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发展
试问当前人们为什么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体育兴趣,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人们没有把学校体育延伸为终身体育,这是国家体育教育的失败。形成这种局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国家、家庭、学校对体育认识不够;二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没有培养起学生足够的体育兴趣;三是体育教育需要一系列的改革。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改革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政府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革体育教育应从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培训、考试制度、授课方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考试方法和体育工作者待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随着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学校体育一定会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使人类的身体更加健康。
要想把学校体育延伸为终身体育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加强国家、家庭、学校对体育的认识
《尚书》中对人“福”与“祸”提出了几条标准,人有“五福”即“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人有“六极”即“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长寿与健康已经成了商、周时期人们评判幸福的重要标准。
汉末名医华佗认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前人还知道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健康的目的,把健康看得最为重要,而高度发展的现代人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往往忽略了体育锻炼。根据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培养健壮的体格,促进智力的良好发展。良好的体质是智力开发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增加脑的重量和大脑厚度,增加脑神经细胞树突,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使脑获得营养和氧气,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经常运动有助于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第二、体育锻炼具有教养教育功能。体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德育作用,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和遵纪守法、默契协作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第三、体育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体育教育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交往使人获得相互感知、相互通融,发展与协调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为人提供了交往的机会。
二、树立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所要树立的教学观是既将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又要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因为教育目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方法等都是为了作用于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如果没有学生这个教育对象,那么教育目的等都将失去意义,教育成果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三、改革体育教育一系列问题
1.加大体育教师师资培训。随着体育规则的改动、新技术的使用,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刻不容缓。
2.改革考试制度和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体育课是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课程,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着巨大差异。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体育考试应让学生从体育项目中选择进行考试。学校体育内容应吸取更多的群众体育项目,比如:台球、羽毛球、保龄球、交谊舞等纳入学校体育。
3.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沈砚田 大学体育.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
[2]林诗娟 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论文作者:金温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体育锻炼论文; 学校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我论文; 健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