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漠化”的预警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急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急迫论文,文化体制改革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3)04-0095-0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为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但是,市场本身并不会自动带来文化的繁荣;相反,市场经济的强大改造力量,也有 可能将一切都吞没在急功近利的欲望之中。近年来,有识之士不断发出防止“文化沙漠 化”的呼吁和警告,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大问题。“文化沙漠化”的特征和标志,归根 结底是文化创造力的衰竭和文化生产的低俗化。
一
“文化沙漠化”对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力造成实质性破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 括直接摧残文化生产力的资源,导致文化生产机制的僵化;单纯追求文化消费,或狭隘 、片面地理解文化消费,使其畸形发展;压抑甚至破坏健康的文化消费需求,从而断绝 了文化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等等。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情况,在今天也并未完全 消失,有些甚至还有卷土重来之势。比如,曾一度销声匿迹的各种封建迷信现象,又假 “思想解放”和“弘扬传统文化”之类的美名,重新粉墨登场了。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三 :一是巫婆、术士、算命先生、占星家们又从地下走上了前台,其队伍日渐庞大。以算 命为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算命业从《易经》之类古代文化典籍中找到了“根据 ”,并借此把自己打扮成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事业”。特别是由于电脑等 高科技手段的引入,算命走向了“科学”,经过“包装”的这一古老行业大有越来越红 火之势。二是游戏神鬼,造庙设堂。不少地方翻修甚至新造庙宇祠堂成风,借口广敬各 路神仙,真真假假,愚弄世人。诸如“八卦城”、“鬼都”、“苏三监狱”、“赛金花 故居”之类,其实并无多少历史根据,也无健康的文化意义,与合法的宗教活动更是毫 无关系,实际上仅仅为了赚钱。这种企图借鬼神阴魂之力以求“发展”的行为,有时竟 然出自某些职能部门之手,且不说其思想格调何等低下,仅就其客观效果而言,也难逃 为封建迷信张目之嫌。三是邪教猖獗,造神立宗。这是前几年泛滥起来的一种新“潮流 ”:最初是有某些据说具有超凡“神功”的“大师”、“神人”出现,声称可以运意念 之奇功,通天地造化,解万象之谜,干预生死,指点迷津,等等,然后通过种种媒体炒 作,将其奉为偶像,享受众人膜拜,进而组织起自己的势力,控制一批信徒,成为一方 教主。大大小小的教主们有的公开,有的隐蔽,无非是借装神弄鬼来愚弄百姓,敛财聚 物,骗色害人。其中更为恶劣者,甚至聚众滋事,大搞政治阴谋,破坏社会安定,成为 一股别有图谋的政治势力。邪教的猖獗,是在封建迷信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恶性毒物,与 人类文明的现代化方向大相径庭。
如果说上述封建迷信活动是以非理性的神秘主义为手段,公开否定或反对科学的理性 和客观原则的话,那么,另一种反科学的行径则是假科学之名、冒科学之名而实行伪科 学。伪科学不同于科学探索中的假说和失误,其真正目的不是探索和发展科学,而是利 用科学的名义,打着“科学”的旗号从事欺诈活动,以谋取私利。历时十年之久的哈尔 滨市王洪成所谓“水变油”闹剧,就是十分典型的一例。这一类伪科学、伪发明的事件 主要出现在物质、经济、技术等领域里,充分利用人们急于“发展经济”和“致富”却 又缺少足够知识和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而进行欺诈,谋取财物。只要社会上还有这样的 土壤,它们就还有表演的机会。由于这一类伪发明做的往往是“硬件”上的工夫,因而 既容易“奏效”,也容易鉴别。它们最终都很难持久,必将纷纷“落马”。
