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杨义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杨义

身份证号:13018419890426XXXX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工程成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不仅关系着民生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在水利建设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当前国内水利建设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水利建设的施工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切实抓好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

1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目标不明确

建设方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其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 的倾向,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1.2 管理过程控制不严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1.3 监督流于形式,缺乏权威

由于工程项目多、质监人员少、业务素质低、缺乏必备的交通工具和检测手段,使得少数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有的质量监督人员很少甚至不到受监工地现场检查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实体工程质量情况,而在办公室履行相关手续;有的缺乏抽查验证检测的数据,仅凭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形成质量评定报告;在现行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中,有施工、监理单位把关不严,甚至资料做假,造成核定的工程优良率偏高等,使质量监督工作失去应有的严肃件和权威性。

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建设单位监管不力

以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投资主体为国家或集体,往往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严格,难以确保施工质量;或者由于行政干预行为,造成水利工程施工无人管理的情况,给施工带来更多可乘之机;另外,市场行为不规范,任意压价、恶意竞争等行为猖獗,政企不分,难以划分权责范围。

2.2 分包、转包现象严重

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及方法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离不开人的直接参与,而且人也直接影响工程的竣工质量。因此,应加强对人的管理,并达到一定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首先,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现象,做到“人人都有岗,岗责都对应”,并且形成一种供求平等的局面;其次,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者毫不留情的辞退,否则会留下质量管理隐患;而对于有了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奖励,无论是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都可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次,相关的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本着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如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质量如没人负责问题,能够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感。此外,对于质量管理措施除了要设立宏观管理目标之外,还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提高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可操作性、务实性,确保每个管理人员都明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目标,并落到实处。

3.2 严格过程控制

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实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时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动态控制措施;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1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2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工程复验,复验合格后由业主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关键工序要有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共同签字,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3.3 加强对施工的监督

首先,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大对设计、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其次,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一是健全监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建立监理理工作制度,落实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现场监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监督、验收职责。二是规范、健对进场全审核批准程序。对承(分)包人员资格,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的质量,对分项原材料、工程、隐蔽工程、工序质量、设计变更等切实采取检查,审核复验,平行检查的工作方式,严格执行验收、审批程序。最后,按规定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工程验收,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估报告。

3.4 做好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

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所以分项质量不能认为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看到它能牵动全局,所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利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因此充分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极为关键。

参考文献:

[1]沙玉书.刍议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10):206-207.

[2]王世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3:1-79.

[3]初洪波.关于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研究[J].吉林农业,2014,(8):48-48.

[4]闫志永.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1):126-126.

论文作者:杨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杨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