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的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哲学解读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的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哲学解读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哲学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哲学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0-0009-05

历史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运动过程。“从历史主、客体相互对应的结构关系来审视,历史活动具有求真、求善和求美的性质和功能,这三种活动形式既具有各自的使命和意义,又相互渗透,通过互补而形成内在统一的结构,完整地表现出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①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活动中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内蕴着真、善、美,是真、善、美的真实统一。

所谓“真”,即合规律性。作为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一种理性的意识和追求,“反映的是历史主体对于历史客体的认识关系和受动关系,强调历史客体不依赖于历史主体的客观性质”②。历史客体的任何存在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构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方向和秩序,即制约着历史主体活动的外在尺度。历史主体的活动只有合乎客体固有的外在尺度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到失败。所以,合规律性是历史主体探究客体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规定,历史主体活动首先关注的是求真。科学发展观内蕴着“真”,它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首先,它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使命的认识。对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关系到它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又决定了它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已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完成执政使命。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基础的认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表明我们党更加深了对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社会基础的认识。最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五种执政能力”建设: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胡锦涛又特别强调当下我们党要不断提高“六种本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而第一次把处于新时期新阶段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明确化了,构成了对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理解。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层次。首先,它把科学的理论设想具体化在当代的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思想。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但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科学的设想如果不结合历史过程、具体实践来阐明,就没有任何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在科学设想与实际生活、前进方向与具体道路的结合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思想具体化为实践,从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不同的回答。邓小平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那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它的提出无疑进一步指明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具体。最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科学认识。中国过去的发展观中,往往偏重于单纯追求GDP数字的增长。科学发展观则在继续强调发展的同时,提出“五个统筹”,更加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坚持质与量的统一,力求在经济效益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发展,消除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对抗性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整体要素差异认同之上的利益与需求的均衡与协调,从而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途径的认识越来越自觉和成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首先,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目的的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也源远流长。尽管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是以少数剥削者的利益为本,但这些思想中都蕴含着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张扬人性、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人类不懈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在充分汲取人类文明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人为本,它要求我们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世界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最后,科学发展观以其特有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丰富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新的世界形势下,在我国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提出并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积极实施“五个统筹”,不断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实质上就是立足本国实际,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探索创新着人类发展的方式,丰富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国内改革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在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不断探索提供新鲜的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内蕴着“真”,它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必将极大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求真”并不是历史活动的根本目的,它是为了历史主体的生成和发展,即对历史主体的肯定。这样,历史主体“求真”的意识和行动,本身已蕴含着“善”的规定。

所谓“善”,即合目的性。作为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一种情感的意识和追求,“反映的是历史主体对于历史客体的价值关系和能动关系,强调的是历史客体对于历史主体的意义”④。虽然人的历史活动的主体性决不能离开和背弃历史客体的客观性,但人的历史活动在本质上不是为了适应历史客体,而是为着改造乃至创造历史客体,使历史客体的建构与发展从人属向属人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历史客体总是趋向于更加完美和更适合于人自身发展的结构和目标。所以,合目的性是历史主体自我观照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规定。历史主体的求善活动,是在求真活动基础上对于历史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拓展。由于“善”体现了历史主体的内在需要与客体外在尺度的统一,因而求善活动比求真活动具有更高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内蕴的“善”集中体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经历了一个过程。在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指出: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⑤,明确提出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的经济、政治、国民素质(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十六大虽然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对它的目标和实施等并没有作具体的展开。十六大以后,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开始有了新的深化和拓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明确了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深刻地阐明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第一次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明确地界定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鲜明地提出了2020年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民主法治”层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公平正义”层面: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在“诚信友爱”层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在“充满活力”层面: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在“安定有序”层面: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层面: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而总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显然,这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目标,这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充分体现了历史主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目标一起构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在实践中真正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是它们内在本质一致性的根据所在。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所以,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针和现实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施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和逻辑结果。