最为隐蔽而不易被觉察的伪科学骗局发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为在这一领域中, 科学上的是非如假说与伪说、旧说与新说等,往往并不直接可证,似乎缺少足够的“硬 件”标准和规范来检验。因此,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以沽名钓誉为目的的伪 科学闹剧频频发生。有些人拼命“著书”,并不求“立说”,而完全依靠翻炒冷饭、抄 袭剽窃来拼凑“成果”,其目的仅在于赚取稿费或版税以谋利求财。这种等而下之的行 为,自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不必多说。另有一些人,则是追求“著书立说”,无视科 学规范地自立门户,标榜“创新”却毫无科学态度,无意于求真求实,只热衷于精心“ 炒作”以沽名钓誉、谋取晋身之阶。如深圳某年轻干部,靠模仿、抄袭和拼凑手段,编 了一本并无根据、似是而非的业余之作,就声称创立了一门新的、无所不包的科学—— “现代点石成金术”,然后网罗名人权贵作序题跋,利用手中权力拉取赞助,召开所谓 “研讨会”制造声势,通过媒体极力自我宣扬。在以权术当学术的炒作之中,他惟一回 避的就是对其“学说”的论证和检验,不仅害怕同行专家鉴定,而且实际上连他自己也 不懂所说的究竟是什么。但他却能一度得逞,不仅弄到了某个“图书奖”,还一时间成 为省内的“社科优秀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官升几级……与其相类似的事件 不止一端,近年来,甚至在一些中央级的报刊上,也不时见到大块新闻(说不清是广告 还是报道),极力渲染某地某人“首创”甚至“划时代”的“科学成果”,然而,关于 其科学鉴定程序如何,却从无交代,其应用推广效果如何,也从无下文。
这一类伪科学事件虽然多呈隐性,但其危害却丝毫不比前两种差。因为它是用“权术 + 钱术”开路,打进精神生产领域的内部,并且抓住了科学体制和新闻宣传系统中的薄 弱环节而大加利用,以高雅的学术形象谋私。这样的行为不仅鱼目混珠,降低了科学学 术的品质,造成谬种流传,而且严重败坏了学风和政风,摧毁着一代人的科学精神。它 损害的不仅仅是科学本身,更是国家、民族和大众。在受过伪科学的愚弄和欺骗之后, 人们可能不再相信科学,不再投身于科学研究,也不会再按科学规律和科学精神办事。 长此下去,一个民族将失去希望。
二
与生产(创造)型文化相对应,消费型文化指以满足人们一些现实的、感性的、直接的 需要为主的即时性、实用性的文化现象,有时也叫“世俗文化”或“大众文化”。群众 的实用、休闲和娱乐行为,官方的普及式宣传和教育行为,都属于这种文化类型。消费 文化是社会必要的基本文化领域,因此,所谓消费文化的畸形发育,其性质不同于前两 者。它并不是一种非法现象,而是指那种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由于失控 而出现的消极现象。以精神文化现象为例,当前我国的精神文化领域,从过去完全作为 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福利,由政府统一管理,到开始走向市场,并进行文化产 业化的改革。应该说,这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文化发展规律的重大变革,是一种意义 深远的历史性的进步。由于市场的本质作用,这一变化必然首先带来消费文化的繁荣和 兴旺。但是,在健康的文化市场机制尚未完善起来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引导机制尚未充分 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消费文化的发展便可能成为一种难以避免的畸形发育。所 谓“畸形发育”,一是指文化消费出现浅薄化、片面化、短期化的趋势;二是指文化的 消费与生产之间彼此脱节甚至背离。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与局部失控。市场,包括文化市场在内,是一个由 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双方各以自己为尺度“唱对手戏”,并以金钱为媒介,按价值规 律运行的社会领域。在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生产者的目的和诱导,都要通过 金钱的作用来实现。因此,金钱也能造成一种专制,而且它决不比政治专制更仁慈和温 柔。这种专制可以通过消费的“时尚”轻而易举地左右舆论和习俗的走向。问题是,文化的“消费时尚”往往带有极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市民普遍文化素质尚不高的情况 下,“消费时尚”也必然品位不高;特别是作为精神消费,它天然地倾向于适合现有口 味的、不太费力就能得到和享用的“快餐文化”,因而自发地疏远甚至排斥高雅文化。 试看这些年的流行时尚,往往是以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为主导,甚至是以盲目追随海外 娱乐明星为导向的。在这些流行时尚的背后,实际是金钱而不是文化优越的魅力在起作 用。然而,要使这种自发性和盲目性得到控制,让大多数人学会理性地判断和选择,让 健康向上的文明不断成为时尚,却不是“非市场化”的力量所能够实现的,这需要进一 步理解和把握市场特别是文化市场所特有的规律与规则,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 在文化市场体制尚未健全、主旋律文化的力量尚不足以引导市场的情况下,失控有时是 难免的。
