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发展的动力_情报学论文

论学科的发展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以下简称图情档)作为一门年轻的一级学科,建国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情档一级学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改革与变迁,产生了诸多新的动力要素,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变革也打破了学科间的平衡,图情档一级学科在学科发展中又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衡和泛化现象。面对经济、政务、商务等社会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面对信息资源管理、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新研究领域的不断涌现,图情档一级学科应当作出新的抉择。由于学科自身的固有特性,图情档一级学科是信息科学群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但是,如何立足于战略的高度研究其发展动力问题,以规范和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

1 图书情报档案作为一级学科,探讨其学科发展动力有积极意义。(周九常,郑州航院副教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博士生)

首先,学科发展的动力探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探讨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动力的必要性。下面是一些学者对一级学科的几种批判性的观点:图情档一级学科零散、简单、不成熟;技术多,理论贫乏;分支学科多,但理论体系脆弱,缺乏一个充实的理论内核;从内部结构看,发展不平衡,基础理论研究停滞不前,学科建设更加落后。

近10年来,我们在图情档一级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做了些什么?总的来说是乏善可陈,炒剩饭,挥刀自宫,自己废了自己,自己的地盘和领域都没有守住。

有人认为以知识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全面改造图情档一级学科,这可行么?在信息普泛化和知识普泛化的时代,本科教育仅有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二级学科招生,这种改造是否也会使图情档一级学科走向消亡?一些学者深表担忧。

我们把知识管理当作图情档一级学科的救命稻草(这两年也有人把信息构建当作救命稻草),而管理学界却不以为然,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玉利和王迎军都不看好知识管理,认为它不会发展到像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那样的地位。图情档一级学科应用技术研究一手遮天;基础理论研究裹足不前;对一些相关理论过度敏感(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等等);在信息管理的霸权中无以自保,陷入了泥潭;在知识管理的潮流中迷失了方向,找不着北;信息管理在广泛的基础上消解它,知识管理则从更高的层面上消解它。

出路何在?有人提出“大信息学科”,大到没有了边界和范围,这样的图情档一级学科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情档一级学科?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是要与时俱进还是无原则地吸纳?图情档一级学科是面临学科建构还是学科解构?

有人论述信息管理学的未来之路是图情档的学科特色与管理学的视野,那么图情档一级学科呢?

图情档一级学科的过去、现在如此,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必然要探讨其发展动力问题。

其次,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动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需求——牵引力。这实际上是信息活动实践的牵引力。图情档一级学科是用来指导信息活动实践的,反过来说,信息活动实践也需要图情档一级学科的理论解释和指导,从根本上讲,社会需求的拉力是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长远、终极的动力。

(2)信息技术——推动力。信息技术是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最富有革命性的动力,原因在于:一是信息应用技术研究是图情档一级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二是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有其技术传统,这一技术传统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传统。由于信息技术是一种要素技术,应用性广,渗透性极强,因此它的发展和变革状况直接规定了图情档一级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和未来取向。

(3)相关学科——竞争力。图情档一级学科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信息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等。图情档一级学科与其相关学科之间既有相互推动的一面,比如图情档一级学科中的三个二级学科之间就是如此;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比如图情档一级学科与信息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事实是信息管理学自从兴起后,就不断抢夺图情档一级学科的传统领地。这种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的力量综合为图情档一级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对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到底起何种作用,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需要针对图情档一级学科与每个相关学科关系的具体情况,以及这种相互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等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内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内驱力。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师与学生、学术队伍与学术阵地、教育体制、研究风气,各类学会组织,学科内学术期刊以及学科建设等等。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成为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巨大的内在的影响力,是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现实的直接的决定性力量。

其三,探讨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动力对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有积极意义。

探讨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动力,目的在于使我们明确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动力究竟是什么,这些动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如何在此基础上推动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明确了这些,其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现状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其发展动力不足,或者说其发展动力受到了阻碍,而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动力有上述4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具体分析这4种力的作用情况,找到这些力为何作用效果不佳,是受到了什么因素的牵制,最终找出原因所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政策制定、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研究氛围的形成等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正向合力,增强图情档一级学科的活力,推动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

