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中医学院2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当今社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呈好发趋势,扶阳派理论对此疾病有着独到的认识。姜莉云主任作为扶阳学派的传承人,跟师及临床经验丰富。本文总结导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临床辨证以虚为主,多属脾肾阳虚证,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并举典型病例。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姜莉云;四四固本汤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迁延反复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IBS 具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的特点,并且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从而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占用大量医疗资源。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可将IBS分为四个临床亚型,即腹泻型(IBS with diarrhe-a,IBS-D)、便秘型(IBS with constipation,IBS-C)、混合型(mixed IBS,IBS-M)和未定型(unsubtyped)[1]且临床以腹泻型尤为多见[2]。
中医学中没有涉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描述,但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将IBS-D 归于“泄泻”、“腹痛”、“郁证”等病证范畴。古代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如《素问·咳论》曰:“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器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景岳全书》所云:“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汪昂曰:“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可见治泄不可单治脾胃,更应协同肝、脾、肾三脏同治,已达最佳治疗效果。笔者导师根据多年跟师及临床经验,总结该病辩证多以虚为主,多属脾肾阳虚证。
姜莉云(1968-),女,姜莉云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昆明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导师尤其擅长中医脾胃疾病的临床辨证,且导师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吴荣祖教授及李乾构教授,在临床中自拟四四固本汤(附子、干姜、党参、茯苓、炒白术、吴茱萸、川芎、佛手、赤石脂、粳米、芡实、炙甘草)治疗IBS-D(脾肾阳虚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先天与后天同治
导师是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二代学术继承人,师承于当今全国中医扶阳学术流派主要代表人吴荣祖教授,故在临床辨证论治中一脉相承于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吴佩衡先生在其著作《医药简述.卷一.祖国医学先天心肾和后天脾胃之相互关系》中论述到:“先天心肾为母,后天脾胃为子,君火生脾土,相火生胃土。”;“凡心肾健旺之人,则消化力强,因少火生气,子食母乳,娘壮儿肥;心肾衰弱之人,则消化力弱,脾胃病较多,因少火弱,生气少,娘衰儿瘦,乳哺不足也。”;“世之患脾胃病,消化不良,或上吐下泻,以及痞满肿胀等证,虽属于后天脾胃之疾,而先天心肾之衰弱,实为主要原因。如只重视后天之调理,忘却先天心肾之关系,徒治其末,忽略其本,病轻或有效,病重则无益而有损。但是,如只重视先天心肾,而忘却后天脾胃,亦属片面看法。因中气如轴,四象如轮,可见其关系之密切。若只知后天,犹如有轴无轮,若只知先天,又如有轮无轴,均不可能成其为整个圆运动之作用矣。”
2.注重升举三阴之阳
脾肾阳虚型IBS-D具有:泄泻、腹痛、不思饮食等[3]足太阴脾阳虚损不运之证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细之足少阴肾阳亏虚之证象;情志抑郁之足厥阴肝寒气郁之证象,故其三阴脏寒证象皆备。平人足少阴肾水中秘藏命门先天火种,为人体先天之真阳;先天真阳秘藏肾水,蒸腾气化则足太阴脾阳得生;足太阴脾阳健旺则中气运转,饮食可化精微,糟粕可下传大肠而出;中气运转则足厥阴肝木得中阳温运,木得温而疏泄畅通,故情致平和而二便自调。脾肾阳虚之腹泻型IBS患者,足少阴肾之命门先天真阳亏虚,不能温暖肾水,而肾水过寒;足太阴脾土本可制水,今由于肾水过寒,先天真阳不能温暖后天脾阳,则中阳不运,肾之寒水反侮脾土,故中土为湿所困;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今水寒土湿,则肝木寒凝郁而不达,最终形成少阴水寒、太阴土湿、厥阴木郁的三阴脏寒病理格局。四四固本汤立法紧扣三阴脏寒在脾肾阳虚之腹泻型IBS中的核心病机,以吴茱萸四逆汤补火生土、温肝达木,从少阴、太阴、厥阴三阴三位一体进行扶阳,充分体现了中医经典中“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思维特色。
