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农村开发的工业区多,用电户形成总体分散,地方集中的特点。电力需求越来越强劲,虽然供电部门已通过提高计量装置的保护和监察措施,但有些客户仍然为了窃电目的,窃电行为越发多样,且屡禁不止。为此,通过电力负控系统动态采集电力用户在正常负荷与异常计量情况下,对比负控采样回路与电能计量回路的每相电流、每相电压、瞬时功率,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传输至供电企业的后台主机系统(电力负荷管理中心主站)集中监控、实现发现计量回路异常从而预判用户窃电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线损;系统;反窃电;应用;分析
引言: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用电检查是日常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考虑到当下窃电行为日益猖獗,需要加强用电检查工作的优化,保证检查力度的深入。同时供电企业需要加强相关作业人员操作能力、专业能力的提升,并结合常见窃电技术、窃电手段等进行对策分析,在保证杜绝一切窃电行为的基础之上,为供电企业的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实践经验表明,加强反窃电工作的落实,对企业、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电用户一般常见的窃电手法分析
窃电实施的最终体现是用户计量装置抄得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产生了差别。现有的计量典设计量方式分为高供高计和高供低计,原来多年前采取了加装参考计量的方法防止计费计量装置出现故障或出现窃电的追补电量依据,或对比判断是计费电量和参考电量出现差值,以此作为判断计费计量的装置故障还是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的参考依据,这种方法在当时是一种较好的防窃电方法推广,但这种设置是无法判断用户是用何种方法窃电,又在那个时间窃电、窃电的时间长短等窃电过程取证都无法确认,在处理用户窃电时就遇到计不清、说不清的局面。所以,在举证窃电过程中,就必须全面、准确、无误的记录下窃电的方法、时间和窃电前后的变化过程。2010年用户已全覆盖安装了负荷监测终端,该终端是串联在主计量的二次回路上,且在供电公司主机系统上可以准确记录了二次回路上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数据,对用户可能窃电的时间和窃电前后的变化过程有了准确的全过程监测报警功能。
2.反窃电工作的重要价值
2.1可加强用电管理工作
部分企业、用户在电力管理方面法律意识较为薄弱,未认识到窃电危害度和严重性,大部分用户并未将窃电看做是违法行为,仅从缩减日常开支角度出发进行操作,增加了窃电行为的发生频率。因此,需要提高用电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并定期检查企业和个人用户的用电状况,及时向用电人员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告知窃电行为的危害性,指导用户正常用电。这也是避免电力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的基本方法。
2.2可降低供电线损
电力供应中,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居民生活用电、另一种是企业供应用电。两种方法在电力供给中,均有可能出现线损问题,这种电能损耗是无法避免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窃电行为会增加供电线损,进而引起企业经济损耗增加。尤其是生产企业的线路损耗问题,危害更大。增加大范围的反窃电工作,可充分降低电力企业在线路能耗方面的损失,对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直观影响。
2.3避免违法行为
反窃电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复杂度较高,是一项常规化工作。日常维护检查中,电力企业需要及时进行用电状况的抽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现象,需要遵循制度进行处理,并及时追回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根据窃电人员行为危害度进行处理,加强用户思想教育、法律宣传等工作的落实。保证用户认知到窃电危害性,倡导其安全用电,这也是对自身安全负责的必须做法。加强窃电行为的严惩,是提高电力企业合法利益,避免违章行为的基础做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负控系统反窃电具备以下几方面技术点
一是单独安装一套别于主计量回路的测量数据回路,该负控测量回路与主计量回路共同测量用户的用电数据,用户负荷变化而反映出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变化应是一致的。二是通过信息网络建立一套从负控终端至供电企业后台的主机的通信信道。负荷管理系统通常采用的是无线电话卡、有线电力载波、485专用有线或有线电话线路通信信道,无线电话卡(SIM卡)采用4G互联网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覆盖范围大,基本不受地域限制,数据掉包后可重新发送,后一时间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包含前面掉失数据包,所以应用上基本以无线4G网络通信较为优先。三是由于用电户数量较多,以往通过用检人员人工分析用户负荷数据是无法完成的工作量,而且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打折扣。而负控管理系统配合防窃电专用软件就可以实时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比较出用电异常用户及异常时间节点及用户清单。
4.负控管理系统反窃电功能优点
一是通过负控管理系统采集生成电能数据的两条负荷曲线,防窃电软进行分析和比较数据,及时发现计量异常,在异常的时候及时查处,改变了传统的反窃电方法只能事后发现且无法取得准确的窃电时间、窃电数量、窃电途径限制。负控系统的实时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为提取用户窃电的证据手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通过无线4G网络、电力线路载波或485有线通信,可以足不出户,利用系统后台自动运作深入监视每个用户,可以掌握用户的用电全过程;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巡测,数据采集时间周期都小于15分钟。也就是说供电企业有一双远程的千里眼,可以做到每15分钟就可对管辖范围的用户检查一次用电情况,这是靠传统用检手段无法完成的。
5.提升反窃电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对窃电行为的有效监控,需要加强先进设备的应用,方可缩减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一般可及时进行反窃电设备的更新,结合自身反窃电需求、反窃电技术等进行监管方法的选取,保证及时发现用户违规行为,并及时进行处理和惩戒。供电企业可针对用户的用电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一般状况下,每个区域用电状况在当月、当季度范围内,不应具有明显变化,供电企业可设置简单的电量监测统计,针对某一区域进行用电状况的分析、核查。供电企业需要加强上述方法的落实,充分提高相关作业人员对反窃电工作的重视度,提高其责任心,保证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满足当下需求。尽量从根源上降低窃电行为发生比例,提高大众人身财产的安全。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负面影响,提高其健康发展程度。
总结:用电户的素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种窃电的技术手法会层出不穷,越来越高深,也带来了可能产生高科技窃电的隐患。所以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未来的反窃电任务会更加艰巨。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也会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完善,在未来的防止高科技窃电工作中会起更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韦思佳,刘一朋,张书峰.浅析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和线损监控方面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9):174-175.
[2]唐鹏.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5):188-189.
[3]张肖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8(15):52-54.
[4]李家欣.电力营销中的反窃电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2):32-34.
[5]舒一飞.基于用户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监控技术初探[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0-26].
[6]郭海宽.电力企业用电检查工作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214.
论文作者:张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窃电论文; 用户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