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慧努力进入综合理性行动领域--论钱学森现代科技体系的总体构想[*]_钱学森论文

人类智慧努力进入综合理性行动领域--论钱学森现代科技体系的总体构想[*]_钱学森论文

人类智慧力争进入全面理智行动的境界——钱学森现代科技体系整体构思的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科技论文,构思论文,理智论文,境界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对钱学森现代科技体系的整体构思作了较为完整的讨论;着重提出并阐述了建立在物质体系基础上的6个层次结构;最后对该论题的重要意义作了总结,认为人类智慧力争进入整体上全面理智行动的境界。

关键词 科学技术体系 整体结构 钱学森

科技体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论题。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怀着对祖国科技事业的深情挚爱,于70年代末开始,历经十多年的艰苦跋涉,从系统思想出发,精心构思了一座宏伟的现代科技大厦⌒纬闪税ㄊ蟛棵牛饔*

三个层次、一座桥梁,通往最高概括辩证唯物论这样的一个整体结构[(1)]。对于这么一个大跨度体系的整体结构的构思,引起学术界不同的认识,这无疑是正常的,然而它毕竟开阔了科技界的视野。笔者于1992年初开始全面整理钻研了他大量的研究资料,涉猎了各个领域种种的论说,通过几年时间的研究,终于有了个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从辩证唯物论与钱学森系统思想说起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唯物论为最高概括,是钱学森体系整体构思第一重要的特征。它是科学的世界观(或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基本认识或根本观点;而认识世界是为了运用这个根本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它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而首先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同时认为这个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而所谓联系则表现为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由此则构成了运动,决定了这个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这个唯物辩证的观点,当然也是指导我们认识人类全部科学技术知识构成统一整体(或体系)的理论基础,又是我们探索钱学森所指的“科学的科学技术体系”的方法论。

我们不否认近代自然科学的分化及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曾经导致哲学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但是如果不把自然界的细节从总的自然联系中抽出来,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也就无法使研究得到深入,也就没有今天我们综合成体系的可能。正如恩格斯说的,“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钱学森在阐述系统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哲学依据时就明确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2)]。同时在讨论人体科学过程中,又反复强调系统论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的系统论”,“系统里头还有结构、有层次的”[(3)]。

钱学森体系的整体构思就是运用这种综合分析方法潜心研究的结果。这与逻辑划分(分类)的方法不同,它是一种整体分解方法,是把事物总体分解为它的各个构成部分,着重于构成整体运动变化的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目的就是从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全面协调而卓有成效地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当然科学分类和分解也有联系,所谓科学分类即本质分类,也强调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内部联系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有内在本质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分类体系,在我们综合分析时也就离不开这种科学分类的方法。

2 整体构思横向层次的实质及展开

钱学森把各部门科学都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直接用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及相继为其提供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指出这个横向“划分的原则是:由于认识客观世界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是按照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比较间接地联系到改造客观世界来划分”的[(4)]。

钱学森构思的横向层次集中地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全在于改造世界,即按客观规律办事,办法就是技术,是指改造世界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据此我们可将钱学森构思横向层次展开,不难理解其实质是认识与实践,也即是知和行、认知(思维)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我们说,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都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的结果,正如钱学森所说的,“人类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是不是叫前科学,即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实践经验。这都跟思维科学有关,因为这些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而思维科学是解决人是怎样认识客观世界的,有什么规律”[(5)]。人类的智能更重要的还在于能运用对世界的认识,创造发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整个体系的全部科学技术以及前科学,就是思维(认知)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直至最高层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即全部科学技术知识,都是指导人类行为(活动)的学问。再展开则是人的需要与人类整个认识改造世界实践行为之间的联系。整个科技体系都是人认识世界的结果,又都是人改造世界的学问;它又总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是为人的需要创造价值,归根结蒂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能认识改造世界这个理智行为的本质特征。

3 整体构思部门之间纵向的层次结构及横向综合

钱学森体系整体构思的纵向分为十大部门。他建立这个体系的本身就是“为了强调科学是个整体,而不是分割的”。构思各部门之间的划分的根据是以它们之间本质的联系来区分的。这几个部门之间是根据怎样的联系区分出来的,又是怎样联系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的。

