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英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上渡街道中心学校 417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也相应发生了转变,其中应用最多、效果最佳的就是兴趣教学法。兴趣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初中语文的高效教学。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采用兴趣教学法。本篇文章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展开深入的探讨,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兴趣教学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14-01
引言
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兴趣教学法增加师生之间沟通的频率,从而大大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的增加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协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
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像学生传授知识,如若师生关系疏远,课堂中学生就会躲避教师的眼神,自己闷坐在座位上,传统教学中教师言语枯燥、活动单一,学生宁愿自己研读课本也不愿与教师沟通。但是初中语文课堂中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只有学生紧跟教师的教思路,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教学内容与进度与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掌握语文知识。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兴趣教学法就是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学生能够在自己兴趣上进行不断的探索。
(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育对于美语文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强调教材文章与语文答题技巧的重要性,不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课堂就会出现无聊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就是兴趣教育,在兴趣教育的课堂中可以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兴趣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通过问题的创设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课堂当中语文教师应当创设出科学化、合理化的问题,如若教师的问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同时问题的提升,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沟通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在人们世代生存的地方愚公为何选择移山,最终愚公有没有成功移山,在这个过程当中他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这一问题创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基于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抛出第二个问题,有人说愚公很傻,绕山开路或者搬家就好,为什么要一直坚持移山。这一问题的创设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后得出了以下几种结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的此种行为会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刚开始移山有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好处,但长久下去子孙后代会受到自然的反噬。有的学生会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的,他让人们摆脱了大山的困扰,此种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问题创设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学生不再是无头苍蝇,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想法后,学生的阅读兴趣会空前高涨,同时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也能提升其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学生沟通交流、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兴趣教学法已然成为了初中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不为是一种有效的兴趣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品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让学生更深层次体会初中语文学习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到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容易混淆邹忌顺序与建议,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种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学生极易缺乏耐心精细研读文章,再加上他离我们实际生活较为遥远,学生感觉十分陌生,此种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此,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文章内容以小品的方式演绎出来课堂当中,教师予以更多的时间于学生,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在小组内学生若想拔得头筹,组内成员就要相互配合、精细研读文章、查阅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文章,学习的过程摆脱了传统枯燥的课堂形式,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终学生在小品表演时,不由自主的就会带入人物情感,仿佛身临其境置入其中,日后再碰到此类文章学生也不会感到畏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语文时代,教学手段多样化是对每位老师的更高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前五钟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讲述众多的名人故事,或进行文本诵读。课本剧的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出场能力。如《狼》巜皇帝的新装》这两课,就可以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此外,手抄报竞赛和阅读课的开展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发展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兴趣教学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军.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运用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 (38):128.
论文作者:刘志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教学法论文; 教师论文; 愚公论文; 初中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