第二,某些大众文化形式和内容的低俗化。大众娱乐型的文化,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如流行歌曲、通俗音乐、肥皂剧、“搞笑”片、歌舞晚会、消遣性读物以及相声、小 品、前卫戏剧等,已经占据了文化市场的大部分江山。它们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 ,不少流行作品在表达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抒发人们的情绪与情感方面,甚至在 提升人们的思想情操方面,都直接、简单而又颇具艺术性。特别是对于普通百姓,它们 作为一种便捷地走近“艺术”、表达生活的方式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正因为如此,在 传统的重重阻力之下,这类文化形式能够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但是,在市场化的条 件下,这类文化活动常常出于其商业动机,不惜曲意迎合某些低级趣味,甚至有意引导 大众的文化趣味走向片面的“反理性、反传统、反道德、反主流”倾向。一些毫无艺术 性可言,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病态宣泄,以怪、奇、娇、俗、鄙为荣的东西纷纷上市 。这类低品位的消费型文化在极力强化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使大众的消费口味越来越 失去了耐心和品位,同时使人的欲望不加遏制地膨胀和宣泄,从而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与之相对照的是,目前一些严肃的、有着很高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较过去的思想禁锢 时代已经能够自由地走向受众,可受众却已经失去了兴趣。在大众娱乐文化咄咄逼人的 攻势面前,许多精英文化形式颓态尽显。
第三,“主旋律”文化遭遇市场挑战。代表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雅、健康的 文化产品,通常被人们叫做“主旋律作品”。按理说,由官方或专家精心组织创作的、 严格贯彻了主导思想内容的“主旋律作品”,属于社会和大众文化的精品,正是社会大 众所急需的。然而,它们有时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社会反响。除极少数精品能够在大众中 引起轰动和流传以外,多数反而不如品位差得多的流行文化那样能够普遍得到群众自发 的响应。在无行政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它们甚至吸引不到更多的观众和读者,显得缺少 足够的竞争力,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益比也不理想。究其原因,绝不是“金钱的作用 ”所能简单解释的。除了受众本身文化品位的不足(这种不足也应该是主导文化考虑在 内的)之外,还反映出“主旋律”文化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不足,对文化市场的把握缺少 经验,而且受到了旧体制下文化发展模式的制约。比如,形式上严肃有余,亲切、活泼 和多样化的风格不足等,而思想、感情内容的封闭性和简单化,则更是常见的毛病。一 些人误将“主旋律”与单一化的政治口号和说教混为一谈,创作的目的仅仅为了完成某 种既定的任务,或者灌输某种固定不变的陈旧理念,创作时采取的是唯上、唯书、概念 化、公式化、“对号入座”的态度和方式,不了解、不尊重甚至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 精神需要和思想感情,不仅缺少来自生活深处的丰富深刻的真实性,而且也缺少以人民 群众的立场来反思和评价的意识,这就难免脱离群众。要改变这种情况,则需要首先从 思想内容上改变单纯政治实用化的视角,代之以全方位的大众生活视角。只有将人民的 意志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导向融为一体,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和命运,体验全体人民 共同的喜怒哀乐,才能从丰富多彩的大众生活中产生出富有强大活力和竞争力的主旋律 文化。
第四,文化生产的权益受到侵害。消费文化的畸形发展,不仅会形成一批垃圾文化产 品,而且还表现为只要文化生产的结果,不重文化生产的过程和投入,从而引发文化假 冒伪劣的泛滥,直接破坏和损害精神领域里的诚实劳动、创造、生产的权益。以“知识 克隆”为例,所谓“知识克隆”,即采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对知识、观点、思想等 进行“克隆”。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剽窃或抄袭他人的知识、观点、思想等。由于能 够快捷地抢占市场,近些年来“信息克隆”、“知识克隆”呈愈演愈烈之势,而首当其 冲的是计算机软件业。目前,软件盗版是全世界(包括美国和欧洲)十分普遍的行为,已 经成为软件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威胁。据美国计算机及办公机器制造商协会估算,在 美国市场上,每种合法销售的软件版本至少有5—10种盗版,因非法复制软件所造成的 损失每年约为10亿—30亿美元。中国的软件盗版情况也相当严重,如北京大学方正集团 每年投入两千多万元,二百多名博士、硕士从事软件开发,而被盗版的损失累计已超过 亿元。尽管北大方正集团为此专门成立了“打假办公室”,但面对盗版者变幻莫测的手 段,仍然收效甚微。除了软件盗版,我国出版市场上图书盗版、影视(光盘)盗版等现象 也十分严重。一些人发明的快速、廉价的“攒书”方式(就是将许多有关书籍搜集起来 ,然后选择所需要的东西,用“剪刀加糨糊”的方法拼凑在一起),更是一种独具特色 的文化盗窃行为。在这类文化盗窃行为的冲击和伤害下,生产创造型的文化活动,如长 期投入的基础科学研究,高品位的艺术创作等,无疑会面临生存困境。