2 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构成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原动力。(余以胜,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周博士提出一级学科的四个发展动力,有一定道理。但本人认为,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是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原动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图情档学科教育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重心的特点有所不同,本科生培养还是我国图情档一级学科教育的重心,尤其是90年代初期以来,图情档一级学科教育向以“信息”、“信息管理”为轴心的方向延伸和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图情档一级学科教育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置。本科教育中取消了情报学,而将原来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合而为一,与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一起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之下,并分属两个不同的一级学科。

可以看出,学科发展的目标直接决定了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当今学科重组时期,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导致信息管理学科的集成化发展趋势,这也构成了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科间交叉浸透构成学科发展外动力:图情档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更为突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传统的图情档一级学科领域一直比较狭窄和封闭,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需要综合采用图情档一级学科、信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协同研究,使得图情档一级学科在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其他学科领域提供理论方法,共同解决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利用问题。

(2)学科内融合互补构成学科发展内动力: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科内部的融合、渗透、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图书馆学、情报和档案学作为不同的二级学科,虽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相似的发展路向,但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现代信息技术和迅速发展及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已经并正在拉近这些学科之间的距离,文献信息资源的不断网络化和数字化使得文献信息的组织趋向统一,从而使得这些学科向一体化方向整合,正在形成“无缝”的学科体系。

3 学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竞争性构成了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殷之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刚才两位博士提出的一级学科内外动力分析很有道理,但本人认为他们忽略了学科内部的比较因素,我认为学科发展的内动力的本质在于学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竞争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指导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增设了“管理学”门类,“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级学科被单独列出。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邱均平教授主持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的重点项目,现就本一级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情况作简要说明。

此次研究项目评价了除8个军事学一级学科之外的所有80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含管理学)20个。在这20个一级学科中研究培养规模最大的是“工商管理”,包含23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共计包含5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在20个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中居于第19位,属于规模、影响相对较小的学科。该学科涵盖的51个培养单位,分布在中国大陆地区23个省、市、自治区(国内被评价的省、市、自治区共31个),占所有8种评价单位类型中的7种。如此广阔的分布范围、类型,和其相对较小的学科规模、影响力相比而言是不平衡的。同时,近40%的博士生导师分布在武汉大学一家单位,近40%的博士毕业生由武汉大学一家培养,武汉大学还拥有学科内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充分凸现了学科内部的不平衡性。

在此次的评价结果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排名前10位的培养单位依次是: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和吉林大学。这10个学校包含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所含二级学科的博士授权培养单位,以及近几年在专业领域内发展异常迅速的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学科间的发展和学科内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造成巨大的动力,促使学科朝动态平衡的方向发展。

4 创新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推动学科发展。(陈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学科发展的动力要素很多,应当抓住主要动力因素,促进学科的发展。我认为,学科的直接动力是创新,学科的动力目标是高层次学科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掌握专门知识的科技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校成为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的重要发源地。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和总体布局,改变着社会组织结构与人类生活方式。国际竞争已转化为知识资源与科技实力之间的竞争,而关键又在于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级专门人才,构建完善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体系,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就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而言,我们更需要不断创新,推动图情档一级学科超前发展,充分发挥图情档一级学科对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

第一,创新教育理论,科学构筑图情档一级学科专业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涉及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一个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应用性强的学科,因此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既需要增强人文知识素养,又需要加强学生数理知识基础;既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需要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以及信息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将信息知识转变为经济竞争力的能力。

第二,创新理论体系,追踪国际前沿,结合学科特色构筑全新的图情档一级学科理论体系。积极加强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规范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图情档一级学科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中完善图情档一级学科的理论体系。

第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合作的力度,实行复合导师制,由校内外专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政府官员等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性,拓宽学生就业面,缩短学科与社会之间的磨合期。