在前述两个部分中,给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指出了两个前提。首先必须是以世界物质体系为基础;同是它又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为了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认识改造世界的结果。统观人类积累的全部科学知识,我们可以说,这个宇宙物质体系就是科学技术体系的客观物质基础。它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即任一系统是由它所属下层的子系统的本质联系构成的;而它又是属于上一层次子系统的子系统。正如钱学森所说的,“什么叫系统?系统就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整个宇宙物质世界也就是这样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人们对某事物的研究,即对该事物系统内部结构联系的研究;所谓某事物的科学、科学规律也即是说事物系统内部“本质之间的关系”。

整个宇宙物质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有许多分支,而每个分支又有许多层次系统,相应的有许多分支层次系统的科学。然而所谓科学又是人认识的科学,因此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只能从总星系(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系→地球→地球表层→生物圈→人……这条分支线路;而且对人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地球表层这个层次。值得指出的是,这条分支线路虽然是以地球上的人为中心的,然而却又是一条反映宇宙本质属性的分支线路,即是一条“宇宙出现人”或“自然界成为人”这个本质特征的线路。

于是我们可以在这条代表宇宙出现人这个本质属性的分支线路上,把整个宇宙物质世界以人为中心分成6个结构层次;相应地形成了科技体系基本结构的6个层次。第1层次当然是整个宇宙物质世界——自然系统层次;而在这个系统中,供人生存发展的是地球,所以第2层次是地球表层系统(或说地理系统)层次;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自有人类开始,人就成为重要构成部分。人是属于自然,但所以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又是因为它是属于社会的人,因而(人间)社会系统成为第3层次;而社会是由人(个)体物组织成的,所以第4层次是人体系统层次;第5层次是人的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层次,或说是精神或意识系统层次;第6层次是思维(认知)系统层次。相应地形成了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认知)科学6个层次。我以为钱学森整体构思的横向部门的结构,其实是建立在这6个层次基本结构基础上的。钱学森先生认为,地理科学的对象是地理系统,社会科学是社会系统;人体科学是人体系统;精神科学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认为研究人的精神、思维最根本是走脑科学这条路,只是目前从心理学、认知科学着手。

3.1 自然、地理与人的系统及科学

在上述这个基本结构中,自然系统及包括由人组成的社会、人体以及人的大脑,都是物质的、自然的;不是自然就不可能有科学。从这个广义的角度我们说全部科学都属于自然科学,包括人的科学。而这个基本结构又是以人为中心的,从第三层次开始显然全是关于人的系统及科学。地球表层与其他自然界所区别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能供人生存和发展,由此把它从自然系统中独立出来,从它与整个宇宙的本质联系中区别出来。而这个天地之间的本质联系实际上就是钱学森“宇观人天观”所说的“人天”关系,即在地球上出现人是“与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整个宇宙都相关的”[(6)];可见,我们又可以说整个宇宙物质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正如恩格斯说的,“天文学中的地球中心的观点是偏狭的”,“但当我们在研究工作中愈益深入时,它又愈来愈出头了。太阳等服务于地球……”。