3.诸方合用,联合组方
“四四固本汤”由附子、干姜、党参、茯苓、炒白术、吴茱萸、川芎、佛手、赤石脂、粳米、芡实、炙甘草等十二味组成。其中内含四逆汤、四君子汤、吴茱萸四逆汤、桃花汤等方剂。四逆汤为中医经典《伤寒论》少阴病治疗之主方,《伤寒论.少阴病篇》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充分说明了四逆汤在治疗少阴病当中的首选地位。故本方以四逆汤作为组成基础,在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中具有补火生土的核心作用。四君子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医健脾益气的时方代表,历经年代及中医临床实践的检验,其临床疗效肯定。吴茱萸四逆汤是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而成,该方为云南扶阳学术流派创始人,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吴佩衡先生的经验用方,在四逆汤补火生土的功效上加用吴茱萸一味药,其性温、味苦、入足厥阴肝经,具有温肝达木之效,其治疗三阴脏寒诸证具有显著疗效。桃花汤为《伤寒论.少阴病篇》治疗少阴下利的代表方,脾肾阳虚型IBS-D在病机层面于少阴下利的病机有相同之处,故选用桃花汤作为“四四固本汤”的组成部分,是针对腹泻症状而设立的,其来源于经方,临床疗效肯定。综上可见,“四四固本汤”多层面互参联合运用经方、时方、经验方,紧扣三阴脏寒核心病机论治。
4.肝、脾、肾三脏同治
“四四固本汤”以四逆汤为基础方,其中附子为中医历代医家公认的立补命门真阳的第一要药,具有温补命门火的确切功效;干姜可散尽中焦一切阴寒之邪,具有畅通道路,迎阳归舍之功效;炙甘草味甘入脾,具有补土伏火之功效;三味药共具补火生土,先后天并重的扶阳功效。四君子汤中党参善补人体一身之元气,为补气药中之上品;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与党参同用共具健脾益气之功效。四逆汤、四君子汤均为历代医家认同并推荐使用的有效方剂,二方同用具有补火生土、健脾益气之固本功效。吴茱萸性辛味苦,能入足厥阴肝经,具有温肝暖肝之功效,与川芎、佛手同用,共具温肝达木行气顺气功效;赤石脂、芡实、粳米具涩肠燥湿之功效;此六味药品为本病肝寒木郁、湿邪困脾、泄泻下利之标而设,具有温肝达木、燥湿涩肠之功效。由于脾肾阳虚型IBS-D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故在中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证,因本虚与标实同时存在,若只固其本,恐恋邪而下利泄泻症状加重;若只治其标,又有伤正而病情缠绵难愈之嫌。综上所述,“四四固本汤”的药物组成充分考虑到脾肾阳虚之腹泻型IBS本虚与标实的辨证关系,在补火生土、健脾益气固本的同时,亦可达到温肝达木、燥湿涩肠的治标作用。“四四固本汤”的药物组成,具有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标本兼顾的整体调控作用。
5.验案举隅
患者张某,男,53岁,于2016年07月14日因“腹泻三月余”初诊。患者三月前因进食生冷食物,出现腹泻,呈黄色水样便,10次/日,伴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偶有腹痛,泻后痛减,自服“蒙脱石散剂”上症有所缓解,停药后复作。曾行“胃镜”、“肠镜”等检查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发病以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四末欠温,较易上火,纳一般,眠尚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舌下络脉迂曲,脉沉滑,双尺无力。考虑泄泻,辩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水燥土达木。方以四四固本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制附子颗粒(兑入方药同煎)30g、干姜20g、党参15g、茯苓40g、炒白术15g、吴茱萸10g、川芎10g、佛手15g、赤石脂15g、粳米30g、芡实15g、炙甘草10g。连服1周,嘱患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菌类。07月21日二诊,诉诸症交前好转,现排便4-5次/日,呈稀溏便,其余无特殊,守方继服四周。08月18日三诊,自诉诸症较前明显改善,大便2次/日,质先干后稀,已无腹痛、腹胀等症状,诉近日口疮发作,予合用潜阳封髓丹加减(焦柏10g、砂仁粒10g、骨碎补30g,肉桂10g、细辛6g)。嘱患者调畅情志,注意饮食。09月08日四诊,诉未再发腹泻,现大便2次/日,质可,予原方加减3剂巩固善后。
参考文献:
[1]吴兵,张声生.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候学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2007,26(5):312-314.
[2]胡品津,潘国宗.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肠易激综合征学术会议纪要[C].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28.
[3]蔡淦,张正利.肠易激综合征诊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论文作者:时岱1,唐薇1,彭文潘1指导老师,姜莉云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吴茱萸论文; 脾胃论文; 综合征论文; 功效论文; 生土论文; 中医论文; 肾阳虚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