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建筑行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愈加迅猛,中层与高层的建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高层的建筑在整个建设当中要使用厚度更厚、面积更大的混凝土承台。以此为基础,本篇文章针对一些大型的混凝土浇捣工作当中的技术工艺事项等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关键词:混凝土浇捣;高层建筑;技术工艺
前言
针对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来说,浇筑量大都在一千立方米以上,对这种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处理的时候要利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方式,要对温差以及温度应力进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在具体的施工当中,既要保障分层浇筑和分层捣实,同时也要让下层混凝土的初凝过程有效进行。总而言之在大型体积混凝土浇筑当中,要利用合理的浇注方式并对相关参数的科学控制,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
1.1混凝土浇捣
在混凝土的浇捣过程之中,地板混凝土在具体工作开展时要对其进行振动处理,振荡器需要从上至下来振捣,振点要持续震荡20秒左右,运动距离要超出振棒半径的大小。振棒通常需要进入混凝土内五厘米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严密性。对于混凝土表面需要进行二次刮擦处理,两次要分别使用不同的硬刮尺进行操作,这样能够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的效果。之后需要与具体的收水以及气压等情况相结合,从而对混凝土展开辊滚压操作,使用的滚筒一般在50公斤左右,滚压的过程也要分成三次来进行。第一次是使用半滚筒的形式,但有出浆现象时即可停止。第二次需要重复第一次操作,之后并使用铁板进行压光。第三次的滚压工作主要是为了让滚压对象的整洁与光滑性,随后要注意清扫,这样才能保证纹路的均匀。这些操作都是在初凝过程当中进行的,然而需要注意混凝土有着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在浇捣过程当中的浮浆要进行适当处理,这是要注意顶层的浇捣,如果出现溢水现象要及时清理。地板浇捣完工后,要利用挂职保证它的平整度,利用多次滚压保证收水裂缝能够被磨平。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收缩水速度是比较快的,温差也很大,所以在初凝六小时的时候要运用塑料膜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在具体的交到工作展开当中需要配有两台汽车泵,使用这两台机器从外至内开展浇筑工作。在整个过程当中其开挖的面积通常是很大的,因此汽车泵很难进到整个区域当中并使用硬管对其进行浇捣。值得注意的是,底板的混凝土,一般是使用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同时要保证浇筑速度的均匀,混凝土的塌落程度需要维持在13厘米左右,并利用磨细粉等一些适合的物质对初凝的周期进行调控,这样才能减小由于水化热过高致使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其中使用的沙大都是中粗砂,沙砾的半径要在0.2到2.5厘米之间。在水泥的类型挑选上需要统一,并且也要保证适当的比例。再浇捣工作开展之前需要用隔夜水对其进行灌浇处理,并对每个板块的稳定程度进行检查,当发现存在问题的时候要立刻进行处理。同时也要针对预埋件以及螺栓等工件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稳定程度。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要保证指挥的统一,要把搅拌车等机器进行合理的编号,同时也要对车辆停放、进出的位置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在对水平的硬管进行安排的时候,也要对有关标准进行参考,同时也要严格的把控它们在位置上的关系。竖向泵管要通过扣件架对其进行固定,水平的泵管需要放在地板上,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传输的效率。而针对水平管两端来说,也需要使用橡皮管进行连接。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当中要利用斜坡分层,每一层要掌握在6到10米之间,并且要针对每一层以及每一个坡进行浇筑。这一方法的优势就是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水平,保证浇筑工作被控制在初凝时间内,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将整个工作的流程进行简化,这样能够减少一些比较复杂的管线安装以及清理等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混凝土柱的浇捣
第一:在混凝土的浇注上,柱高小于三米、柱的段面超过以40厘米为边长的方形并且没有交叉的箍筋时,混凝土可以通过柱模的顶端直接倾倒。而柱高大于三米的时候就要使用分段浇筑的方式,每一段的浇筑的高度最大值为三米。第二:断面的面积小于以40厘米为变长的方形同时存在交叉箍筋的任意断面混凝土柱,都要在柱模的周围洞口当中设斜溜槽,在分段进行浇注的时候每一段的高度最大为2厘米。若柱箍筋对斜溜槽的设置会出现干扰现象的话,可以把箍筋的一侧解开并往上提,等到混凝土的浇注之后并在门子板的封闭之前把箍筋按照原先的位置进行绑扎,同时封门,使用柱箍将其夹住。当运用斜溜槽进行下料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轻微晃动的操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下料的速度。第三,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在柱基上需要填充适当的厚度的、和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浆,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第四浇注断面比较小并且混凝土柱很高的时候,为了避免混凝土灌到特定的高度之后出现积水而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问题,在到达一定高度后,需要减小混凝土配合比用水。第五,在使用竖向串筒以及溜管传送混凝土的时候,浇注的高度可以不用控制。所浇注的一排柱子要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而不能从其中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柱的振捣上,通常使用的是插入式的振捣器。当下料到达分层的厚度之后就可以将机器放入并开始进行振捣工作。机器插进下一层混凝土当中的深度至少大于五厘米,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再结合处的紧实程度。柱的断面面积较小同时配筋密集度较高时,可以把注模的一侧均配成横向的模板,自上而下,每浇筑一节的时候就可以对一节的模板进行封闭,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若施工现场缺少专业的振捣机器的话,可以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对其进行捣实。人工作业进行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手拿较长的竹竿,自上而下开始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工作人员需要将模板和钢筋之间进行提浆,可以利用木锤子在外部进行适当的敲打操作,这样才能保证砂浆在容器当中处于一个比较充实的状态。
2.大体积混凝土浇捣的应对策略
2.1 面分层法
这一方法当中主要是把目标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是模板、未浇混凝土以及已浇混凝土这三层。分层完成之后,就可以从短篇开始进行浇筑,当每个层次完成浇筑后才可以针对下一层次的工作进行开展,一般情况之下,在对第二层进行浇筑的时候,如果上一层的混凝土并没有完全凝固,每一层浇筑直至这三层都完成了浇筑工作。这种方法通常被用在面积比较小的浇筑工作。
2.2 分段分层法
分段分层的方式通常在面积较大而且厚度比较薄的结构当中使用,实际操作就是从底层进入,浇筑工作开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对第二层进行浇筑,再返回去直到浇筑工作完全结束。这一方法当中,整个结构会被划分成许多个浇筑层,整个工作大都是从底层开始的,但也有的时候会使用从中间到两边的策略进行。
3.结语
本篇文章当中主要谈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捣技术工艺方面的问题,并针对一些具体的操作进行了展开讨论,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一些相关人员或企业起到一定参考作用,这样才能促进这一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瑛.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应对策略[J].河南建材,2016(2):171.
[2]吴广来.浅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应对策略[J].2013(8):33-34.
论文作者:关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这样才能论文; 对其论文; 体积论文; 操作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