地球表层是正好供人生存的自然界;而人与生物不同,它的生存发展并非单凭自然界的恩赐,主要则依靠认识改造自然向自然界索取。于是,自有人类以后,人就成为该系统不可忽略的构成部分,他给地球表层留下一切动物不能做到的意志印记,创造了“人工自然”,使地球表层增加一个新的圈层(人们称作智慧圈或技术圈)。特别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同时向地理系统输出的物质和能量也越来越多,其结果改变着地理系统的结构和正常功能,影响和威胁着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因而突出地体现人地之间相互关联、制约和作用的关系,成为地球表层系统内部本质的联系。由此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改造自然以解决人的生活物质资料问题;二是认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天然自然,并创造更有利于人生存发展地理环境,前者是为我们通常所指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解决的问题;后者则为地理科学工程技术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正如钱学森所明确指出的地理科学、地球表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汇合科学”[(7)]。无疑这是一门到现在还远未全部弄清的大学问。宇宙天体包括地球,以及地球表层的一切自然物,它们有机地综合创造了给人在地球表层生存的天然前提;但在地球表层为了生存发展又改造利用了它,所以在这层次产生了人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然而人造自然又给天然前提带来了损害,于是,需要它来协调人造自然与天然自然,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人地关系实际上是人天关系的缩影,集中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是鉴于上述,钱学森特别重视建立地球表层学,把地理科学列为十大科学部门之一。他从系统科学出发,把地球表层看作包括非生物、生物和人三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制约的系统,强调了人对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作用。由此认为地理科学、地球表层学不完全是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或“交叉”;而行星科学、地球科学或地学则属自然科学。地球表层由于人的参与,“人所影响世界的事,确实变化比较快”。因而他用时间尺度来区别地理科学与地球科学、天体科学[(8)]。除了地球表层之外的宇宙天体包括地球,至少目前人无能参与改造它,是自然科学;但正如钱学森说的,我们研究天体、“行星科学,目的是最后研究地球”,为人类自己“把地球研究得更好”。同样,我们对地球表层自然物的认识,也是自然科学;然而在这里人们认识它的目的,则完全是为了改造利用它。同样离不开对人理解的科学。

3.2 社会系统及科学

前面我们讨论了“人天”、“天地”、“人地”,总之人与自然的联系,说明了自然,地理与人的科学既有区别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从广义而言,人也是属于自然的,然而人所以从地球表层的生命界独立出来,又是因为它是属于社会的人。人只有依靠集体,形成社会力量,才能向自然界索取而存在;即使孤立的一个人,“偶然落到荒野中,也已属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亚里士多德语);而且人本身就是在这个社会化劳动中创造的,甚至新生儿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发展“成人”,使大脑得到完善的发育,成为有意识会思维的人。可见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人是指人类社会整体,人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组织形成社会力量与自然发生作用的;社会科学就是一门研究社会系统,关于人间关系的科学;而社会技术实际上是一门处理协调人间关系、组织调动社会力量的一门学问。

社会系统从地表球层系统中区别出来,有其与除人以外的自然界在本质上的不同。但社会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一部分,由人(个)体这个自然物集合而成的,归根结蒂是属于宇宙物质世界——自然系统的。所以社会本身又是自然的,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这种自然性。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历史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由此把人间“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使社会历史有可靠的根据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正如列宁说的,“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

由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形成了社会生产力系统;同时也把人与人联系起来,形成了生产关系系统;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其他各种社会关系,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为此,钱学森提出了社会形态三个侧面的思想。他构思的行为科学主要包括法科学和道德科学(政治思想教育)两个方面,这实际上是属于上层建筑政治和思想领域两个方面,所以后来他又把该内容归属于社会科学技术[(9)]。在国家政治这个机器中,军队和警察无疑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文艺由于能从感情上征服人,所以在意识形态传播中是强有力的工具。可见社会科学上层建筑两个领域又分别与钱学森提出的军事科学和文艺理论两个科学部门相连接。

同时鉴于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钱学森特别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应于社会形态的三个侧面提出了社会革命的三种类型,即产业、政治和文化革命;认为“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都属于基础”,“因为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技术革命,而技术革命来源于科学革命”[(10)]。这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这里所指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首先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人类改造自然生产能力的飞跃,从而推动生产关系以致上层建筑的变革、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然而自然科学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对自然的改造,显然这里人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又需要协调人间关系的社会科学技术。我国18年来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开放,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正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的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3.3 人体系统及科学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科学从根本上来说是研究这个社会系统人间关系的一门学问。而它的下一层次人体科学则是研究人体系统内部联系的一门学问。认识改造社会和自然,说到底是为了人体生命的需要。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认为对于人的一切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不难理解自然技术一开始就不可能脱离人体科学技术,所以钱学森认为人体科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颖的科学。

人所以从生物界独立出来,就是因为他是有意识的社会动物,有意识、会思维是人体物区别一切自然物的本质特征。因而人的躯体和精神之间的心身关系,自古以来就成为人类所特别关注的问题,并成为哲学基本问题论争的前提,即所谓“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因而在钱学森的人体科学中,十分强调人体和精神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精神对人体的反作用。认为这是人体科学最核心的思想,研究人体科学一定要抓住。

