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角与椎间盘损伤退变的关系研究论文_董国章

董国章(青岛大学威海附属医院骨创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 探讨腰骶角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对腰椎病患86例,常规卧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拍片,并进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测量腰骶角度,并通过磁共振对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学、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 与病患组腰骶角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症状及体征存在正相关联系。结论 腰骶角的大小与椎间盘退变性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腰骶角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28-02

腰椎间盘退变是导致中老年人腰腿痛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由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关节囊及韧带松弛,它后期常发生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加重腰部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临床上腰骶角过大,可导致腰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进而椎间盘及周围关节囊、韧带、肌肉组织等发生一系列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其退行性改变。本研究通过对X光片及病变部位磁共振影像学变化及临床体征的综合分析,研究腰骶角过大导致的腰椎椎间盘损伤,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腰骶角大小与椎间盘损伤退变的相关性,并为临床防治提供治疗依据。

一.纳入研究对象的标准

(1)症状:腰椎间盘退变早期症状是偶尔或经常性腰部酸痛不适、臀痛等,疼痛程度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后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体征:腰背部僵硬、活动受限、腰部屈伸时出现腰痛或下肢不适。部分病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方法:对上述符合腰椎症状体征的患者86例,年龄40—76岁,男性41名,女性45名。进行常规卧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拍片, 采用改良的 Ferguson’s法测量腰骶角度。并进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对其相应的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进行评估。排除既往有腰部外伤、手术史,腰椎结核、肿瘤患者。

(3)统计学管理

用SPSS对上述资料和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X线及磁共振测量资料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患者卧位、站立位腰骶角度与腰椎间盘损伤磁共振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两种体位下腰骶角度比较

以上统计结果说明:在站立位下腰骶角度均大于常规卧位下腰骶角度,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所以加拍站立位X线片,有利于腰骶角的显示。

(2)腰椎间盘损伤磁共振检查比较

腰骶角上限范围(34.12°—36.05°)之中,患者临床症状较为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17.5%。椎间盘磁共振检查中纤维环破损及髓核膨出突出比率14.3%,后纵韧带及椎旁肌损伤肿胀比率14.8%。

腰骶角下限范围(36.05°—38.1°)之中,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神经根损害症状存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30.2%。椎间盘磁共振检查中纤维环破损及髓核膨出突出比率42.6%,后纵韧带及椎旁肌损伤肿胀比率78.5%

以上统计结果说明腰骶角越大,椎间盘损伤退变程度越重。腰骶角与椎间盘损伤退变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三.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腰椎间盘损伤退变引起的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损害受压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关节囊、肌肉、韧带及前柱结构的完整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腰椎退变的病变基础是椎间盘,在其退变的基础上,腰椎的关节软骨、关节突及其韧带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腰骶角大小对椎间盘损伤退化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脊柱的生理弧度增加了脊柱的适应性及吸收冲击能力,同时也利于维持椎间关节的强度及稳定性。腰椎生理前凸形成的弓形以骨盆和骶椎为基础,故骶椎和骨盆的空间排列结构尤其是前后方向的倾斜对腰椎前凸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腰骶角的变大将直接导致骶椎的倾斜角度和腰椎的生理前凸变大,进而导致腰骶部生物力学发生变化。这种腰骶角增大后导致的力学变化,进而使椎间盘应力超过了原来的负荷,退变加速。在正常情况下腰椎后柱与其他结构一起共同维持节段的稳定性。对抗该剪切力和维持局部平衡的结构主要依赖椎间盘和关节突间关节,弹性良好和结构完整的椎间盘及关节突间关节,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腰骶角增大,前向剪切力加大,椎体向前滑动趋势加大。腰骶角增大,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加速腰椎整体退变和失稳。腰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意义在于增加脊柱抵抗纵向压缩载荷的能力,同时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而当腰骶角增大时,致使腰椎生理前凸增加,重力后移,关节囊松弛,将使小关节剪切应力增大,易致退变而失稳。

综上所述,腰骶角增大后导致前向剪切力增大,导致椎间盘损伤退变,椎间盘退变后纤维环不完整,而纤维环承受大部分的前向剪切力,导致抵抗前向剪切力作用减弱,出现腰椎前凸加大,骨盆前倾等代偿性改变,可进一步增加滑移剪力,加速椎间盘损伤和退变。

参考文献

[1] 王子轩,胡有谷,陈祥民. 腰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2008, 88: 2478-2481.

[2] 戴力扬,侯铁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2):89.

[3] 彭宝淦,侯树勋,吴闻文,等.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 5): 284- 288.

[4] TETSU YA KOBAYASHI.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ngruent sagittal spinal alignment in anadult Cohort[J]. Spine, 2004, 29:671-676.

[5] 裴仁全,张维信.腰椎间盘退变的MRI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J]. 1995,29:176-178.

[6] 许树林,韩忠龙,焦石等.腰椎退变滑脱的X线与CT表现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06;10(34):593~595.

[7] Aihara T,TakahashiK,Yamagata M,Biomechanical functions of the iliolumbar ligament in L5 spondylolysis[J].Orthop Sci,2000;5(3): 233~242.

[8]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45.

[9] PopeMH, Panjabi M.Biomechanicaldetinition of spinal instability.Spine. 1986;10:255.

[10] 郑丰裕.慢性下腰痛患者立位X线侧位片测量及其相关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6;16( 7):434.

论文作者:董国章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  ;  ;  ;  ;  ;  ;  ;  

腰骶角与椎间盘损伤退变的关系研究论文_董国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