所以,科学发展观内蕴着“善”,它作为我们党不断推进历史进步、完成历史使命实践活动的理论结晶,不仅体现着客观性、规律性,同时也体现着应然性、必要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而构成一种“美”的存在。

所谓“美”,即合享受性。它“反映着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内在统一关系,强调的是历史主体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基础上的自由发展”⑥。人在认识改造客体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在合规律前提下,在对人有用的价值形式上占有客体,而且还超越了对对象的直接功利性和目的性,成为对对象的更高级的占有。这种高级的占有,既表现为人们对理想客体的宗教式虔诚和坚定信念,又表现为对理想客体外在形式的艺术性构想和享受,着意于对对象世界完满品格与形式美的综合追求与创塑。因此,求美活动在逻辑上已经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是历史主体创造性才能的完美实现,是人的自由最高层次的发挥,它构成了历史主体最高的存在方式。科学发展观内蕴的“美”集中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理想状态,不仅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而且也是与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真正地改变现实的最实际的革命活动。历史主体的发展既要遵循对象世界的性质和规律,又要适合自身生理的社会的存在状况,即与自身实际拥有的本质力量相一致,从而达到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内在统一,并在这种具体历史统一中突现出历史主体执著追求的理想人格。马克思认为,从人猿揖别以来,历史主体大体上已经经历和将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与其相适应的外在对象世界是自然经济社会。在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在强大的自然力和社会力面前,个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泯灭其独立意志和要求,服从于共同体的价值和愿望,导致个体人身依附关系的产生。所以,此时人的超越解放的自由进程虽已启动,但仍只是在有限的领域内进行着,步履维艰。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与其相适应的外在对象世界是商品经济社会。这时,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在自然力和社会力的控制面前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形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虽然是一次划时代的历史进步,但“物的依赖关系”又使人仍受制于物的统治和摆布,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第三个阶段是个性的全面发展阶段,与其相适应的外在对象世界是产品经济社会。在这一阶段上,历史主体以人的能力和个性全面发展为目的,即以理想人格的实现为追求目标。这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人们与自然之间能够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摆脱了物化关系的束缚,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协调自由发展,“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⑦,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终于获得了历史的生成。

可见,历史的发展不断以自身确定性的形式内容印证着人日益发展完善的历史轨迹。各个历史形态间的交替演进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人在创造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摆脱盲目的自然力量、异己的社会力量和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与奴役的过程。其核心就在于人的本质的不断丰富,人的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关系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在人具体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标不断彰显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内涵,并作为一种未特定化、不断生成的理想构型介入历史的实际进程,推动历史进步。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人的自由自觉本性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是高度统一的。消除人类自身发展中的不平等和片面化状况,实现每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来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伟大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作为人的基本特性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具体统一和历史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作为社会的人与个体的人统一的人,在自然体力、智力、道德情感诸方面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发展的内在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也只能表现为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生产力、社会关系和思想意识的全面解放与进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核心,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⑧ 这表明,我们党已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结合中国当下实际的发展。

所以,科学发展观中内蕴着“美”,它不仅内含着“真”和“善”,而且超越了“真”和“善”,是“真”与“善”和历史活动主体自由发展在历史活动中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因而构成了历史活动中具有最高层面意义的独特组成部分。正是在“美”的感受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才会更加直观和领悟到自身作为自由人的真实存在。

内蕴于历史活动中的真、善、美,分别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人在历史活动中所追求的主、客体统一状态,又反过来各自构成人的历史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尺度。同时,真、善、美作为主客体之间在肯定性形态上的完美统一的表现,在本质上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历史活动作为一种完整的、合理的对象化活动,在理想形态上,必须遵循真、善、美相互统一的、综合的、整体的尺度。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这是“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善”;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美”。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真、善、美的统一,同时也是求真、求善、求美实践活动的高度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新发展。

注释:

①②④⑥万斌:《历史哲学论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5、32、33、3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⑤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

⑧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标签:;  ;  ;  ;  ;  ;  ;  ;  ;  ;  ;  ;  ;  ;  

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的统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哲学解读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