在人体科学中,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人体特异功能问题上还最有争论,但对这个核心思想,人们基本上有共识。首先承认只有人的躯体才有可能具有人的意识及其行为功能。一个发育正常的婴儿,可以逐渐地培养成能思维、会劳动的人;而对一个小动物,无论怎样培养也至多做几个杂技动作罢了。反之,人又是由大脑统帅的完整生物体,脑功能完善的本身又是人体健康的本质特征。没有大脑皮层的生理机能就不可能有心理机能;没有心理功能,身体各种生理机能就不能组合成协调的正常人的行为;精神病患者即失去了这种人体的正常功能。不难理解,也只有大脑功能完善的人,才有意识对人体的反作用。所谓意识对人体的反作用,当然表现在认识改造人体这个自然物,人类一切行为目标的背后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其实医学首先是保健,然后才是有病治病。但所谓反作用,人们主要是指通过对周围的自然特别是社会环境,也包括对自己的意识(认识),然后作出肯定或否定、快与不快情绪体验的判断,再由情绪产生生理反应而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说人不仅有生理需要,还有心理需要。不仅如此,而且人自己的意识还能直接控制调节精神对生理的影响。国内外当前所认为的生物反馈,或叫意识反馈作用,其中心理医学是人们所熟悉的。目前所谓生物反馈技术,是从气功术发展而来,也即钱学森说的“气功可以使人体进入最佳的生理状态”。他所说的精神对人体的反作用,主要是指这个含意。上述全都说明精神在人体中的特殊意义。

3.4 精神—行为系统及科学

前面我们讨论了人的躯体与精神之间这个本质的联系,精神系统是根据这个本质联系,从人体系统中独立出来。钱学森在讨论人体科学时,最突出的就是这个精神在人体系统中的意义,因此,他十分肯定我国中医“讲究意识、情绪的重要性”;赞同美国脑神经学家斯佩雷提出的精神学,即研究人的高层次大脑活动的科学,并把它作为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并认为,研究人的精神、人的思维“最根本最彻底的是研究脑—脑科学”,只是这条路还很长,才不得不从心理学、人工智能、或叫认知科学方面着手[(5)]。

现代国内外心理学界,一般把人的心理精神活动分为三个方面,简称为“知、意、情”,并把这三种内在心理因素与外在追求的三种理想境界,即“真、善、美”相对应,因而,有的也常把“科学、道德、艺术”与之相对应联系起来;同时还把形成这三种机能的社会因素、社会教育活动中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相对应;但较为一致的是与人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相对应,即把“认知(思维)、行为、文艺”与之对应联系。正如马克思在给《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所写的“美学”条目中说的,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天性可以分作认识、行为和情感,或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观念。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是感受的最终目的。在这里的“善”,泛指一切合乎目的性的行为“即尽善尽美”,不只是伦理学范畴的“德”,然而三者之间本身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

(1)不仅科技创造是思维认知活动,而文艺创作也是思维活动。钱学森认为这两者都是人的精神产品。

(2)特别是思维活动、科技创造和文艺创作,都是意志行动。而人的意志行动是自觉能动的,这个能动性就来自有意识的目的动机,是“努力克服困难”意志行动的内驱力或动力。人是客观生活中的人,这无疑又来自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与情感直接相联系,需要是产生情感活动的基础。由于如饥似渴的欲望,才表现出人们所追求事物强烈的感情。特别是情绪情感活动有其明显的生理反应,情绪被激活时,相应地会调动全身的能量,驱动有机体紧密配合,正如马克思说的,“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可见情感不仅与文学艺术相关,而且是人们一切意志行动走向既定目标的动力。情绪是一门非常丰富奇特而又相当复杂最不成熟的学问;文学艺术是能起到直接调节情绪、激发情感作用的,但它并不相当于情感科学技术。

(3)我们说需要激发情感,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然而人的意志行动又只有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理智,才能使意志获得自由,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反之,理智行动也需要人的意志,也只有以需要和感情作动力,才能坚持下去。这就是人们常常强调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即冷和热相结合的道理。