第四,创新课程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设计图情档一级学科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尽力避免传统的“图书情报式”课程设计模式,加强专题研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课程设计体现“做中学”、“基于项目研究的学习”的原则。

第五,创新方法论,在传统的定性研究基础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结合社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新趋势,将生态学的方法引入图情档一级学科研究之中。

5 学科的内驱力、推动力和牵引力三种动力因素作用是不平衡的,应当区别分析。(刘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一个学科建设的动力,存在内驱力、推动力和牵引力三种力量,同时还存在基础保障问题,图情档一级学科也不例外。研究图情档一级学科产生、生存、发展的动因和社会根源,同时研究干扰力和竞争力等问题,对提出图情档一级学科建设趋利避害,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学科发展的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同属于一级学科,有着共同的研究基础,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其发展的水平和动力要素却不平衡。据CNKI网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03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发文情况统计,图书馆学72604篇,情报学12186篇,档案学43337篇,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三个二级学科的论文篇数

根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检索,1992—2002年立项的在“图书、情报、文献”一级学科类目下,共立项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51项,其中属图书馆学21项,情报学大约25项,而档案学只有5项。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 三个二级学科的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

以上统计数字呈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图书馆学和档案学发文量均高于情报学,但是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数量却都低于情报学。另外,图书馆学、情报与档案学专业期刊共计120种左右,但国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该一级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仅有《情报学报》一种。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比较来说,情报学学科建设在质的方面高于图书馆学和档案学。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科发展动力要素的作用程度是不平衡的,作为三个二级学科共同组成的一级学科,需要分别研究其动力要素及作用关系,来规划一级学科并取得协调发展。

6 有方向才能有动力。(侯经川,湘潭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

首先,我很高兴被邀请参加这次讨论。我认为讨论一个学科的动力问题,要么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要么说明这个学科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经济学、法学、会计学等学科要讨论什么学科动力问题。为什么图情档一级学科要讨论动力问题呢?这说明动力不足。为什么动力会不足呢?我认为,主要是迷失了方向。

我想从情报学动力角度谈谈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情报学是干什么的,不知道它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与其他信息类学科是何关系,应如何分工?从学生就业、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本来是情报学的论文,说着说着又跑到图书馆学那儿去了、说着说着又跑到信息管理那儿去了。本来是情报学专家,但你看他们的文章,却发现真正属于情报学的东西少得可怜。连情报学家都是这样一种懵懂状况,情报学又怎么可能有动力呢?其实干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动力就不足。因此,要解决情报学的动力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情报学的方向问题,必须首先明白情报学是干什么的。

情报活动最早产生于军事领域,直接出自战争的需要,然后再不断扩展到其他社会竞争领域。1915年版《辞源》对情报的解释是“军中集种种报告,并预见之机兆,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1939年版《辞海》也认为“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这说明,情报概念包括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曰“情”,即情况、消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信息”;二曰“报”,即报告、传递,它不同于一般的传递交流活动,而是专门为决策者服务的;三曰“敌”,即竞争性——既然“情”乃“敌情”,“报”的环境条件是“军中”和“战时”,那么情报就是“战争”(广而言之就是“竞争”)条件下的信息活动。《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名言,就一语道破了情报学的真谛;情报学就是专门研究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以赢取竞争的一门学问。