三
从根本特征上讲,“文化沙漠化”还不是社会上存在着低劣的文化现象或者消费文化 的过度发展,而是文化生产活力的丧失和文化创新机制的衰竭。文化创新机制的衰竭像 自然界的土壤沙化一样,具有根源性和普遍性。相对于某些文化低迷现象而言,只要文 化创新的机制还在,那么,文化生产就还有活力,就能够生成新的健康文化,战胜各种 退化的因素。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机制,是能够保证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处于良性 互动状态,真正意义的雅文化引导着俗文化不断上升的机制。具体地说:一方面要让大 众文化消费的需要不断地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从而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 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生产的成果尽可能地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从而引 导大众文化不断地上升到新的境界。按照这一理解,我们需要从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 关系入手,着眼于生产与创新机制的考察分析,看它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真正地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创新和繁荣发展的环境与“文革”结束前的文化劫难时期相 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在文化生产及其机制方面,虽然同样也有很大改善, 却与形势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之间脱节,进而造成精神生产的衰退。
首先,在精神生活领域,群众的文化需要尚未成为理论研究和思想工作的主要对象与 依据。真正的精神文化生产,应以为群众性文化消费活动提供健康的引导为己任。目前 ,广大群众在关于人生、家庭、事业和道德等方面的信念、信仰与理想问题,出现了许 多新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但是,在主流的人文 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中,这些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面对大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 某些现象,精神生产和管理机构往往不能及时地发现,尤其是不善于正确地提出问题,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说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从而提供及时有效的回答和引导。 相反,有时却表现出相当的麻木和轻视,或者用陈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简单化地对待, 甚至以一种挑剔和指责的态度去推脱、回避。当然,这不应完全归咎于有关人士的主观 行为,毋宁说是体制本身缺少这样的功能机制。在我们的精神文化体制中,似乎缺少这 样的完整机构和环节,能够保证把群众分散的、未必清晰的意愿准确、全面、及时地集 中到一定的工作环节和系统中,并通过高度负责、系统全面、保持一贯的程序,予以深 入的研究处理,并使它们变成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结论和对策。目前,有关的机构不 是过于分散、“多元化运作”、功能单一,就是只知道传达贯彻、“眼睛向上”。由于 缺少或虽有这样的机制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大量的社会心理问题积压起来,如失 落、焦虑、烦躁和逆反等等,如果它们得不到正常的渠道进行宣泄,就必然寻求别的方 式表现出来,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其次,造成上述情况的一个原因,是精神生产某些方面的思想封闭和观念僵化。这主 要表现为不善于积极、辩证地处理思想文化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先进性与群众广泛 性、提高与普及、教育与服务的关系,在目标定位和思想方法上造成了脱节。从理论上 说,思想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的、现实的群众性之间,本来不是相互外在、各自孤立、 彼此无关的。真正的“先进性”正是产生于、存在于、表现于现实广泛性的前沿,而不 是也不可能是产生和存在于完全脱离大众现实的抽象理想或理念之中。我们对先进性的 理解,如果只看到理想对现实、先进性对群众广泛性具有否定和超越的一面,却看不到 它们之间相互生成中的一致性、动态转化性的一面,那么,就无法从现实中找到先进性 的广泛基础,找到通向理想的有效途径,就必然会使精神生产、思想教育的目标定位于 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基点上,而把“提高”变成不切实际的苛求责备,或一厢情愿的 包办代替,就会把教育与服务对立起来,想的永远只是如何管教群众、“做群众的先生 ”,却不懂得为何和如何要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学生”,从而颠倒了自己与人民群 众的关系。
