电,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但就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状况而言,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堤防渗漏问题,直接制约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效率,导致水利工程无法真正的发挥其机制。所以,需加强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技术研究,提高梳理工程质量,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汪鹏.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分析[J]. 江西建材,2017(11):103-104.
[2]李积启,段伟.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7(35):291-292.
[3]庞海娇.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初探[J]. 价值工程,2017,36(35):99-100.
[4]马文星.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7,29(10):248+250.
[5]练春红.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分析[J]. 珠江水运,2017(24):62-63.
论文作者:柳世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5
标签:堤防论文; 防渗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渗墙论文; 浆液论文; 土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