虽然这门学问由来甚久,但是作为一门正式的科学学科,它则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战后知识,信息和文献“爆炸”的产物。由于知识爆炸使得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管理超出了个人能够承受的极限,于是知己知彼活动就从个人行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知己知彼的学问就从个人智能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专业学科。但是,由于情报学诞生于一个以文献为社会主流传播媒介的时代,因而在其诞生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文献信息的管理上,着重于对文献表征、信息系统设计和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如果我们把情报活动按信息加工与服务深度划分为“通报”(原始信息的传递交流)、“汇报”(信息的汇集、加工、存贮与检索)和“预报”(建立在信息分析研究基础上的预测决策)三个层次的话,那么,情报学以往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通报”和“汇报”层次,而在“预报”层次则显得比较薄弱。长期以来,情报学家的视野已经被激增的文献信息流、正式的科学交流过程和庞大的信息检索系统所占据,而“知彼知己”的初衷则渐渐模糊了。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使人类社会从信息的文献传播时代进入到信息的网络传播时代。知识和信息摆脱了传统的固化文献载体的束缚,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自主流动和再生产。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加工与处理,成为创造财富的基础。工业经济正逐渐为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所取代。面对新世纪,面对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以“知彼知己”为己任的情报学无疑将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图书馆学、编辑出版学因现代数字图书馆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新生,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新兴学科的崛起,使得情报学的学科定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信息存贮与检索、信息传递与交流、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等情报学的传统领地,遇到了上述新老学科的强力挑战和竞争。如果不及早应对,情报学迟早要面临生存危机。逐渐从其他学科更合适的“通报”与“汇报”领域退出,专门从事“预报”领域的研究,也许是未来情报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情报学来说,这既是一种解脱(甩掉低智力密集活动的包袱),更是一种升华(“否定之否定”,更高层次的返本归原)。

因此,在内容上加强企业和国家层次的竞争情报研究,在目标上面向企业和国家管理决策服务,在理论方法上引进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来充实竞争情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将是未来情报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7 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内动力,集中表现为学科的竞争力。(周黎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

侯博士谈到学科动力与学科方向的密切关系,但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内部驱动力,且集中表现为学科的竞争力。学科动力因素有共性和个性之分,从共同的动力因素来看,所有学科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竞争力,竞争力才是学科的活力所在。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相关学科和信息科学群的迅速增长,加剧了学科间的竞争,图情档一级学科内部和相关学科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竞争必然出现胜出和淘汰两种可能的结局。因此,学科竞争力的高低,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力量,学科的竞争力包括学科在学科方向、学科结构、学术队伍、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和学科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力和作用力。

第一,学科方向明确,具有明显的和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是学科动力灵魂。独具特色的学科方向是学科竞争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图情档一级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不断交叉渗透、竞争和冲突,使图情档一级学科不断出现新的生长点和新的增长点,不断变革和创新,从而不断发展。

第二,学科结构合理,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组织体制,是学科动力基础。刚才几位博士都提到了图情档一级学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诸如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问题,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不完整问题等等,这表明该一级学科结构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第三,学术队伍雄厚,具有合理的梯队和开拓创新的实力,是学科动力主体。

第四,学术活动活跃,具有关系社会经济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是学科动力平台。学术与科研是学科发展重要的支撑,是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开拓研究领域,创立和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惟一途径;也是锻炼学科队伍,提高学术水平,增强学科建设的内动力重要形式。目前,图情档一级学科正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学术观点分歧很大,值得研究的课题很多,学术空气异常浓厚,这不能不说是学科发展活力很强的黄金时期。依靠这个强势的动力平台,定能推动图情档一级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五,学科文化先进,具有先进的意识和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学科动力保障。学科文化包括学术环境、学术风气、学术语言、学术价值观、学科意识、理论模式、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学术影响、学术声誉、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等方面。学科文化的重要作用是对学术活动的定向和规范,是学术主体的总体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图情档一级学科应当锤炼和完善自己的学科文化,规范和引导学科研究主体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8 深入研究一级学科动力,推动学科的发展。(刘永)

以上同学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图情档一级学科的发展动力问题,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起到了互动和启发的作用。学科的发展动力问题具有复杂性,在诸多的动力因素中,任何一种动力因素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科的命运。争论的焦点在于什么因素是图情档的根本动力?是创新还是竞争,是需求还是技术,是方向还是队伍,是功能还是内涵,是文化还是机制,是制约还是渗透,是均衡还是失衡等等,各抒己见,难以趋同。同时,还讨论了学科动力因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问题等,可谓是思路开阔,观点迭出,动感激荡,异彩纷呈。总起来讲,讨论增进了对图情档一级学科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这对于促进图书、情报和档案学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标签:;  ;  ;  ;  ;  ;  ;  ;  

论学科发展的动力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