再次,以科学理论研究和思想文化创作为主的精神生产领域,在发展机制上存在着“ 渠道不畅”和“资源枯竭”的情况。从根本上说,这种情况产生于“理论脱离实际”。 “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虽然说了多年,但是有两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一 个是如何让“实际”更充分、更有效地进入理论研究之中;另一个是如何让优秀的理论 成果更快、更有效地变成生活实践的财富和智慧。从大量现实表现看来,真正的思想障 碍恐怕还是“看不到、抓不住”理论与实际之间真正的相互需要,而这又往往是对“理 论”和“实际”的片面理解造成的。对于“理论”,有人认为,它只是学者们自己的兴 趣和观念;既然如此,当然也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它去“联系实际”,硬要去联系 则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还有人则认为,对于实际工作而言,“理论”只是指来自权威 领导人物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科学研究的产物,即便学者的理论研究,也只能是重复 和解释领导人的思想意图而已;既然这样,那么只要忠实地按照领导权威的指示精神去 办事,就已经是很好地、直接地“理论联系实际”了,如果此外还要用其他“理论”来 联系,那岂不是在自取其乱?同样,对于“实际”,人们也有更多的不同理解,千奇百 怪,众说不一,甚至可以把获得实惠、迁就现状、符合谁的主观意愿(因为管用)等都包 括在内;既然如此,那么对于如何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和“符合实际”的问题,答案 当然也就更加空洞、随意和混乱。“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理论工作者或 实际工作者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是精神文化体制、机制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于缺少一种严格的机制,能够切实地说明、回答、执行、监督、检验和评价我们精神 生产的基本规则。“实际如何进入理论”和“理论如何进入实际”这两个问题长期得不 到解决,意味着理论创新系统的信息“入口”和“出口”同时堵塞,必然造成资源的枯 竭。
最后,由于上述种种体制的和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使精神生产领域面临着走向衰竭 的可能。当精神生产活动不能够从生活实践中持续地汲取营养时,它就不能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反过来则会造成文化生产的动力、引导、评价、传播和转化等机制 不同程度地处于停滞状态,更加跟不上社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又很容易导致行政权 力的介入,以行政手段干预或代替精神生产自身特有的规律,从而进一步强化文化消费 主义的导向,使文化自我创新的能力更加弱化。这些问题反映到文化生产者身上,则是 心态普遍失衡,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盛行:科研和教学机构不把精力用于主业,而是草 率应付,主要心思用于市场或官场;校长、院长迫于压力而急于“创收”,教授、研究 员直接或变相经商,学生却乐于以“攒书”等为业,文人纷纷“下海”,学者竞相转向 ……知识分子队伍人数上的减少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在精神上的萎缩和流失的最终 结果,将是文化创新动力的衰减和能力的丧失。
通过以上从精神文化的消费、生产以及二者之间的中枢形态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 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脱节、文化生产创新机制的脆弱和萎缩,是导致“文化沙漠化 ”的深层原因。而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一套适合于新时代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文 化创新机制,则已刻不容缓地提上了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首要日程。
收稿日期:2003-04-10