从上述可见,在精神系统中“情感科学技术”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动力;思维科学技术则使人走向理智行为;人的行为是受精神系统综合支配的,精神是人的内部心理,而行为则是以精神活动为背景表现出来的人体行为功能。同时可以看到“情”与“理”也就成为精神—行为系统中最本质的联系。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两者相较,情是生命之根”;但情感的物质基础,情绪的生理机制及其生理反应,人与动物是一致的;而人建立在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基础上的理性认知能力,是动物所没有的。所以人们又把人看作理性动物,以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5 思维(认知)系统及科学

思维系统是从精神系统内部“知、情、意”或“情理”这个本质联系中独立出来的,以表示更能体现人体物与一切自然物所区别的是会思维,具有认识改造世界这个理智行为的本质特征。“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全部科学技术;又是人类智慧、科学技术创造了当今世界。思维科学就是一门创造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所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门“科学的科学”、“技术的技术”。

在钱学森思维科学的体系里,联系哲学的桥梁是认识论,基础科学的层次是思维学,它对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是为思维提供理论基础的。但只有逻辑思维比较成熟,然而人们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造的实践中却总结出大量的科学技术方法。在具有普遍适用的一般的科学技术方法中,哲学方法、系统方法和数学方法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就是钱学森整体构思中的哲学、系统科学和数学。其实三者共属于思维认知科学同一层面上,尤其是他潜心研究的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方法。由于它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取得了哲学上的表达方式,并在现代数学那里取得了定量的表达方式[(2)],从而又使三者构成了有机的联系。

哲学方法在思维认知方法中处于最高层次,而系统方法就处于哲学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的中间层次,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唯物辩证法实际上是系统思想方法在哲学上的表达方式。然而使系统思想方法从一种哲学思辩的方法,发展成为专门的系统科学方法,则是定量的数学方法,是由于20世纪中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系统思想方法提供了定量方法和计算工具。其实,任何科学就是研究对象系统的联系,科学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语)。而数学方法就是“把规律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即把系统的定性的联系归纳成数学模型,以反映其定量的关系。由此人们把以定量研究为主要方法的科学称为“精密科学”。所以在数学界认为“数学可以定义为量的科学”,“按照模式观,数学就是应用抽象的量化方法去研究关系结构模式的一门科学”。

也正是鉴于以上思路,钱学森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学,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这是他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在研究军事系统的同时,通过对社会、人体和地理三个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认为对于这种复杂的巨系统,唯一有效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这就是社会科学向“精密科学”的过渡,是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可以说就是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11)]。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技术,实际上是思维科学的一项应用技术”。并说,这是大有可为的,“应用技术发展了,也会提炼、上升到思维学的理论,最后上升到思维科学的哲学——认识论。哲学界现在争论的许多问题,都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了”[(12)]。

由上可见钱学森这个综合集成法,其本身就是一个把哲学、系统科学、数学与思维科学连成一体的典型例子。“系统”概念的精髓就是强调整体观念,大智者的突出表现也在于能从整体上作出最佳抉择,所以钱学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概括为“大成智慧学”,即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之大成而得智慧,这里的集成就是用这个综合集成法[(13)]。

3.6 部门之间的横向综合

从上述纵向部门之间基本层次结构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上层系统的科学综合包含了下层次系统的科学;而下层次系统的科学是从上层次中分支出来专门研究的。反映了部门之间垂直方向的联系与区别。与此同时各部门之间,还具有水平方向的综合(或交叉)关系,每个部门都有着横贯其他各部门的意义。

(1)各部门科学技术都是在实践中思维认知的结果,思维认知科学技术就是这样的一门学问,包括它所属层面上的哲学、系统科学和数学。在这里看哲学同样处在最高指导位置上。

(2)全部科学技术都是用来改造世界,指导人的实践行为的;各自都有其相对应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对象和任务。

(3)全部认识改造世界的实践行动,都是人的意志行动,都需要以情感为动力。

(4)全部科学技术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人体生命的需要,以发挥人体功能创造价值。医学体育卫生直接为人体生命健康需要创造人的价值。自然、地理科学为人类生存物质需要创造经济价值和保护自然价值。精神系统诸科学技术为人类心理健康需要创造精神价值,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社会科学技术直接意义是为了集合社会力量的需要而创造社会价值,尤其是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对人的精神健康特别重要,根本意义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与人体科学技术一样直接属于创造人的价值;而创造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保护人的价值。

(5)自然科学技术特别具有横贯各门科学综合交叉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为了衣食住行以及为此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且各门科学的技术或现代化都表现为新的自然技术硬件的创造和运用,意味着人力(包括智力)和人体物由自然力和自然物的替代和延长,它几乎综合了整个技术体系。

(6)地理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直接相关,任何一项自然技术在横向各门科学技术中的开发应用,都需要考虑对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7)发挥横向综合作用的最终是社会科学技术。应当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谁都处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网络之中,既为社会创造价值,也享受他人创造的社会价值,谁都是劳动者。所以各部门认识改造世界的劳动,都需要依靠社会科学技术来协调发挥其积极性,更需要社会科学技术来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即全面领导、组织和管理。钱学森认为社会技术就是一门组织管理科学技术——系统工程;就一个国家而言,就是一门组织管理领导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即他指的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为此,他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系统结构,包括了四个领域九个方面就是与各门科学技术相对应的[(9)]。

上述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实际上是钱学森整体构思横向层次关系的进一步具体延伸。

4 论题给我们的启迪

4.1 人类智慧到了力争整体上全面理智行动的境界

综合全文对整体构思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充分体现了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关系。正如钱学森特别强调的,今天科学技术,已不是以前概念的科学技术,它“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钱学森潜心研究这个整体结构,是要搞清现代科学技术各部门的联系,目的是为了从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全面协调而卓有成效地发展我国大科学技术。各部门科学技术的联系,实际上是认识改造世界各个方面的关系,因而全面协调地发展我国各门科学技术,也即是为了卓有成效地认识改造各个方面的客观世界。钱学森说,假设我们把这个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了,就完全可以用来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因而把此作为他晚年的最大的心愿[(14)];并为此进一步精心研究和发展了系统科学方法,提出处理这类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不难理解其实质也就是他力图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在整体上全面理智的轨道。钱学森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这个论题的探索,是人类历史智慧的积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结果,它标志着人类智慧进入力争整体上全面理智行动的境界;这实际上是一门人类力图整体上全面理智地改造世界的学问。

4.2 为共产党人的宗旨目标作了说明

纵横全部讨论,我们从科学部门之间的水平方向关系来观察,全部科学技术是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在内;而从科学部门之间垂直方向的关系来认识,则全部科学技术又都是属于自然科学,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正是马克思所预言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这个“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一致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意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就是建立在这种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一致的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学说”。这个唯物主义的基础就在于因为人类社会系统是属于整个宇宙物质系统的,把人类社会历史看作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说了“历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之后,才指出这个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一致的观点。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则就是这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不难理解所谓根据这样的整体构思从整体上全面理智的行动,其实质也就是从全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

4.3 为深化并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供启示

统观全文,可以看到本文论题有其特别重要的哲学意义。这实际上是对辩证唯物论的具体描述,形象地说明了整个物质世界是怎样联成统一整体的,全文所讨论的“天堂”、地上与人间,肉体与“灵魂”,“情与理”,知与行等等一系列问题,历来是哲学界的论题。可以说对这个科技体系整体结构的探索,实质上是一门揭示整个宇宙物质世界整体联系的科学,是一门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同时还可看到每个层次部门科学概括,应当说也就是它们各自本质联系的基本观点,诸如,天地(人天)观、人地观、(人间)社会观、心身观、情理观、知行观(认识论),我们都可以从这些基本观点中归纳到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则上。特别是根据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一致的观点来认识,如果我们把社会观、人生观作为全部关于人的科学的哲学概括,那末科学的世界观、自然观应包括科学的社会观、人生观。建立在人生价值意义上的人生观,也就是前述所谓争取在整体上全面理智的行动,即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共产党人应当说具有这个与世界观、自然观、社会观相统一的科学人生观。

*本文为祝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85寿辰而作。

标签:;  ;  ;  ;  ;  ;  ;  ;  ;  ;  ;  ;  ;  

人类智慧努力进入综合理性行动领域--论钱学森现代科技体系的总体构想[*]_钱学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